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珠丝杠致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14607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滚珠丝杠致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滚珠丝杠致动器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汽车部件、定位装置和定位机械中的具备滚珠丝杠的致动 器,特别是能够适宜地用于制动装置的致动器。
背景技术
[0002]一直以来,作为使用了滚珠丝杠的致动器,已知有经由旋转轴驱动螺母旋转的结 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对此,出于小型化的观点,优选为通过内部循环方式(挡块式(-7式))进行滚珠丝杠的滚珠的循环,此外,优选为将电动马达的转子直接安装在螺母的外周。[0003]关于所述转子相对于螺母的安装,通过压入或由防松螺母实现的固定(例如参照 专利文献2)、花键嵌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等,将转子直接安装在挡块式的滚珠丝杠螺 母上。[0004]但是,在压入或由防松螺母实现的固定中,如果将转子固定于螺母,则螺母将承受 压缩载荷。在挡块式滚珠丝杠的情况下,由于设置有贯通螺母的内周和外周的挡块孔,因 此由所述载荷导致的形变在螺母的周向和轴向不相等。由于在所述周向的形变不一致,因 此螺母的圆度发生变化,有损害滚珠丝杠的耐久性和声学特性的危险。此外,为了避免这一 点,需要花费工时,并有产生无法将转子设置在挡块外周等设计上的不自由的情况。对此, 在花键嵌合的情况下上述的顾虑较少,但有增加加工工序的问题。[0005]此外,如专利文献4所述,如果通过烧结来形成与循环槽一体的螺母,则不会产生 由挡块孔引起的压缩载荷的不一致。但是,烧结体与通常的滚珠丝杠用钢材相比容易发生 形变,有不适于压入嵌合的问题。此外,由于材料缺陷或杂质较多,滚动面容易剥落,有不适 于对较长寿命和高可靠性有要求的制动器用途的问题。[0006]此外,在专利文献4的制造方法中,由于通过起模来制造螺母,因此在螺母的内周 面整个圆周范围形成有内螺纹槽。即,存在滚珠不滚动的内螺纹槽。因此,与不存在该内螺 纹槽的情况相比,有螺母强度降低的问题。此外,在轴承与螺母嵌合的情况下也存在与上述 相同的问题。[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182726号公报[0008]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11-270641号公报[0009]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7-132493号公报[0010]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2000-297854号公报实用新型内容[0011]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珠丝杠致动器,其即使在螺母 的外周嵌合有电动马达的转子,螺母的圆度依然较高,且能够通过较少的工序进行制造,并 且具备具有足够强度的螺母。[001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结构来实现。[0013]S卩,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滚珠丝杠致动器具备电动马达和滚珠丝杠,所述滚珠丝杠致动器的特征在于,所述滚珠丝杠具备丝杠轴,在其外周面具有螺旋状的螺纹槽;螺母,在其内周面具有与所述丝杠轴的螺纹槽对置的螺纹槽;多个滚珠,其以滚动自如的方式被装填在由两个所述螺纹槽形成的螺旋状的滚珠滚道中;以及滚珠循环路,其使所述滚珠从所述滚珠滚道的终点返回至起点来进行循环,通过所述电动马达来驱动所述螺母旋转,所述滚珠循环路与所述螺母一体地形成,在所述螺母的外周压入嵌合有所述电动马达的转子。此外,“滚珠循环路与螺母一体地形成”意味着“滚珠循环路由使螺母的内周面的一部分凹陷而形成的凹槽构成”。[0014]此外,所述滚珠丝杠致动器优选为,通过所述丝杠轴的轴向运动来使制动装置的摩擦块移动。[0015]此外,所述滚珠丝杠致动器优选为,所述滚珠循环路通过塑性加工而形成。[0016]所述塑性加工能够通过使用了凸轮机构的模具的冲压方法来进行,所述凸轮机构的模具具有凸轮驱动件,其内插于圆筒状的螺母原材料中,并沿所述螺母原材料的轴向移动;以及凸轮滑动件,其被配置在所述螺母原材料与所述凸轮驱动件之间,并形成有与所述滚珠循环路对应的凸部,通过所述凸轮驱动件的移动,所述凸部沿所述螺母的径向移动。[0017]此外,所述螺母优选为由铬钢、铬钥钢和含碳量为O. 4质量%以上O. 6质量%以下的碳素钢中的任意一方形成。[0018]此外,优选为仅在将所述滚珠循环路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连接起来的部分形成有所述螺母的螺纹槽。[0019]此外,优选为所述电动马达的转子压入嵌合在所述螺母的外周,使得所述螺母的外周面中的与形成于所述螺母的内周面的所述螺纹槽和所述滚珠循环路对置的部分全部被覆盖。本实用新型的滚珠丝杠致动器由于不存在像挡块式螺母一样贯通螺母的内外周面的挡块孔,因此即使在螺母的外周压入嵌合有电动马达的转子,螺母的圆度依然较高,且能够通过较少的工序进行制造,并且具备具有足够强度的螺母。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滚珠丝杠致动器及制动装置的轴向剖视图。[0022]图2为对滚珠循环路的形成方法进行说明的图。[0023]图3为对用于形成滚珠循环路的模具进行说明的图。[0024]图4为对用于形成滚珠循环路的模具进行说明的图。[0025]标号说明[0026]1:支架;[0027]IB :加强部;[0028]2 :盘;[0029]24 :摩擦块;[0030]6 :卡钳;[0031]7:内脚部;[0032]8 :爪部;[0033]9 :桥梁部;[0034]10 :盖体;[0035]11:电动致动器;[0036]12:电动马达;[0037]13 :定子;[0038]14 :转子;[0039]15 :磁铁;[0040]16 :外部配线;[0041]17 :滚珠丝杠机构;[0042]18 :轴承;[0043]19 :螺母筒;[0044]19A :螺纹孔;[0045]19B:凸缘部;[0046]19C :滚珠循环路;[0047]19D :螺纹槽;[0048]21 :活塞;[0049]2IA :螺旋状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50]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0051](结构)[0052]图1为表示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滚珠丝杠致动器的制动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图 中,标号I为设置于车辆的非旋转部分的作为安装部件的支架。该支架I经由螺栓等被固 定安装在例如车辆的非旋转部分(未图示),并具有向盘2的轴向(从内侧向外侧)延伸的一 对臂部(未图示)。[0053]支架I的各臂部的结构为其跨越与车辆的车轮(未图示)一体地旋转的盘2的外 周侧,在该盘2的轴向两侧将后述的各摩擦块24支承为能够滑动。此外,在支架I设置有 在盘2的外侧将各臂部之间一体地连接起来的拱状的加强部1B,该加强部IB用于提高支架 I整体的刚性。[0054]卡钳6安装成能够相对于支架I沿盘2的轴向移位,其大致由以下部分构成内脚 部7,其位于盘2的一侧(内侧);爪部8,其作为位于盘2的另一侧(外侧)的外脚部;以及桥 梁部9,其跨越盘2的外周侧将内脚部7与外侧的爪部8 一体地连接,在内脚部7的一端侧 设置有盖体10。[0055]本实施方式的滚珠丝杠致动器11设置在卡钳6的内脚部7内,该滚珠丝杠致动器 11由电动马达12和后述的滚珠丝杠机构17等构成。此外,电动马达12由例如直线动作型 的马达(DD马达(直驱马达))构成,其由定子13和转子14构成,所述定子13由固定在内脚 部7的内壁侧的线圈等构成,所述转子14设置于该定子13的径向内侧。[0056]此外,电动马达12的转子14由设置于后述的螺母筒19的外周侧的磁铁15等构 成。此外,电动马达12经由外部配线16向定子13侧进行通电,由此驱动转子14在内脚部7内向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0057]S卩,当车辆的驾驶员对制动踏板(未图示)进行踩踏操作时,与此时的操作量相对应的信号被输出至制动控制用控制器(未图示)。所述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并通过外部配线16向定子13的线圈进行供电,以使电动马达12以与所述操作量相对应的旋转角或旋转扭矩进行旋转。此外,电动马达12的定子13通过来自控制器的供电而驱动转子14旋转, 使活塞21沿盘2的轴向移位。[0058]滚珠丝杠机构17与电动马达12 —同作为按压力产生单元被设置在内脚部7内。 该滚珠丝杠机构17由以下部分构成阶梯筒状的螺母筒19,其经由轴承18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内脚部7内,且在该螺母筒19的内周侧形成有成螺旋状的螺纹槽19D ;以及活塞21,其由柱状的丝杠轴构成,所述丝杠轴经由能够循环的多个滚珠(未图示)与螺母筒19 的螺纹槽19D螺合。[0059]在外周面压入嵌合有转子14的螺母筒19在内脚部7内沿轴向延伸直到其一端侧与盖体10接近的位置。此外,在螺母筒19的另一端侧,设置有环状的凸缘部19B,所述凸缘部19B在径向向外突出,并具有与定子13的内径尺寸大致对应的外径。此外,在该凸缘部 19B的外周侧配置有轴承18,所述轴承18被压入固定在凸缘部19B和内脚部7之间。[0060]另外,在活塞21的外周面形成有螺旋状槽21A,该螺旋状槽21A具有与螺纹槽19D 相对应的固定的导程角度,在该螺旋状槽21A与螺母筒19的螺纹槽19D之间,以能够滚动的方式收纳有各滚珠。此外,在螺母筒19借助电动马达12而旋转时,滚珠丝杠机构17将该螺母筒19的旋转转换为活塞21的轴向移位,从而相对于螺母筒19的旋转使活塞21产生较大的轴向驱动力。[0061]此外,在要使活塞21的轴向驱动力进一步增大的情况下,只需使螺旋状槽21A等的导程角度变小即可,由此能够 使电动马达12的旋转载荷(扭矩)进一步减小。构成为这样的结构所述活塞21从背面侧与内侧的摩擦块24抵接,随着活塞21的轴向移位将内侧的摩擦块24按压向盘2的一侧面。[0062]摩擦块24、24被配设在盘2的两面侧,当进行了制动操作时,各摩擦块24中的内侧的摩擦块24被活塞21按压向盘2的一侧面。此外,通过此时的按压反力,卡钳6整体相对于支架I向图1中的箭头A方向滑动移位,由此,外侧的摩擦块24与卡钳6的爪部8 一同被按压向盘2的另一侧面。此外,通过各摩擦块24从两面侧强力地夹持盘2,来对旋转中的盘2施加制动力。[0063]下面,对上述结构的制动装置的滚珠丝杠致动器11中的特征部分进行说明。[0064]如上所述,滚珠丝杠致动器11的螺母筒19在螺纹孔19A的内周面具有螺旋状的螺纹槽19D,该螺旋状的螺纹槽19D与在活塞21的外周形成的螺旋状槽21A对置。此外,具备滚珠循环路19C,所述滚珠循环路19C使以滚动自如的方式装填在螺旋状槽21A和螺纹槽 19D之间的多个滚珠(未图示)从滚珠滚动区域的终点返回至起点来进行循环。[0065]滚珠循环路19C从螺母筒19的内侧观察为S字状的凹槽,其与螺母筒19 一体地形成。此外,“滚珠循环路19C与螺母筒19 一体地形成”意味着“滚珠循环路19C由使螺母筒19的内周面的一部分凹陷而形成的凹槽构成”。[0066]滚珠一边在滚珠滚动区域中移动,一边绕着活塞21的周围转动而到达滚珠滚动区域的终点,在此处从滚珠循环路19C的一个端部被捞起并通过滚珠循环路19C内,从滚珠循环路19C的另一端部返回滚珠滚动区域的起点。[0067]通过使滚珠循环路19C与螺母筒19为一体,不存在像挡块式螺母一样的贯通螺母 筒19的内外周面的挡块孔。因此,即使将转子14压入到螺母筒19,也不容易损害螺母筒 19的圆度,因此能够形成不需要对圆度的变化特别注意的结构。此外,由于螺母筒19的圆 度较高,因此能够抑制由螺母筒19和转子14的旋转引起的振摆回转,不容易损害螺母筒19 的耐久性、声学特性。[0068]此外,滚珠循环路19C形成为与螺母筒19 一体,因此即使在螺母筒19为薄壁的情 况下刚性也较高。因此,与以往的螺母相比,能够实现小型化和轻量化,因此能够简单地获 得小型的滚珠丝杠致动器。[0069]此外,由于在螺母筒19不形成挡块孔(贯通孔),因此不容易产生由于后述的热处 理引起的形变。[0070]在这里,所述形成于螺母筒19的螺纹槽19D不设置在滚珠滚动区域以外。即,仅 在必要的部分形成有螺纹槽19D,没有像在全周形成有螺纹槽19D的情况一样在不需要的 部分(滚珠不滚动的部分)形成螺纹槽19D,因此螺母具有足够的强度。[0071]在如图1那样的在卡钳6中内置滚珠丝杠的形式的制动装置中,需要能够收纳在 较小空间的滚珠丝杠致动器,通过使用具备上述那样构成的螺母筒19的滚珠丝杠致动器, 能够实现省空间化。[0072]此外,在滚珠丝杠致动器11中,也可以构成为将电动马达12的转子14压入嵌 合在螺母筒19的外周,使得螺母筒19的外周面中的与形成于螺母筒19的内周面的螺纹槽 19D及滚珠循环路19C对置的部分全部被覆盖。[0073]通过转子14的压入,螺纹槽19D和滚珠循环路19C有可能产生尺寸变化(形变), 但如果为上述结构,则能够使所有的螺纹槽19D和滚珠循环路19C的尺寸变化大致相同。 因此,能够使螺纹槽19D与滚珠之间的接触状态在所有的螺纹槽19D中都大致相同,并且能 够使滚珠循环路19C和滚珠之间的接触状态在所有的滚珠循环路19C中均大致相同。其结 果是,能够抑制滚珠丝杠致动器11的工作性的恶化、寿命的降低以及声学特性和振动的恶 化。[0074](制造方法)[0075]下面,对形成所述螺母筒19的方法进行说明。[0076]首先,通过对圆筒原材料进行塑性加工、切削加工等,来形成成型出外周形状的螺 母原材料,其后,按照图2、3、4所示的方法通过冷锻来在螺母原材料形成滚珠循环路19C。 以下对所述锻造方法进行说明。[0077]如图2所示,在所述方法中使用的模具具有原材料支架102,其具有用于对螺母 原材料101进行保持的凹部121 ;筒状部件(后述的凸轮滑动件的保持部件)105,其插入于 螺母原材料101的内部;凸轮驱动件106,其插入于筒状部件105的中心孔151 ;以及凸轮滑 动件107、108,其被配置在筒状部件105的贯通孔152、153中。[0078]如图3所示,凸轮驱动件106由形成为长板状的主体部161和圆柱状的末端部162 构成。主体部161的一侧面从末端部162侧开始,依次由与轴向平行的第一平行面161a、 相对于轴向倾斜的斜面161b、以及第二平行面161c构成。主体部161的另一侧面从末端 部162侧开始,依次由相对于轴向倾斜的斜面161d和与轴向平行的平行面161e构成。另一侧面的斜面161d与平行面161e的边界比一侧面的平行面161a与斜面161b的边界略微 接近末端部162侧。构成末端部162的圆柱的直径与主体部161的下端(末端部162侧)的 览度相问。[0079]筒状部件105具有直径略小于螺母原材料101内周面的外周面。如图4中(a)、 (b)所示,筒状部件105的中心孔151具有在轴向上形状变化的矩形的截面形状。作为形成 所述中心孔151的面,形成有与轴向平行的平行面151a 151e。[0080]平行面151a 151c为用于配置凸轮驱动件106的一侧面的面,在平行面151a和 平行面151b之间形成有阶梯部151f。贯通孔152以所述阶梯部151f作为下端沿筒状部件 105的径向贯通。平行面151d、151e为用于配置凸轮驱动件106的另一侧面的面,在平行面 151d的与平行面151c对置的位置形成有沿筒状部件105的径向贯通的贯通孔153。构成 平行面151d和平行面151e的边界的阶梯部151g成为贯通孔153的下端。[0081]凸轮滑动件107、108为大致梯形柱状的部件,其具有与凸轮驱动件106的斜面 161b、161d平行的斜面171、181,如图4中(c)所示,凸轮滑动件107、108的与斜面171、181 相反的一侧为与构成螺母原材料101的内周面111的圆Illa相对应的圆周面172、182。在 所述圆周面172、182,形成有与滚珠循环路19C相对应的S字状凸部173、183。[0082]凸轮驱动件106的主体部161的轴向尺寸比筒状部件105的轴向尺寸长。凸轮滑 动件107的斜面171与凸轮驱动件106的斜面161b、以及凸轮滑动件108的斜面181与凸 轮驱动件106的斜面161d构成模具的凸轮机构。[0083]凸轮驱动件106的平行面161c和筒状部件105的平行面151a、凸轮驱动件106的 平行面161a和筒状部件105的平行面151c、以及凸轮驱动件106的平行面161e和筒状部 件105的平行面151d分别为相互接触的载荷承受面。[0084]在原材料支架102的底板部的中心,作为连续的贯通孔而形成有圆孔122b,凸轮 驱动件106的末端部162进入该圆孔122b ;以及矩形孔122c,凸轮驱动件106的主体部161 的末端部162侧进入该矩形孔122c。[0085]使用所述模具,通过以下的方法,在螺母原材料101的内面形成滚珠循环路19C。[0086]首先,在将螺母原材料101配置在原材料支架102的凹部121之后,在螺母原材料 101的内部插入筒状部件105,其中,凸轮滑动件107、108以凸部173、183朝向外侧的方式 被保持在该筒状部件105的贯通孔152、153中。接着,将凸轮驱动件106从末端部162侧 插入到筒状部件105的中心孔151,使凸轮驱动件106的末端部162进入原材料支架102的 贯通孔122b、122c。图2中(a)示出了该状态。[0087]接着,当从上方施加压力来按压凸轮驱动件106时,力被分别从凸轮驱动件106的 斜面161b传递到凸轮滑动件107的斜面171、以及从凸轮驱动件106的斜面161d传递到凸 轮滑动件108的斜面181。与此相伴,凸轮驱动件106的向下的力被转换为使凸轮滑动件 107、108分别向径向外侧移动的力,在凸轮滑动件107、108形成的S字状凸部173、183按压 螺母原材料101的内周面111而使其发生塑性形变。图2中(b)示出了该状态。[0088]由此,在螺母原材料101的内周面111,形成了与S字状凸部173、183的形状相对 应的S字状的凹槽,从而形成了 2个滚珠循环路19C、19C。此时,凸轮驱动件106的末端部 162被原材料支架102的底部件122的贯通孔122b引导。此外,被传递至凸轮滑动件107 的径向力的反作用力通过筒状部件105的平行面151d与凸轮驱动件106的平行面161e的接触来承受(由反作用力的延长线上的、与反作用力垂直的面承受)。此外,被传递至凸轮滑 动件108的径向力的反作用力通过筒状部件105的平行面151c与凸轮驱动件106的平行 面161a的接触、以及筒状部件105的平行面151a与凸轮驱动件106的平行面161c的接触 来承受(由反作用力的延长线上的、与反作用力垂直的面承受)。因此,能够减小凸轮驱动件 106所受的弯矩。[0089]根据所述方法,即使在制造轴向尺寸较长而内径较小的螺母的情况下,也能够同 时形成2个滚珠循环路19C、19C,而不会使凸轮驱动件106产生破损。此外,为了方便,选取 形成2个滚珠循环路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使凸轮滑动件为3个以上,并形成3 个以上的滚珠循环路。此外,也可以仅用I个凸轮滑动件,使用如上所述的模具逐一形成多 个滚珠循环路。[0090]此外,如果螺母原材料101的内径相同,则圆筒部件105与凸轮驱动件106能够作 为共同部件使用,通过准备S字状凸部173、183的形状等不同的凸轮滑动件107、108,能够 形成形状不同的多种滚珠循环路,因此也适合作为生产少量多品种的方法。此外,能够通过 仅更换凸轮滑动件107、108来进行最容易发生磨损、形变的S字状凸部的更换,因此在维护 方面也具有优点。[0091]此外,不限于上述的方法,通过因利用冷锻形成滚珠循环路而引起的加工硬化,能 够提高滚珠循环路周边的强度。此外,通过减小模具的表面粗糙度,能够形成内面粗糙度较 小的滚珠循环路。因此,不需要精加工便能够提高滚珠的循环性。[0092]按照上述的方法,在通过冷锻仅在滚珠滚动区域形成了滚珠循环路之后,通过切 削加工在螺母筒19的内周面形成螺纹槽19D。之后,对螺母筒19进行热处理。在所述热处 理为渗碳处理或渗碳氮化处理的情况下,螺母筒19的材质优选为含碳量在O. 10质量%以 上O. 25质量%以下的铬钢或铬钥钢(例如SCM420、SCM415)。此外,在热处理为高频淬火的 情况下,优选为含碳量在O. 4质量%以上O. 6质量%以下的碳素钢(例如S53C、SAE4150)。 通过使用这样的材料,能够获得足够强度的螺母。[0093]产业上的可利用性[0094]在本实用新型中,没有像挡块孔一样的贯通孔,螺母筒的外周为均一的圆筒形状, 因此即使在螺母筒使用磁性材料,也能够减小磁通量的混乱。此外,还能够根据需要进行磁 化和消磁。[0095]本实用新型的滚珠丝杠致动器也能够适宜地用于所述制动装置以外。此外,在本 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想到的范围内,可以做适当变更。
权利要求1.一种滚珠丝杠致动器,其具备电动马达和滚珠丝杠,所述滚珠丝杠致动器的特征在于,所述滚珠丝杠具备丝杠轴,在其外周面具有螺旋状的螺纹槽;螺母,在其内周面具有与所述丝杠轴的螺纹槽对置的螺纹槽;多个滚珠,其以滚动自如的方式被装填在由两个所述螺纹槽形成的螺旋状的滚珠滚道中;以及滚珠循环路,其使所述滚珠从所述滚珠滚道的终点返回至起点来进行循环,通过所述电动马达来驱动所述螺母旋转,所述滚珠循环路与所述螺母一体地形成,在所述螺母的外周压入嵌合有所述电动马达的转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珠丝杠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循环路通过塑性加工而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珠丝杠致动器,其特征在于,通过使用了凸轮机构的模具的冲压方法来形成所述滚珠循环路,所述凸轮机构的模具具有凸轮驱动件,其内插于圆筒状的螺母原材料中,并沿所述螺母原材料的轴向移动;以及凸轮滑动件,其被配置在所述螺母原材料与所述凸轮驱动件之间,并形成有与所述滚珠循环路对应的凸部,通过所述凸轮驱动件的移动,所述凸部沿所述螺母的径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滚珠丝杠致动器,其特征在于,仅在将所述滚珠循环路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连接起来的部分形成有所述螺母的螺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滚珠丝杠致动器,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丝杠轴的轴向运动来使制动装置的摩擦块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 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滚珠丝杠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马达的转子压入嵌合在所述螺母的外周,使得所述螺母的外周面中的与形成于所述螺母的内周面的所述螺纹槽和所述滚珠循环路对置的部分全部被覆盖。
7.根据权利要求1 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滚珠丝杠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由铬钢、铬钥钢和含碳量为O. 4质量%以上0.6质量%以下的碳素钢中的任意一方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滚珠丝杠致动器,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丝杠轴的轴向运动来使制动装置的摩擦块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滚珠丝杠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由铬钢、铬钥钢和含碳量为O. 4质量%以上O. 6质量%以下的碳素钢中的任意一方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滚珠丝杠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由铬钢、铬钥钢和含碳量为O. 4质量%以上O. 6质量%以下的碳素钢中的任意一方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滚珠丝杠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由铬钢、铬钥钢和含碳量为O. 4质量%以上O. 6质量%以下的碳素钢中的任意一方形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滚珠丝杠致动器,其即使在螺母的外周嵌合有电动马达的转子,螺母的圆度依然较高,且能够通过较少的工序进行制造,并且具备具有足够强度的螺母。滚珠丝杠致动器具备电动马达和滚珠丝杠。滚珠丝杠具备丝杠轴,在其外周面具有螺旋状的螺纹槽;螺母,在其内周面具有与丝杠轴的螺纹槽对置的螺纹槽;多个滚珠,其以滚动自如的方式被装填在由两个螺纹槽形成的螺旋状的滚珠滚道中;以及滚珠循环路,其使滚珠从滚珠滚道的终点返回至起点来进行循环,通过电动马达来驱动螺母旋转。此外,滚珠循环路与螺母一体地形成,在螺母的外周压入嵌合有电动马达的转子。
文档编号F16H25/22GK202851849SQ20122042892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5日
发明者桥本浩司 申请人: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