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注塑聚乙烯塑料变径接头管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17725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新型注塑聚乙烯塑料变径接头管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注塑聚乙烯塑料变径接头管件,属于塑料管件【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注塑聚乙烯(PE)塑料变径接头管件整体结构设计不合理,管件自身阻力系数大,系统运行能耗高的问题。它采用的变径接头主体是由主管接管段和支管接管段之间通过变径过渡段联体连接一次性注塑成型所构成,主管接管段与变径过渡段相互联体连接处的内、外转角和变径过渡段与支管接管段相互联体连接处的内、外转角均为平滑过渡圆弧角。其整体结构简单实用,管件自身阻力系数小,输送介质产生的压力降小,系统运行能耗低,使用安全方便,适用于燃气、给水输送的聚乙烯(PE)塑料管道。
【专利说明】新型注塑聚乙烯塑料变径接头管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管件【技术领域】中一种注塑聚乙烯(PE)塑料变径接头管件。

【背景技术】
[0002]随着聚乙烯(PE)塑料管道在燃气、给水输送中的广泛应用和不断发展,对所配用注塑聚乙烯变径接头管件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已知技术中,现有的注塑聚乙烯变径接头管件是由主管接管段、变径过渡段和支管接管段连接构成,但主管接管段通过变径过渡段连接支管接管段的连接处转角都是尖角过渡突变结构,受其构造所限,其整体结构设计不合理,管件自身阻力系数大,尤其变径比较大的异径管件对输送介质产生的较大的压力降,造成系统运行能耗高,应用受到限制,再是由于加工制作变径接头管件的聚乙烯(PE)材料本身加热熔融粘度大、流动性差,在成型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注塑应力集中点,特别是支管接管段靠近变径过渡段部位静液压试验中往往出现局部外径变粗、且易呈现沿周向分布的纵向裂纹、鼓包现象,给管道的长期应用运行潜在有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的注塑聚乙烯(PE)塑料变径接头管件整体结构设计不合理,管件自身阻力系数大,系统运行能耗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结构简单实用,管件自身阻力系数小,输送介质产生的压力降小,系统运行能耗低,成型加工不产生注塑应力集中点,使用安全方便的新型注塑聚乙烯(PE)塑料变径接头管件。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新型注塑聚乙烯塑料变径接头管件,它采用的变径接头主体是由主管接管段和支管接管段之间通过变径过渡段联体连接一次性注塑成型所构成,主管接管段与变径过渡段相互联体连接处的内、外转角和变径过渡段与支管接管段相互联体连接处的内、外转角均为平滑过渡圆弧角。这样的结构更有利于熔体粘度大、流动性差的聚乙烯(PE)材料在注塑过程中顺利充模和消除应力集中点,一是消除熔体入口效应有利于注塑加工时熔融料的充模流动、降低注塑产生的内应力,二是注塑管件冷却后收缩均匀减少注塑加工缺陷,所注塑的聚乙烯(PE)塑料变径接头管件一次性合格率高。
[0006]上述的新型注塑聚乙烯塑料变径接头管件,所述变径接头主体的主管接管段与变径过渡段相互联体连接处内转过渡圆弧角的半径为主管接管段壁厚的80% -160%,主管接管段与变径过渡段相互联体连接处外转过渡圆弧角的半径Rb为主管接管段壁厚的150% -250%,支管接管段与变径过渡段相互联体连接处内转过渡圆弧角的半径为支管接管段壁厚的100% -200%,支管接管段与变径过渡段相互联体连接处外转过渡圆弧角的半径为支管接管段壁厚的200% -300%。
[0007]上述的新型注塑聚乙烯塑料变径管接头管件,所述变径接头主体的变径过渡段与主管接管段相互联体连接端即大口径端的壁厚与主管接管段壁厚相等,变径过渡段与支管接管段相互联体连接端即小口径端的壁厚等于或大于支管接管段壁厚,变径过渡段的壁厚由连接主管接管段的壁厚至连接支管接管段的壁厚为逐渐变薄平滑过渡到支管接管段壁厚。这种结构的变径管接头管件介质流道变化呈现流线体状,应用到管道连接系统中其积极效果是降低管件对介质流动产生的阻力、减少管件压力降,提高管道输送效率,降低介质输送能量消耗。
[0008]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与现有的注塑聚乙烯塑料变径管接头管件一样,按照设计要求,装配连接到输送管道,主管接管段和支管接管段的接口分别对接连接相应规格型号的管材,连接组成输送管道。
[0009]由于本实用新型设计采用的上述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解决现有的注塑聚乙烯(PE)塑料变径接头管件整体结构设计不合理,管件自身阻力系数大,系统运行能耗高的问题。已经过数次试验试用结构表明,它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整体结构简单实用,管件自身阻力系数小,输送介质产生的压力降小,系统运行能耗低,成型加工不产生注塑应力集中点,受压变形量小且均匀,无局部鼓包、裂纹,使用安全方便等优点,适用于燃气、给水输送的聚乙烯(PE)塑料管道。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1]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简图。
[0012]附图2是图1的左视图。
[0013]图3是图1实施例应用装连于塑料管道的结构简图。
[0014]附图中各标号为:1_变径接头主体;2_主管接管段;3_变径过渡段;4_支管接管段;5-dnl60mm管材;6-dn90mm管材;Ra_主管接管段与变径过渡段相互联体连接处内转过渡圆弧角的半径;Rb_主管接管段与变径过渡段相互联体连接处外转过渡圆弧角的半径;Re-支管接管段与变径过渡段相互联体连接处内转过渡圆弧角的半径;Rd-支管接管段与变径过渡段相互联体连接处外转过渡圆弧角的半径;E1-主管接管段壁厚;E2-支管接管段壁厚。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变径接头主体I是由主管接管段2和支管接管段4之间通过变径过渡段3联体连接一次性注塑成型所构成,主管接管段2与变径过渡段3相互联体连接处的内、外转角和变径过渡段3与支管接管段4相互联体连接处的内、外转角均为平滑过渡圆弧角;主管接管段2与变径过渡段3相互联体连接处内转过渡圆弧角的半径Ra为主管接管段壁厚El的100%,主管接管段2与变径过渡段3相互联体连接处外转过渡圆弧角的半径Rb为主管接管段壁厚El的200 %,支管接管段4与变径过渡段3相互联体连接处内转过渡圆弧角的半径Re为支管接管段壁厚E2的150%,支管接管段4与变径过渡段3相互联体连接处外转过渡圆弧角的半径Rd为支管接管段壁厚E2的250 %;变径过渡段3与主管接管段2相互联体连接端即大口径端的壁厚与主管接管段壁厚El相等,变径过渡段3与支管接管段4相互联体连接端即小口径端的壁厚等于支管接管段壁厚E2,变径过渡段的壁厚由连接主管接管段I的壁厚至连接支管接管段4的壁厚为逐渐变薄平滑过渡到支管接管段壁厚E2。
[0016]参见附图3,本应用实施例的变径接头主体I规格为160/90mm,变径管件主体的主管接管段2接口对接dn 160mm聚乙烯塑料管5,支管接管段4的接口对接dn90mm聚乙烯塑料管6。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注塑聚乙烯塑料变径接头管件,它采用的变径接头主体(I)是由主管接管段(2)和支管接管段(4)之间通过变径过渡段(3)联体连接一次性注塑成型所构成,其特征是,主管接管段(2)与变径过渡段(3)相互联体连接处的内、外转角和变径过渡段(3)与支管接管段(4)相互联体连接处的内、外转角均为平滑过渡圆弧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注塑聚乙烯塑料变径接头管件,其特征是,变径接头主体(I)的主管接管段(2)与变径过渡段(3)相互联体连接处内转过渡圆弧角的半径(Ra)为主管接管段壁厚(El)的80% -160%,主管接管段(2)与变径过渡段(3)相互联体连接处外转过渡圆弧角的半径(Rb)为主管接管段壁厚(El)的150% -250%,支管接管段(4)与变径过渡段(3)相互联体连接处内转过渡圆弧角的半径(Re)为支管接管段壁厚(E2)的100% -200%,支管接管段(4)与变径过渡段(3)相互联体连接处外转过渡圆弧角的半径(Rd)为支管接管段壁厚(E2)的200% -3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注塑聚乙烯塑料变径接头管件,其特征是,变径接头主体(I)的变径过渡段(3)与主管接管段(2)相互联体连接端的壁厚与主管接管段壁厚(El)相等,变径过渡段(3)与支管接管段(4)相互联体连接端的壁厚等于支管接管段壁厚(E2),变径过渡段(3)的壁厚由连接主管接管段(I)的壁厚至连接支管接管段(4)的壁厚为逐渐变薄平滑过渡到支管接管段壁厚(E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新型注塑聚乙烯塑料变径接头管件,其特征是,变径接头主体(I)的变径过渡段(3)与支管接管段(4)相互联体连接端的壁厚大于支管接管段壁厚(E2)。
【文档编号】F16L25/14GK204083627SQ201420435691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4日
【发明者】王茂峰, 王炳玲, 赵淑军, 王炳晔, 邢宏飞, 陈文红, 邢梓杉 申请人:王茂峰, 邢梓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