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向阀用连杆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66659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换向阀用连杆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控制系统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向阀用连杆组件结构。
背景技术
在制冷、空调等系统中,广泛采用换向阀(如四通换向阀)来实现制冷制热的切换, 换向灵活可靠。现今,商用空调机市场已经得到迅速发展,市场对商用机需求不断增加的同时,对商用机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产品的可靠性要求。因此要求其零部件性能与之相匹配,也就要求四通换向阀也具有优异的性能及较高的可靠性。现有的四通换向阀由主阀、导阀和电磁线圈组成。主阀和导阀由位于主阀上的支架和导阀上的连接架装配在一起。电磁线圈通过螺丝钉固定在导阀上,通过导阀控制主阀,采用压差切换动作,自动控制系统中冷媒流动方向,从而实现制冷制热的切换。如图1四通换向阀结构示意图所示,其中连杆组件12与活塞部件11分别通过螺钉13连接成一体。在四通阀工作过程中,活塞部件11受到压力后,通过螺钉13使得连杆组件12受到向两侧的拉力。因此在拉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图2 (a)、图2 (c)所示的连杆组件12的折边10就会产生超出允许范围的变形,最终使得活塞翻转后因无法密封而失效。 因此连杆组件12的耐压性能直接影响到四通换向阀的使用可靠性及使用该四通换向阀空调系统的可靠性。图2 (a)为现有技术连杆组件的主视图;图2 (b)为图2 (a)的俯视图;图2 (c) 为图2 (a)的左视图;图3为现有技术连杆组件的连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 (a)为现有技术连杆组件的支撑架的主视图;图4 (b)为图4 (a)的俯视图。如图4 (a)、图4 (b)所示, 支撑架101包括折边Ll与折边L2。如图2 (a)、图2 (b)所示,现有技术连杆组件其支撑架101的折边Ll与连杆组件12的本体102的连接方式是采用对焊点103进行电阻点焊的方式。该连接方式主要缺点有焊点一致性不好,主要是对连接强度影响较大;另外焊点的检测度很差,焊点无法用一般的手段检查到缺陷的存在。因此,首先现有技术产品由于连接点强度问题,使得支撑架101的加强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在耐压能力上存在不足;其次,由于电阻点焊采用通电使得两焊接工件的母材接触部分产生高温熔化而形成焊缝,因此焊缝的强度受接触面积大小等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其强度一致性较差,即工序能力较差,无法保证全部焊点焊接可靠,且无法通过不破坏工件的方式进行检查,因此导致产品的可靠性大大降低。并且在实际的试验过程中也存在焊点拉脱后导致耐压压力大大下降的案例。此外,现有技术中支撑架101的折边Ll与连杆本体102采用电阻点焊方式连接后,连杆组件在系统内会受到向上的作用力,但组件本身又有保持固定的趋势,这样如图5 所示,焊点103会直接承受向上的拉力F,因此,焊点103容易产生破坏而失效。这就直接影响到应用该连杆组件的换向阀的使用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连接强度一致性好,性能可靠、耐压能力及抗疲劳能力提高的换向阀用连杆组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换向阀用连杆组件,包括连杆和支撑架,所述连杆包括连杆本体和位于所述连杆本体两端沿相反方向折弯的折弯部,所述支撑架具有与所述连杆本体连接的第一折边及与所述折弯部连接的第二折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边包括压紧部、过渡部及连接部,所述连杆本体上具有相应的供所述连接部及所述过渡部通过的容纳部,所述连杆本体与所述连接部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固定。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结构的换向阀用连杆组件,所述容纳部为通孔。优选地,如上所述结构的换向阀用连杆组件,每个所述第一折边具有两个所述的过渡部及两个所述的连接部。优选地,如上所述结构的换向阀用连杆组件,所述连杆本体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一弯边及第二弯边,所述弯边的端面与所述第一折边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压紧部的长度。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结构的换向阀用连杆组件,所述连接本体与所述压紧部通过焊接或铆钉连接方式连接固定。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结构的换向阀用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由板状材料制成。优选地,如上所述结构的换向阀用连杆组件,所述焊接方式为点焊。优选地,如上所述结构的换向阀用连杆组件,所述焊接方式为氩弧焊。本实用新型的换向阀用连杆组件,通过在支撑架上设置有过渡部与连接部,并对连接部与连杆本体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这种连接方式充分考虑到了连杆组件在实际工作状态中的受力情况,使支撑架与连杆本体的连接由原先的焊点直接承受拉伸、剪切载荷改善成由过渡部承受拉伸载荷,焊点承受压力载荷。这样,在压力载荷下焊点不容易产生破坏及失效,并且由于过渡部材料本体的拉伸强度较焊点要高很多倍,因此可靠性和耐压能力大幅得到提升。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换向阀用连杆组件还对第一弯边及第二弯边的端面与所述第一折边的距离d同所述第一折边的长度L的关系进行了限制,从而避免连杆本体出现中间薄弱区域,进一步提升连杆在使用过程中的耐压能力和疲劳耐久性能,最终可以提高产品的使用可靠性。

图1为现有技术的四通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 (a)为现有技术连杆组件的主视图;图2 (b)为图2 (a)的俯视图;图2 (c)为图2 (a)的左视图;图3为现有技术连杆组件的连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 (a)为现有技术连杆组件的支撑架的主视图;图4 (b)为图4 (a)的俯视图;图5为现有技术中连杆组件的受力分析图;图6 (a)为本实用新型给出的连杆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6 (b)为图6 (a)的俯视图;[0027]图6 (c)为图6 (a)的左视图;图7 (a)为图6 (a)中连杆20的主视图;图7 (b)为图7 (a)的俯视图;图8 (a)为本实用新型连杆组件的支撑架的主视图;图8 (b)为图8 (a)的俯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连杆组件的俯视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连杆组件的受力分析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连杆组件与现有技术连杆组件的压力一折边变形量对比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图6 (a)为本实用新型给出的连杆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6 (b)为图6 (a)的俯视图;图6 (c)为图6 (a)的左视图;图7 (a)为图6 (a)中连杆20的主视图;图 7 (b)为图7 (a)的俯视图;图8 (a)为本实用新型连杆组件的支撑架的主视图;图8 (b) 为图8 (a)的俯视图。具体地讲,如图6 (b)所示,连杆组件包括一体成型的由板材加工而成的连杆20, 还包括支撑架21,如图6 (a)所示,连杆20包括连杆本体22及位于连杆本体22两端的沿相反方向折弯的折弯部23。如图6 (a)、图8 (a)、图8 (b)所示,每个支撑架21具有与连杆本体22连接的第一折边Lll及与连杆折弯部23连接的第二折边L22。第一折边Lll具有板状的压紧部24、 两个过渡部25及两个连接部26。连接部沈穿过图7 (b)所示的连杆上的容纳部27 (本实施例中为通孔27)后,如图6 (a)所示,压紧部M及连接部沈都与连杆本体22相贴合,从而初步形成一个搭接结构。之后,如图6 (b)所示,对连接部沈与连杆本体22接触的端部处进行点焊来使支撑架21与连杆本体22相连接固定。同时,为了进一步保证产品的质量,将支撑架21与连杆本体22在压紧部M上的焊点31处进行点焊(也可以通过铆钉连接)。并且,如图6 (c) 所示,再对支撑架21的第二折边L22与连杆20的折弯部23在焊点32处进行电阻点焊,最后再将连杆20的折弯部23与支撑架21的第二折边L22通过活塞螺钉四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中,通过对折弯部23与第二折边L22进行一体攻螺纹来增加支撑架段的螺纹,从而增加应用本实用新型连杆组件的换向阀中活塞螺钉四的有效连接螺纹。当然, 本实施例中的点焊方式并不限于电阻点焊,也可以选择其它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点焊方式。此外,本实施例中,也可以用氩弧焊方式来代替点焊方式来起连接固定作用。当然, 本实施例中,可以是多个过渡部25及相应多个连接部沈,而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两个, 只要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即可。此外,本实用新型连杆组件还提供了第二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9所示,连杆本体 22的两侧分别具有朝同向弯曲的、构成连杆翻边区域的第一弯边L33及第二弯边L44。支撑架21的压紧部M所在区域为支撑架加强区域。第一弯边L33及第二弯边L44的端面距支撑架21的第二折边L22的距离d小于(当然也可以等于)支撑架21的压紧部M的长度 L。这样可以直接将连杆翻边区域延伸到支撑架加强区域,从而可以有效避免连杆本体中间薄弱区域的出现,从而进一步提升连杆组件在使用过程中的耐压能力和抗疲劳性,最终提高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如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连杆组件的受力分析图。当连杆组件承受压力载荷P 后,压紧部M有向上运动的趋势,而连接部沈有保持固定的趋势,这样过渡部25会承受由压紧部M与连接部沈传导来的向上的拉伸力附。此时,焊点30只需承受压力N2,从而焊点30处不容易产生破坏及失效。并且,由于支撑架21材料本体的拉伸强度较焊点要高很多倍,因此连杆组件的可靠性和耐压能力大幅提升。本实用新型的连杆组件可以承载更大的载荷,如图11所示,图中曲线A为现有技术连杆组件压力P—折弯部变形量δ曲线,曲线B为本实用新型连杆组件压力P—折弯变形量δ曲线,Cl与C2分别为现有技术和本实用新型中折弯部23突变时的压力点。从图中所示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连杆组件由于连接方式的变化,增强了连接的强度及一致性, 可以承载更大的载荷P。连杆组件耐压性能的提高,使得换向阀的使用可靠性及使用该换向阀的空调系统的可靠性也大幅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换向阀用连杆组件,支撑架21上设置有两个过渡部25及两个连接部沈,连接部沈穿过连杆本体22上的容纳部27后与连杆本体22通过点焊方式连接,这充分考虑了连杆组件在系统中的受力情况。此外,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采用在连杆本体22的侧边分别增设第一弯边L33及第二弯边L44的方式,从而进一步提升连杆在使用过程中的耐压能力及抗疲劳能力。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强度一致性更好,更加可靠,并且产品质量可以很容易的得到有效的控制。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换向阀用连杆组件,包括连杆(20)和支撑架(21),所述连杆(20)包括连杆本体 (22)和位于所述连杆本体(22)两端沿相反方向折弯的折弯部(23),所述支撑架(21)具有与所述连杆本体(22)连接的第一折边(Lll)及与所述折弯部(23)连接的第二折边(L22),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边(Li 1)包括压紧部(24)、过渡部(25)及连接部(26),所述连杆本体(22 )上具有相应的供所述连接部(26 )及所述过渡部(25 )通过的容纳部(27 ),所述连杆本体(22)与所述连接部(26)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阀用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27)为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任一换向阀用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折边 (Lll)具有两个所述的过渡部(25)及两个所述的连接部(2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向阀用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本体(22)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一弯边(L3!3)及第二弯边(L44),所述弯边的端面与所述第一折边的距离(d)小于或等于所述压紧部(24)的长度(L)。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向阀用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本体(22)与所述压紧部(24)通过焊接或铆钉连接方式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2、4或5所述的任一换向阀用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 (20)由板状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向阀用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方式为点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向阀用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方式为氩弧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向阀用连杆组件,包括连杆(20)和支撑架(21),所述连杆(20)包括连杆本体(22)和位于所述连杆本体(22)两端沿相反方向折弯的折弯部(23),所述支撑架(21)具有与所述连杆本体(22)连接的第一折边(L11)及与所述折弯部(23)连接的第二折边(L2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边(L11)包括压紧部(24)、过渡部(25)及连接部(26),所述连杆本体(22)上具有相应的供所述连接部(26)及所述过渡部(25)通过的容纳部(27),所述连杆本体(22)与所述连接部(26)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杆组件,可靠性、耐压能力及抗疲劳能力大幅得到提升。
文档编号F16K31/44GK202007922SQ20112014064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6日
发明者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