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开口透声压力容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88421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开口透声压力容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大开口透声压力容器,它涉及一种透声压力容器,以解决透声压力装置为筒形,导致透声压力容器承压低,透声性能差的问题。下法兰与筒体通过连接元件连接,下法兰与下端盖通过纤维缠绕连接,筒体下端的球形下封头装配在支座上,筒身的内壁直径D2与球形上封头的开口直径D1之比大于0.7,上端盖设置在上法兰的上方,且凸缘设置在定位凸台上,上端盖的侧壁上设有两个插块孔,两个插块孔以上端盖的中心对称设置,插块孔位于凸缘的上方,插块座与插块孔过渡配合,插块与插块座螺纹连接,上端盖上设有压力装置接口、电缆引出口和进水口,压力监控装置安装在压力装置接口处,下端盖上设有出水口。本发明用于模拟深海环境。
【专利说明】一种大开口透声压力容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透声压力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大开口透声压力容器。
【背景技术】
[0002]透声压力容器能够实验水池中模拟深海环境,将换能器或水听器放置在里面,然后进行加压,检测换能器或水听器承受静压能力和在静压下的声学参数。现有透声压力装置为筒形,筒身上端与上端盖通过螺栓连接,筒身下端与下端盖通过螺栓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导致容器内部承压低,压力达不到3MPa,为了增加承压能力需将筒身壁厚设计为至少20mm,筒身壁厚的增加导致能够进出的声学设备小,透声性能差;同时螺栓连接方式使得上端盖开启需要逐个螺栓拆卸。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为解决现有透声压力装置为筒形,导致透声压力容器承压低,透声性能差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大开口透声压力容器。
[0004]本发明的一种大开口透声压力容器包括筒体、上法兰、上端盖、下法兰、下端盖、支座、压力监控装置、两个插块座和两个插块,筒体的下端为球形下封头,筒体下端的开口处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下法兰和下端盖,下法兰与筒体通过纤维缠绕连接,下法兰与下端盖通过连接元件连接,筒体下端的球形下封头装配在支座上,筒体的上端为球形上封头,筒身的内壁直径D2与球形上封头的开口直径DI之比大于0.7,上法兰的内壁设有定位凸台,上端盖的外壁设有与定位凸台搭接的凸缘,上端盖设置在上法兰的上方,且凸缘设置在定位凸台上,上端盖的侧壁上设有两个插块孔,两个插块孔以上端盖的中心对称设置,插块孔位于凸缘的上方,每个插块孔对应一个插块座和一个插块,插块座设置在插块孔的里侧端,插块座与插块孔过渡配合,插块与插块座螺纹连接,所述上端盖上设有压力装置接口、电缆引出口和进水口,压力监控装置安装在压力装置接口处,下端盖上设有出水口。
[0005]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6]一、本发明将容器上端开口直径Dl与筒身的内壁直径D2设计为大于0.7,使得透声压力容器能够进出的声学设备更大,筒壁更薄,透声性能更好。
[0007]二、本发明的上端盖和上法兰设计为插块快速开启结构,使得上端盖能迅速开启、安全牢固、密封可靠,操作简单。
[0008]三、本发明上端盖设置压力装置接口,并将压力监控装置安装于此,使得本发明具有自动压力监视功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发明一种大开口透声压力容器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0010]图2是图1的I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1]【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筒体1、上法兰2、上端盖3、下法兰4、下端盖5、支座6、压力监控装置9、两个插块座7和两个插块8,筒体I的下端为球形下封头,筒体I下端的开口处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下法兰4和下端盖5,下法兰4与筒体I通过纤维缠绕连接,下法兰4与下端盖5通过连接元件连接,筒体I下端的球形下封头装配在支座6上,筒体I的上端为球形上封头1-1,筒身的内壁直径D2与球形上封头1-1的开口直径Dl之比大于0.7,上法兰2的内壁设有定位凸台2-1,上端盖3的外壁设有与定位凸台2-1搭接的凸缘3-1,上端盖3设置在上法兰2的上方,且凸缘3-1设置在定位凸台2-1上,上端盖3的侧壁上设有两个插块孔3-2,两个插块孔3-2以上端盖3的中心对称设置,插块孔3-2位于凸缘3-1的上方,每个插块孔3-2对应一个插块座7和一个插块8,插块座7设置在插块孔3-2的里侧端,插块座7与插块孔3-2过渡配合,插块8与插块座7螺纹连接,所述上端盖3上设有压力装置接口 3-3、电缆引出口 3-4和进水口,压力监控装置9安装在压力装置接口 3-3处,下端盖5上设有出水口 5-1。筒体I为带封头的容器形状。
[0012]【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筒体I为碳纤维环氧缠绕制成。碳纤维环氧缠绕制成的容器可满足耐压和透声的要求。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13]【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筒体I的壁厚为3mm?18mm。这个厚度能够满足容器承压能力。相比现有技术的厚度20mm小了很多,减少了影响透声性能容器筒身的壁厚。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0014]【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筒体I的壁厚为5mm。这个厚度能够满足容器承压能力。相比现有技术的厚度20mm小了很多,减少了影响透声性能容器筒身的壁厚。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0015]【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筒体I的壁厚为10mm。这个厚度能够满足容器承压能力。相比现有技术的厚度20mm小了很多,减少了影响透声性能容器筒身的壁厚。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0016]【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筒体I的上端开口直径DlS 1500mm。上端开口为进出要测试的声学设备所用,开口越大,所能放入的声学设备越大。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或五相同。
[0017]【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筒体I的上端开口直径DlS 1000mm。上端开口为进出要测试的声学设备所用,开口越大,所能放入的声学设备越大。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
[0018]【具体实施方式】八: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筒体I的工作段高度 1500_。这样设计为保证放置在这个高度之间的测试设备测量有效,工作段高度内复
合材料满足透声性能要求。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
[0019]【具体实施方式】九: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筒体I的工作段高度 1000mm。这样设计为保证放置在这个高度之间的被测试设备测量有效,工作段高度内
复合材料满足透声性能要求。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八相同。
[0020]【具体实施方式】十: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上法兰2、下法兰4、上端盖3、下端盖5和支座6的材质均为不锈钢。这种材质能承受较高强度的腐蚀环境。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七或八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大开口透声压力容器,所述压力容器包括筒体(1)、上法兰(2)、上端盖(3)、下法兰(4)、下端盖(5)、支座(6)和压力监控装置(9),筒体(1)的下端为球形下封头,筒体(I)下端的开口处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下法兰(4)和下端盖(5),下法兰(4)与筒体(1)通过连接元件连接,下法兰(4)与下端盖(5)通过纤维缠绕连接,筒体(1)下端的球形下封头装配在支座(6)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容器包括两个插块座(7)和两个插块(8),筒体(1)的上端为球形上封头(1-1 ),筒身的内壁直径D2与球形上封头(1-1)的开口直径Dl之比大于0.7,上法兰(2)的内壁设有定位凸台(2-1),上端盖(3)的外壁设有与定位凸台(2-1)搭接的凸缘(3-1),上端盖(3)设置在上法兰(2)的上方,且凸缘(3-1)设置在定位凸台(2-1)上,上端盖(3 )的侧壁上设有两个插块孔(3-2 ),两个插块孔(3-2 )以上端盖(3 )的中心对称设置,插块孔(3-2)位于凸缘(3-1)的上方,每个插块孔(3-2)对应一个插块座(7)和一个插块(8),插块座(7)设置在插块孔(3-2)的里侧端,插块座(7)与插块孔(3-2)过渡配合,插块(8)与插块座(7)螺纹连接,所述上端盖(3)上设有压力装置接口(3-3)、电缆引出口(3-4)和进水口,压力监控装置(9)安装在压力装置接口(3-3)处,下端盖(5)上设有出水口(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开口透声压力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为碳纤维环氧缠绕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大开口透声压力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壁厚为3mm ~18mm 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大开口透声压力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壁厚为5mm 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大开口透声压力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壁厚为IOmm0
6.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一种大开口透声压力容器,其特征在于:筒体(1)的上端开口直径Dl≤1500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大开口透声压力容器,其特征在于:筒体(1)的上端开口直径 Dl ( 1000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大开口透声压力容器,其特征在于:筒体(1)的工作段高度H ^ 150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大开口透声压力容器,其特征在于:筒体(1)的工作段高度H ^ 10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2、3、4、5、7或8所述一种大开口透声压力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法兰(2)、下法兰(4)、上端盖(3)、下端盖(5)和支座(6)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文档编号】F16J13/02GK103836187SQ201410074756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3日
【发明者】侯传礼, 姜广祥, 陈家正, 杨丽萍, 吴伟萍, 费春东, 王洪运, 信观江, 伊翠云, 贾雪 申请人: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