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压机用换向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55536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空压机用换向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压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压机用换向阀。
背景技术
空压机用的换向阀主要是用于切换气体的流向,以实现空压机可以向不同的充气设备进行充气,从而以较低的成本即可扩展空压机的功能。现有技术中空压机用的换向阀,一般是在气孔(或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20302387.8称为沉孔)的周边安设密封圈进行密封,由于密封圈为塑料或其他具有弹性的软质材料制作而成,而阀体(或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20302387.8称为底板)及阀芯(或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20302387.8称为旋转薄板)均为硬质的金属材料,因此,当阀芯旋转时,对密封圈容易造成切割或者磨损。例如,在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20302387.8中,公开了一种手动旋转式双薄板型二位五通换向阀,其主要是“由旋转薄板62、底板61和短轴组成,利用短轴定心底板61固定旋转薄板62旋转实现气体动力换向,在底板61上180度内均分5个孔,此五个孔与薄板侧面5个螺纹孔对应相通,5个孔的中间孔为气体输入孔,最两边的两个孔为气体输出孔,其它两个孔分别为换向后排余气孔;旋转薄板62上有6个孔,6个孔分3组,每组孔互通,实现气体输入孔和气体输出孔互通、另一个气体输出孔和排气孔的互通来实现二位五通换向阀的功能。”具体的,“该二位五通换向阀在底板61上180度内均分5个沉孔,每沉孔之间的中心在同一个分度圆直径上,孔与孔中心之间的夹角为45度,沉孔的大孔612用于安装O形密封圈63,沉孔的小孔611小于或等于O形密封圈63的内径,此5个沉孔的小孔611与底板61侧面5个螺纹孔对应相通。”上述技术存在以下问题:一、O形密封圈63安装于大孔612,由于旋转薄板62的孔与旋转薄板62的侧面会·形成尖角64,使得该尖角64在旋转薄板62旋转的过程中容易割破、刮损,使O形密封圈63损坏,缩短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从而使得换向阀需要经常拆卸更换密封圈,不便于使用者的使用;二、由于O形密封圈63安装于大孔612,在旋转薄板62旋转过程中,尖角64会从O形密封圈63的侧面对O形密封圈63进行挤压,导致O形密封圈63朝孔心变形,从而导致O形密封圈63的密封效果下降。
发明内容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在阀芯在旋转过程中不会对密封圈挤压导致密封朝孔心变形,也不会对密封圈割破、刮损空压机用换向阀。本申请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提供了一种空压机用换向阀,包括阀体、阀芯和用于旋转阀芯以实现换向的旋转杆,所述阀体设有第一对接面,所述阀芯设有第二对接面,所述第一对接面与所述第二对接面呈平行设置且紧密对接,所述阀体的第一对接面开设有多个气孔,沿所述气孔的外周边开设有用于放置密封圈的密封环凹槽,所述密封圈的一端面嵌设于所述密封环凹槽内,在所述第一对接面与所述第二对接面紧密对接的作用下,所述密封圈的另一端面抵接于所述第二对接面,所述阀芯开设有用于与不同气孔之间连通以实现换向的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与所述气孔对接的位置开设有导气孔,所述导气孔的孔口呈倒角设置。其中,所述导气孔的孔口呈圆弧形倒角设置。其中,所述阀芯呈圆柱体设置,所述阀体设置有用于容纳阀芯的圆柱状凹腔。其中,还设有卡紧定位装置,所述卡紧定位装置包括螺旋压缩弹簧和球形滚珠,所述阀芯的侧面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螺旋压缩弹簧的弹簧槽孔,所述阀体的圆柱状凹腔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气孔个数相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呈环形均布设置。其中,所述导气通道的一端设有延伸至所述阀芯的侧面的延伸孔及堵块,所述延伸孔的内孔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堵块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其中,所述阀芯与所述阀体通过压合件紧密对接,所述压合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阀体。其中,所述压合件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阀体。其中,所述气孔设置有四个且呈环形均布设置,分别为第一气孔、第二气孔、第三气孔和第四气孔,所述导气通道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导气通道和第二导气通道,所述第一导气通道包括第一导气孔、第二导气孔和第一通道孔,所述第二导气通道包括第三导气孔、第四导气孔和第二通道孔。其中,所述第一导气孔、所述第二导气孔、所述第三导气孔和所述第四导气孔均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对接面。其中,所述气孔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与所述第一对接面呈平行设置。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本申请中密封圈设置于气孔外孔周边的密封环凹槽,由密封环凹槽对密封圈进行定位和 固定,避免了阀芯在旋转过程中导气孔从密封圈侧面对密封进行挤压导致密封朝孔心变形,进一步的,本申请中导气孔的孔口设有倒角,即在导气孔内壁与第二对接面增加了一平滑过渡技术特征,使得阀芯在旋转过程中,当经过导气孔的孔口的倒角时,导气孔孔口的倒角将密封下压至密封环凹槽中,而不会对密封圈割破、刮损,最终延长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利用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现有技术中旋转薄板与底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压机用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压机用换向阀的一种状态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另一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压机用换向阀的阀芯第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压机用换向阀的阀芯第二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压机用换向阀的阀芯第三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0028]图9是图8中C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7中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图1中包括有:61-底板、62-旋转薄板、611-小孔、612-大孔、63_0形密封圈、64-尖角、图2至图10中包括有:1-阀体、111-第一气孔、112-第二气孔、113-第三气孔、114-第四气孔、12-密封环凹槽、13-气管、14-定位孔、2-阀芯、211-第一导气孔、212-第二导气孔、213-第三导气孔、214-第四导气孔、221-第一通道孔、231-延伸孔、232-堵块、24-倒角、241-弹簧槽孔、242-螺旋压缩弹簧、243-球形滚珠、3-旋转杆、4-密封圈、5-压合件。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描述。本申请的一种空压机用换向阀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至图10所示,包括阀体1、阀芯2和用于旋转阀芯2以实现换向的旋转杆3,所述阀体I设有第一对接面,所述阀芯2设有第二对接面,所述第一对接面与所述第二对接面呈平行设置且紧密对接,所述阀体I的第一对接面开设有多个气孔,沿所述气孔的外周边开设有用于放置密封圈4的密封环凹槽12,所述密封圈4的一端面嵌设于所述密封环凹槽12内,在所述第一对接面与所述第二对接面紧密对接的作用下,所述密封圈4的另一端面抵接于所述第二对接面,所述阀芯2开设有用于与不同气孔之间连通以实现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与所述气孔对接的的位置开设有导气孔,所述导气孔的孔口呈圆弧形倒角24设置,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密封圈4设置于气孔外孔周边的密封环凹槽12,由密封环凹槽12对密封圈4进行定位和固定,避免了阀芯2在旋转过程中导气孔从密封圈4侧面对密封进行挤压导致密封朝孔心变形,进一步的,本申请中导气孔的孔口设有倒角24,即在导气孔内壁与第二对接面增加了一平滑过渡技术特征,使得阀芯2在旋转过程中,当经过导气孔的孔口的倒角24时,导气孔孔口的倒角24由于倾斜的角度会先将密封圈4朝下压至密封环凹槽12中,而不会对密封圈4割破、刮损,最终延长了密封圈4的使用寿命。
而,所述导气孔孔口呈圆弧形倒角24设置是为了进一步地避免密封圈4被割破、刮损。具体的,所述阀芯2呈圆柱体设置,所述阀体I设置有用于容纳阀芯2的圆柱状凹腔,所述气孔设置有四个且环形均布设置,分别为第一气孔111、第二气孔112、第三气孔113和第四气孔114,所述导气通道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导气通道和第二导气通道,所述第一导气通道包括第一导气孔211、第二导气孔212和第一通道孔221,所述第二导气通道包括第三导气孔213、第四导气孔214和第二通道孔,而所述定位孔14设置有四个且环形均布设置。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还设有卡紧定位装置,所述卡紧定位装置包括螺旋压缩弹簧242和球形滚珠243,所述阀芯2的侧面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螺旋压缩弹簧242的弹簧槽孔241,所述阀体I的圆柱状凹腔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气孔个数相对应的定位孔14,所述定位孔14呈环形均布设置。[0041 ] 所述螺旋压缩弹簧242通过其自身的恢复弹力使得所述螺旋压缩弹簧242的一端抵接所述弹簧槽孔241底部,另一端抵接所述球形滚珠243并使所述球形滚珠243置于所述定位孔14,因此,所述卡紧定位装置最初状态是所述球形滚珠243置于其中一个所述定位孔14,当换向阀需要换向的时候,所述阀芯2通过外力旋转,而所述定位孔14的孔口将挤压所述球形滚珠243进入所述弹簧槽孔241以使所述阀芯2能够旋转,当旋转到下一个定位孔14时,所述球形滚珠243在所述螺旋压缩弹簧242的作用力下进入该定位孔14并实现对阀芯2的定位。如图3及图4所示的换向阀爆炸图,所述第一气孔111通过所述第一导气通道与所述第二气孔112连通,所述第三气孔113通过所述第二导气通道与所述第四气孔114连通,即是所述第一气孔111与所述第一导气孔211对接、所述第二气孔112与所述第二导气孔212对接、所述第三气孔113与所述第三导气孔213对接以及所述第四气孔114与所述第四导气孔214对接。所述阀芯2旋转,即当所述球形滚珠243随阀芯2旋转而转到下一个定位孔14时,所述第二气孔112通过所述第一导气通道与所述第三气孔113连通,所述第四气孔114通过所述第二导气通道与所述第四气孔114连通,即是所述第一气孔111与所述第四导气孔214对接、所述第二气孔112与所述第三导气孔213对接、所述第三气孔113与所述第四导气孔214对接以及所述第四气孔114与所述第一导气孔211对接。而,所述第一气孔111、所述第二气孔112、所述第三气孔113和第四气孔114中可以选择任意一个作为进气的气孔,根据产品的实际使用需求而选择相应的气孔作为进气的气孔。所述第一导气孔211、所述第二导气孔212、所述第三导气孔213和所述第四导气孔214均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对接面,便于导气孔及倒角24的加工制造,通过车床即可加工出来且精度高、成本低等。而所述导气通道的一端设有延伸至所述阀芯2的侧面的延伸孔231及堵快232,所述延伸孔231的内孔壁 设有内螺纹,所述堵块232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同样也是为了便于加工制造,所述阀芯2由车床制造完成后,再由钻孔刀具从阀芯2的侧面钻出一条包括延伸孔231及导气通道,采用车床制造可提高所述阀芯2本身的精度及降低制造所述阀芯2的成本。所述阀芯2与所述阀体I通过压合件5紧密对接,所述压合件5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阀体1,非常容易地拆卸所述阀芯2,以便对阀芯2的维修及密封圈4的更换。进一步的,所述气孔连接有气管13,所述气管13与所述第一对接面呈平行设置,而所述气管13也可以与所述第一对接面相互垂直设置,可以根据空压机内部空间的情况而选择平行或垂直设置,以充分利用空压机的内部空间。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空压机用换向阀,包括阀体、阀芯和用于旋转阀芯以实现换向的旋转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设有第一对接面,所述阀芯设有第二对接面,所述第一对接面与所述第二对接面呈平行设置且紧密对接,所述阀体的第一对接面开设有多个气孔,沿所述气孔的外周边开设有用于放置密封圈的密封环凹槽,所述密封圈的一端面嵌设于所述密封环凹槽内,在所述第一对接面与所述第二对接面紧密对接的作用下,所述密封圈的另一端面抵接于所述第二对接面,所述阀芯开设有用于与不同气孔之间连通以实现换向的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与所述气孔对接的位置开设有导气孔,所述导气孔的孔口呈倒角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压机用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孔的孔口呈圆弧形倒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压机用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呈圆柱体设置,所述阀体设置有用于容纳阀芯的圆柱状凹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压机用换向阀,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卡紧定位装置,所述卡紧定位装置包括螺旋压缩弹簧和球形滚珠,所述阀芯的侧面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螺旋压缩弹簧的弹簧槽孔,所述阀体的圆柱状凹腔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气孔个数相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呈环形均布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压机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通道的一端设有延伸至所述阀芯的侧面的延伸孔及堵块,所述延伸孔的内孔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堵块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压机用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与所述阀体通过压合件紧密对接,所述压合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阀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空压机用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件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阀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压机用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设置有四个且呈环形均布设置,分别为第一气孔、第二气孔、第三气孔和第四气孔,所述导气通道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导气通道和第二导气通道,所述第一导气通道包括第一导气孔、第二导气孔和第一通道孔,所述第二导气通道包括第三导气孔、第四导气孔和第二通道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空压机用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气孔、所述第二导气孔、所述第三导气孔和所述第四导气孔均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对接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 述的一种空压机用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与所述第一对接面呈平行设置。
专利摘要本申请涉及空压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压机用换向阀,其主要结构特,所述阀体的第一对接面开设有多个气孔,沿所述气孔的外周边开设有用于放置密封圈的密封环凹槽,所述密封圈的一端面嵌设于所述密封环凹槽内,在所述第一对接面与所述第二对接面紧密对接的作用下,所述密封圈的另一端面抵接于所述第二对接面,所述阀芯开设有用于与不同气孔之间连通以实现换向的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与所述气孔对接的位置开设有导气孔,所述导气孔的孔口呈倒角设置;本申请中由密封环凹槽对密封圈进行定位和固定,避免了密封圈朝孔心变形,进一步的,本申请中导气孔的孔口设有倒角,使得阀芯不会对密封圈割破、刮损,最终延长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16K11/02GK203146901SQ201320048269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9日
发明者杨琪, 杨国华 申请人:东莞瑞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