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限位系统及限位方法

文档序号:5687389阅读:2669来源:国知局
轴承限位系统及限位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轴承限位系统,该限位系统包括与轴一体成型的限位凸起(1)、轴承内圈(2)和作用力传导部(3),该作用力传导部(3)设于该限位凸起(1)与该轴承内圈(2)之间,该轴承内圈(2)的内径大于该限位凸起(1)的外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轴承限位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轴承限位系统,安装方便,能够在不影响轴的强度,不影响轴承装卸的前提下,实现对轴承内圈的有效限位,尤其适用于长轴轴承。
【专利说明】轴承限位系统及限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轴承限位系统及限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轴承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用以降低设备在传动过程中的机械载荷摩擦系数。按运动元件摩擦性质的不同,轴承可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类。
[0003]轴承是各类机械装备的重要基础零部件,它的精度、性能、寿命和可靠性对主机的精度、性能、寿命和可靠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轴承安装到位后,还需要采取措施对轴承进行限位,以防止轴承发生位移而导致设备运转性能降低,甚至导致机械装备的损害。
[0004]现有技术中,对轴承内圈一侧限位一般是通过在轴上设置轴肩的方式实现,在另一侧对轴承内圈进行限位的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是通过在轴上设槽或螺纹,通过这个槽或者螺纹固定一个限位部件,进而利用该限位部件对轴承进行限位;另一种是以过盈配合的方式进行限位;第三种是利用粘接的方式进行限位;第四种是在轴端安装轴盖。
[0005]过盈配合和粘接的方式,可靠性差。通过在轴上设槽或者螺纹的方式,对轴承内圈进行限位,会对轴的强度造成损害,从而影响整个机械装备的性能和运行安全。在轴端安装轴盖的方法,无法适用于长轴轴承。长轴轴承而言,长轴结构通常设计为锥形,距离载荷端较远的一段通常轴径较小。

【发明内容】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轴承定位技术存在的可靠性差、影响轴的强度进而影响机械装备性能和运行安全、长轴轴承限位无法适用等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轴承限位系统和限位方法。
[0007]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轴承限位系统,该限位系统包括与轴一体成型的限位凸起1、轴承内圈2和作用力传导部3,该作用力传导部3设于该限位凸起I与该轴承内圈2之间。该作用力传导部3优选与该限位凸起I和该轴承内圈2相接。
[0008]作为优化,该轴承内圈2的内径小于作用力传导部3的最大外径;该轴承内圈2的外径大于作用力传导部3的最大外径。
[0009]该作用力传导部3可以是钢性部件和/或弹性部件,优选为钢性部件。
[0010]具体来讲,该钢性作用力传导部3包括第一钢性部件4和第二钢性部件5,该第一钢性部件4位于轴承内圈2—侧,该第二钢性部件5位于该限位凸起I 一侧。该第一钢性部件4和该第二钢性部件5之间还可设置连接该第一钢性部件4和该第二钢性部件5的连接部件6。作为优选,该第一钢性部件4为钢性环,过盈配合安装于轴上,并与该轴承内圈相接。
[0011]作为实施方式之一,该第二钢性部件5设有与该限位凸起I相配合的卡接部7。
[0012]作为实施方式之一,该钢性作用力传导部3为至少一个一体成型圆环和/或至少一个多瓣扣合圆环。
[0013]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轴承限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在轴上一体成型的限位凸起为着力点,在轴承的装配位置,由远端向近端,对轴承内圈沿轴施加径向作用力。该限位凸起的外径小于该轴承内圈的内径。
[0014]作为【具体实施方式】,该轴承限位方法包括,在该限位凸起与该轴承内圈之间,设置作用力传导部,该轴承内圈的内径小于作用力传导部的最大外径,该轴承内圈的外径大于作用力传导部的最大外径。
[0015]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实现了如下有益效果:
[0016]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轴承限位系统,安装方便,能够在不影响轴的强度,不影响轴承装卸的前提下,实现对轴承内圈的有效限位,尤其适用于长轴轴承。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轴承限位方法,操作简单,对施工环境和施工人员素质要求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0018]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之一所提供轴承限位系统剖视图;
[0019]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之二所提供轴承限位系统剖视图;
[0020]图3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之三所提供轴承限位系统剖视图;
[0021]图4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之四所提供轴承限位系统剖视图;
[0022]图中,
[0023]I为限位凸起;
[0024]2为轴承内圈;
[0025]3为作用力传导部;
[0026]4为第一钢性部件;
[0027]5为第二钢性部件;
[0028]6为连接部件;
[0029]7为卡接部;
[0030]8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2]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轴承限位系统应用于长轴轴承,其长轴为锥形,距离载荷端较远的一段轴径较小。本发明中,定义距离载荷端较远、轴径较小的一端为远端;距离载荷端较近、轴径较大的一端为近端。在距离轴承安装部位一定距离设计凸起挡块或者凸起挡环(即限位凸起1),挡块或者挡环的外径不大于轴承内圈2的内径,以保证不影响轴承内圈2的安装和拆卸。
[0033]如果在轴上设计了挡块,可以设计一种特殊结构的钢性环,钢性环上开有与轴上挡块尺寸和数量相配合的通槽和半通槽(即卡接部7),同时设计有轴向的螺纹孔。钢性环的外径不能大于轴承内圈的外径,以保证钢性环不影响轴承外圈和滚子的安装和拆卸。[0034]首先让钢性环的通槽和轴上的挡块对准,把钢性环推到挡块和轴承之间,然后转动钢性环,使半通槽和轴上的挡块对准,并卡接。优选设计是,半通槽为L形,使钢性环不能继续向轴端方向移动。
[0035]同时在钢性环上设计螺纹孔,钢性环安装到位之后,在钢性环螺纹孔内拧入内六角平端紧定螺钉,拧入紧定螺钉,直至紧定螺钉抵住轴承内圈,此时继续拧入紧定螺钉,将会使钢性环向轴端方向移动,直至钢性环内的半通槽和轴上的挡块完全顶紧,此时在紧定螺钉上安装垫圈和螺母,实现轴承内圈的完全固定。
[0036]该钢性环既可以单独构成作用力传导部3,一端与挡块卡接,另一端与轴承内圈相接。也可以与至少另一钢性部件共同构成作用力传导部3,该钢性环(即钢性部件5)作为作用力传导部的一端,与挡块卡接,另一钢性部件(即钢性部件4)作为该作用力传导部的另一端与轴承内圈相接。钢性部件5和钢性部件4可以不直接相接,而是通过一连接部件6相接。只要是能够以该限位凸起I为着力点,由远端向近端,对轴承内圈2沿轴施加径向作用力的结构,均可实现本发明所预期的目的。
[0037]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也可以在凸起挡块或者凸起挡环(即限位凸起I)与轴承内圈2之间,设一弹性部件(比如弹簧)作为作用力传导部3的一种实现方式。该弹性部件两端,分别与限位凸起和轴承内圈相接。或者,该弹性部件只是作为作用力传导部的一部分,与其他钢性部件一起,共同构成作用力传导部。比如,该弹性部件一端与该限位凸起相接,另一端与一过盈配合装配与轴上的钢性环相接,该过盈配合钢性环与轴承内圈相接。以该限位凸起为着力点,实现对轴承内圈的限位。
[0038]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可以在限位凸起与轴承内圈之间安装一个两瓣对开的钢性环,对开的钢性环之间设计螺纹孔,以将对开的两瓣连接成整圆,同时在钢性环上设计轴向的螺纹孔。钢性环的内径与轴形成间隙配合,以实现钢性环可以在轴上移动,同时保证钢性环的外径不大于轴承内圈的外径,以保证钢性环不影响轴承外圈和滚子的安装和拆卸。
[0039]在轴承内圈安装之后,可以安装对开两瓣的钢性环,用螺栓把对开的两瓣连接成整圆之后。在钢性环螺纹孔内拧入内六角平端紧定螺钉,拧入紧定螺钉,直至紧定螺钉抵住轴承内圈,此时继续拧入紧定螺钉,将会使钢性环向轴端方向移动,直至该钢性环与限位凸起抵接,比如,该钢性环内的半通槽和轴上的挡块完全顶紧,即实现轴承内圈的完全固定。此时在紧定螺钉上安装垫圈和螺母,即实现轴承内圈的限位固定。
[0040]在以上的方案中,也可以在轴承内圈和钢性环之间增加安装一个过盈环,安装完轴承之后,安装过盈环,过盈环靠紧轴承,此时,让紧定螺钉抵住过盈环,实现对轴承内圈固定的冗余机械固定。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在其他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增加过盈环,对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也是有利的。比如,抵靠轴承内圈设置一过盈环(即钢性部件4)后,在该过盈环和轴上的限位凸起之间,设置钢性部件5,并将该钢性部件5通过螺栓固定到该过盈环上。此情况下的钢性部件5可以与轮轴长轴相适应的弧形钢块。在轴上的限位凸起为若干个凸块时,该弧形钢块可以是与限位凸起的个数相适应的若干块,在每个限位凸块与过盈环之间都设独立的弧形钢块;也可以是弧形钢块的个数少于限位凸起的个数,也就是说,有相邻的若干限位凸块与过盈环之间的弧形钢块是一体的。在轴上的限位凸起为凸环时,该弧形钢块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0041]对于凸起挡块的设计可以有多重方案,除了所述方形挡块外,也可以是圆弧形,或者不是分散的挡块,设计成整圈的挡圈。钢性环上通槽和半通槽的形状也可以对应变形。
[0042]尽管已参照优选实施例表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换。
【权利要求】
1.一种轴承限位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限位系统包括与轴一体成型的限位凸起(I)、轴承内圈(2)和作用力传导部(3),该作用力传导部(3)设于该限位凸起(I)与该轴承内圈(2)之间,该轴承内圈(2)的内径大于该限位凸起(I)的外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轴承限位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作用力传导部(3)与该限位凸起(I)和该轴承内圈(2 )相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轴承限位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轴承内圈(2)的内径小于作用力传导部(3)的最大外径;该轴承内圈(2)的外径大于作用力传导部(3)的最大外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轴承限位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作用力传导部(3)为钢性部件和/或弹性部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轴承限位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作用力传导部(3)为钢性部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轴承限位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钢性作用力传导部(3)包括第一钢性部件(4)和第二钢性部件(5),该第一钢性部件(4)位于轴承内圈(2)—侧,该第二钢性部件(5)位于该限位凸起(I) 一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轴承限位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钢性部件(4)和该第二钢性部件(5)之间设置有连接该第一钢性部件(4)和该第二钢性部件(5)的连接部件(6)。
8.如权利要求6所述轴承限位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钢性部件(4)为钢性环,过盈配合安装于轴上,并与该轴承内圈相接。
9.如权利要求6所述轴承限位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钢性部件(5)设有与该限位凸起(I)相配合的卡接部(7)。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轴承限位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钢性作用力传导部(3)为至少一个一体成型圆环和/或至少一个多瓣扣合圆环。
11.一种轴承限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在轴上一体成型的限位凸起为着力点,在轴承的装配位置,由远端向近端,对轴承内圈沿轴施加径向作用力,该限位凸起的外径小于该轴承内圈的内径。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轴承限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轴承限位方法包括,在该限位凸起与该轴承内圈之间,设置作用力传导部,该轴承内圈的内径小于作用力传导部的最大外径,该轴承内圈的外径大于作用力传导部的最大外径。
【文档编号】F16C33/30GK103807300SQ201410012557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0日
【发明者】时洪奎, 郭拥军, 杨剑秋 申请人: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