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转式全滚柱传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92451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外转式全滚柱传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传动的应用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藉由外筒壳转动达到减速功效的外转式全滚柱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行星传动中,以摆轮传动应用较广,其行星齿轮齿廓采用短幅外摆线的平行曲线,加工复杂,精度较难掌控,短幅系数差距大,容易发生根切和应力集中现象。—般传统的滚柱式传动减速机,请参考美国公告第US5431605号专利,其揭露一种滚柱波动传动装置,包括与入力轴相连的偏心圆激波器,装置在偏心圆上和输出轴相连的中间传动件,以及排列于固定针轮机璧上的针轮齿轮,其中间传动件为由多个能自由滚动的圆形滚柱环绕排列于滚柱保持架孔内,滚柱保持架的外缘略小于外环针轮齿的齿根圆直径,滚柱保持架内有与输出轴连接的输出轴销,滚柱保持架和偏心圆用双排结构,两偏心 圆对称180度排列。由于必须使用到出力轴,因此零件较多、结构较为复杂,而且整体厚度较大,无法符合薄型化的市场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无须使用到出力轴,仅利用外筒壳的转动即可达到减速功效的外转式全滚柱传动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省零件、简化结构、降地成本,并使整体厚度变小,以符合目前薄型化的市场趋势外转式全滚柱传动结构。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转式全滚柱传动结构,包括一外筒壳,包括一后盖、一内滚柱环座及一前挡环,该内滚柱环座的两端分别连接该后盖及该前挡环,该后盖、该内滚柱环座及该前挡环以若干螺栓可拆卸地连接或一体成型,该内滚柱环座内表面设置有若干轴向且等角度间隔设置的内滚柱;一第一轮盘,设置在该内滚柱环座内并邻近该后盖,该第一轮盘周缘等角度间隔地凹设有若干第一外滚柱,该等第一外滚柱与该等内滚柱作动,且该第一轮盘中心处具有一第一轴孔,该第一轮盘上角度间隔地设置有至少二第一穿孔;一第二轮盘,设置在该内滚柱环座内并贴近该第一轮盘远离该后盖的一侧,该第二轮盘周缘等角度间隔地凹设有若干第二外滚柱,该等第二外滚柱与该等内滚柱作动,该第二外滚柱以180度与该等第一外滚柱交错设置,且该第二轮盘中心处具有一第二轴孔,与该第一轴孔同轴设置,该第二轮盘上角度间隔地设置有至少二第二穿孔,相对应该二第一穿孔设置;—后挡环,设置在该外筒壳内并位在该第一轮盘与该后盖之间;—内座环,设置在该外筒壳内并与该第二轮盘远离该第一轮盘的一侧贴近,该内座环中心处具有一第三轴孔,与该第一轮盘的该第一轴孔及该第二轮盘的该第二轴孔同轴设置,且该后挡环以等角度相间隔交错设置的至少二螺栓及至少二轴销穿过各该第一穿孔及各该第二穿孔而锁固在该内座环,且各该螺栓及各该轴销的外径小于各该第一穿孔的内径及各该第二穿孔的内径;以及一偏心凸轮,具有一第一轴部及一第二轴部,该第一轴部与该第二轴部偏心地相互连接,该偏心凸轮穿设在该第一轴孔与该第二轴孔,该第一轴部相对应该第一轴孔设置,该第二轴部相对应该第二轴孔设置。其中,该偏心凸轮更包括一第一柱部及一第二柱部,该第一柱部由该第一轴部向外延伸,该第二柱部由该第二轴部向外延伸,该第一柱部相对应该后挡环设置,该第二柱部相对应该内座环设置。其中,该偏心凸轮的该第一轴部与该第一轮盘之间设置有一第一轴承,该偏心凸轮的该第二轴部与该第二轮盘之间设置有一第二轴承,该第一柱部与该后挡环之间套设有 一第三轴承,该第二柱部与该内座环之间套设有一第四轴承。其中,该后挡环与该外筒壳之间套设有一第五轴承,该内座环与该外筒壳之间套设有一第六轴承。其中,各该轴销外更套设有一套筒。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藉由上述结构,无须使用到出力轴,仅利用外筒壳的转动来达到减速的功效,藉以节省零件,简化结构,降地成本;再者,整体厚度变小,以符合目前薄型化的市场趋势。

图I为本实用新型外转式全滚柱传动结构的外观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转式全滚柱传动结构的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转式全滚柱传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转式全滚柱传动结构的正视部份透视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I外转式全滚柱传动结构;2外筒壳;20螺栓;21后盖;22内滚柱环座;23前挡环;24内滚柱;3后挡环;301螺栓;302轴销;303套筒;4第一轮盘;41第一轴孔;42第一外滚柱;43第一穿孔;5第二轮盘;51第二轴孔;52第二外滚柱;53第二穿孔;6内座环;61第三轴孔;7偏心凸轮;71第一轴部;72第二轴部;73第一柱部;74第二柱部;81第一轴承;82第二轴承;83第三轴承;84第四轴承;85第五轴承;86第六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I至图4,本实用新型外转式全滚柱传动结构I包括一外筒壳2、一后挡环3、一第一轮盘4、一第二轮盘5、一内座环6以及一偏心凸轮7。外筒壳2包括一后盖21、一内滚柱环座22及一前挡环23,内滚柱环座22的两端分别连接后盖21及前挡环23,后盖21、内滚柱环座22及前挡环23以若干螺栓20可拆卸地连接或一体成型,内滚柱环座22内表面设置有若干轴向且等角度间隔设置的内滚柱24。[0032]后挡环3设置在外筒壳2内并位在第一轮盘4与后盖21之间。第一轮盘4及第二轮盘5的结构相同。第一轮盘4设置在内滚柱环座22内并邻近后盖21,第一轮盘4周缘等角度间隔地凹设有若干第一外滚柱42,各第一外滚柱42与各内滚柱24作动,且第一轮盘4中心处具有一第一轴孔41,在第一轮盘4上角度间隔地(或等角度间隔地)设置有至少二第一穿孔43。第二轮盘5设置在内滚柱环座22内并贴近第一轮盘4远离后盖21的一侧,第二轮盘5周缘等角度间隔地凹设有若干第二外滚柱52,各第二外滚柱52与各内滚柱24作动,第二外滚柱52以180度与第一轮盘4的第一外滚柱42交错设置,且第二轮盘5中心处具有一第二轴孔51,与第一轮盘4的第一轴孔41同轴设置,第二轮盘5上角度间隔地(或等角度间隔地)设置有至少二第二穿孔53,相对应第一轮盘4的二第一穿孔43设置。 内座环6设置在外筒壳2内并与第二轮盘5远离第一轮盘4的一侧贴近,内座环6中心处具有一第三轴孔61,与第一轮盘4第一轴孔41及第二轮盘5的第二轴孔51同轴设置,且后挡环3以等角度相间隔交错设置的至少二螺栓301及至少二轴销302 (本实用新型以四个螺栓及四个轴销进行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穿过第一轮盘4各第一穿孔43及第二轮盘5的各第二穿孔53而锁固在内座环6,且各螺栓301及各轴销302的外径小于各第一穿孔43的内径及各第二穿孔53的内径,藉此使第一轮盘4及第二轮盘5可部分地相互交错移动。再者,各轴销302外更套设有一套筒303,使本实用新型于作动时,减少各轴销302与第一穿孔43及第二穿孔53之间的摩擦。偏心凸轮7具有一第一轴部71及一第二轴部72,第一轴部71与第二轴部72偏心地相互连接,偏心凸轮7穿设在第一轴孔41与第二轴孔51,第一轴部71相对应第一轴孔41设置,第二轴部72相对应第二轴孔51设置;再者,偏心凸轮7更包括一第一柱部73及一第二柱部74,第一柱部73由第一轴部71向外延伸,第二柱部74由第二轴部72向外延伸,第一柱部73相对应后挡环3设置,第二柱部74相对应内座环6设置。其中,偏心凸轮7的第一轴部71与第一轮盘4之间设置有一第一轴承81,偏心凸轮 的第二轴部72与第二轮盘5之间设置有一第二轴承82,第一柱部73与后挡环3之间套设有一第三轴承83,第二柱部74与内座环6之间套设有一第四轴承84。再者,后挡环3与外筒壳2之间套设有一第五轴承85,内座环6与外筒壳2之间套设有一第六轴承86。因此,当一马达(图未示)的一主轴(图未示)插置到偏心凸轮7内并驱动其转动时,由于后挡环3以等角度间隔交错设置的至少二螺栓301及至少二轴销302穿过第一轮盘4之各第一穿孔43及第二轮盘5的各第二穿孔53而锁固在内座环6,且各螺栓301及各轴销302的外径小于各第一穿孔43的内径及各第二穿孔53的内径,使第一轴部71与第二轴部72的偏心设置,分别透过第一轴承81及第二轴承82而带动第一轮盘4及第二轮盘5交错移动,再进而藉由其第一外滚柱42及第二外滚柱52对各内滚柱24推进,以带动外筒壳2的转动,藉此以达到减速的功效。藉由上述结构,相对应现有技术的技术结构而言,本实用新型的外转式全滚柱传动结构I无须使用到出力轴,仅利用外筒壳2的转动来达到减速的功效,藉以节省零件,简化结构,降地成本;再者,整体厚度变小,以符合目前薄型化的市场趋势。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揭示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故举凡数值的变更或等效组件的置换仍应隶属本实用新型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外转式全滚柱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外筒壳,包括一后盖、一内滚柱环座及一前挡环,该内滚柱环座的两端分别连接该后盖及该前挡环,该后盖、该内滚柱环座及该前挡环以若干螺栓可拆卸地连接或一体成型,该内滚柱环座内表面设置有若干轴向且等角度间隔设置的内滚柱;一第一轮盘,设置在该内滚柱环座内并邻近该后盖,该第一轮盘周缘等角度间隔地凹设有若干第一外滚柱,该等第一外滚柱与该等内滚柱作动,且该第一轮盘中心处具有一第一轴孔,该第一轮盘上角度间隔地设置有至少二第一穿孔;一第二轮盘,设置在该内滚柱环座内并贴近该第一轮盘远离该后盖的一侧,该第二轮盘周缘等角度间隔地凹设有若干第二外滚柱,该等第二外滚柱与该等内滚柱作动,该第二外滚柱以180度与该等第一外滚柱交错设置,且该第二轮盘中心处具有一第二轴孔,与该第一轴孔同轴设置,该第二轮盘上角度间隔地设置有至少二第二穿孔,相对应该二第一穿孔设置;一后挡环,设置在该外筒壳内并位在该第一轮盘与该后盖之间;一内座环,设置在该外筒壳内并与该第二轮盘远离该第一轮盘的一侧贴近,该内座环中心处具有一第三轴孔,与该第一轮盘的该第一轴孔及该第二轮盘的该第二轴孔同轴设置,且该后挡环以等角度相间隔交错设置的至少二螺栓及至少二轴销穿过各该第一穿孔及各该第二穿孔而锁固在该内座环,且各该螺栓及各该轴销的外径小于各该第一穿孔的内径及各该第二穿孔的内径;以及一偏心凸轮,具有一第一轴部及一第二轴部,该第一轴部与该第二轴部偏心地相互连接,该偏心凸轮穿设在该第一轴孔与该第二轴孔,该第一轴部相对应该第一轴孔设置,该第二轴部相对应该第二轴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外转式全滚柱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偏心凸轮更包括一第一柱部及一第二柱部,该第一柱部由该第一轴部向外延伸,该第二柱部由该第二轴部向外延伸,该第一柱部相对应该后挡环设置,该第二柱部相对应该内座环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转式全滚柱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偏心凸轮的该第一轴部与该第一轮盘之间设置有一第一轴承,该偏心凸轮的该第二轴部与该第二轮盘之间设置有一第二轴承,该第一柱部与该后挡环之间套设有一第三轴承,该第二柱部与该内座环之间套设有一第四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外转式全滚柱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后挡环与该外筒壳之间套设有一第五轴承,该内座环与该外筒壳之间套设有一第六轴承。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外转式全滚柱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轴销外更套设有一套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外转式全滚柱传动结构,包括外筒壳,其后盖、内滚柱环座及前挡环可拆卸地连接或一体成型,内滚柱环座内置若干轴向滚柱;后挡环,设置在外筒壳内并邻近后盖;第一及第二轮盘,设置在内滚柱环座内并相互贴近,其周缘的第一及第二齿牙分别与各滚柱作动,第一及第二齿牙以180度交错设置;内座环,设置在外筒壳内并与第二轮盘远离第一轮盘侧贴近,后挡环以螺栓及轴销穿过第一及第二轮盘之第一及第二穿孔而锁固在内座环,螺栓及轴销外径小于第一穿孔及第二穿孔内径;及偏心凸轮,具偏心连接的第一及一第二轴部,穿设并相对应第一及第二轮盘之第一与第二轴孔设置。
文档编号F16H25/06GK202468887SQ201220014770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3日
发明者姚村田 申请人:姚村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