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39386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张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张紧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摩擦装置的张紧器。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前端面皮带传动系统通常包括自动张紧器,该自动张紧器的作用是为了使该皮带传动系统保持适当的皮带张力。传统的自动张紧器通常包括:底座,安装于底座上的摆臂,该摆臂可相对于底座绕一中心轴线转动;位于底座和摆臂之间的弹簧,该弹簧的一端与底座连接,该弹簧的另一端与摆臂连接并偏压该摆臂使得摆臂相对于底座转动;摩擦装置,通常位于弹簧和底座或摆臂之间,用于使摆臂与底座之间的相对运动被缓冲;传统的摩擦装置通常包括摩擦面,弹簧施加力于摩擦装置后,摩擦装置的摩擦面会与底座或摆臂上相应的摩擦面配合,在二者的摩擦面之间产生一定的摩擦力即阻尼力,从而使得摆臂相对于底座的运动被缓冲。但是当发动机转速快速变化时,这种传统张紧器就会因摩擦力过低而不能阻止皮带张力的增加,张紧器的臂就会朝着远离皮带的方向运动,从而不能在皮带中保持足够的张力,从而使得皮带传动系统出现打滑、噪音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较大摩擦力的张紧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张紧器,该张紧器包括:底座;安装于底座上的摆臂,该摆臂相对于底座绕第一中心轴线转动;弹性元件,位于底座和摆臂之间,该弹性元件用于偏压摆臂,使得摆臂相对于底座转动;摩擦装置,该摩擦装置位于弹性元件与底座或摆臂之间,该摩擦装置对摆臂和底座之间的相对运动进行缓冲;弹性元件沿径向方向施加第一压力于摩擦装置上,从而使得该摩擦装置与底座或摆臂之间产生第一摩擦力;张紧器还包括支撑块,该支撑块沿径向方向施加第二压力于摩擦装置上,从而使得该摩擦装置与底座或摆臂之间产生第二摩擦力。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中,弹性元件会施加第一压力于摩擦装置上,从而在摩擦装置与底座或摆臂之间产生第一摩擦力,同时,支撑块会施加第二压力于摩擦装置上,从而在摩擦装置与底座或摆臂之间产生第二摩擦力,该第一摩擦力与第二摩擦力共同作用,阻止摆臂相对于底座的转动,从而本发明的张紧器具有较大的摩擦力即阻尼力。这样的张紧器,即使用于发动机转速变化较大的系统中,也能稳定的保持皮带张力。优选的,所述支撑块呈部分环形形状,该部分环形形状的中心角可以为从90°到180°的任何角度,该支撑块位于所述摩擦装置的径向内侧。优选的,所述支撑块具有120°的中心角。优选的,所述支撑块具有180°的中心角,即呈半圆环状。优选的,所述支撑块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分别位于部分环状支撑块的沿周向的两个端部,所述摆臂上设有第一抵靠面,所述弹性元件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该固定端与底座连接,所述支撑块的第一端面与所述摆壁上的第一抵靠面接触,所述支撑块的第二端面与所述弹性元件的自由端接触。优选的,所述支撑块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面,分别位于环状支撑块的沿周向的两个端部,所述弹性元件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该固定端与底座连接,所述支撑块的第一端部可枢转的铰接到所述摆壁上,所述支撑块的第二端面与所述弹性元件的自由端接触。优选的,所述铰接通过铰接件实现,所述铰接件由同轴的直径不同的两个圆柱部分构成,小直径圆柱部分带有螺纹,大直径圆柱部分的外表面是光滑的,所述摆臂中设置螺纹孔,该螺纹孔与小直径圆柱部分的螺纹接合,支撑块在所述第一端部具有孔,该孔包括直径不同的两个同轴光孔,孔沿其纵轴线的横截面呈阶梯形,其中大直径的孔与铰接件的大直径部分枢转配合,小直径的孔与铰接件的小直径部分枢转配合,当铰接件穿过支撑块中的孔拧紧在摆臂中的螺纹孔中时,支撑块能够围绕铰接件相对于所述摆臂枢转。优选的,所述摆臂包括摆臂主体、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所述支撑块环绕第一轴套设置,摆臂主体朝向第一轴套的一侧上设有第一抵靠面和中心凸台,沿纵向方向支撑块位于所述中心凸台与弹性元件之间。优选的,所述中心凸台上设凸台配合部,该凸台配合部用于与支撑块配合,且该凸台配合部从第一抵靠面的位置处开始,沿周向厚度逐渐增加,呈螺旋上升的趋势。优选的,所述支撑块沿周向延伸的厚度呈逐渐递增的趋势。优选的,所述凸台配合部沿周向延伸的长度略小于所述支撑块沿周向的长度。优选的,所述支撑块包括上表面与下表面,该下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突起,该突起与弹性元件接触。优选的,所述突起具有三个,且沿着周向方向间隔设置,该三个支撑突起的厚度逐渐增加。优选的,所述摩擦装置包括摩擦套筒和支撑套筒,摩擦套筒位于支撑套筒的径向外侧,摩擦套筒的外表面与底座的内表面接触,支撑套筒的内表面与弹性元件的外侧部接触。优选的,所述摩擦套筒的内表面设有若干径向突起,所述支撑套筒上相应的设有若干开口,所述摆臂上设有若干收容槽,该若干突起穿过若干开口与摆臂上的若干收容槽配合,从而使得摩擦套筒和支撑套筒一起随摆臂转动。优选的,所述支撑块和摩擦装置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摆臂相对于所述底座、支撑块和摩擦装置转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揭示的张紧器的示意图。图2是图1所揭示的张紧器的纵向截面图。图3是图1所揭示的张紧器的分解图。图4是图1所揭示的张紧器的摆臂的立体图。图5是图1所揭示的张紧器的摆臂上安装有支撑块的示意图。图6是图1所揭示的张紧器的支撑块的立体图。
图7是图1所揭示的张紧器的横向截面图。图8是图1所揭示的张紧器的摆臂上安装有支撑块和弹性元件的示意图。图9是图1所揭示的张紧器的支撑块的受力分析示意图。图10是当支撑块的中心角为120°时的受力分析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揭示的张紧器的纵向截面图。图12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部分组件的分解图。图中:20.张紧器 47.螺栓70.下表面22.皮带轮 48,48a.弹性元件 72.突起24,24a.底座 50.固定端74.第一抵靠面26, 26a.摆臂 52.自由端76.中心凸台28.底座底壁 54,54a.摩擦装置 77.凸台配合部30.内套筒 56.摩擦套筒78.收容槽32.外套筒 57.径向突起80.铰接件34.第一收容腔58.支撑套筒81.小直径部分36.第二收容腔59.开口82.大直径部分38.摆臂主体 60,60a,60b.支撑块83.螺纹孔40.第一轴套 62,62b.第一端面84.孔42.第二轴套 64.第二端面X.第一中轴线44.中心衬套 66.外侧面Y.第二中心轴线46.螺纹孔 68.上表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的介绍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9揭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首先参照图1至图3,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用于发动机附件皮带传动系统的张紧器20,该张紧器20上安装有皮带轮22,在该张紧器20的使用过程中,该皮带轮22与传动皮带(未图示)配合从而调整传动皮带的张力。张紧器20为机械式自动张紧器,该张紧器20包括底座24,通过该底座24,张紧器20可以被安装于发动机罩壳(未图示)上。张紧器20还包括摆臂26,上述皮带轮22安装于摆臂26上,摆臂26安装于底座24上并相对于底座24转动。底座24包括底座底壁28、内套筒30和外套筒32。底座底壁28大致呈圆盘状,内套筒30从底座底壁28的中心部位处沿轴向延伸,且朝着接近摆臂26的方向延伸,该内套筒30的横截面呈圆环状,该内套筒30 —体成型于底壁28上,该内套筒30内部为空心,该内部空心构成第一收容腔34。该第一收容腔34沿轴向贯穿整个内套筒30及底座底壁28并与外界连通。外套筒32从底座底壁28的外周部位处沿轴向延伸,且朝着接近摆臂26的方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套筒32沿轴向延伸的长度大于内套筒30沿轴向延伸的长度。外套筒32与内套筒30沿径向方向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即在内套筒30的外表面和外套筒32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第二收容腔36。同时参照图4,摆臂26包括摆臂主体38,该摆臂主体38大致呈盘状,摆臂26还包括第一轴套40与第二轴套42,第一轴套40从摆臂主体38处沿轴向朝向接近底座底壁28的方向延伸,第二轴套42从摆臂主体38处沿轴向朝远离底座底壁28的方向延伸。第一轴套40具有第一中心轴线X,第二轴套42具有第二中心轴线Y,该第一中心轴线X和第二中心轴线Y平行且在径向方向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第一轴套40和第二轴套42均大致呈柱状且均一体成型于摆臂主体38上。第一轴套40可枢转地与第一收容腔34结合,例如第一轴套40与第一收容腔34对接,或者如图2中示出的,第一轴套40至少部分的收容于第一收容腔34内,且在该第一轴套40的外表面和内套筒30的内表面之间设有中心衬套44,该中心衬套44将第一轴套40与内套筒30隔开,防止二者之间直接的金属面接触,同时还可以调整二者之间的间隙。第一轴套40远离摆臂主体38的一端设有螺纹孔46,一螺栓47插入该螺纹孔46内,该螺栓47用于连接摆臂26和底座24,并使得摆臂26相对于底座24被轴向固定从而不可轴向移动。第二轴套42用于以已知的方式安装上述皮带轮22,且皮带轮22可相对于第二轴套42转动。在摆臂26和底座24之间设有弹性元件48,该弹性元件48用于偏压摆臂26,使得摆臂26相对于底座24转动,在本实施方式中,摆臂26相对于底座24绕第一中心轴线X转动。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元件48为螺旋弹簧。该弹性元件48收容于第二收容腔36内且包绕在内套筒30的外部。弹性元件48沿轴向延伸的长度大于内套筒30沿轴向延伸的长度,从而使得弹性元件48的一部分包绕在内套筒30的外部,另外一部分包绕在第一轴套40的外部。同时参照图8,弹性元件48包括固定端50和自由端52,其中固定端50与底座底部抵接,底座底部上设有止挡面(未图示),该固定端的端面与上述止挡面配合,从而可基本上限制固定端的周向运动。同时参照图2、图3和图5,张紧器20还包括摩擦装置54,通常亦称阻尼装置,该摩擦装置54用于缓冲摆臂26和底座24之间的相对运动。在本实施方式中,沿径向方向,摩擦装置54位于底座24的外套筒32和弹性元件48之间。更具体的,摩擦装置54位于底座24的外套筒32远离底座底壁28的一端和弹性元件48远离底座底壁28的一端之间。且该摩擦装置54设置在弹性元件48的径向外侧部。摩擦装置54的外侧面与底座24的外套筒32的内表面接触,从而当摆臂26相对底座24转动时,在摆臂与底座之间产生摩擦力,该摩擦力阻止摆臂26相对于底座24的运动。外套筒32沿轴向延伸的长度大于弹性元件48沿轴向延伸的长度,使得该外套筒32沿弹性元件48的整个轴向延伸方向包绕整个弹性元件48。沿轴向方向摩擦装置54的一部分包绕在弹性元件48的外部,且该摩擦装置54的内表面与弹性元件48的外侧部接触。摩擦装置54的另一部分包绕在第一轴套40的外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摩擦装置54包括摩擦套筒56和支撑套筒58,摩擦套筒56位于支撑套筒58的径向外侧,摩擦套筒56的外表面与底座24的外套筒32的内表面接触,摩擦套筒56的内表面与支撑套筒58的外表面接触,支撑套筒58的内表面与弹性元件48的外侧部接触。摩擦套筒56的内表面设有若干径向突起57,支撑套筒58上相应的设有若干开口 59用于使得该若干突起57穿过其中,从而使得支撑套筒58和摩擦套筒56不能相对彼此转动。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套筒58由弹性金属材料构成,如不锈钢。支撑套筒58将弹性元件48的力均匀的传递给摩擦套筒56。摩擦套筒56和支撑套筒58的截面大致都呈C形,即摩擦套筒56和支撑套筒58各自沿周向方向断开。同时参照图2、图3和图6,张紧器20还包括支撑块60,该支撑块60位于摩擦装置54的径向内侧,支撑块60与摩擦装置54 —起安装于摆臂26上,且可随摆臂26 —起相对底座24转动。具体的,该支撑块60位于支撑套筒58和第一轴套40之间,从第一轴套40的第一中心轴线X观察,支撑块60呈部分环形形状,该部分环形的中心角可以为从90°到180°的任何角度,优选120°。为便于理解,本实施例以180°中心角为例进行说明,即支撑块60如图3、图6所示为半圆环状。支撑块60环绕第一轴套40设置。支撑块60包括第一端面62和第二端面64,分别位于半圆环状支撑块60的沿周向的两个端部。沿径向方向,支撑块60包括与支撑套筒58的内表面接触的外侧面66,该支撑块60沿径向方向施加压力于所述摩擦装置54上,从而使得该摩擦装置54与所述外套筒32的内表面之间产生额外的摩擦力,这将在下文详细说明。沿纵向方向,支撑块60包括上表面68与下表面70,支撑块60的下表面70上沿周向间隔地设有三个突起72,该三个突起72与弹性元件48接触。支撑块60的厚度沿周向从一个端面到另一个端面呈逐渐递增的趋势,且/或三个突起72的厚度逐渐增加,从而使得支撑块整体沿周向厚度呈螺旋增加的趋势,以便与弹簧的螺旋配合。进一步参照图4和图7,摆臂主体38朝向第一轴套40的一侧上设有第一抵靠面74和中心凸台76,该第一抵靠面74与支撑块60的第一端面62接触。该中心凸台76与支撑块60的上表面68接触,沿轴向方向,支撑块60位于该中心凸台76与弹性元件48之间。中心凸台76上设凸台配合部77,该凸台配合部77用于与支撑块60配合,该凸台配合部77从第一抵靠面74的位置处开始,沿周向厚度逐渐增加,约呈螺旋上升的趋势,且该凸台配合部77沿周向延伸的长度略小于支撑块60沿周向延伸的长度。中心凸台76上设若干收容槽78,设于摩擦套筒56上的径向突起57穿过设于支撑套筒58上的开口 59与该若干收容槽78配合,使得摩擦装置54可随摆臂26 —起转动。支撑块60的第二端面64与弹性元件48的自由端52接触(参照图8)。以下说明张紧器20的操作。张紧器20在使用过程中,传动皮带施加力于带轮22上,带轮22进而带动摆臂26围绕第一中心轴线X摆动一定角度,因此摆臂主体38上的第一抵靠面74推动支撑块60的第一端面62,使得支撑块的第二端面64沿切向推动弹性元件48的自由端52,弹性元件48会在径向方向扩张,从而使得弹性元件48施加第一压力于摩擦装置54上,由于该第一压力的存在,当摩擦装置54随摆臂26 —起相对底座24转动时,在摩擦套筒56的外侧面与底座24的外套筒32的内侧面之间就会产生第一摩擦力,该第一摩擦力阻止摆臂26相对于底座24的转动,使两者的相对运动被缓冲。同时,当弹性元件48扩张时,弹性元件48的自由端52会施加推力于支撑块60的第二端面64,第一抵靠面74与支撑块60的第一端面62接触,在推力的作用下,支撑块60会绕第一抵靠面74与第一端面62的接触面处枢转,从而支撑块60会沿径向向外移动,进而施加第二压力给摩擦装置54,从而使得摩擦套筒56与底座24的外套筒32的内表面之间产生第二摩擦力,该第二摩擦力也会阻止摆臂26相对于底座24的转动,且使两者的相对运动被缓冲。从而,该第一摩擦力和第二摩擦力共同阻止摆臂26相对于底座24的转动,使得张紧器20具有较大阻尼力。参照图9,为支撑块60的受力分析示意图,图中NI为弹性元件48的自由端52施加于支撑块60的第二端面64的推力。当弹性元件48的自由端52推动支撑块60的第二端面64时,支撑块60的第一端面62会施加力给第一抵靠面74,从而第一抵靠面74会施加反作用力N2给支撑块60的第一端面62。在力N1,N2的共同作用下,支撑块60会施加力给摩擦装置54,从而摩擦装置54会施加反作用力N3给支撑块60。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N3等于NI与N2之和。以上是以中心角为180°的支撑块为例进行受力分析。当支撑块具有的中心角不同于180°,则所产生的阻尼效果也不同。例如,当支撑块对应角度为120°时,参见图10,其所受到的反作用力N3’大致等于NI’及N2’(NI’及N2’分别与N1、N2大致相等)沿N3’反方向的分力NI”和N2”之和,因此N3’小于当支撑块的中心角为180°时的N3 (图9)。综上所述,通过设置不同圆心角的支撑块即可调整支撑块的阻尼效果。参照图11,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支撑块60a与摩擦装置54a安装于底座24a上,而不是安装在摆壁主体上。因此,弹性元件48a沿径向扩张时,会施加第一压力于摩擦装置54a上,从而在摩擦装置54a的外侧面与摆臂26a的内侧面之间产生第一摩擦力。同时,弹性元件48a的径向扩张会使得支撑块60a沿径向施加第二压力给摩擦装置54a,从而在摩擦装置54a与摆臂26a的内侧面之间产生第二摩擦力,从而张紧器在工作时,该第一摩擦力与第二摩擦力一起共同阻止摆臂26a相对于底座24a的转动。参见图12中示出的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支撑块60b的第一端部62b并不抵靠在摆臂主体38上的第一抵靠面74上,而是通过铰接件80可枢转的铰接在摆臂主体38上的中心凸台76上。具体的,铰接件80由同轴的直径不同的两个圆柱部分构成,小直径圆柱部分81带有螺纹,大直径圆柱部分82的外表面是光滑的。中心凸台76中设置螺纹孔83,其与小直径圆柱部分81的螺纹配合。支撑块60b在其一端具有孔84,该孔84包括直径不同的两个同轴光孔,因此孔84沿其纵轴线的剖面呈阶梯形,其中大直径的孔与铰接件的大直径部分82配合,小直径的孔与铰接件的小直径部分81配合。因此,当铰接件80穿过支撑块60b中的孔84拧紧在中心凸台76中的螺纹孔83中时,支撑块60b能够围绕铰接件相对于摆臂枢转。其他部件与前述实施例相同,作用方式也与前述实施例相同。因此,当摆臂26围绕第一中心轴线X摆动一定角度时,摆臂主体38上的中心凸台76通过铰接件80带动支撑块60的铰接端部62b,使得支撑块的第二端面64沿切向推动弹性元件48的自由端52 (图12中未示出)。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图12中示出第一抵靠面74,但是在该实施例中,由于支撑块60b铰接在中心凸台76上,因此可以省略该第一抵靠面。以上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说明性的,并不意图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的前提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多种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张紧器,包括: 底座; 摆臂,安装于所述底座上,且相对于底座绕第一中心轴线转动; 弹性元件,位于所述底座和所述摆臂之间,该弹性元件用于偏压所述摆臂,使得所述摆臂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 摩擦装置,该摩擦装置位于所述弹性元件与所述底座或摆臂之间,该摩擦装置对摆臂和底座之间的相对运动进行缓冲;所述弹性元件沿径向方向施加第一压力于所述摩擦装置上,从而使得该摩擦装置与所述底座或摆臂之间产生第一摩擦力;其特征在于: 所述张紧器还包括支撑块,该支撑块沿径向方向施加第二压力于所述摩擦装置上,从而使得该摩擦装置与所述底座或摆臂之间产生第二摩擦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述的张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呈部分环形形状,该部分环形形状的中心角可以为从90°到180°的任何角度,该支撑块位于所述摩擦装置的径向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张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具有120°的中心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张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具有180°的中心角,即呈半圆环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张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分别位于部分环状支撑块的沿周向的两个端部,所述摆臂上设有第一抵靠面,所述弹性元件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该固定端与底座连接,所述支撑块的第一端面与所述摆壁上的第一抵靠面接触,所述支撑块的第二端面与所述弹性元件的自由端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张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面,分别位于环状支撑块的沿周向的两个端部,所述弹性元件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该固定端与底座连接,所述支撑块的第一端部可枢转的铰接到所述摆壁上,所述支撑块的第二端面与所述弹性元件的自由端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张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通过铰接件实现,所述铰接件由同轴的直径不同的两个圆柱部分构成,小直径圆柱部分带有螺纹,大直径圆柱部分的外表面是光滑的,所述摆臂中设置螺纹孔,该螺纹孔与小直径圆柱部分的螺纹接合,支撑块在所述第一端部具有孔,该孔包括直径不同的两个同轴光孔,孔沿其纵轴线的横截面呈阶梯形,其中大直径的孔与铰接件的大直径部分配合,小直径的孔与铰接件的小直径部分配合,当铰接件穿过支撑块中的孔拧紧在摆臂中的螺纹孔中时,支撑块能够围绕铰接件相对于所述摆臂枢转。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张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包括摆臂主体、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所述支撑块环绕第一轴套设置,摆臂主体朝向第一轴套的一侧上设有第一抵靠面和中心凸台,沿纵向方向支撑块位于所述中心凸台与弹性元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张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凸台上设凸台配合部,该凸台配合部用于与支撑块配合,且该凸台配合部从第一抵靠面的位置处开始,沿周向厚度逐渐增加,呈螺旋上升的趋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张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沿周向延伸的厚度呈逐渐递增的趋势。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张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配合部沿周向延伸的长度略小于所述支撑块沿周向的长度。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张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包括上表面与下表面,该下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突起,该突起与弹性元件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张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具有三个,且沿着周向方向间隔设置,该三个支撑突起的厚度逐渐增加。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装置包括摩擦套筒和支撑套筒,摩擦套筒位于支撑套筒的径向外侧,摩擦套筒的外表面与底座的内表面接触,支撑套筒的内表面与弹性元件的外侧部接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张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套筒的内表面设有若干径向突起,所述支撑套筒上相应的设有若干开口,所述摆臂上设有若干收容槽,该若干突起穿过若干开口与摆臂上的若干收容槽配合,从而使得摩擦套筒和支撑套筒一起随摆臂转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和摩擦装置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摆臂相对于所 述底座、支撑块和摩擦装置转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张紧器,该张紧器包括底座;摆臂,安装于底座上,且相对于底座绕第一中心轴线转动;弹性元件,位于底座和摆臂之间,该弹性元件用于偏压摆臂,使得摆臂相对于底座转动;摩擦装置,该摩擦装置位于弹性元件与底座或摆臂之间,该摩擦装置对摆臂和底座之间的相对运动进行缓冲;弹性元件沿径向方向施加第一压力于摩擦装置上,从而使得该摩擦装置与底座或摆臂之间产生第一摩擦力;张紧器还包括支撑块,该支撑块沿径向方向施加第二压力于摩擦装置上,从而使得该摩擦装置与底座或摆臂之间产生第二摩擦力,在该第一摩擦力与第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摆臂相对于底座的转动被缓冲,从而本发明的张紧器具有较大的摩擦力即阻尼力。
文档编号F16H7/08GK103089943SQ20121041092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9日
发明者郝闽春, 傅红良, 张玉红 申请人:盖茨优霓塔传动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