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挂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56468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悬挂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悬挂装置,其具有:螺旋弹簧(7),其弹性地承受车轮(3)相对于车身(5)的上下移动,并且配置在与所述车轮(3)的轮胎(13)的侧部(13a)相对的位置处;以及移动限制部(29e),其设置在位于与轮胎(13)的侧部(13a)相对的位置处的螺旋弹簧(7)的内侧空间(8)内,限制螺旋弹簧(7)向轮胎(13)侧的移动。
【专利说明】悬挂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将螺旋弹簧配置在轮胎的侧方的悬挂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车辆的悬挂装置中,例如,如果因将车身的发动机罩的高度降低而使撑杆式阻尼器的上端位置下降,则有时螺旋弹簧会配置在轮胎的侧方。在上述的情况下,在螺旋弹簧发生折损时,会发生折损的螺旋弹簧与轮胎发生干涉这样的不良情况。
[0003]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悬挂装置中,作为螺旋弹簧折损时的对策,使设置在覆盖撑杆式阻尼器的圆筒壳体上部的防尘罩上的凸缘伸向螺旋弹簧上部的绕线之间。在该情况下,通过使所述凸缘伸向螺旋弹簧上部的绕线之间,从而防止螺旋弹簧折损后的位于上侧的弹簧片掉落。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84776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5]如上所述,在现有的悬挂装置中,作为螺旋弹簧折损时的对策,使设置在防尘罩上的凸缘伸向螺旋弹簧上部的绕线之间,因此存在安装作业性下降的问题。
[0006]因此,本发明所涉及的悬挂装置的目的在于,良好地确保组装作业性,并且能够执行螺旋弹簧折损时的对策。
[0007]本发明所涉及的悬挂装置,与轮胎的侧部相对地配置螺旋弹簧,在该螺旋弹簧的内侧空间内设有移动限制部,该移动限制部限制螺旋弹簧向轮胎侧的移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悬挂装置的剖面图。
[0009]图2是图1的悬挂装置中的撑杆式阻尼器的安装有下部弹簧片的部位周边的斜视图。
[0010]图3是表示图1的悬挂装置的螺旋弹簧折损的状态的作用说明图。
[0011]图4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是与2相对应的斜视图。
[0012]图5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是与2相对应的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14][第I实施方式]
[0015]图1是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悬挂装置I的剖面图。该悬挂装置I具有:螺旋弹簧7,其弹性地承受车轮3相对于车身5的上下移动;以及撑杆式阻尼器9,其插入螺旋弹簧7的内侧空间8中,使车轮3的上下移动衰减。轮胎13位于螺旋弹簧7的下端附近的车宽方向外侧(图1中的右侧)。在这里,车轮3由内周侧的轮毂11和安装在该轮毂11的外周侧的轮胎13构成。
[0016]撑杆式阻尼器9具有配置在下侧的圆筒壳体15、和从圆筒壳体15的上端开始朝向上方凸出的活塞杆17。活塞杆17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圆筒壳体15前进/后退移动。另夕卜,圆筒壳体15和活塞杆17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地延伸。具体地说,上侧的活塞杆17倾斜为,使得与下侧的圆筒壳体15相比位于车宽方向内侧(图1中的左侧)。换言之,具有圆筒壳体15和活塞杆17的撑杆式阻尼器9的中心轴线A,随着朝向上方延伸而向车宽方向内侧倾斜。
[0017]所述圆筒壳体15的下端经由未图示的托架,安装在将车轮3连结的未图示的转向节外壳上。另一方面,活塞杆17的上端部经由以橡胶制的弹性体为主体构成的连结部材即撑杆固定件19以及轴承21,与车身5侧的悬挂安装部23连结。另外,轴承21配置在活塞杆17的上部。
[0018]另外,在所述轴承21的下部安装有上部弹簧片27。另一方面,在圆筒壳体15的上部附近安装有下部弹簧片29。并且,在形成于上述上部弹簧片27的外周侧的外周侧凸缘27a和形成于下部弹簧片29的下端的片部29a之间,安装有所述螺旋弹簧7。
[0019]另外,在圆筒壳体15的上端部安装有将该上端部和活塞杆17的外周面之间密封的密封材料31。从包含该密封材料31在内的圆筒壳体15的上部至活塞杆17的上部为止,以覆盖圆筒壳体15以及活塞杆17的外周的方式设有碰撞缓冲橡胶(防尘罩)33。
[0020]碰撞缓冲橡胶33具有:大径部33a,其将包含密封材料31在内的圆筒壳体15的上部覆盖;以及小径部33b,其将活塞杆17的与上部弹簧片27相比下部的前端侧覆盖。另夕卜,在下部弹簧片29的上部形成有台阶部29b。所述碰撞缓冲橡胶33的大径部33a的下端与台阶部29b抵接,小径部33b的上端与上部弹簧片27的内周侧的下表面抵接。
[0021]下部弹簧片29大致形成为向上下方向延伸的圆筒形状,其中心轴与圆筒壳体15的中心轴线A —致。将下部弹簧片29的上端的安装部29c安装在圆筒壳体15的外周部。安装部29c的下部以与安装部29c相比成为大径的方式逐渐将内径扩大而形成倾斜部29d,在该倾斜部29d的下部形成有所述台阶部29b。
[0022]并且,在台阶部29b和片部29a之间形成有作为移动限制部的膨胀部29e。膨胀部29e构成从台阶部29b开始随着朝向片部29a延伸而内径(外径)逐渐扩大的锥状的锥部。
[0023]另外,如图1所示,构成锥部的膨胀部29e的上端处的与中心轴线A大致正交的面B,与轮胎13的侧部13a的上端位置一致。并且,膨胀部29e设置在与螺旋弹簧7的下端侧的大于或等于I匝的线圈相对应的位置处。
[0024]另外,将膨胀部29e中的外径最小的上端部、和相对于该上端部沿垂直于中心轴线A的方向相对的螺旋弹簧7的内周部7a之间的间隔设为C。另外,将螺旋弹簧7的下端部处的与片部29a接触部分的外周部7b、和相对于该外周部7b沿垂直于中心轴线A的方向相对的轮胎13的侧部13a之间的间隔设为D。上述间隔C、D存在C < D的大小关系。即,将间隔C设定得比间隔D窄。在这里,撑杆式阻尼器9的中心轴线A与螺旋弹簧7的中心轴线以及下部弹簧片29的中心轴线一致。
[0025]另外,作为移动限制部的膨胀部29e设置在下部弹簧片29上,下部弹簧片29安装在圆筒壳体15上。因此,膨胀部29e也设置在具有圆筒壳体15的撑杆式阻尼器9上。
[0026]图2是图1的撑杆式阻尼器9中的安装有下部弹簧片29的部位周边的斜视图。其中,将螺旋弹簧7以及碰撞缓冲橡胶33省略。
[0027]下面,对作用进行说明。螺旋弹簧7会由于碎石等的冲撞和老化等而防锈处理的涂层剥离,在该剥离部分处生锈,逐渐老化,有时直至折损。
[0028]图3示出螺旋弹簧7折损的状态。具体地说,位于折损后的上部的上部折损弹簧7U向下方移动,上部折损弹簧7U以载置在位于折损后的下部的下部折损弹簧7L上的方式与其接触。此时,上部折损弹簧7U的下部和下部折损弹簧7L(下面,将上述上、下折损弹簧7U、7L简称为折损弹簧),位于与下部弹簧片29的膨胀部29e相对应的位置处。
[0029]因此,利用膨胀部29e限制该折损弹簧向轮胎13侧的移动,能够抑制折损弹簧与轮胎13的侧部13a的干涉。S卩,由于折损弹簧在图3中向位于右侧的轮胎13侧移动而内周部7a与膨胀部29e的外周面接触,因此折损弹簧的外周部7b处于相对于轮胎13的侧部13a远离的状态。因此,能够抑制折损弹簧与轮胎13的侧部13a的干涉。
[0030]作为上述折损弹簧相对于轮胎13的干涉抑制对策,只要简单地将膨胀部29e —体地设置在下部弹簧片29上即可。因此,不需要如现有技术所示,使凸缘伸向螺旋弹簧上部的绕线之间这样的繁琐作业,能够抑制组装作业性的下降。
[003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螺旋弹簧7的下端由安装在撑杆式阻尼器9上的下部弹簧片29支撑,膨胀部29e —体地设置在该下部弹簧片29上。在这里,即使下部弹簧片29处于悬挂装置I的上下行程中,其与轮胎13之间的上下方向的相对位置也基本上不发生变化,膨胀部29e与位于其侧方的轮胎13之间维持上下方向的相对位置关系。因此,抑制所述折损弹簧相对于轮胎13的干涉,并且不必另外设置专用的移动限制部,因此能够抑制部件个数的增加。
[003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下部弹簧片29具有:片部29a,其支撑螺旋弹簧7的下端;以及安装部29c,其将螺旋弹簧7的上端安装在撑杆式阻尼器9上。另外,在安装部29c和片部29a之间设有膨胀部29e。由此,能够容易地将膨胀部29e与下部弹簧片29 —体化。
[0033]所述膨胀部29e的直径形成为,片部29a侧比安装部29c侧大。由此,能够更加可靠地限制折损弹簧向轮胎13侧的移动,并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与轮胎13的侧部13a的干涉。
[003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膨胀部29e具有使片部29a侧与安装部29c侧相比成为大径的锥部,该锥部的上端处的与中心轴线A正交的面B,与轮胎13的侧部13a的上端位置一致。因此,在锥部的具有最小外径的上端部附近处,即使折损弹簧向与中心轴线A大致正交的方向移动,也能够抑制折损弹簧与轮胎13的侧部13a的干涉。
[003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膨胀部29e设置在螺旋弹簧7的下端侧的与大于或等于I匝的线圈相对应的位置处。在这里,螺旋弹簧7通常至第I匝为止的线圈容易折损。由于从下部弹簧片29开始至第I匝线圈为止的上升部与下部弹簧片29反复接触,因此螺旋弹簧7的涂层剥离而容易折损。因此,通过至少在与至该易折损的第I匝线圈相对应的位置处配置膨胀部29e,从而能够可靠地抑制折损弹簧与轮胎13的干涉。
[0036]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使螺旋弹簧7的内周部7a和下部弹簧片29的膨胀部29e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隔C,比螺旋弹簧7的外径部7b和轮胎13的侧部13a之间的间隔D窄。因此,即使折损弹簧向轮胎13侧移动,在螺旋弹簧7的外周部7b与轮胎13的侧部13a干涉之前,螺旋弹簧7的内周部7a与下部弹簧片29的膨胀部29e进行干涉。由此,能够可靠地抑制折损弹簧与轮胎13的侧部13a的干涉。
[0037]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阻尼器为撑杆式阻尼器9。因此,在具有撑杆式阻尼器9的车辆中,也能够抑制组装作业性的下降,并且抑制折损弹簧与轮胎13的侧部13a的干涉。
[0038]并且,所述撑杆式阻尼器9设置在前侧的车轮3上。因此,对于在前侧的车轮3上具有撑杆式阻尼器9的车辆,也能够抑制组装作业性的下降,并且抑制折损弹簧与轮胎13的侧部13a的干涉。
[0039]另外,在将撑杆式阻尼器9配置在前侧的情况下,为了在转向操纵的任何状态下,在螺旋弹簧7折损时均能够抑制与轮胎13之间的干涉,而需要全周地设置膨胀部29e。与其相对,在撑杆式阻尼器9设置在后侧的情况下,如果构造上允许,则不必在全周上设置膨胀部29e,只要至少设置在与轮胎13的侧部13a相对的位置处即可。
[0040][第2实施方式]
[0041]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相当于使所述图2所示的第I实施方式中的下部弹簧片29的片部29a和膨胀部29e为不同部件的情况。即,在第2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弹簧移动限制部件35具有:安装部35a,其安装在撑杆式阻尼器9的圆筒壳体15的密封材料31附近的外周部;台阶部35b,其位于安装部35a的下部,使碰撞缓冲橡胶33 (图1)的下端抵接;以及膨胀部35c,其位于台阶部35b的下部而成为移动限制部。
[0042]膨胀部35c与第I实施方式的膨胀部29c同样地构成锥部,该锥部形成为从台阶部35b开始朝向下部的前端侧,内径(外径)逐渐扩大的锥状。并且,在与该膨胀部35c的下端大致接触的位置处的撑杆式阻尼器9的圆筒壳体15的外周部上,安装有环状的下部弹簧片37。所述膨胀部35c和下部弹簧片37由不同部材构成。
[0043]所述第2实施方式的膨胀部35c的外形与图2所示的第I实施方式的膨胀部29e的外形大致相同,另外,向撑杆式阻尼器9安装的安装位置,也是与轮胎13的侧部13a相对的位置。因此,将膨胀部35c直接安装在撑杆式阻尼器9上的第2实施方式中,也与第I实施方式相同地,能够抑制安装作业性的下降,并且能够抑制折损弹簧与轮胎13的侧部13a的干涉。
[0044][第3实施方式]
[0045]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相当于将所述图2中示出的第I实施方式中的下部弹簧片29和密封材料31 —体化。S卩,第3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下部弹簧片39成为一体地具有片部39a、膨胀部39b和密封部39c的结构。
[0046]所述密封部39c以与图2的密封材料31相比向下方延伸的方式较长地形成,其下端与台阶部39d相连续,该台阶部39d与碰撞缓冲橡胶33 (图1)的下端抵接。因此,在这里,密封部39c的与圆筒壳体15的外周面相对的部位,成为下部弹簧片39向撑杆式阻尼器9上安装的安装部39e。
[0047]如上所述,根据第3实施方式,撑杆式阻尼器9具有圆筒壳体15和能够相对于该圆筒壳体15前进/后退移动的活塞杆17,将圆筒壳体15和活塞杆17之间密封的密封部39c和弹簧片39的膨胀部39b —体化。由此,与第I实施方式相同地,能够抑制折损弹簧相对于轮胎13的干涉,并且不必另外设置专用的移动限制部。另外,由于密封部39c也不需要专用的部件,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部件个数的增加。
[0048]工业实用性[0049]根据本发明,通过移动限制部限制折损的螺旋弹簧向轮胎侧的移动。因此,能够抑制折损的螺旋弹簧与轮胎的干涉。另外,由于仅是简单地将移动限制部设置在螺旋弹簧的内侧空间内,因此不需要如现有技术所示使凸缘伸向螺旋弹簧上部的绕线之间这样的繁琐作业,能够抑制组装作业性的下降。
[0050]标号的说明
[0051]I 悬挂装置
[0052]3 车轮
[0053]5 车身
[0054]7 螺旋弹簧
[0055]7a螺旋弹簧的内周部
[0056]7b螺旋弹簧的外周部
[0057]8 螺旋弹簧的内侧空间
[0058]9 撑杆式阻尼器(阻尼器)
[0059]13 轮胎
[0060]13a轮胎的侧部
[0061]15撑杆式阻尼器的圆筒壳体
[0062]17撑杆式阻尼器的活塞杆
[0063]31将圆筒壳体和活塞杆之间密封的密封材料
[0064]29下部弹簧片(弹簧片)
[0065]29a下部弹簧片的片部
[0066]29c下部弹簧片的安装部
[0067]29e下部弹簧片的膨胀部(移动限制部)
[0068]35c弹簧移动限制部材的膨胀部(移动限制部)
[0069]39b下部弹簧片的膨胀部(移动限制部)
[0070]A 撑杆式阻尼器的中心轴线(螺旋弹簧的中心轴线)
[0071]B 与中心轴线正交的面
[0072]C 螺旋弹簧的内周部和弹簧片的膨胀部(移动限制部)之间的间隔
[0073]D 螺旋弹簧的外周部和轮胎的侧部之间的间隔
【权利要求】
1.一种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螺旋弹簧,其弹性地承受车轮相对于车身的上下移动,并且配置在与所述车轮轮胎的侧部相对的位置处;以及 移动限制部,其设置在位于与所述轮胎的侧部相对的位置处的所述螺旋弹簧的内侧空间内,限制所述螺旋弹簧向所述轮胎侧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阻尼器,其插入所述螺旋弹簧的内侧空间中,使所述车轮的上下移动衰减, 所述移动限制部设置在该阻尼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弹簧的下端,由安装在所述阻尼器上的弹簧片支撑, 所述移动限制部设置在该弹簧片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片具有对所述螺旋弹簧的下端进行支撑的片部、和将所述螺旋弹簧的上端安装在所述阻尼器上的安装部, 在该安装部和所述片部之间设有所述移动限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限制部的所述片部侧与所述安装部侧相比形成为大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限制部具有使所述片部侧与所述安装部侧相比为大径的锥部, 该锥部的上端处的与所述螺旋弹簧的中心轴线正交的面,与所述轮胎的侧部的上端位置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限制部设置在所述螺旋弹簧的下端侧的与大于或等于I匝线圈相对应的位置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螺旋弹簧的内周部和所述移动限制部之间的间隔,比所述螺旋弹簧的外周部和所述轮胎的侧部之间的间隔窄。
9.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尼器具有圆筒壳体和能够相对于该圆筒壳体前进/后退移动的活塞杆, 将所述圆筒壳体和活塞杆之间密封的密封材料、和所述弹簧片的移动限制部一体化。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6、9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尼器为撑杆式阻尼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撑杆式阻尼器设置在前侧的车轮上。
【文档编号】F16F1/12GK103765035SQ201280040077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1日
【发明者】铃木厚史 申请人: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