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72115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连接机构包含一固定套筒、一转轴、一枢转套筒、一连接套筒与一制挡环。转轴位于固定套筒中,并固接固定套筒。枢转套筒可旋转地套接转轴,其中枢转套筒具有一制挡件于其上。连接套筒具有一第一导引口于其侧壁,枢转套筒的制挡件可滑动地耦合第一导引口。制挡环可旋转地耦合连接套筒,制挡环具有一第二导引口于其侧壁。当制挡环旋转使得第二导引口连通第一导引口时,制挡件将能够滑动退出第一导引口与第二导引口。当制挡环旋转使得第二导引口未连通第一导引口时,制挡环将能够制挡制挡件退出第一导引口。借着以上简单的操作程序,枢转套筒及连接套筒能进行快速连接或进行快速脱离。
【专利说明】连接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今的电子装置都偏向体积微小化。为了方便起见,有些电子装置会连接到一些挂件之上,例如钥匙圈或金属环等,使得电子装置可以随身携带,也可以方便随时使用。然而,挂件的使用却又同时带来其他形式的不便。举例来说,挂件的体积和形状可能会使电子装置在和其他电子产品连接时产生干扰。或者,挂件可能会使电子装置在使用时受到方向上的限制。如果每次在使用电子装置前先把电子装置从挂件上脱离,使用后又把电子装置连接回挂件上,却又会导致时间上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一技术态样在于提供一个可快速脱离及连接机构,其可解决把电子装置连接到一些挂件时所引起的不便及不灵活性。
[000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一种连接机构包含固定套筒、转轴、枢转套筒、连接套筒与制挡环。转轴位于固定套筒中,并固接固定套筒。枢转套筒可旋转地套接转轴,其中枢转套筒具有一制挡件于其上。连接套筒具有一第一导引口于其侧壁,且枢转套筒的制挡件可滑动地耦合连接套筒的第一导引口。制挡环可旋转地耦合连接套筒,且制挡环具有一第二导引口于其侧壁。当制挡环旋转使得制挡环的第二导引口连通连接套筒的第一导引口时,枢转套筒的制挡件将能够滑动退出连接套筒的第一导引口与制挡环的第二导引口,使得转轴能够退出连接套筒。当制挡环旋转使得制挡环的第二导引口未连通连接套筒的第一导引口时,制挡环将能够制挡枢转套筒的制挡件退出连接套筒的第一导引口,并从而制挡转轴退出连接套筒。
[0005]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式与已知先前技术相较,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06](I)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式是以制挡环的第一卡合部及固定套筒的第二卡合部结合形成一个咬合状态,使得制挡环能即时相对连接套筒旋转,而让制挡环的第二导引口及连接套筒的第一导引口由连通的状态变为不连通的状态,或由不连通的状态变为连通的状态。因此,借着以上简单的操作程序,枢转套筒及连接套筒能进行快速连接或进行快速脱离。
[0007](2)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式是在枢转套筒及连接套筒连接后,以弹性元件使制挡环的第一卡合部及固定套筒的第二卡合部保持非咬合状态,因些连接套筒可以相对固定套筒自由旋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连接机构在脱离状态的立体图。
[0009]图2绘示图1的连接机构在咬合状态的立体图。[0010]图3绘示图1的连接机构在咬合状态下旋转的立体图。
[0011]图4绘示图1的连接机构在连接状态下旋转的立体图。
[0012]图5绘示图1的连接机构的爆炸图。
[0013]符号说明:
[0014]100:连接机构
[0015]110:固定套筒
[0016]111:第二卡合部
[0017]113:吊环
[0018]1加:转轴
[0019]121:转轴卡位
[0020]123:弹性元件
[0021]125:挡板
[0022]127:插片
[0023]129:轴尾挡板
[0024]130:枢转套筒·
[0025]131:制挡件
[0026]140:连接套筒
[0027]141:分段机构
[0028]143:套筒卡位
[0029]145:筒尾挡块
[0030]147:连接装置
[0031]150:制挡环
[0032]151:第一^^合部
[0033]Hl:插口
[0034]H2:贯穿孔
[0035]Gl:第一导引口
[0036]G2:第二导引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数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38]图1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连接机构100在脱离状态的立体图。图2绘示图1的连接机构100在咬合状态的立体图。图3绘示图1的连接机构100在咬合状态下旋转的立体图。图4绘示图1的连接机构100在连接状态下旋转的立体图。图5绘示图1的连接机构100的爆炸图。如图所示,一种连接机构100包含固定套筒110、转轴120、枢转套筒130、连接套筒140与制挡环150。转轴120位于固定套筒110中,并固接固定套筒110。枢转套筒130可旋转地套接转轴120,其中枢转套筒130具有一制挡件131于其上。连接套筒140具有一第一导引口 Gl于其侧壁,转轴120穿过连接套筒140,且枢转套筒130的制挡件131可滑动地耦合连接套筒140的第一导引口 G1。制挡环150可旋转地耦合连接套筒140,且此制挡环150具有一第二导引口 G2于其侧壁。当制挡环150旋转使得制挡环150的第二导引口 G2连通连接套筒140的第一导引口 Gl时,枢转套筒130的制挡件131将能够滑动退出连接套筒140的第一导引口 Gl与制挡环150的第二导引口 G2,使得转轴120能够退出连接套筒140。当制挡环150旋转使得制挡环150的第二导引口 G2未连通连接套筒140的第一导引口 Gl时,制挡环150将能够制挡枢转套筒130的制挡件131退出连接套筒140的第一导引口 G1,并从而制挡转轴120退出连接套筒140。
[0039]如图1、图2所示,当上述的连接机构100从脱离状态进行连接时,使用者可旋转制挡环150,使得制挡环150的第二导引口 G2连通连接套筒140的第一导引口 Gl。接着,使用者可将转轴120插入连接套筒140内,并让枢转套筒130的制挡件131滑动进入连接套筒140的第一导引口 Gl与制挡环150的第二导引口 G2。
[0040]为了方便使用者旋转制挡环150,本实施方式的连接机构100更可包含第一^^合部151与第二卡合部111。第—^合部151位于制挡环150,第二卡合部111位于固定套筒110。当制挡环150旋转使得第一卡合部151与第二卡合部111对齐,且固定套筒110迫近连接套筒140时,第一卡合部151与第二卡合部111将能够相互卡合形成一个咬合状态。具体地说,第一卡合部151包含位于制挡环150上的一凹槽,第二卡合部111包含位于固定套筒110上的一凸块。 [0041]如图3所示,在咬合状态下,即当第一^^合部151与第二卡合部111相互卡合时,第一卡合部151与第二卡合部111将会让固定套筒110与制挡环150连动,使得当转轴120连同固定套筒110相对于枢转套筒130与连接套筒140旋转时,固定套筒110将能够带动制挡环150旋转,使得制挡环150的第二导引口 G2及连接套筒140的第一导引口 Gl由连通的状态变为不连通的状态。当制挡环150的第二导引口 G2不连通连接套筒140的第一导引口 Gl时,制挡环150将能够制挡枢转套筒130的制挡件131退出连接套筒140的第一导引口 Gl,并从而制挡转轴120退出连接套筒140。由此,本实施方式的连接机构100将能够顺利地连接成一个整体。
[0042]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的连接机构100更可包含一分段机构141。此分段机构141位于制挡环150与连接套筒140之间,用以暂时性地固定制挡环150相对连接套筒140的旋转角度,使得制挡环150的第二导引口 G2连通连接套筒140的第一导引口 G1。更具体地说,为了要让使用者更轻易地将制挡环150旋转至第二导引口 G2与第一导引口 Gl连通的位置,本实施方式的分段机构141的一分段点可暂时性地将制挡环150固定在第二导引口G2与第一导引口 Gl连通的位置。
[0043]为了要使第一^^合部151与第二卡合部111在连接机构100连接后解除咬合状态,上述的连接机构100更可包含一弹性元件123。此弹性元件123的一端可直接或间接抵着固定套筒110,另一端可直接或间接抵着连接套筒140。当使用者迫近固定套筒110与连接套筒140时(从图1进行至图2或图3),弹性元件123将压缩以储存一弹性位能。当连接机构100连接后,即制挡环150的第二导引口 G2及连接套筒140的第一导引口 Gl已经处于不连通的状态时,使用者可松开迫近固定套筒110与连接套筒140的力量,此时弹性元件123将提供复位的力量,使得第一卡合部151与第二卡合部111解除咬合状态,并让制挡件131直接抵着制挡环150。在此情况下,如图4所示,连接套筒140可以相对固定套筒110自由旋转。
[0044]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的连接机构100更可包含一挡板125。此挡板125介于弹性元件123与连接套筒140之间,且挡板125具有至少一插片127,而固定套筒110具有至少一插口 Hl于其侧壁,插片127位于插口 Hl中。因此,插片127的行程,亦即挡板125的行程,均受到插口 Hl的限制。挡板125可以使上述的连接机构100在脱离状态时,弹性元件123仍然会抵着固定套筒110,而不致松脱出来。再者,弹性元件123的力量能透过挡板125平均传送至连接套筒140。
[0045]如第I?4图所示,上述的连接机构100更可包含一吊环113。此吊环113连接固定套筒110,供使用者配上各款式的挂件,例如吊牌。另外,上述的连接机构100更可包含一连接装置147。此连接装置147连接连接套筒140,供使用者连接电子装置的基座。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装置147包含至少一侧耳,且侧耳具有至少一贯穿孔H2于其中。当然,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还是可以视情况需要,选择连接装置147合适的形状及结构。
[0046]如图5所示,上述的转轴120于其外壁具有一转轴卡位121,使得枢转套筒130不能朝固定套筒110的方向移动。另外,上述的转轴120更包含一轴尾挡板129,位于转轴120背对或远离固定套筒110的一端,使得枢转套筒130不能朝背对固定套筒110的方向移动。因此,在使用时,枢转套筒130沿着转轴120轴心方向受到转轴卡位121及轴尾挡板129限制,使得枢转套筒130固定于转轴120上,而不能沿着转轴120轴心方向移动。
[0047]如图5所示,上述的连接套筒140更包含一筒尾挡块145,位于连接套筒140面向固定套筒110的一端,使得制挡环150不能朝固定套筒110的方向移动。另外,上述的连接套筒140于其外壁具有一套筒卡位143,使得制挡环150不能朝背对固定套筒110的方向移动。因此,相似地,制挡环150沿着连接套筒140轴心方向受到筒尾挡块145及套筒卡位143限制,使得制挡环150固定于连接套筒140上,而不能沿着连接套筒140轴心方向移动。
[0048]为确保不防碍第一卡合部151与第二卡合部111相互卡合形成一个咬合状态,筒尾挡块145的外径小于固定套筒110的内径,以免造成干涉。
[0049]当上述的连接机构100从连接状态进行脱离时,使用者可旋转制挡环150,使得第一卡合部151与第二卡合部111对齐,并迫近固定套筒110与连接套筒140,此时第一卡合部151与第二卡合部111相互卡合形成一个咬合状态。在咬合状态下,即当第一卡合部151与第二卡合部111相互卡合时,第一卡合部151与第二卡合部111将会让固定套筒110与制挡环150连动,使得当转轴120连同固定套筒110相对于枢转套筒130与连接套筒140旋转时,固定套筒110能即时带动制挡环150旋转,使得制挡环150的第二导引口 G2及连接套筒140的第一导引口 Gl由不连通的状态变为连通的状态,同时,分段机构141可暂时性地固定制挡环150相对连接套筒140的旋转角度。然后,枢转套筒130的制挡件131滑动退出连接套筒140的第一导引口 Gl与制挡环150的第二导引口 G2。因此,上述的连接机构100将能够顺利地从一个整体分解成为两个部分。
[0050]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固定套筒; 一转轴,位于该固定套筒中,并固接该固定套筒; 一枢转套筒,可旋转地套接该转轴,其中该枢转套筒具有一制挡件于其上; 一连接套筒,该连接套筒具有一第一导引口于其侧壁,该枢转套筒的该制挡件可滑动地耦合该连接套筒的该第一导引口 ;以及 一制挡环,可旋转地耦合该连接套筒,且该制挡环具有一第二导引口于其侧壁,当该制挡环旋转使得该制挡环的该第二导引口连通该连接套筒的该第一导引口时,该枢转套筒的该制挡件能够滑动退出该连接套筒的该第一导引口与该制挡环的该第二导引口,使得该转轴能够退出该连接套筒,当该制挡环旋转使得该制挡环的该第二导引口未连通该连接套筒的该第一导引口时,该制挡环能够制挡该枢转套筒的该制挡件退出该连接套筒的该第一导引口,并从而制挡该转轴退出该连接套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第一卡合部,位于该制挡环;以及 一第二卡合部,位于该固定套筒,该第一卡合部与该第二卡合部能够相互卡合,当该第一卡合部与该第二卡合部相互卡合时,该第一卡合部与该第二卡合部使该固定套筒与该制挡环连动,使得当该转轴连同该固定套筒相对于该枢转套筒与该连接套筒旋转时,该固定套筒能够带动该制挡环旋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的一端直接或间接抵着该固定套筒,该弹性元件的另一端直接或间接抵着该连接套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挡板,介于该弹性元件与该连接套筒之间,该挡板具有至少一插片;以及 该固定套筒具有至少一插口于其侧壁,且该插片位于该插口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分段机构,位于该制挡环与该连接套筒之间,用以暂时性地固定该制挡环相对该连接套筒的旋转角度,使得该制挡环的该第二导引口连通该连接套筒的该第一导引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转轴于其外壁具有一转轴卡位,使得该枢转套筒不能朝该固定套筒的方向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轴尾挡板,位于该转轴背对该固定套筒的一端,使得该枢转套筒不能朝背对该固定套筒的方向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套筒更包含: 一筒尾挡块,位于该连接套筒面向该固定套筒的一端,使得该制挡环不能朝该固定套筒的方向移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套筒于其外壁具有一套筒卡位,使得该制挡环不能朝背对该固定套筒的方向移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筒尾挡块的外径小于该固定套筒的内径。
【文档编号】F16B7/00GK203412873SQ201320510359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1日
【发明者】林庆达, 曹吕龙, 杨政远 申请人: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