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式拨叉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15267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同轴式拨叉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拨叉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同轴式拨叉机构。
背景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提出之前,传动箱等传动装置一般采用手动式拨叉机构来控制齿轮等零件在轴上的位置,该机构一般包括与所述轴平行布置的推杆和推杆销,所述推杆销安装在所述推杆上,所述推杆销与所述齿轮相连。这种结构的拨叉机构需额外的安装空间,这样增大了传动箱等装置的体积且不利于传动箱等装置内部各零件的布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无需额外安装空间的同轴式拨叉机构。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同轴式拨叉机构,包括推杆销,还包括同轴布置在轴内的推杆,所述推杆销径向插装在所述推杆上。通过将推杆布置在所述轴内,实现了本拨叉机构的安装,无需额外的安装空间,减小了传动箱等装置的体积,结构简单。所述推杆销两端与齿轮相连。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轴端面设有带导管的密封组件,所述推杆一端设有活塞,推杆另一端设有弹簧,所述推杆密封安装在所述轴内;所述轴上对应所述推杆销的位置设有长腰孔。这样,使本拨叉机构实现了自动化,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当需改变齿轮的位置时,只需向所述导管内输入压力介质,所述推杆在压力的作用下在所述轴内密封滑动,从而带动所述推杆销移动,推杆销带动齿轮向所需位置移动,直至齿轮到位,此时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需齿轮复位时,只需解除导管内的压力介质即可,所述弹簧由于弹力复位,从而带动所述推杆复位,推杆带动推杆销复位,推杆销带动齿轮复位,此时所述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活塞布置在所述轴朝向端面的一端。本实用新型一方面,通过将推杆布置在所述轴内,实现了本拨叉机构的安装,无需额外安装空间,减小了传动箱等装置的体积,结构简单;另一方面,通过加设的导管、密封组件、活塞和弹簧使本拨叉机构实现了自动化。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对比,充分显示其优越性在于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且能实现自动化等。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推杆销1,推杆2,导管3,密封组件4,活塞5,弹簧6,长腰孔7,齿轮8,轴9。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同轴式拨叉机构,包括推杆销1,还包括同轴布置在轴9内的推杆2,所述推杆销I径向插装在所述推杆2上。通过将推杆布置在所述轴9内,实现了本拨叉机构的安装,无需额外安装空间,减小了传动箱等装置的体积,结构简单。所述推杆销I两端与齿轮8相连。当然,所述推杆销I也可以与拨叉等其它需改变位置的零件相连。上述轴9端面设有带导管3的密封组件4,所述推杆2 —端设有活塞5,推杆2另一端设有弹簧6,所述推杆2密封安装在所述轴9内;所述轴9上对应所述推杆销I的位置设有长腰孔7。所述活塞5布置在所述轴9朝向端面的一端。这样,使本拨叉机构实现了自动化,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当需改变齿轮8的位置时,只需向所述导管3内输入压力介质,所述推杆2在压力的作用下在所述轴9内密封滑动,从而带动所述推杆销I移动,推杆销I带动齿轮8向所需位置移动,直至齿轮8到位,此时所述弹簧6处于压缩状态;当需齿轮8复位时,只需解除导管3内的压力介质即可,所述弹簧6由于弹力复位,从而带动所述推杆2复位,推杆2带动推杆销I复位,推杆销I带动齿轮8复位,此时所述弹簧6处于自然状态。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推杆布置在所述轴9内,实现了本拨叉机构的安装,无需额外安装空间,减小了传动箱等装置的体积,结构简单;通过加设的导管3、密封组件4、活塞5和弹簧6使本拨叉机构实现了自动化。本实用新型还适用于拨叉等其它需改变位置的零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同轴式拨叉机构,包括推杆销(I),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同轴布置在轴(9)内的推杆(2 ),所述推杆销(I)径向插装在所述推杆(2 )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式拨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9)端面设有带导管(3)的密封组件(4),所述推杆(2)—端设有活塞(5),推杆(2)另一端设有弹簧(6),所述推杆(2)密封安装在所述轴(9)内;所述轴(9)上对应所述推杆销(I)的位置设有长腰孔(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式拨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5)布置在所述轴(9)朝向端面的一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轴式拨叉机构,包括推杆销,还包括同轴布置在轴内的推杆,所述推杆销径向插装在所述推杆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推杆布置在所述轴内,实现了本拨叉机构的安装,无需额外安装空间,减小了传动箱等装置的体积,结构简单。适用于车辆。
文档编号F16H63/32GK202867810SQ20122043735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0日
发明者王建东, 杨同雷 申请人:湖北秭鑫特种汽车装备有限公司, 王建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