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泛摆线内啮合滑油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29645阅读:1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速泛摆线内啮合滑油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发动机润滑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高速泛摆线内啮合滑油泵。
背景技术
随着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发展,要求发动机推重比越来越高。因此发动机附件发展趋势是重量轻、体积小、效率高。在航空发动机齿轮滑油泵领域,主要有3种结构的滑油泵叶片齿轮泵、外啮合齿轮泵和内啮合泛摆线齿轮泵。现今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航空发动机采用内啮合泛摆线齿轮泵。内啮合泛摆线齿轮泵具有体积小、效率高、结构简单紧凑、高空性能好等优点,但是其转速一般不超过7000r/min。随着航空发动机转速越来越高,采用内啮合泛摆线齿轮泵需要更大的传动比,对传动附件造成影响;或者采用叶片齿轮泵,但是 该结构滑油泵在效率、体积、重量等方面均不如内啮合泛摆线齿轮泵。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速泛摆线啮合滑油泵,能够提高滑油泵的转速,减小滑油泵的体积和重量,适应现今航空发动机转速以及对重量和体积越来越苛刻的要求。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速泛摆线内啮合滑油泵,包括增压泵4和第一级回油泵I、第二级回油泵2、第三级回油泵3,轴12、分油盘14、支撑座7、滑动轴承8、壳体
5、进油槽15及出油槽16,所述增压泵4和第一级回油泵I、第二级回油泵2、第三级回油泵3均包括内转子9、外转子10、衬套11,增压泵4和第一级回油泵I、第二级回油泵2、第三级回油泵3通过轴12串联,分油盘14隔离增压泵4和第一级回油泵I、第二级回油泵2、第三级回油泵3的内转子9、外转子10及衬套11,轴12与内转子9采用键13连接传扭;在增压泵4的出口安装有稳压阀,稳压阀由堵头17、压紧螺母18及稳压阀弹簧19组成,堵头17 —端固定于壳体5。所述内转子9、外转子10为偏心结构。所述进油槽15及出油槽16形成斜角。在增压泵4的进口和出口之间设置有可调节限压活门,所述可调节限压活门包括活门20、调整垫片21、调压活门弹簧22及压紧螺母23。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寿命长,高空性好,适应范围广等优点,可满足新型航空发动机对成附件的苛刻要求。相比相同尺寸的低速内啮合滑油泵,性能能够提高57% ;在相同设计要求下,体积能够减小36%,重量能够减轻30%。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进油槽、出油槽示意图。图3为优化前进油槽、出油槽示意图。图4为稳压阀示意图。图5为可调节限压活门示意图。其中,I-第一级回油泵、2-第二级回油泵、3-第三级回油泵、4-增压泵、5.壳体、6-后盖、7-支撑座、8-滑动轴承、9-内转子、10-外转子、11-衬套、12-轴、13-键、14-分油盘、15-进油槽、16-出油槽、17-堵头、18-压紧螺母、19-稳压阀弹簧、20-活门、21-调整垫片、22-调压活门弹簧、23-压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阅图I至图5。如图I所示,一种高速泛摆线内啮合滑油泵,包括增压泵4和第一级回油泵I、第二级回油泵2、第三级回油泵3,轴12、分油盘14、支撑座7、滑动轴承8、壳体5、进油槽15及出油槽16,所述增压泵4和第一级回油泵I、第二级回油泵2、第三级回油泵3均包括内转子9、外转子10、衬套11,增压泵4和第一级回油泵I、第二级回油泵2、第三级回油泵3通过轴12串联,分油盘14隔离增压泵4和第一级回油泵I、第二级回油泵2、第三级回油泵3的内转子9、外转子10及衬套11,轴12与内转子9采用键13连接传扭,实现滑油泵运转。滑油泵转速提高,造成滑油泵内部摩擦加剧,导致滑油泵的内部工作环境恶化。滑油泵内部摩擦运动主要包括内转子9、外转子10与分油盘14之间摩擦、轴12与支撑座7之间的摩擦、外转子9与衬套11之间的摩擦。为了适应高速滑油泵内部的恶劣环境以及提高滑油泵寿命,分别进行一下改进如图4所示,在增压泵4的出口安装有稳压阀,稳压阀由堵头17、压紧螺母18及稳压阀弹簧19组成,堵头17 —端固定于壳体5。由于稳压阀位于增压泵4的出口的内部,图I中无法表示。所述内转子9、外转子10为偏心结构,从而降低高转速对零件结构强度的影响。如图2及图3所示,所述进油槽15及出油槽16形成斜角,使其更加符合滑油流动的特性,实验证明相比优化前进出油槽提高吸油效率3%。如图5所示,在增压泵4的进口和出口之间设置有可调节限压活门,所述可调节限压活门包括活门20、调整垫片21、调压活门弹簧22及压紧螺母23。通过调节调整垫片21,改变调压活门弹簧22的预压缩量,调节增压泵4出口滑油压力,从而适应各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对供滑油压力的不同需求。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滑油泵内部内外转子与分油盘(或支撑座)之间的摩擦运动,提高分油盘(或者支撑座)的表面耐磨性能,保证滑动轴承与轴之间的润滑,提高零件的结构强度,减小滑油泵内部的应力、振动和噪音,提高吸油槽的吸油效率,优化增压泵出口等其他方式,使滑油泵能够高速运转,提高滑油泵寿命,运行稳定,适应各种航空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不同需求。
权利要求1.一种高速泛摆线内啮合滑油泵,包括增压泵[4]和第一级回油泵[I]、第二级回油泵[2]、第三级回油泵[3],轴[12]、分油盘[14]、支撑座[7]、滑动轴承[8]、壳体[5]、进油槽[15]及出油槽[16],所述增压泵[4]和第一级回油泵[I]、第二级回油泵[2]、第三级回油泵[3]均包括内转子[9]、外转子[10]、衬套[11],增压泵[4]和第一级回油泵[I]、第二级回油泵[2]、第三级回油泵[3]通过轴[12]串联,分油盘[14]隔离增压泵[4]和第一级回油泵[I]、第二级回油泵[2]、第三级回油泵[3]的内转子[9]、外转子[10]及衬套[11],轴[12]与内转子[9]采用键[13]连接传扭,其特征在于 在增压泵[4]的出口安装有稳压阀,稳压阀由堵头[17]、压紧螺母[18]及稳压阀弹簧[19]组成,堵头[17] —端固定于壳体[5]。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高速泛摆线内啮合滑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转子[9]、外转子[10]为偏心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速泛摆线内啮合滑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槽[15]及出油槽[16]形成斜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速泛摆线内啮合滑油泵,其特征在于,在增压泵[4]的进口和出口之间设置有可调节限压活门,所述可调节限压活门包括活门[20]、调整垫片[21]、调压活门弹簧[22]及压紧螺母[2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发动机润滑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高速泛摆线内啮合滑油泵,包括增压泵[4]和第一级回油泵[1]、第二级回油泵[2]、第三级回油泵[3],轴[12]、分油盘[14]、支撑座[7]、滑动轴承[8]、壳体[5]、进油槽[15]及出油槽[16],在增压泵[4]的出口安装有稳压阀,内转子[9]、外转子[10]为偏心结构,进油槽[15]及出油槽[16]形成斜角,在增压泵[4]的进口和出口之间设置有可调节限压活门。本实用新型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寿命长,高空性好,可满足新型航空发动机对成附件的苛刻要求。相比相同尺寸的低速内啮合滑油泵,性能能够提高57%;在相同设计要求下,体积能够减小36%,重量能够减轻30%。
文档编号F16N13/20GK202521202SQ201120576609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9日
发明者唐杰, 宋飞, 李炎军, 李贵林, 郭永庆 申请人: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