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磁控导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57940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真空磁控导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运用磁力控制管体内构件运动的结构,尤其是一种真空磁控导引装置。
背景技术
超距力的定义是指施力体与受力体不用接触即可发生力的作用,而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常见的超距力是重力、磁力和静电力。现有技术利用管体外的物件来操控管体内的物件移动时大多是运用超距力控制,即是在管体外物件及管体内物件上分别设置一磁铁,利用磁铁的磁极产生彼此相吸或相斥,间接控制管体内的物件移动。但有时管体外物件及管体内物件的长度会因操作环境及情况而有所变动,但磁铁本身在成型之后除非破坏,不然无法随意更改尺寸,因此现有技术的环境适应性较差;且有时运用磁铁进行控制时,因控制环境不同,所需要的磁铁磁力也有所不同。而现有技术下的磁控装置无法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磁控导引装置,使得磁控装置可以根据使用者所需求的长度而灵活的改变,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同时,除了可以增加或减少磁控动作的解析度之外,还可以控制磁控装置所消耗的磁铁成本,另外,还可以控制真空及非真空区域间的变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真空磁控导引装置,包含:一个输送管体,该输送管体为非磁性材质制成的非磁性输送管体;一个外套环,套设于该输送管体的外环,该外套环内设置有至少一对外环磁铁;一个内轴座管,该内轴座管以与该输送管体同轴向的方式设置于该输送管体内,该内轴座管的中心用于设置一个连接轴,该连接轴的一连接端突伸出该内轴座管的前端;以及该内轴座管内设置有至少一对内轴磁铁,各内轴磁铁的位置与其所对应的外套磁铁位置相对且相互磁吸;根据以上结构,借助控制该输送管体外的外套环的活动即可以控制该输送管体内的内轴座管延着其轴向移动或旋转,并可以间接控制该连接轴的连接端处于该输送管体内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运用磁铁的堆迭及元件的组装,使得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磁控装置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而灵活的改变其长度;通过设置多个磁铁安装槽,可以借助控制磁控装置之间的磁铁数量,增加或减少动作的解析度,还可以控制磁控装置的磁铁成本;另外,管体内的真空及非真空区域也可以由磁控的方式产生变动,便于控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套环示意图。[001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套磁铁座管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套磁铁座管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套磁铁座管结合外环磁铁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套磁铁座管另一不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套磁铁座管结合多个外环磁铁的另一立体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内轴座管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磁铁座管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内轴座管另一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轴座管与连接轴结合示意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示意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引件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输送管体20外套环21,21 7外环磁铁22外套磁铁座管221,221 ;沟槽组2211,2212 沟槽23外环磁铁组24外盖壳25前盖壳26后盖壳30内轴座管31,3厂内轴磁铁320,320 ;,320 "内轴座管延伸组32磁铁座管321沟槽组3211,3212沟槽33内轴磁铁组34内轴外盖壳35前盖壳36后盖壳50导引件51连接孔洞52,52 ^ ,52 "轴承座53,53 ; ,53 "轴承54 弹簧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就本申请的结构组成,及所能产生的功效与优点,结合附图,例举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真空磁控导弓丨装置,包含:一个输送管体10,该输送管体10的材质为非磁性材质,如不锈钢、塑胶材质(铁氟龙);该输送管体10内部环境优选为真空;一个外套环20,套设于该输送管体10的外环,该外套环20内设置有至少一对外环磁铁 21,21 ;;一个内轴座管30,该内轴座管30以与该输送管体10同轴向的方式设置于该输送管体10内,该内轴座管30的中心用于设置一个连接轴40,该连接轴40的一个连接端42突伸至该内轴座管30的前端特定距离,该连接轴40的连接端42用于与特定装置连接;以及该内轴座管30内设置有至少一对内轴磁铁31,3^,各内轴磁铁31,3^的位置与其所对应的外环磁铁21,21 ’位置相对,且内轴磁铁与相对应的外环磁铁相互磁吸;[0041]上述结构,借助控制该输送管体10外的外套环20的活动即可控制该输送管体10内的内轴座管30延着其轴向移动或旋转,并间接控制该连接轴40的连接端42。其中该输送管体10内靠近该内轴座管30的一端为非真空,靠近另一端的区域为真空,因此控制该内轴座管30的位置亦可控制该输送管体10内真空的区域。其中,该外套环20及该内轴座管30内分别设置的外环磁铁及内轴磁铁数量为数个,用于增加该外套环20对该内轴座管30的控制精度(或解析度),即通过增加彼此之间的磁力控制来消除无法同步控制的弊端。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的外套环20包含:一个开口端具有阶级凸缘的外套磁铁座管22、至少一组外环磁铁组23、外盖壳24及一对前、后盖壳25, 26 ;该外环磁铁组23是由两个所述外环磁铁构成的;该外套磁铁座管22外壁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沟槽组221,用于容置该外环磁铁组23,该沟槽组221包含两沟槽2211和2212,沟槽2211和2212的位置在外管壁上相互对应(即以外套磁铁座管22的中心为基准点,两沟槽2211和2212之间的夹角为180度),以及沟槽2211和2212的开槽方向与该外套磁铁座管22的轴向相同,如图3和图4所示;沟槽2211和2212分别用于容置该外环磁铁组23其中之一外环磁铁,再借助沟槽2211的2212相互对应的位置关系,使得两沟槽2211,2212上的磁铁相互产生磁吸(即产生朝向该外套磁铁座管22中心的作用力),再借助各磁铁与所属沟槽之间的卡合,使该外环磁铁组23固定于该外套磁铁座管22上,如图3、4及5所示;该外盖壳24用于套置在该外套磁铁座管22上,其一端借助该外套磁铁座管22的阶级凸缘抵顶限位,另一端再由该前盖壳25封装后限位,使得该外盖壳24被限位于该外套磁铁座管22的阶级凸缘及该前盖壳25之间,间接使得该外环磁铁组23被封装至该外套磁铁座管22及该外盖壳24之间;以及该后盖壳26用于封装该外套磁铁座管22的阶级凸缘端。其中该外套环20之前盖壳25及后盖壳26的中心均设有一个开孔,各开孔的位置及大小对应于该外套磁铁座管22的开口。参见图5和图6,本实用新型设有多组沟槽组221,221',各沟槽组221,221'以外套磁铁座管22的轴心为中心相距特定角度环设于对应的外壁面上,优选为均匀设置,而沟槽组221,221 ’分别对应一组外环磁铁组23;优选为各沟槽组所设置的外环磁铁与其相邻沟槽内的外环磁铁相互磁吸,达到稳定的安装状态。如图7所示,各外环磁铁组23的一个外环磁铁以延着外套磁铁座管22的轴向以层迭(层迭指非磁极面间的叠加)的方式设置于其所对应的沟槽221内,各层的外环磁铁21,21 / ,21 "之间以非磁性物质间隔;其中各沟槽内所设置的磁铁其极性设置方向相同;这种将磁铁分层配置的方式的优点是,当该外套磁铁座管22的轴向尺寸有增减时,只需以组合方式将磁铁与该外套磁铁座管结合,而不需要专门长度的磁铁。参见图8和图10,本实用新型的内轴座管30包含:至少一个内轴座管延伸组320及一个内轴前盖壳35 ;该内轴座管延伸组320包含:磁铁座管32、至少一组内轴磁铁组33、该内轴外盖壳34及该内轴后盖壳36 ;该内轴磁铁组33包含两个所述内轴磁铁;[0057]该磁铁座管32上的沟槽组数量及开槽方向对应于该外套磁铁座管22的数量及开槽方向;该沟槽组321,用于容置该内轴磁铁组33,该沟槽组321包含两个沟槽3211,3212,各沟槽3211和3212的位置在该磁铁座管32外壁面上相互对应(即以该磁铁座管32的中心为基准点,两沟槽3211和3212之间的夹角为180度),如图9所示;各沟槽3211和3212各别用于容置该内轴磁铁组33中的一个内轴磁铁,再借助各沟槽3211,3212相互对应的位置关系,使得各沟槽3211,3212上的内轴磁铁之间相互产生磁吸,再借助各内轴磁铁所属沟槽3211,3212之间卡合,使该内轴磁铁组固定在该磁铁座管32上,其原理及方式与将外套磁铁座管22固定在外环磁铁的沟槽相同;该内轴外盖壳34用于套置在该磁铁座管32上,其一端借助该内轴后盖壳36的阶级凸缘抵顶封装并限位,另一端再由该内轴前盖壳35封装后限位,使得该内轴外盖壳34和该磁铁座管32被限位于该内轴后盖壳36的阶级凸缘与该内轴前盖壳35之间,也间接使得该内轴磁铁组33被封装至该磁铁座管32及该内轴外盖壳34之间。其中该内轴座管30的内轴前盖壳35及该内轴后盖壳36的中心均设有一个开孔,各开孔的位置及大小对应于该磁铁座管32的中心孔。如图10所示,该内轴座管30是多组内轴座管延伸组320,32(Γ,320 "所组成(图中是以三组内轴座管延伸组表示,但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各内轴座管延伸组320,32(Γ ,320 "以同心方式堆迭,其堆迭顺序是将一个内轴座管延伸组32(Γ的内轴外壳盖盖缘与前一个内轴座管延伸组320的后盖壳的阶级段差处接合,依序推迭,再将最前面的内轴座管延伸组320的内轴外壳盖开口部分以该内轴前盖壳35封装;图1和图11示出了,该内轴座管30经组合之后与该连接轴40结合的情况,如图所示,该连结轴40穿入该 内轴座管30的中心孔内。由上述可知,当外套环20的长度有所变化时,该内轴座管30可借助数个内轴座管延伸组的堆迭来配合该外套环20 ;反之该内轴座管30的长度有所变化时,该外套环20除了将该外套磁铁座管22的长度选取适配的长度外,其上方的外环磁铁之间的堆迭距离也可以根据内轴座管延伸组的位置而有所改变;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外套环20及内轴座管30可适用于不同的长度,且各自所拥有的磁铁也能彼此相互配对吸引。如图12和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含一个导引件50,设置于该内轴座管30的尾端,并借助其近中心处的一个连接孔洞51与该连接轴40的尾端连接;该导引件50上设有至少三个轴承座52,52 ^,52 ",分别设置于该导引件50的一个侧边上,各轴承座52,52 ^ ,52 "上分别设有一个轴承53,53 ^ ,53 ",以及至少一个弹簧机构54,设置于一个轴承座52 "与其所对应的导引件侧边之间,该弹簧机构54用于借助该轴承53 "与该输送管体10内壁相互抵顶的作用力使该轴承座52 "与该导引件50的连接孔洞51中心之间的距离产生自动调整的动作;上述结构使得该内轴座管30在该输送管体10内运动时,借助该导引件50上的至少三个轴承53,53丨,53 "与该输送管体10的内管壁保持至少三点的滚动接触,使得该内轴座管30不易受到输送管体10的些微变形的影响而造成无法顺畅移动的情况发生。本实用新型的通过运用磁铁的堆迭及元件的组装方式,使得磁控装置可以根据使用者所需求的长度而灵活的改变,通过在磁控装置上设置多个磁铁安装槽,可以借助控制磁控装置之间的磁铁数量,增加或减少动作的精度,还可控制磁控装置所需要的磁铁成本,还可以通过磁控的方式变动管体内的真空及非真空区域,便于控制。综上所述,本申请人性化的体贴设计,相当符合实际需求。其具体改进现有缺失,相较于现有技术明显具有突破性的进步优点,确实具有功效的增进,且非易于达成。本申请未曾公开或揭露于国内与国外的文献与市场上,已符合专利法规定。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本质所作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申请的专利范围中。
权利要求1.一种真空磁控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个输送管体,该输送管体为非磁性的; 一个外套环,相对于所述输送管体能够作轴向移动或旋转运动的套设于该输送管体夕卜,该外套环内设置有至少一对外环磁铁; 一根能够由输送管体外的外套环的运动来控制其在输送管体内沿输送管体轴向移动或旋转运动的内轴座管,该内轴座管以与该输送管体同轴向的方式设置于该输送管体内,该内轴座管的中心设有一根连接轴,该连接轴设有一个连接端,该连接端突伸出该内轴座管的前端并由外套环控制其在该输送管体内的位置;以及 该内轴座管内设置有至少一对内轴磁铁,各内轴磁铁的设置位置与其所对应的外环磁铁的位置相对且相互磁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磁控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别设置在该外套环及该内轴座管内的外环磁铁及内轴磁铁的数量为数个,以增加该外套环对该内轴座管的控制解析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磁控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套环包含:一个开口端具有阶级凸缘的外套磁铁座管、至少一个外环磁铁组、外盖壳及一对前、后盖壳; 该外环磁铁组包含至少两个外环磁铁; 该外套磁铁座管的外壁面设有至少一个沟槽组,该沟槽组包含两沟槽,各沟槽的位置在外壁面且相互对应,各沟槽中分别用于容置有该外环磁铁组中的一个外环磁铁; 该外盖壳套置在该外套磁铁座管外,其一端抵顶于该外套磁铁座管的阶级凸缘时构成限位,另一端封装该前盖壳后构成限位;以及 该外套磁铁座管的阶级凸缘端通过该后盖壳封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磁控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套环的前盖壳及后盖壳的中心皆设有一个开孔,各开孔的位置及大小与该外套磁铁座管的开口相对应。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磁控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环磁铁组中的外环磁铁借助该沟槽组中各沟槽相互对应的位置关系相互产生磁吸,该外环磁铁组再借助各外环磁铁与所属的沟槽之间的卡合固定在该外套磁铁座管上。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磁控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沟槽组为多组,各沟槽组以外套磁铁座管的轴心为中心相距特定角度环设于对应的外壁面上;各沟槽组所设置的外环磁铁与其相邻沟槽内的外环磁铁相互磁吸,达到稳定的安装状态。
7.如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真空磁控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沟槽内层迭设有多层外环磁铁,各层外环磁铁之间以非磁性物质间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磁控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内轴座管包含:至少一个内轴座管延伸组及一个内轴前盖壳; 该内轴座管延伸组内包含一个磁铁座管、至少一个内轴磁铁组、内轴外盖壳及内轴后盖壳; 该内轴磁铁组包含至少两个内轴磁铁; 该磁铁座管的外壁面设有至少一个沟槽组,该沟槽组包含两个沟槽,各沟槽的位置在该磁铁座管的外壁面且相互对应,各沟槽分别用于容置有该内轴磁铁组中的一个内轴磁铁;该内轴磁铁组中的内轴磁铁之间通过该沟槽组中各沟槽相互对应的位置关系相互产生磁吸,该内轴磁铁组再借助各内轴磁铁与所属沟槽之间的卡合固定在该磁铁座管上;以及 该内轴外盖壳用于套置在该磁铁座管外,其一端抵顶封装于该内轴后盖壳的阶级凸缘构成限位,另一端再由封装后的该内轴前盖壳构成限位; 该内轴座管的内轴前盖壳及该内轴后盖壳的中心皆设有一个开孔,各开孔的位置及大小与该磁铁座管的中心孔相对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真空磁控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内轴座管由多组内轴座管延伸组构成,各内轴座管延伸组是以同心方式堆迭的,其堆迭顺序是一个内轴座管延伸组的内轴外壳盖盖缘与前一个内轴座管延伸组的后盖壳的阶级段差处连接,最前面的内轴座管延伸组的内轴外壳盖开口部分通过该内轴前盖壳封装。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真空磁控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个导引件,其设置在该内轴座管的尾端,并通过其近中心处的一个连接孔洞与该连接轴的尾端连接; 该导引件上设有至少三个轴承座,分别设置于该导引件的一个侧边上,各轴承座上设有一个轴承,以及至少一个弹簧机构,该弹簧机构设置于一个轴承座与其所对应的导引件侧边之间,该轴承座与该导引件的连接孔洞中心之间的距离通过该弹簧机构借助该轴承与该输送管体内壁相互抵顶的作用力自动调整。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磁控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输送管体是不锈钢输送管体或塑胶输送管体。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磁控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输送管体内靠近该内轴座管的前端的区域为非真 空,靠近另一端的区域为真空。
专利摘要一种真空磁控导引装置,包含一个非磁性的输送管体;一个外套环,套设于该输送管体外,该外套环内设置有至少一对外环磁铁;一个内轴座管,该内轴座管以与该输送管体同轴向的方式设置于该输送管体内,该内轴座管的中心用于设置一连接轴,该连接轴的一连接端突伸出该内轴座管的前端;以及该内轴座管内设置有至少一对内轴磁铁,各内轴磁铁的位置与其所对应的外套磁铁位置相对且相互磁吸。本实用新型可以借助控制该输送管体外的外套环的活动控制该输送管体内的内轴座管延着其轴向移动或旋转,还可以间接控制该连接轴的连接端处于该输送管体内的位置,不仅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磁控装置的长度,还可以增加或减少控制动作的解析度。
文档编号F16L55/32GK203162434SQ20132012620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0日
发明者吴金龙, 徐光俊, 吴骏杰 申请人:亮杰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