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动力公交车用混动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722889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空气动力公交车用混动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名称是空气动力公交车用混动器。它主要是解决公交车在行驶中,由于频繁起动,导致刹车部件磨损快、寿命短,油耗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在已有变速箱上固定有具有蓄能、放能执行机构的副箱;所述的蓄能、放能执行机构是在输出轴的延长轴上安装有刹车蓄能主动齿轮、同步器和放能从动齿轮,同步器通过其两侧的同步器锥环分别与刹车蓄能主动齿轮和放能从动齿轮联接,在中间轴的延长轴上安装有控制蓄放能齿轮轴的同步器,蓄放能齿轮轴通过轴承联接在中间轴的后端部,刹车蓄能主动齿轮和放能从动齿轮分别与蓄放能齿轮轴上的齿轮动配合联接,在上述两个同步器上分别设有操纵机构。本实用新型延长了刹车片等制动零件的寿命,减少了车辆的油耗及排放。
【专利说明】空气动力公交车用混动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蓄放能执行机构的变速箱混动器,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用于公交车上的空气动力公交车用混动器。

【背景技术】
[0002]城市公交车在行驶的过程中,由于频繁进出站,等红绿灯,以及城市交通拥堵等因素,车辆经常处于怠速等待,频繁起动,刹车减速等状况中,因此容易导致刹车部件磨损快、寿命短,车辆油耗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出的一种可以降低车辆的油耗,减缓制动零件的磨损,达到节能、减排和延长车辆制动零部件寿命的变速箱混动器。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包括设在变速箱内的输出轴和中间轴,以及设在输出轴和中间轴上的前进挡和倒档,其特征是:在变速箱上固定有具有蓄能、放能执行机构的副箱;所述的蓄能、放能执行机构是在输出轴的延长轴上安装有刹车蓄能主动齿轮、同步器和放能从动齿轮,同步器通过其两侧的同步器锥环分别与刹车蓄能主动齿轮和放能从动齿轮联接,在中间轴的延长轴上安装有控制蓄放能齿轮轴的同步器,蓄放能齿轮轴通过轴承联接在中间轴的后端部,刹车蓄能主动齿轮和放能从动齿轮分别与蓄放能齿轮轴上的齿轮动配合联接,在上述两个同步器上分别设有操纵机构。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设在输出轴上的同步器上的操纵机构是,该操纵机构的拨叉轴上联接的拨叉放入同步器齿套的凹槽中,同步器通过同步器齿套两侧的同步器锥环分别与刹车蓄能主动齿轮和放能从动齿轮联接。
[000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设在中间轴上的同步器上的操纵机构是,该操纵机构的拨叉轴上联接的拨叉放入同步器齿套的凹槽中,同步器通过同步器锥环与蓄放能齿轮轴联接。
[000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蓄放能齿轮轴的末端通过内花键与液压泵马达联接。
[0008]本实用新型的主变速箱功能与已有的机械式变速箱功能相同,在已有的机械式变速箱上增加一个具有蓄放能执行机构的副箱;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变速箱后增加副箱,设计蓄能、放能档位及其操纵机构。通过操纵机构控制蓄能、放能档位切换,进而实现动能和液压能之间的相互转换。在车辆怠速、刹车时通过蓄能齿轮副将怠速、刹车动能回收,通过液压泵转化为液压能存储起来贮存在液压蓄能器中,同时液压泵产生的反制动力使车辆减速及停止;在车辆起步时再通过马达、放能齿轮副,将液压能转化为动能输出,供车辆起步。由于采用蓄能方式刹车,延长了如刹车片等制动零件的寿命,而采用放能方式起步,减少了车辆的油耗及排放,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图1中安装在输出轴3上的操纵机构8和同步器5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3是图1中安装在中间轴11上的操纵机构15和同步器1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1所示,在变速箱I上设有具有蓄能、放能执行机构的副箱2,副箱2通过螺栓固定在变速箱I上,变速箱I中安装有多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档齿轮副,以及同步器52、53、54、55、56、57、58、59、60、61、62 ;副箱2中设有的蓄能、放能执行机构是,延长变速箱I中的输出轴3,在输出轴3的延长轴上安装刹车蓄能主动齿轮4、同步器5和放能从动齿轮6,同步器5通过其上的同步器锥环31与刹车蓄能主动齿轮4联接,同步器5通过其上的同步器锥环35与放能从动齿轮6联接;变速箱输出轴3末端用球轴承7支撑在副箱2上,输出轴3末端通过花键联接安装输出法兰9,并由螺母10压紧;在副箱2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控制上述同步器5的蓄放能操纵机构8 ;延长变速箱I的中间轴11,在该延长的中间轴11上通过花键联接同步器12,在中间轴11末端通过滚针轴承13与蓄放能齿轮轴14联接,蓄放能齿轮轴14另一端由圆柱滚子轴承16支撑在副箱2上,蓄放能齿轮轴14末端为内花键与液压泵/马达17联接。在副箱2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控制同步器12的蓄放能操纵机构15,同步器12通过其上的同步器锥环48与蓄放能齿轮轴14联接;输出轴3上的刹车蓄能主动齿轮4与联接在中间轴11上的蓄放能齿轮轴14上的齿轮动配合联接组成蓄能齿轮副,放能从动齿轮6与蓄放能齿轮轴14上的齿轮动配合联接组成放能齿轮副;当车辆减速、制动时,操纵机构8控制同步器5挂蓄能挡,即蓄能齿轮副中的刹车蓄能主动齿轮4与蓄放能齿轮轴14上的齿轮啮合联接,车辆本身的动能通过后轮、后桥、输出轴3、蓄能齿轮副中的蓄放能齿轮轴14传递给液压泵17,转化成液压能贮存在液压蓄能器中,同时液压泵17产生的反制动力使车辆减速及停止;当车辆怠速时,操纵机构15控制同步器12挂蓄放能齿轮轴14,则发动机动能通过中间轴11、蓄放能齿轮轴14传递给液压泵17,转化成液压能贮存在液压蓄能器中;当车辆起步、加速时,操纵机构8控制同步器5挂放能档,即放能齿轮副中的蓄放能齿轮轴14上的齿轮与放能从动齿轮6啮合联接,此时液压蓄能器向液压马达17释放能量,再通过蓄放能齿轮轴14、放能从动齿轮6、输出轴3和输出法兰9,后桥、后轮等驱动车辆行驶;当车辆启动行驶到一定的稳定速度或存储的能量用完时,改为发动机作为动力输入,主箱变速箱I进行正常挂档行驶。
[0013]如图2所示操纵机构8,在操纵机构8的拨叉轴30上按顺序依次固定有拨叉29、止推垫片28、高速档回位弹簧27、弹簧座26与活塞21,拨叉轴30的端头用螺母22锁紧活塞21 ;止推垫片28定位在副箱2的箱体上,弹簧座26定位在活塞21内,回位弹簧27的一端定位在止推垫片28上,一端定位在弹簧座26内,为了防止气缸24内串气,在活塞21内装有O型圈25,O型圈25安装在弹簧座26与螺母22之间的拨叉轴30上;拨叉轴30固定螺母22的一端穿过副箱2箱体上的通孔,该通孔内安装有防止漏气的O型圈,然后再用气缸24将活塞21罩住,并用固定螺栓20将气缸24固定在副箱2的箱体上,为了防止漏气,在副箱2的箱体和气缸24之间加有O型圈19 ;在副箱2箱体上安装有接口 18,在气缸24上安装有接口 23 ;在拨叉轴30上用螺栓联接安装有拨叉29,拨叉29的叉脚放入同步器5的齿套33的凹槽中,同步器齿套33与同步器齿座36采用花键活动联接,同步器齿套33与其两侧的同步器同步环32、34,以及同步器锥环31、35采用花键活动联接,同步器锥环31与刹车蓄能主动齿轮4采用花键固定联接;同步器锥环35与放能从动齿轮6采用花键固定联接。需要操纵机构8控制同步器5挂刹车蓄能档时,拨叉轴30向图2的左方运动,从气缸24上的接口 23进气,由副箱2箱体上的接口 18出气,气压压力克服弹簧力使活塞21运动到极限位置,此时弹簧座26与副箱2箱体接触,达到活塞21需要的位置;同时拨叉轴30带动拨叉29,由拨叉29带动同步器齿套33向左运动,联接上同步器同步环32、同步器锥环31,由于同步器锥环31与刹车蓄能主动齿轮4为花键固定联接,此时即挂刹车蓄能档。需要操纵机构8控制同步器5挂放能档时,拨叉轴30向图2的右方运动,从副箱2箱体上的接口 18进气,由气缸24上的接口 23出气,气压压力克服弹簧力使活塞21运动到极限位置,此时活塞21与气缸24接触,达到活塞21需要的位置;同时拨叉轴30带动拨叉29,拨叉29带动同步器齿套33向右运动,联接上同步器同步环34、同步器锥环35,由于同步器锥环35与放能从动齿轮6为花键固定联接,此时即挂放能档。
[0014]如图3所示操纵机构15,在操纵机构15的拨叉轴46上按顺序依次固定有拨叉47、活塞40与回位弹簧44,拨叉轴46的端头用螺母41锁紧活塞40 ;活塞40定位在副箱2箱体上,弹簧44的一端定位在活塞40上,一端定位在气缸43内,为了防止气缸43内串气,在活塞40内装有O型圈45,O型圈45安装在拨叉轴46上;拨叉轴46固定螺母41的一端穿过副箱2箱体上的通孔,该通孔内安装有防止漏气的O型圈,然后再用气缸43将活塞40罩住,并用固定螺栓39将气缸43固定在副箱2箱体上,为了防止漏气,在副箱2箱体和气缸43之间加有O型圈38 ;在副箱2箱体上安装有接口 37,在气缸43上安装有接口 42 ;在拨叉轴46上用螺栓联接安装有拨叉47 ;拨叉47的叉脚放入同步器12的齿套50的凹槽中,同步器齿套50与同步器齿座51采用花键活动联接,同步器齿套50与同步器同步环49,以及同步器锥形环48采用花键活动联接,同步器锥环48与蓄放能齿轮轴14采用花键固定联接。需要操纵机构15控制同步器12挂怠速蓄能档时,拨叉轴46向图3右方运动,从副箱
2箱体上的接口 37进气,由气缸43上的接口 42出气,气压压力克服弹簧力使活塞40运动到极限位置,此时活塞40与气缸43接触,达到活塞40需要的位置;同时拨叉轴46带动拨叉47,拨叉47带动同步器齿套50向右运动,联接上同步器同步环49、同步器锥环48,由于同步器锥环48与蓄放能齿轮轴14为花键固定联接,此时即挂怠速蓄能档。
[0015]当车辆启动到一定速度或蓄能能量用完后,改为发动机动力输入驱动混动器,如图1所示,变速箱I中的同步器54、56、及齿套58根据车辆行驶时速分别挂相应档位,驱动车辆行驶。
【权利要求】
1.一种空气动力公交车用混动器,包括设在变速箱(I)内的输出轴(3 )和中间轴(11),以及设在输出轴(3)和中间轴(11)上的前进挡和倒档,其特征是:在变速箱(I)上固定有具有蓄能、放能执行机构的副箱(2);所述的蓄能、放能执行机构是在输出轴(3)的延长轴上安装有刹车蓄能主动齿轮(4)、同步器(5)和放能从动齿轮(6),同步器(5)通过其两侧的同步器锥环(31、35)分别与刹车蓄能主动齿轮(4)和放能从动齿轮(6)联接,在中间轴(11)的延长轴上安装有控制蓄放能齿轮轴(14)的同步器(12),蓄放能齿轮轴(14)通过轴承联接在中间轴(11)的后端部,刹车蓄能主动齿轮(4)和放能从动齿轮(6)分别与蓄放能齿轮轴(14)上的齿轮动配合联接,在上述两个同步器(5、12)上分别设有操纵机构(8、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动力公交车用混动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设在输出轴(3)上的同步器(5)上的操纵机构(8)是,该操纵机构(8)的拨叉轴(30)上联接的拨叉(29)放入同步器(5)齿套(33)的凹槽中,同步器(5)通过同步器齿套(33)两侧的同步器锥环(31、35)分别与刹车蓄能主动齿轮(4)和放能从动齿轮(6)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动力公交车用混动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设在中间轴(11)上的同步器(12)上的操纵机构(15)是,该操纵机构(15)的拨叉轴(46)上联接的拨叉(47)放入同步器(12)齿套(50)的凹槽中,同步器(12)通过同步器锥环(48)与蓄放能齿轮轴(14)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动力公交车用混动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蓄放能齿轮轴(14)的末端通过内花键与液压泵马达(17)联接。
【文档编号】F16H63/32GK204127300SQ201420554729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5日
【发明者】陈华芳, 周永娟, 邓伟伟, 雷仕泽, 叶军, 邓官平 申请人:湖北江山汽车变速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