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及定角度旋转混合运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60225阅读:14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直线及定角度旋转混合运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线及定角度旋转混合运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间歇称量设备上,要实现一组试样的自动称量,一般是把一组试样分布在一个转盘上,转盘旋转一定角度实现试样更换,转盘上升、下降一次完成一次称量。要完成上述的定角度自动旋转和直线上升下降动作,传统的实现方式为两种结构组合实现,即直线和旋转分别由不同的结构方式实现,直线运动一般通过曲柄滑块机构、凸轮、齿轮齿条等结构实现,旋转运动直接通过电机实现。两种机构的复合造成结构复杂、控制繁琐、体积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较低的直线及定角度旋转混合运动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直线及定角度旋转混合运动机构,它包括直线驱动装置,直线驱动装置与运动轴连接,同时在运动轴下部设有旋转装置。所述运动轴设置在推套内,在运动轴上设有运动轴槽,运动轴槽与定位旋转销相配合;在运动轴的下部设有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为安装在运动轴以及与运动轴相配合的导套装置内楔形转动装置。所述运动轴上设有运动轴上楔形面和运动轴下楔形面;导套装置分为上导套和下导套,在上导套内设有上导套下楔形面,上导套下楔形面与运动轴上楔形面相配合;在下导套内设有下导套上楔形面,下导套上楔形面与运动轴下楔形面相配合;同时运动轴下楔形面与安装在下导套内的下导套导向槽相配合。所述直线驱动装置为往复式,为齿轮齿条机构或曲柄滑块机构或丝杠机构或气缸或液压缸。该实用新型的优点为1、运动准确。2、控制方便。3、体积小。4、成本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其中,1.直线驱动装置;2.推套;3.运动轴槽4.定位旋转销;5.运动轴;6.上导套下楔形面;7.运动轴上楔形面;8.运动轴下楔形面;9.下导套上楔形面;10.下导套;11.下导套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图1中,本实用新型包括运动轴5、直线驱动装置1和旋转装置三部分。直线驱动装置1推动推套2做直线运动。运动轴5的上端加工有运动轴槽3,定位旋转销4 一端安装在推套2内,一端插入运动轴槽3内,推套2通过定位旋转销4驱动运动轴5 —起上下运动,且运动轴5可在推套2内旋转。当运动轴5向下垂直运动至运动轴下楔形面8与下导套上楔形面9接触时,两楔形面在直线力的作用下,相对滑动一定角度,运动轴下楔形面8 与下导套上楔形面9完全啮合。运动轴5继续直线下移进入下导套10,运动轴下楔形面8 进入下导套导向槽11内做直线运动下移至下止点。然后,运动轴5在直线驱动装置1和推套2的推动下向上直线移动离开导向槽,并继续直线向上运动,至运动轴5的运动轴上楔形面7与上导套下楔形面6接触,两楔形面在直线力的作用下,相对滑动一定角度,运动轴上楔形面7与上导套下楔形面6完全啮合。至此运动轴又回到了起点,完成了上下直线运动,和两次角度旋转。 通过调整运动轴下楔形面8与下导套上楔形面9,及运动轴上楔形面7与上导套下楔形面6的啮合角度,可调整在一个周期的直线运动下,运动轴旋转的角度。
权利要求1.一种直线及定角度旋转混合运动机构,其特征是,它包括直线驱动装置,直线驱动装置与运动轴连接,同时在运动轴下部设有旋转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及定角度旋转混合运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运动轴设置在推套内,在运动轴上设有运动轴槽,运动轴槽与定位旋转销相配合;在运动轴的下部设有旋转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线及定角度旋转混合运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旋转装置为安装在运动轴以及与运动轴相配合的导套装置内楔形转动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线及定角度旋转混合运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运动轴上设有运动轴上楔形面和运动轴下楔形面;导套装置分为上导套和下导套,在上导套内设有上导套下楔形面,上导套下楔形面与运动轴上楔形面相配合;在下导套内设有下导套上楔形面,下导套上楔形面与运动轴下楔形面相配合;同时运动轴下楔形面与安装在下导套内的下导套导向槽相配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及定角度旋转混合运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直线驱动装置为往复式,为齿轮齿条机构或曲柄滑块机构或丝杠机构或气缸或液压缸。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较低的直线及定角度旋转混合运动机构。它包括直线运动装置,直线运动装置与运动轴连接,同时在运动轴下部设有旋转装置。
文档编号F16H27/02GK201963828SQ20112000676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1日
发明者姜允中 申请人:济南兰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