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气塞及具有该通气塞的汽车变速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73582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通气塞及具有该通气塞的汽车变速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气塞及具有该通气塞的汽车变速箱。
背景技术
通气塞作为汽车变速箱、驱动电机(内有润滑油润滑轴承)不可缺少的零部件,在汽车运行过程中变速箱内部气压会增高,需要及时将气体排到外界,汽车变速箱冷却后需要外部气体的补充,现阶段常用通气塞有以下几种(1)常闭式通气塞,主要由塞体、塞帽、橡胶盖片(或钢球)和弹簧构成,当温度降低后,因为单向常闭式,外部气体不能补充进内部。如附图1所示,常闭式通气塞,主要由塞帽1、弹簧2、橡胶垫3及塞体4构成,通过弹簧2预压缩将橡胶垫3抵靠在塞体4 一端的端面上,弹簧2和橡胶垫3位于塞帽1内部,塞体上设有限位台阶5,塞帽开口处设有卡勾6, 塞体4和塞帽1通过卡勾6与限位台阶5的扣合固定在一起,在变速箱运行时,箱体内部温度上升,当内部气压超出外界气压时,内部气体顶开橡胶垫3,排出多余气体,使得内外压力平衡;在变速箱冷却后,内部气压小于外界气压,此时由于弹簧3弹力的作用,橡胶垫压紧在塞体的端面上,外界气体无法进入箱体内部补充气压;(2)常开式通气塞,主要由塞体和塞帽部件构成,不能有效的防止外部杂质进入变速箱内。以上结构的通气塞,在汽车运行过程中变速箱内产生的气体不能及时排出,在汽车变速箱冷却后也不能得到外部气体的补充,由于通气塞的长度也较短,一般小于30mm,在气体排放过程中,油液与空气不能充分分离,很容易出现喷油现象。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克服油气不能充分分离,提供了一种可以实现油气分离的通气塞,本实用新型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含该通气塞的汽车变速箱。一种通气塞,包括塞体和塞帽,所述塞体的内腔为两种不同直径的互通的圆柱形, 所述塞体的内腔直径大的部分为大径腔,直径小的部分为小径腔,所述塞帽套设在大径腔上并与大径腔外壁配合固定在一起。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支撑的顶圈及设有常闭阀口的开口塞,所述顶圈沿轴向设有通孔,所述顶圈沿轴向方向抵靠在所述开口塞的端面上,所述开口塞的另一端面抵靠并覆盖所述大径腔的端面上,所述顶圈、开口塞及大径腔位于塞帽内,所述塞帽沿轴向方向压紧顶圈、开口塞并与大径腔外壁配合固定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顶圈为空心圆柱,在所述顶圈上沿径向设有通气槽。进一步地,所述顶圈的端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通气槽。进一步地,所述开口塞为圆形氟橡胶板,在所述开口塞的中心处设有至少三个常闭阀片,由所述常闭阀片构成所述常闭阀口。进一步地,所述开口塞的端面上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为圆环形,所述开口塞通
3过所述凸起部固定在所述大径腔上。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大径腔过盈配合。进一步地,述通气塞的轴向长度大于等于45mm。进一步地,所述大径腔的内壁和所述小径腔的内壁之间设有用于过渡的斜台。一种汽车变速箱,所述汽车变速箱包括通气塞,所述通气塞为上述的通气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通气塞,包括塞体和塞帽,所述塞体的内腔为两种不同直径的互通的圆柱形,所述塞体的内腔直径大的部分为大径腔,直径小的部分为小径腔,所述塞帽套设在大径腔上并与大径腔外壁配合固定在一起,由于大径腔内径较大,小径腔内径较小,当混合着油液的空气由小径腔进入到大径腔时,空间突然增大,压力减小,空气的排出速度减慢,油液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到大径腔的内壁上,空气与油液分离,油液流回箱体内部,避免了喷油现象。

[0018]图ι是现有技术中通气Ig的剖视图。[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通气Ig的--种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通气Ig的--种实施例的顶圈的结构示意图。[0021]图4是本实用新型通气Ig的--种实施例的开口塞的结构示意图。[0022]图5是本实用新型通气Ig的--种实施例的开口塞的正视图。[0023]图6是本实用新型通气Ig的--种实施例的内外气压相等时的剖视图。[0024]图7是本实用新型通气Ig的--种实施例的内部气压大于外部气压时的剖视图。[0025]图8是本实用新型通气Ig的--种实施例的内部气压小于外部气压时的剖视图。[0026]其中。[0027]塞体100[0028]大径腔101[0029]小径腔102[0030]斜台103[0031]螺纹104[0032]限位台阶105[0033]开口塞200[0034]常闭阀口201[0035]常闭阀片202[0036]凸起部203[0037]顶圈300[0038]通气槽301[0039]通孔302[0040]塞帽400[0041]卡勾401。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气塞,包括塞体100,塞帽400,所述塞体100 包括顶圈300和开口塞200,所述塞体100的内腔为两种不同直径的互通的圆柱形,直径大的部分称为大径腔101,直径小的部分称为小径腔102,所述顶圈300为空心圆柱,所述开口塞设有常闭阀口 201,所述开口塞一面覆盖大径腔101的端面,所述顶圈300沿径向方向抵靠在所述开口塞的另一面,所述顶圈300、开口塞及大径腔101位于塞帽400内,所述大径腔 101沿径向方向压紧顶圈300和开口塞并与大径腔101外壁配合固定在一起。结合图6所示,所述大径腔101外壁设有限位台阶105,小径腔102的外壁上设有螺纹104,通过螺纹104可以实现通气塞与汽车变速箱箱体或者电机壳体的固定连接。所述塞体100呈漏斗形状,大径腔内径较大,下小径腔内径较小,当混合着油液的空气由小径腔进入到大径腔时,空间突然增大,压力减小,空气的排出速度减慢,油液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到大径腔的内壁上,空气与油液分离,油液回流进箱体,所述大径腔101 的轴向长度需要满足能实现油气分离的条件,大径腔101的长度过短会使得空气与油不能够充分分离,容易发生喷油现象,在本实施例中,塞体100的长度大于等于45mm,长度比传统的长IOmm至15mm,所以大径腔101的轴向长度足够满足实现油气分离的条件,大径腔 101的直径较大,小径腔102的直径较小,即使有油液跟随气体排出,由小径腔102进入大径腔101过程,空间增大,压力减小,在大径腔101中实现油气分离,油液回流进箱体。优选地,所述塞体100在所述大径腔101和小径腔102之间设有用于过渡的斜台 103,所述塞体100呈漏斗形状,便于油液由大径腔101流入小径腔102,进而回流进箱体。所述塞帽400为直筒状,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在开口处沿圆周设有卡勾401,卡勾401与限位台阶105配合固定,使得塞帽400不会松脱,塞帽400对顶圈300和开口塞 200起到保护作用,所述卡勾401均勻设置在开口处的圆周上,可以连续设置,也可以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勾401连续设置在开口处圆周上。所述塞帽400的内径以恰好可以套设在所述大径腔101外壁为宜,塞体100内径过大不仅浪费空间,使得通气塞不紧凑,也容易使得各部分组件之间发生窜动。结合图3所示,所述顶圈300沿轴向设有通孔30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圈300为空心圆柱,所述空心圆柱的外径小于所述塞帽400内径,以所述塞帽400内部恰好容纳顶圈 300为宜,在所述顶圈300的周壁上沿径向设有用于通气的通气槽301,所述通气槽301至少设有一个,在本实施例中,在顶圈300的端面上沿径向方向设有用于通气的通气槽301, 在顶圈300的端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勻设有4个通气槽301。结合图4所示,所述开口塞200为圆形橡胶板,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以覆盖大径腔 101端面为准,优选地的方案,圆形橡胶板的直径和顶圈300的外径相等,所述橡胶板选用高低温性能及弹性都比较好的橡胶材料,本实施例中,开口塞200的材料采用氟橡胶,开口塞200为圆形氟橡胶板。结合图5所示,在开口塞200的中心上设有常闭阀片202,两侧有压差时常闭阀片 202就会开启,常闭阀口 202的开启程度可随压差的大小进行变化,压差大开启程度大,压差小开口程度小,由至少三片常闭阀片202构成所述常闭阀口 20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常闭阀口 201由三片常闭阀片202构成。通过使用开口塞200,由于常闭阀口 201在常态时候一直关闭,可以防止外部水渍、油污及粉尘等进入变速箱体。结合图4和图5所示,为了更好的固定开口塞200和进一步防止漏油,在所述开口塞200的一面设有与大径腔101配合的凸起部203,所述凸起部203为圆环形,所述凸起部 203能与大径腔101过盈配合,通过增加凸起部203可以使得开口塞200与大径腔101的贴合更加牢固,也可以防止漏油。所述开口塞200通过凸起部203与大径腔101的过盈配合紧密贴合并覆盖在大径腔101的端面上,所述顶圈300未设通气槽301的一端的端面抵靠在开口塞200上,所述顶圈300设有通气槽301的一端的端面顶靠在所述塞帽400的内部底面上,所述塞帽400覆盖住大径腔101外壁,通过卡勾401与大径腔101上的限位台阶105卡紧,将顶圈300、开口塞200及大径腔101沿轴向方向压紧。一种汽车变速箱,包含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通气塞,该汽车变速箱设有能与所述通气塞相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和通气塞通过螺纹104固定在一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通气塞工作状态分为三种结合图6所示,箱体内部气压与外界气压平衡时,此时称为常态,箱体内外没有压差,气体不会发生流动,常闭阀片202不会开启,保持常闭状态。结合图7所示,箱体内部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时,此时常闭阀片202向上弯折,使得常闭阀口 201开启进行排压,内部气体向外界排出,在顶开常闭阀片202后内部气体会伴随一定速度,因此一定量的油液会跟随内部气体,油气混合物由小径腔102进入到大径腔101 中,空间增大,压力减小,加上大径腔101的长度足够使得油液和空气在大径腔101内实现分离,油液落到大径腔101内壁上,空气通过常闭阀口 201再由顶圈300上的通气槽301流入塞帽400中,进而通过塞帽400排到外界大气中,油液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斜面103流回箱体内部,当内外气压平衡后,常闭阀片202恢复成初始状态,常闭阀口 201关闭。结合图8所示,箱体内部气压小于外界气压时,常闭阀片202向下弯折,常闭阀口 201开启开启,外界气体通过塞帽400进入到通气塞内部,外界气体流经顶圈300上的通气槽301,再由常闭阀口 201进入流经大径腔101、小径腔102最后进入箱体内部,当内外气压平衡后,常闭阀片202恢复成初始状态,常闭阀口 201关闭。通过上述方案,所述开口塞200通过凸起部203与大径腔101的过盈配合紧密贴合并覆盖在大径腔101的端面上,所述顶圈300未设通气槽301的一端的端面抵靠在开口塞200上,所述顶圈300设有通气槽301的一端的端面顶靠在所述塞帽400的内部底面上, 所述塞帽400覆盖住大径腔101外壁,通过卡勾401与大径腔101上的限位台阶105卡紧, 将顶圈300、开口塞200及大径腔101沿轴向方向压紧,在汽车变速箱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通过常闭阀口 201的开启及时排出,在汽车变速箱冷却后内部气压降低外部气体及时补充到箱体内部保持箱体内外气压平衡,塞帽对外部水渍、油污及粉尘等起到有效防护,空气排放过程中,由于大径腔内径较大,小径腔内径较小,当混合着油液的空气由小径腔进入到大径腔时,空间突然增大,压力减小,空气的排出速度减慢,油液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到大径腔的内壁上,空气与油液分离,油液流回箱体内部,避免了喷油现象。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通气塞,包括塞体和塞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塞体的内腔为两种不同直径的互通的圆柱形,所述塞体的内腔直径大的部分为大径腔,直径小的部分为小径腔,所述塞帽套设在大径腔上并与大径腔外壁配合固定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支撑的顶圈及设有常闭阀口的开口塞,所述顶圈沿轴向设有通孔,所述顶圈沿轴向方向抵靠在所述开口塞的端面上, 所述开口塞的另一端面抵靠并覆盖在所述大径腔的端面上,所述顶圈、开口塞及大径腔均位于塞帽内,所述塞帽沿轴向方向压紧顶圈和开口塞并与大径腔外壁配合固定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气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圈为空心圆柱,在所述顶圈上沿径向设有通气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气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圈的端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通气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气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塞为圆形氟橡胶板,在所述开口塞的中心处设有至少三个常闭阀片,所述常闭阀片构成所述常闭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气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塞的端面上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为圆环形,所述开口塞通过所述凸起部固定在所述大径腔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气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大径腔过盈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气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塞的轴向长度大于等于4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径腔的内壁和所述小径腔的内壁之间设有用于过渡的斜台。
10.一种汽车变速箱,所述汽车变速箱包括通气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塞为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通气塞。
专利摘要一种通气塞,包括塞体和塞帽,所述塞体的内腔为两种不同直径的互通的圆柱形,所述塞体的内腔直径大的部分为大径腔,直径小的部分为小径腔,所述塞帽套设在大径腔上并与大径腔外壁配合固定在一起,由于大径腔内径较大,小径腔内径较小,当混合着油液的空气由小径腔进入到大径腔时,空间突然增大,压力减小,空气的排出速度减慢,油液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到大径腔的内壁上,空气与油液分离,油液流回箱体内部,避免了喷油现象。
文档编号F16H57/027GK202176700SQ201120269210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8日
发明者高涛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