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水分离型电动润滑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72068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水分离型电动润滑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润滑泵,尤其涉及一种可将油和水分离的电动润滑泵。
背景技术
工业中所用的设备需要经常加润滑油进行润滑,以确保设备的润滑性能,减小设备运行过程的磨损程度,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精度。现有的电动润滑泵只是单一的把油箱里面的润滑油,用输送泵抽起来,将润滑油送到需要润滑的机械部位。使用过程中,润滑油中经常会参杂有机械残渣和水,输送泵在运转的时候就会把机械残渣吸入到泵中,吸入的机械残渣会把输送泵卡死致其无法工作,使得需要润滑的机械部位不能得到及时润滑, 造成机械设备的严重磨损,使用寿命大大缩短,甚至造成机械设备无法工作。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将润滑油中参杂的机械残渣和水分离出来、输送泵不易被卡死的油水分离型电动润滑泵。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油水分离型电动润滑泵, 包括油箱、设于油箱中的输送泵、与所述输送泵连接的电机,所述油箱设有润滑油进口、与所述输送泵连接的润滑油出口,所述油箱的底部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上方连接有过滤网,所述分隔板和过滤网将所述油箱分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润滑油进口设于所述第一空间上,所述输送泵设于所述第二空间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空间的下方设有排泄口。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空间的下方设有排泄口。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润滑油进口的下方连接有过滤网,所述润滑油进口下方连接的过滤网的网孔大于所述分隔板上方连接的过滤网网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输送泵为齿轮泵。本实用新型在油箱底部设置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上设有过滤网,所述分隔板和过滤网将油箱分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从第一空间上方的润滑油进入口加入的润滑油,经过所述分隔板上的过滤网流入到第二空间中,润滑油中的机械残渣被过滤网过滤留在第一空间中,可避免机械残渣进入第二空间的输送泵中,造成输送泵被卡死,使输送泵的工作更长久,需要润滑的机械设备能够及时得到润滑,最大限度的保护了需要润滑的设备;同时, 由于过滤网设于分隔板的上方,当加入到第一空间的润滑油高度高于分隔板的高度时,润滑油才能通过过滤网过滤进入第二空间,利用水的密度比润滑油的密度大的性质,第一空间中分隔板高度以下的润滑油经过沉淀,水的密度大就沉淀在第一空间的下面,润滑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润滑油就浮在水面上,从而实现将油和水分离。本实用新型可将使用过的润滑油直接从润滑油进入口加入到油箱中循环使用,利用油箱中的过滤网和油、水自身的物理性质,将润滑油中的机械残渣和水分离出并留在第一空间,避免了现有使用过程中, 把使用过的润滑油直接当垃圾处理掉,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而且,本实用新型的电
3动润滑泵,可直接把油箱上的润滑油进入口与设备上使用过的润滑油出口连接,以保证油箱中长期有润滑油,不需要时时提醒工作人员给润滑泵的油箱中加润滑油,具有节约资源、 环保再利用的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油水分离型电动润滑泵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油水分离型电动润滑泵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一种油水分离型电动润滑泵,如附图1和2所示,包括油箱10、设于油箱中的输送泵20、与所述输送泵20连接的电机30,所述油箱10的底部设有分隔板40,所述分隔板40 的上方连接有过滤网42,所述分隔板40和过滤网42将所述油箱10分为第一空间12和第二空间14,所述分隔板40和过滤网42的高度可根据需要选择,分隔板40较高时,所述第一空间12的下方可储存的杂质及水量较多;所述第一空间12上设有润滑油进口 50,所述输送泵20设于所述第二空间14中,所述输送泵20的输出口与润滑油出口 60连接。使用时,如附图2所示,从润滑油进口 50向第一空间12中加入润滑油,刚开始加入的量较小时,润滑油的高度小于分隔板40的高度,润滑油存储在第一空间12的下方。润滑油中的水密度较高,逐渐沉淀到第一空间12的底部,而润滑油的密度较高,漂浮在水面的上方,实现油与水的分离。逐渐向第一空间12中加入润滑油,当第一空间12中液体的高度大于分隔板40的高度,高于分隔板40高度部分的润滑油通过分隔板40上方的过滤网42 进入到第二空间14,润滑油中参杂的机械残渣或其他杂质,在过滤网42的过滤作用下,被留在第一空间12,避免杂质进入第二空间14后,进入输送泵20将其卡死,影响输送泵20的正常工作。使用过的润滑油中因含有水和机械磨损的杂质,不能够直接用于现有技术中的润滑泵,常常被直接当作垃圾处理掉。而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油箱中设有过滤网,可对加入的润滑油起到过滤作用,因此使用过的润滑油可以直接加入到本实用新型的润滑泵中,避免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将设备上使用过的润滑油的出口直接接到本实用新型润滑泵第一空间上的润滑油进口,不仅操作方便,实现可循环利用润滑油,而且可以保证润滑泵油箱中长期有润滑油,不需要时时提醒工作人员往润滑泵油箱中加润滑油, 也不需要时时关注给机器润滑以后的润滑油的回收油箱是否已满,节省人力,更加方便。较佳地,如附图2所示,所述第一空间12的下方设有排泄口 16。加入到第一空间 12中的润滑油,经过沉淀和分隔板40上方的过滤网42的过滤,水和机械杂质储存在第一空间12,当储存到一定的量时,为避免第一空间12储存的杂质和水影响润滑泵的正常工作, 可打开第一空间12下方的排泄口 16,当第一空间12储存的杂质和水通过排泄口 16全部排出后,关闭排泄口 16即可。更佳地,如附图2所示,所述第二空间14的下方也设有排泄口 18。当润滑油在第一空间12中的停留时间较短时,润滑油中的部分水未完全沉淀下来, 此部分水被润滑油夹带着也通过过滤网42进入到第二空间14,并且在第二空间14中不断沉淀下来,此部分水沉淀到第二空间14的底部,当第二空间14底部沉淀的水达到一定的量时,可打开第二空间14下方的排泄口 18,当第二空间14底部储存的水通过第二空间14下方的排泄口 18完全排出后,将排泄口 18关闭即可。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在第一空间12 和第二空间14的下方设置一个、两个或多个排泄口,此种设计可使油箱中的过滤出的杂质和被沉淀分离出来的水方便排出。较佳地,如附图2所示,所述润滑油进口 50的下方连接有过滤网52,所述润滑油进口 50下方连接的过滤网50的网孔大于所述分隔板40上的过滤网42网孔。从润滑油进口 50进入到第一空间12的润滑油,首先经过润滑油进口 50下方连接的过滤网52,颗粒较大的杂质被过滤留在过滤网52的上方;从润滑油进口 50下方连接的过滤网52流入到第一空间12的润滑油,在进入第二空间14时,通过分隔板40上方网孔更小的过滤网42的过滤, 颗粒较小的杂质被过滤留在第一空间12。此种设计,使得进入油箱中的润滑油先经大孔的过滤网过滤,把润滑油中较大的杂质除去,然后再经过小孔的过滤网,把润滑油中小的杂质也除去,更加科学合理。较佳地,所述输送泵20选用齿轮泵,此种结构的泵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而且转速高,压力大。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所述油箱的底部设置分隔板,加入到油箱第一空间中的润滑油,首先在分隔板的阻挡作用下,静置在所述分隔板与油箱形成的空间中,在静置的过程中,根据油与水的密度差,实现油水分离。在油箱底部的分隔板上,连接有起过滤作用的过滤网,所述油箱第一空间中的润滑油高度高于所述分隔板高度时,油水分离后的润滑油通过过滤网进入到所述油箱中的第二空间,所述过滤网将进入到油箱第二空间中的润滑油过滤,避免了润滑油中参杂的杂质进入输送泵,影响润滑泵的正常工作。所述过滤网的网孔大小、过滤网的高度以及分隔板的高度,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只要可将加入到第一空间中的润滑油先储存实现油水分离,再进行过滤除去机械残渣即可,形式多样。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以本实用新型所公开内容所做的等同变形,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油水分离型电动润滑泵,包括油箱、设于油箱中的输送泵、与所述输送泵连接的电机,所述油箱设有润滑油进口、与所述输送泵连接的润滑油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的底部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上方连接有过滤网,所述分隔板和过滤网将所述油箱分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润滑油进口设于所述第一空间,所述输送泵设于所述第二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型电动润滑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间的下方设有排泄口。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水分离型电动润滑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间的下方设有排泄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型电动润滑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进口的下方连接有过滤网,所述润滑油进口下方连接的过滤网的网孔大于所述分隔板上方连接的过滤网网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型电动润滑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泵为齿轮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为机械设备提供润滑的油水分离型电动润滑泵,所述油水分离型电动润滑泵包括油箱、设于油箱中的输送泵、与所述输送泵连接的电机,所述油箱设有润滑油进口、与所述输送泵连接的润滑油出口,所述油箱的底部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上方连接有过滤网,所述分隔板和过滤网将油箱分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润滑油进口设于所述第一空间上,所述输送泵设于所述第二空间中。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润滑泵,可将润滑油中参杂的机械残渣和水分离出来,润滑泵不易被卡死,能够及时的为需要润滑的机械设备润滑,最大限度保护需要润滑的设备。
文档编号F16N13/00GK202182308SQ20112024412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2日
发明者朱光福 申请人:朱光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