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通气塞渗漏油挡油板式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68460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防通气塞渗漏油挡油板式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传动装置【技术领域】的防通气塞渗漏油挡油板式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前壳体和后壳体内的前挡油板式结构、后挡油板式结构以及设置于后壳体的通气塞,其中:前挡油板式结构设于前壳体的输入轴油封孔周围,后挡油板式结构设于后壳体的通气塞周围且从后壳体的输入轴轴承孔外延伸至内壁,当前壳体和后壳体合箱后,两个挡油板式结构与前壳体、后壳体形成一个半封闭的系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且不需多余零件装配,将结构直接设计在两个壳体上,通过装配后直接形成的系统既能有效防止变速器总成工作时出现的漏油、渗油等问题,同时又加强了箱体内部各零部件的润滑。
【专利说明】防通气塞渗漏油挡油板式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传动装置【技术领域】的部件结构,具体是一种防通气塞渗漏油挡油板式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汽车用的机械式齿轮变速器在工作时箱体内必须有一定量的变速箱润滑油,变速箱工作时,随着转速增大箱体内的润滑油甩动速度加快,可快速润滑箱体内的整个传动系统,然而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将一部分润滑油甩动到箱体内的其他地方,通气塞孔作为箱体内唯一与外界相通的通道,由于变速器内部高温高压润滑油极易形成油雾状又因内部压力较大,润滑油极易从通气塞处渗漏或泄漏。本发明针对这一问题在变速箱前后壳体处设计一基本封闭式挡油板结构,它既可阻挡润滑油被甩入通气塞孔内,有效防止漏油、渗油现象发生,同时又可以加强箱体内的各零部件的润滑效果。
[0003]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1891825,
【公开日】2011_07_06,记载了一种用于变速箱壳体的润滑机构,所述变速箱壳体包括有第一壳体和与第一壳体相配合的第二壳体,所述润滑机构包括有油道管、卸压孔和挡油板,所述油道管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并且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上部,在所述油道管中设有油道孔,所述油道孔的一端与用于变速箱输入轴安装的第一轴孔相连通,所述卸压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并且与所述油道管的油道孔相连通,所述挡油板设置在所述卸压孔和所述第一轴孔之间。但该现有技术在经过实际工作验证后,会发生从通气孔处冒油的现象,导致润滑油的缺失。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防通气塞渗漏油挡油板式结构,既可有效防止通气塞渗油、漏油,又可加强传动系统润滑。
[000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分别设置于前壳体和后壳体内的前挡油板式结构和后挡油板式结构,其中:前挡油板式结构设于前壳体的输入轴油封孔周围,后挡油板式结构设于后壳体的通气塞周围且从后壳体的输入轴轴承孔外延伸至内壁,当前壳体和后壳体合箱后,两个挡油板式结构与前壳体、后壳体形成一个半封闭的系统。
[0006]两个挡油板式结构与前后壳体形成的半封闭的系统可有效防止渗油、漏油,同时可将底部甩起的润滑油因挡油式结构阻隔而流入轴承孔从而加强了轴承润滑的效果,同时被挡油板式结构反弹回来的润滑油又加强了箱体内整个传动系统的润滑。
[0007]所述的前挡油板式结构为:沿输入轴油封孔的加强筋呈月牙形状。
[0008]所述的前挡油板式结构的厚度与输入轴油封孔的加强筋相同,高度为60mm,高度低于前壳体的大端面9mm。
[0009]所述的后挡油板式结构呈半个椭圆形状。
[0010]所述的后挡油板式结构的厚度与前挡油板式结构相同,高度为30mm,高度低于后壳体的外端面3mm。
[0011]所述的通气塞包括:主体、钢球和塞盖,其中:钢球设置于主体的大孔中,主体的外部紧固塞盖,总体形成一个封闭的结构。
[0012]本发明通过在前、后壳体上各增加了一块挡油板式结构,结合通气塞总成,组成了一个可有效防止箱体漏油、渗油的挡油装置,实现了简化箱体结构,又能有效防止变速器总成工作时出现的漏油、渗油等问题,同时又加强了箱体内部各零部件的润滑。本发明结构简单、新颖,且不需多余零件装配,将结构直接设计在两个壳体上,通过装配后直接形成一个接近封闭的系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整体剖视图;
[0014]图2为本发明前挡油板式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发明后挡油板式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发明内部结构侧面的简化示意图;
[0017]图5为本发明内部结构正面的简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19]实施例
[002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分别设置于前壳体I和后壳体3内的前挡油板式结构2、后挡油板式结构4,其中:前挡油板式结构2设于前壳体I的输入轴6油封孔周围,后挡油板式结构4设于后壳体3的通气塞5周围且从后壳体3的输入轴6轴承孔外延伸至内壁,当前壳体I和后壳体3合箱后,两个挡油板式结构与前壳体、后壳体形成一个半封闭的系统。
[0021]两个挡油板式结构之间设有缝隙,缝隙高度为12_,可保证箱体内气体的平衡。
[0022]所述的前挡油板式结构2为:沿输入轴6油封孔的加强筋呈月牙形状。
[0023]所述的前挡油板式结构2的厚度与输入轴6油封孔的加强筋相同,高度为60mm,高度低于前壳体I的大端面9mm。
[0024]所述的后挡油板式结构4为呈半个椭圆形状。
[0025]所述的后挡油板式结构4的厚度与前挡油板式结构2相同,高度为30mm,高度低于后壳体3的外端面3mm。
[0026]所述的通气塞5包括:主体、钢球和塞盖,其中:钢球设置于主体的大孔中,主体的外部紧固塞盖,总体形成一个封闭的结构。
[0027]装配时后挡油板式结构4与前挡油板式结构2正好对齐,两结构之间留有一定缝隙,可保证箱体内气体的平衡。变速箱工作时,随着转速增大箱体内的润滑油甩动速度加快,甩起的润滑油由于挡油板式结构阻隔而流入轴承孔加强了输入轴6的润滑效果。通气塞5孔作为唯一与外界相通的通道,由于变速器内部高温高压润滑油极易形成油雾状又因内部压力较大而在通气塞5处发生渗漏或泄漏。增加了后壳体3这一挡油板式结构后,通气塞5孔位置位于它的后面,可阻隔润滑油流入通气塞5孔内,从而解决漏油、渗油的问题。挡油板式结构这一设计,既可保证变速器工作时润滑油被阻止在挡油板式结构处不会进入通气塞5孔内,从而发生漏油、渗油现象,又可加强箱体内各个零部件的润滑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防通气塞渗漏油挡油板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设置于前壳体和后壳体内的前挡油板式结构和后挡油板式结构,其中:前挡油板式结构设于前壳体的输入轴油封孔周围,后挡油板式结构设于后壳体的通气塞周围且从后壳体的输入轴轴承孔外延伸至内壁,当前壳体和后壳体合箱后,两个挡油板式结构与前壳体、后壳体形成一个半封闭的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前挡油板式结构为:沿输入轴油封孔的加强筋呈月牙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前挡油板式结构的厚度与输入轴油封孔的加强筋相同,高度为60mm,高度低于前壳体的大端面9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后挡油板式结构为呈半个椭圆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后挡油板式结构的厚度与前挡油板式结构相同,高度为30mm,高度低于后壳体的外端面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通气塞包括:主体、钢球和塞盖,其中:钢球设置于主体的大孔中,主体的外部紧固塞盖,总体形成一个接近封闭的结构。
【文档编号】F16H57/029GK203395152SQ201320405141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9日
【发明者】邱永华, 魏子云, 王彦斌 申请人: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