一种城市道路下排水支管修复用非开挖内衬修复方法

文档序号:5754747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城市道路下排水支管修复用非开挖内衬修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排水的地下雨水管道支管的整体修复技术的改良发明,具体地,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道路下排水支管修复用非开挖内衬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市政排水地下管道网主要由于位于城市道路、建筑等下的地下排水主管道,以地下支管道和位于人行道侧的雨水箅(道路近人行道侧的下水道窨井)及各处的雨水箅(下水道窨井)连接而成。随着城市化大规模、迅速的发展,原有的市政排水地下管道网远远跟不上城市发展需要。主要由于位于城市道路、建筑等下的地下排水主管道及其地下支管道的陈旧,老化,其损害严重,在未能重新构建全新的市政排水地下管道网之前,对地下管道的损坏进行整体修复为目前主要的应对方法。以往,为对市政排水地下管道,农业用水地下管道,工业用水地下管道,自来水地下管道,煤气地下管道等地下管道的损坏进行整体修复时,采用把浸渍有热硬化性树脂的管状树脂吸收材料,用翻转法的内衬修复技术,把内衬材料通过检查井翻转到另一个检查井,然后进行加热固化的方式,即采用内衬管翻转法对地下管道的干管进行修复。即,是把浸渍有热硬化性树脂的管状树脂吸收材料,以无纺布为基底,制作成一根具有较大厚度、长度的管状修复用管内衬材料,所述浸渍有热硬化性树脂、以无纺布为基底的管状修复用管内衬材料系这样一种材料其管状材料外侧为牢固附着于无纺布基底的聚酯膜,其管状材料内侧灌以或浸渍以尚未硬化树脂。使用时,先通过水压和空气压力将该管状材料内外侧翻转,S卩,原灌以或浸渍以尚未硬化树脂的管状材料内侧翻转为外侧,原具有牢固附着于无纺布基底的聚酯膜的管状材料外侧成为内侧。然后,或者采用将该材料同时翻转或者拖拉的方式,使之进入到待修复地下管道内部。此时,原灌以或浸渍以尚未硬化树脂的管状材料内侧翻转为外侧,贴附于待修复管道内侧,而原具有牢固附着于无纺布基底的聚酯膜的管状材料外侧成为内侧。此时,通过对该管状材料灌以水或空气,使该材料内部在流体压力的压迫作用下, 加压鼓胀,紧压在地下管道内壁面。在此状态下,通过事先设置在该内衬材料内部的热水送水管道,通过循环加热管道内部的水使之升温,加热上述修复用管内衬材料,使上述热硬化性树脂硬化。由此,即可形成紧贴地下管道内壁、具有相当强度的新的内衬材料。施工结束后,可在相对比较宽敞的检查井内,对所述形成的内衬新管,即形成紧贴地下管道内壁、具有相当强度的新内衬材料的二端部(其中,一端为水或空气灌装端,一端为翻转后的封闭端)采用切割工具进行端部切开,由此完成对管道损坏处修复,施工结束。然而,上述施工方法存在的问题是所述浸渍有热硬化性树脂、以无纺布为基底的管状修复用管内衬材料须采用翻转,或者采用将该材料同时翻转并拖拉的方式,进入到待修复地下管道内部。原具有牢固附着于无纺布基底的聚酯膜的管状材料较硬,在使用于小直径的雨水管道中的支管时,其翻转困难。在所述浸渍有热硬化性树脂、以无纺布为基底的管状修复用管内衬材料须采用翻转,或者采用将该材料同时翻转并拖拉的方式,进入到待修复地下管道内部时,其一端为水或空气灌装端,另一端为用于翻转的封闭端。所述材料翻转后的一面同时兼作为灌以水或空气,使该材料内部在流体压力下鼓涨贴于管壁的压力包。使用不便,不容易控制。所述浸渍有热硬化性树脂、以无纺布为基底的管状修复用管内衬材料翻转并拖拉时,其一端的水或空气灌装端必须牢固密闭安装于水或空气灌装机械端,且使用后必须切割除去,在使用于小直径的雨水管道中的支管时,施工人员无法进入,切割困难。因为,在对雨水管道中的支管进行修理时,由于位于道路人行道侧的雨水箅尺寸非常小,一般只有300毫米X 400毫米,而且深度在1. 00-1. 20米。另外,位于城市道路、建筑等下的地下排水主管道及其地下支管直径较小,通常在IOOmm-数百mm之间。即使采用把浸渍有热硬化性树脂的管状树脂吸收材料,用翻转法的内衬修复技术,即采用内衬管翻转法对雨水管道中的支管进行修复,修复后,施工人员也无法采用切割工具进入雨水箅内进行端部割开,以便完成内衬施工,确保排水支管的排水畅通。由此,使得对雨水管道中的支管的非开挖修理非常不便.采用打开挖修复时施工时间长,成本高;占地面积大,噪音大;对管的地下水渗,开挖路面,产生垃圾,堵塞交通,对道路交通影响大;还常导致地下水渗漏,道路下沉现象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作,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道路下排水支管修复用的非开挖内衬修复方法。本发明的城市道路下排水支管修复用非开挖内衬修复方法如下一种城市道路下排水支管修复用非开挖内衬修复方法,所述城市道路下排水支管修复用非开挖内衬修复方法包括(1)通过检查井,对需修复的下排水支管道进行清扫,采用闭路电视系统对管道内部进行检测;(2)制得树脂软管,所述树脂软管系这样一种织物基底树脂软管其外侧牢固附着有聚酯膜,其内侧灌以或浸渍以尚未硬化的热硬化性树脂;其特征在于,(3)将所述树脂软管切成与待修复城市道路下排水支管相等长度后,在地面实施内外侧翻转,形成这样一种织物基底树脂软管其内侧牢固附着有聚酯膜,其外侧灌以或浸渍以尚未硬化的热硬化性树脂,拖入待修复下排水支管内;(4)将一压力包送入上述树脂软管内,通过水或空气鼓压,使上述树脂软管膨胀, 其灌以或浸渍以尚未硬化的热硬化性树脂的外侧紧贴在待修复下排水支管内壁;(5)对所述压力包内进行温水循环加热,使热硬化性树脂软管硬化成型,在待修复排水支管内壁形成一根硬化的高强度内衬新管;(6)排除压力包内的空气和水,并从硬化后的高强度内衬新管内取出。
不同于以往直接往翻转的其内侧牢固附着有聚酯膜、其外侧灌以或浸渍以尚未硬化的热硬化性树脂的树脂软管内通水或空气鼓压,使上述树脂软管膨胀、硬化的方法,使用可另成一体的压力包。使用压力包的主要目的有二个,一个是传递压力,就是把通过空气压力把“压力包”涨开,涨大后,使得处于压力包外部的管道内衬材料扩展开后,紧贴于旧管道的内壁,不产生皱褶。另一个是传递热量,把处于压力包内热水的热量传递给处于压力包外侧的内衬材料,促使内衬材料尽快固化。其优点是可以使得灌以或浸渍以尚未硬化的热硬化性树脂的外侧均勻紧贴在待修复下排水支管内壁;施工时,可预先在地面对小直径的热硬化性树脂软管进行翻转,避免在小直径的雨水管道支管中翻转的困难和麻烦;压力包可反复使用;容易控制;由于压力包的使用,可以预先将所述浸渍有热硬化性树脂、以无纺布为基底的管状修复用管内衬材料二端切割成如同雨水管道支管长度,避免在小尺寸的雨水箅(位于道路边侧的雨水集水井)内进行切割,简化施工工序和时间。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城市道路下排水支管修复用非开挖内衬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将所述树脂软管切成与待修复城市道路下排水支管相等长度后,在作内外侧翻转之前,在织物基底树脂软管的灌以或浸渍以尚未硬化的热硬化性树脂的内侧被覆一层厚度0. 6-0. 8mm的高分子塑料薄膜。 这样,传递压力、热量均勻,热硬化性树脂硬化均勻。就是把通过空气压力把“压力包”涨开,涨大后,使得处于压力包外部的管道内衬材料扩展开后,紧贴于旧管道的内壁,不产生皱褶。另一个是传递热量,把处于压力包内热水的热量传递给处于压力包外侧的内衬材料,促使内衬材料尽快固化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城市道路下排水支管修复用非开挖内衬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化后的树脂软管壁厚为7-10mm。由此,可形成坚固的修复层。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城市道路下排水支管修复用非开挖内衬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包由不透气聚酯材料构成,厚度0. 6-0. 8mm,前端封闭,后端开口,用于连接水、
气灌装装置。压力包选用的材料要求耐压力,耐高温。选择厚度0. 6-0. 8mm的聚酯膜材料来加工制作,这个材料可以达到耐15米水头的压力(0. 15MPa)和100°C以上的高温。对于管道直径为为250毫米和300毫米的管道,分别制作成与待修复管道同样直径的压力包,长度根据待修复的旧管道的长度来设计,考虑到反复利用的可能性,按照2米间隔,如长度为6米, 8米,10米,12米等。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城市道路下排水支管修复用非开挖内衬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包直径为150毫米-300毫米,以2米为一个长度间隔,分别形成长度为6米,8 米,10米,12米的各段。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城市道路下排水支管修复用非开挖内衬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7)所述织物基底树脂软管的织物基底材料为无纺布。由此,不需要实施管道端部的切割,压力包可以回收利用,适用于下一个同等长度的支管修理。根据本发明的城市道路下排水支管修复用非开挖内衬修复方法,有如下几个优点①施工时间短因压力包的使用,可以预先将所述浸渍有热硬化性树脂、以无纺布为基底的管状修复用管内衬材料二端切割成如同雨水管道支管长度,避免在小口径的雨水箅(下水道窨井)内进行切割,简化施工工序和时间。因压力包的使用,管状修复用管内衬材料的翻转可在地面完成,避免在地下管道内进行的繁杂,麻烦,缩短施工时间。例如,内衬管材料在工厂加工后运至工地,现场的施工从准备,翻转,加热,固化只需约1天时间,可以十分方便地解决施工时的临时排水问题。②设备占地面积小,保护环境本施工法只需小型的锅炉和热水循环泵等设备,施工时占用道路面积小(例如,在检查井边的位置,宽2. 5m,长12m),噪音低,不开挖路面,不产生垃圾,不堵塞交通,对道路交通影响小。③压力包加压均勻,容易控制,可反复使用,降低成本。④可以在位于城市道路、建筑等下的地下排水主管道及其地下支管直径较小,且雨水箅尺寸非常小的情况下进行施工,修复后,施工人员不必采用切割工具进入雨水箅内进行端部割开,确保排水支管的排水畅通,防止地下水渗漏,保护支管管道并支撑道路地面、防止道路下沉现象的发生。附图简单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城市道路下排水支管的非开挖内衬修复方法示意图。图中,1为翻转设备,2为施工架,3为检查井,4为灌浸热热硬化性树脂的内衬新管,5为雨水箅(道路近人行道侧的雨水集水井),6为压力包。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城市道路下排水支管的非开挖内衬修复方法。实施例一种城市道路下排水支管修复用非开挖内衬修复方法,首先,通过检查井,对需修复的下排水支管道进行清扫,采用闭路电视系统对管道内部进行检测。制得树脂软管,所述树脂软管系这样一种织物基底树脂软管其外侧牢固附着有聚酯膜,其内侧灌以或浸渍以尚未硬化的热硬化性树脂。将所述树脂软管切成与待修复城市道路下排水支管相等长度后,在地面实施内外侧翻转,形成这样一种织物基底树脂软管其内侧牢固附着有硬化树脂,其外侧灌以或浸渍以尚未硬化的热硬化性树脂,拖入待修复下排水支管内。将一压力包送入上述树脂软管内,通过水或空气鼓压,使上述树脂软管膨胀,其灌以或浸渍以尚未硬化的热硬化性树脂的外侧紧贴在待修复下排水支管内壁。对所述压力包内进行温水循环加热,使热硬化性树脂软管硬化成型,在待修复排水支管内壁形成一根硬化的高强度内衬新管。排除压力包内的空气和水,并从硬化后的高强度内衬新管内取出。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另成一体的压力包。其优点是可以使得灌以或浸渍以尚未硬化的热硬化性树脂的外侧均勻紧贴在待修复下排水支管内壁;施工时,可预先在地面对小直径的热硬化性树脂软管进行,翻转,避
6免在小直径的雨水管道支管中翻转的困难和麻烦;压力包可反复使用;容易控制;由于压力包的使用,可以预先将所述浸渍有热硬化性树脂、以无纺布为基底的管状修复用管内衬材料二端切割成如同雨水管道支管长度,避免在小口径的雨水箅(道路近人行道侧的雨水集水井)内进行切割,简化施工工序和时间。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树脂软管切成与待修复城市道路下排水支管相等长度后, 拖入待修复的支管内用压力包涨开。这样,传递压力、热量均勻,热硬化性树脂硬化均勻。就是把通过空气压力把“压力包”涨开,涨大后,使得处于压力包外部的管道内衬材料扩展开后,紧贴于旧管道的内壁,不产生皱褶。另一个是传递热量,把处于压力包内热水的热量传递给处于压力包外侧的内衬材料,促使内衬材料尽快固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硬化后的树脂软管壁厚为7-10mm,由此,可形成坚固的修复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力包由不透气聚酯材料构成,厚度0. 6-0. 8mm,前端封闭,后端开口用于连接水、气灌装装置。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城市道路下排水支管修复用非开挖内衬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包直径为150-300毫米,以2米为一个长度间隔,分别形成长度为6米,8米,10 米,12米等尺寸的各段。根据本发明,有如下几个优点施工时间短因压力包的使用,可以预先将所述浸渍有热硬化性树脂、以无纺布为基底的管状修复用管内衬材料二端切割成如同雨水管道支管长度,避免在小口径的雨水箅 (下水道窨井)内进行切割;管状修复用管内衬材料的翻转可在地面完成,避免在地下管道内进行的繁杂,麻烦,缩短施工时间;设备占地面积小,保护环境本施工法只需小型的锅炉和热水循环泵等设备,噪音低,不开挖路面,不产生垃圾,不堵塞交通,对道路交通影响小;压力包加压均勻,容易控制,可反复使用,降低成本。可以在位于城市道路、建筑等下的地下排水主管道及其地下支管直径较小,且雨水箅尺寸非常小的情况下进行施工,修复后, 施工人员不必采用切割工具进入雨水箅内进行端部割开,确保排水支管的排水畅通,防止地下水渗漏,保护支管管道并支撑道路地面、防止道路下沉现象的发生。
权利要求
1.一种城市道路下排水支管修复用非开挖内衬修复方法,所述城市道路下排水支管修复用非开挖内衬修复方法包括(1)通过检查井,对需修复的下排水支管道进行清扫,采用闭路电视系统对管道内部进行检测;(2)制得织物基底树脂软管其外侧牢固附着有厚度0.4-0. 5mm的聚酯膜,其内侧以聚酯无纺布做成并灌以或浸渍以尚未硬化的热硬化性树脂;其特征在于,(3)将所述树脂软管切成与待修复城市道路下排水支管相等长度后,在地面实施内外侧翻转,形成这样一种织物基底树脂软管其内侧牢固附着有厚度0. 4-0. 5mm的聚酯膜,其外侧以聚酯无纺布做成并灌以或浸渍以尚未硬化的热硬化性树脂,拖入待修复下排水支管内;(4)将一压力包送入上述树脂软管内,通过水或空气鼓压,使上述树脂软管膨胀,其灌以或浸渍以尚未硬化的热硬化性树脂的外侧紧贴在待修复下排水支管内壁;(5)对所述压力包内进行温水循环加热,使热硬化性树脂软管硬化成型,在待修复排水支管内壁形成一根硬化的高强度内衬新管;(6)排除压力包内的空气和水,并从硬化后的高强度内衬新管内取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道路下排水支管修复用非开挖内衬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将所述树脂软管切成与待修复城市道路下排水支管相等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道路下排水支管修复用非开挖内衬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化后的树脂软管壁厚为7-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道路下排水支管修复用非开挖内衬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包由不透气聚酯材料构成,厚度0. 6-0. 8mm,前端封闭,后端开口,用于连接水、 气灌装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道路下排水支管修复用非开挖内衬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包直径为150毫米-300毫米,以2米为一个长度间隔,分别形成长度为6米,8 米,10米,12米等尺寸的长度,用于使用在不同长度的支管修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道路下排水支管修复用非开挖内衬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之后,(7)在硬化后的高强度内衬新管长度与原来的支管长度一致。
全文摘要
一种城市道路下排水支管修复用非开挖内衬修复方法,包括(1)对下排水支管道进行清扫、检测;(2)制得织物基底树脂软管其外侧牢固附着有厚度0.4-0.5mm的聚酯膜,其内侧以聚酯无纺布做成并灌以或浸渍以尚未硬化的热硬化性树脂;(3)将所述树脂软管切成与排水支管相等长度后,在地面实施内外侧翻转,拖入排水支管;(4)将一压力包送入树脂软管内,水或空气鼓压,使树脂软管膨胀紧贴下排水支管内壁;(5)对所述压力包内进行温水循环加热,在待修复排水支管内壁形成一根硬化的高强度内衬新管;(6)排除压力包内的空气和水,并从内衬新管内取出。根据本发明,压力包可重复使用,可以在雨水箅尺寸非常小、无法进行端部切割的情况下对路面非开挖实施修复排水支管。
文档编号F16L55/179GK102287603SQ20111022969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1日
发明者孙跃平 申请人:海宁管丽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