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41825阅读:586来源:国知局
阀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阀装置的改良,该阀装置安装于汽车、两轮摩托车等的燃料箱,并以在开阀状态下使燃料箱内外连通的方式发挥功能。



背景技术:

作为构成燃料箱的通气流路的阀装置,具有如下阀装置,其具有外套筒、内套筒以及浮子,在上升位置,浮子落坐于在外套筒的上部所形成的阀口(参照专利文献1)。外套筒在阀口的上部具有通向导体的连接部,为了提高落坐时的密封性,在浮子的上部配备有密封部件。

该专利文献1的阀装置除了上述密封部件外,还另外需要使上述外套筒的连接部与导体之间密封的密封部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6866058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的问题点在于,在这种阀装置中,将具备密封功能的构件单一化,实现这种阀装置的构成零件个数的最小化,还实现低廉化。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为一种阀装置,其构成燃料箱的通气流路的一部分,并具有:浮阀;收纳该浮阀的壳体;以及外侧部件,该外侧部件收纳该壳体的至少上部侧,并且具备向燃料箱侧安装的安装部,上述阀装置的特征在于,在形成有第一贯通孔的上述壳体的顶部与形成有连通于箱外的第二贯通孔的上述外侧部件的顶部之间,夹持筒状密封体的一部分,上述筒状密封体被嵌入上述第一贯通孔而使内部与上述第二贯通孔连通,并且,上述筒状密封体的下端成为上述浮阀的阀座。

通过上述筒状密封体,能够将外侧部件的顶部与筒状密封体之间以及筒状密封体与壳体的顶部之间密封成气密状态。另外,在该阀装置中,上述筒状密封体兼做上述浮阀的阀座。由此,能够由一个上述筒状密封体构成具备密封功能的构件。

本发明优选的方案之一为,使上述筒状密封体的一部分构成夹持于上述壳体的顶部与上述外侧部件的顶部之间的外凸缘部。

另外,本发明优选的方案之一为,在上述壳体及上述外侧部件的任一方具备与卡合孔卡合的卡合爪,该卡合孔设于上述壳体及上述外侧部件的另一方。该情况下,本发明优选的方案之一还为,将上述卡合爪设于上述壳体的顶部,并且将上述卡合孔设于上述外侧部件的顶部。

若在上述外侧部件的顶部设置贯通部,并且在上述壳体的侧部设置贯通部,则能够使通过这些贯通部的流路上下蜿蜒,能够尽可能地防止浮阀向上述阀座落坐前的状态下的燃料向箱外的流出。

另外,若上述壳体由外侧筒体和内侧筒体构成,上述内侧筒体在与该外侧筒体之间形成间隙地与该外侧筒体组合,并且,在上述内侧筒体的侧部设置贯通部,而且位于该贯通部的上方的外侧筒体的上端部为上述间隙的开放端,则能够使通过该开放端、间隙、贯通部的流路上下蜿蜒,能够尽可能地防止浮阀向上述阀座落坐前的状态下的燃料向箱外的流出。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阀装置能够将具备密封功能的构件单一化成上述筒状密封体,因此,本发明有助于这种阀装置的构成零件个数的最小化,还有助于低廉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阀装置(第一例)的立体图。

图2是将构成上述第一例的阀装置的外侧部件和壳体以分离的状态示出的立体图。

图3是上述第一例的阀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A-A线位置的剖视图,表示浮阀处于下降位置的开阀状态。

图5是图3的B-B线位置的剖视图,表示浮阀处于下降位置的开阀状态。

图6是图3的C-C线位置的剖视图,表示浮阀处于下降位置的开阀状态。

图7是图3的C-C线位置的剖视图,表示未图示的燃料流入壳体内而浮阀上升后的闭阀状态。

图8是构成上述第一例的阀装置的筒状密封体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阀装置(第二例)的侧视图。

图10是上述第二例的阀装置的俯视图。

图11是图10的D-D线位置的剖视图,表示浮阀处于下降位置的开阀状态。

图12是上述第二例的阀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将构成上述第二例的阀装置的外侧部件和构成壳体的内侧筒体以分离的状态示出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1~图13,对本发明的典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阀装置安装于汽车、两轮摩托车等的燃料箱,形成该燃料箱的通气流路1的一部分,并且,以在开阀状态下使燃料箱内外连通的方式发挥功能(参照图4及图11)。

(第一例)图1~图8所示的阀装置(第一例)使用设于燃料箱内的未图示的支架而配备于燃料箱。

该阀装置具备:浮阀2;收纳浮阀2的壳体3;收纳该壳体3的外侧部件4;以及封闭外侧部件4的下端的盖体5(参照图4)。该浮阀2、壳体3、外侧部件4、盖体5典型地为塑料制。

上述壳体3实质上呈圆筒状,其具有顶部3a,并且,在该顶部3a的中央具有圆形的第一贯通孔3b,而且使下端开放。另外,在顶部3a的外侧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一对板状突出部3c、3c(参照图2)。一对板状突出部3c、3c以使其板面对向的方式配置,在这样配置的一对板状突出部3c、3c间形成有上述第一贯通孔3b。

另一方面,上述外侧部件4实质上呈圆筒状,其具有顶部4a,并且,在该顶部4a的中央具有圆形的第二贯通孔4b,而且使下端开放(参照图4)。该第二贯通孔4b经由排气口4c而与箱外连通,排气口4c呈管状,使管一端4d在外侧部件4的顶部4b的上面侧与该顶部4b的中央一体地连接并沿横向延长,而且将管另一端4e作为向形成上述通气流路1的一部分的未图示的管体的一端的连结部。就外侧部件4的顶部4a而言,在夹着排气口4c的管一端4d的两侧分别形成有能够小间隙地收容上述板状突出部3c的卡合孔3d(参照图2及5)。另外,在外侧部件4的顶部4a与下端之间形成有向燃料箱侧安装的安装部4g(参照图2)。在图示的例中,该安装部4g具备与上述支架匹配的形状,且分别配备于上述排气口4c的左右。该安装部4g的形状配合上述支架的形状而被适当变更。另外,在外侧部件4的下端侧的侧部的外表面形成有爪部4j。

该壳体3和外侧部件4在形成有上述第一贯通孔3b的上述壳体3的顶部3a与形成有上述第二贯通孔4b的上述外侧部件4的顶部4a之间夹持筒状密封体7的一部分而进行组合,上述筒状密封体7被嵌入上述第一贯通孔3b而使内部与上述第二贯通孔4b连通。

上述筒状密封体7由橡胶或具备橡胶状弹性的塑料构成。在图示的例中,该筒状密封体7在筒上端具有形成环绕状的外凸缘部7a(参照图8)。在该外凸缘部7a的上表面形成有环绕突条7b。外凸缘部7a的外径比上述第一贯通孔3b的孔径大。筒状密封体7的外周部在其上下方向大致中间的位置形成有环绕鼓出部7c。在该环绕鼓出部7c与上述外凸缘部7a之间形成有相当于上述壳体3的顶部3a的厚度的量的间隔。在环绕鼓出部7c与筒状密封体7的筒下端之间,形成有随着靠近该筒下端而筒状密封体7的外径缩小的环绕倾斜面7d。

在图示的例中,筒状密封体7使其筒下端侧在前而从上方嵌入第一贯通孔3b。在嵌入后的位置,筒状密封体7的外凸缘部7a与壳体3的顶部3a的外表面相接,上述环绕鼓出部7c与壳体3的顶部3a的内表面相接。

这样,从将筒状密封体7嵌入第一贯通孔3b的状态,当以在壳体3的顶部3a所形成的一对板状突出部3c、3c分别嵌入在外侧部件4的顶部4a所形成的对应的卡合孔3d的方式将壳体3从下方装入外侧部件4内时,第二贯通孔4b位于筒状密封体7的上端的正上方,而且通过壳体3的顶部3a的外表面和外侧部件4的顶部4a的内表面的围绕上述第二贯通孔4b的部位夹持筒状密封体7的外凸缘部7a。即,在图示的例中,在上述壳体3与上述外侧部件4之间夹持的上述筒状密封体7的一部分构成上述外凸缘部7a。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上述壳体3及上述外侧部件4的任一方具备与在它们中另一方所设置的卡合孔3d卡合的卡合爪3d来维持该筒状密封体7的一部分的夹持状态、也就是、上述壳体3与外侧部件4的组合状态。在图示的例中,在上述壳体3的顶部3a设置上述卡合爪3d,而且在上述外侧部件4的顶部4a设有上述卡合孔3d(参照图2)。该卡合爪3d分别形成于上述一对板状突出部3c、3c。在一对板状突出部3c、3c分别形成有分割槽3e,由此所划分的板状突出部3c的一部分构成弹性片3f,该弹性片3f将上端作为构成弹性变形的中心的基部、将下端作为自由端。卡合爪3d形成于该弹性片3f的不与另一板状突出部3c对向的一侧。从弹性片3f的基部导卡合爪3d的爪尖之间构成随着朝向下方而向外侧伸出的倾斜面3g。

如上所述,当将壳体3放入外侧部件4内时,通过上述倾斜面3g,一边使弹性片3f弯曲,一边将板状突出部3c收容到卡合孔3d。在该结束收容的位置,将卡合爪3d从外侧部件4的顶部4a的外表面突出,弹性恢复而挂住该顶部4b的外表面。由此,维持上述壳体3与外侧部件4的组合状态(图1)。

外侧部件4的内径比壳体3的外径大,且在如上地组合后的外侧部件4的侧部与壳体3的侧部之间横贯全周形成有间隙s,该间隙s形成上述通气流路1的一部分(参照图4)。

浮阀2具备浮子主体20和能够偏斜地配备于该浮子主体20的上部的阀芯21而成。

在图示的例中,浮子主体20呈圆筒状,其将上端实质上封闭,在内部具有围绕芯部20a的环状空间20b,且使该环状空间20b在下端侧开放。在环状空间20b收纳有压缩盘簧6,压缩盘簧6使弹簧上端与该环状空间20b的最内部抵接,而且是弹簧下端与上述盖体5的底板5b抵接,进而对浮阀2总是作用向上方的固定的弹力。

阀芯21具有以下的(1)~(4)各部(图4参照)。

(1)在上述浮阀2的上升时,封闭上述第一贯通孔3b的密封部21a

(2)挂住上述浮子主体20的一部分而形成上述偏斜的中心的钩挂部21b

(3)在上述密封部21a的背侧突出的抵接部21c

(4)上述偏斜时与上述筒状密封体7的下端抵接的支点部21d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阀装置中,通过因上述偏斜而抵接部21c向形成于上述浮子主体20的上部的被抵接部20c的抵接,从而产生上述阀芯21向水平方向的移动。

盖体5具备:具备与外侧部件4的下端的外径大致相等的内径的短尺寸筒状部5a;以及封闭该短尺寸筒状部5a的筒下端的底板5b(参照图1及4)。将浮阀2收纳于如上所述地与外侧部件4组合后的壳体3的顶部3a下,之后当将外侧部件4的下端侧装入盖体5内时,形成于外侧部件4的上述爪部4j与形成于盖体5的短尺寸筒状部5a的卡合窗5c卡合,利用该盖体5将外侧部件4及壳体3的下端封闭,通过该盖体5的上述底板5b来支撑处于下降位置的浮阀2。在该盖体5的底板5b的中央形成有贯通部5d(图4参照)。

如上所述,通过组合浮阀2、壳体3、外侧部件4、盖体5,构成阀装置。在该阀装置中,从壳体3的顶部3a的内表面向下方突出的上述筒状密封体7的下端构成上述浮阀2的阀座7e。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外侧部件4的顶部4a设置贯通部4k(参照图1),而且在上述壳体3的侧部设有贯通部3h(参照图2)。在外侧部件4的顶部4a的外周部形成有多个外侧部件4的贯通部4k。各外侧部件4的贯通部4k分别与上述外侧部件4与壳体3之间的上述间隙s连通,且呈在外侧部件4的周向上长的长孔状。在壳体3的侧部形成有多个壳体3的贯通部3h。各壳体3的贯通部3h呈在上下方向上长的长孔状。

在浮阀2处于使其下端与上述盖体5相接的下降位置时,箱内外能够通过上述外侧部件4的贯通部4k、壳体3的贯通部3h、筒状密封体7、第二贯通孔4b、排气口4c而连通。外侧部件4的贯通部4k形成于外侧部件4的顶部4a,壳体3的贯通部3h形成于壳体3的侧部,因此,通过这些贯通部3h、4k的流路上下蜿蜒,尽可能地防止浮阀2向上述阀座7e落坐前的状态下的燃料向箱外的流出。当燃料流入壳体3内时,浮阀2将在该壳体3内面对的上述筒状密封体7的筒下端作为阀座7e,上升至使配备于其上部的阀芯21落坐于阀座7e的位置。由此,阻断箱内外的上述连通。当燃料从壳体3内流出时,浮阀2再次下降,箱内外经由阀装置而能够再次连通。

在本实施方式的阀装置中,能够通过上述筒状密封体7而将外侧部件4的顶部4a与筒状密封体7之间以及筒状密封体7与壳体3的顶部3a之间密封成气密状态。在图示的例中,通过上述夹持,将筒状密封体7的外凸缘部7a以弹性变形的状态与外侧部件4的顶部4a的第二贯通孔4b的孔缘部及壳体3的顶部3a的第一贯通孔3b的孔缘部压接,阀装置与箱外之间的通气仅通过筒状密封体7的内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阀装置中,上述筒状密封体7兼做上述浮阀2的阀座7e。由此,本实施方式的阀装置能够通过一个上述筒状密封体7来构成具备密封功能的构件,有助于这种阀装置的构成零件个数的最小化、还有助于低廉化。

在燃料向壳体3内流入时,通过由此而上升的浮阀2的阀芯21的密封部21a来封闭筒状密封体7的下端、也就是阀座7e,阻止燃料流入箱外。当燃料从壳体3内流出时,在浮阀2能够下降时,浮子主体20和阀芯21在上述钩挂部21b侧连接而在支点部21d侧未连接,因此阀芯21使支点部21d与筒状密封体7的下端抵接,并将该抵接部位作为支点以使钩挂部21b侧倾斜向下的方式偏斜。与此同时,在由于上述偏斜而使抵接部21c与被抵接部20c相接时,被抵接部20c的水平方向上的位置不改变,因此阀芯21一边进行上述偏斜,一边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由此,无论在箱内为高压的情况下,还是在上述筒状密封体7和密封部21a由易于紧密接触的材料构成的情况下,都能够实现上述筒状密封体7与密封部21a的分离、也就是阀装置的顺滑的开阀。

(第二例)

图9~图13所示的阀装置(第二例)安装于燃料箱T的上部。该阀装置具备:封闭在燃料箱T的上部所形成的安装用孔Ta的大小的外侧部件40;以及能够通过该安装用孔Ta后插入燃料箱T内的壳体30,而且在将该壳体30插入燃料箱T内的状态下,通过焊接等将外侧部件40的外周部固定于燃料箱T的上部的外表面而配备于燃料箱T(图11)。

该阀装置具备:浮阀2;收纳该浮阀2的壳体30;以及收纳该壳体30的上部侧的外侧部件40。该浮阀2、壳体30、外侧部件40典型地为塑料制。

上述壳体30包括:外侧筒体31;以及在与该外侧筒体31之间形成间隙S并与该外侧筒体31组合的内侧筒体32。

外侧筒体31实质上呈圆筒状,其具有底部31a,并且,在该底部31a的中央具备圆形的贯通孔31b,且使上端开放(参照图12)。在外侧筒体31的上端部,在围绕该外侧筒体31的筒轴的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凹形缺口部31c、31c…,外侧筒体31的上端部形成王冠状。在存留于外侧筒体31的邻接的凹形缺口部31c、31c之间的突片状部31d形成有卡合窗31e。

另一方面,内侧筒体32实质上呈圆筒状,其具有顶部32a,并且,在该顶部32a的中央具有圆形的第一贯通孔32b,且使下端开放(参照图12)。在内侧筒体32的侧部形成有:与上述外侧部件40的卡合部41d相对的被卡合部32c;贯通部32f;以及与上述外侧筒体31的卡合窗31e相对的卡合突起32g。

在图示的例中,被卡合部32c在围绕内侧筒体32的筒轴的方向上,在与邻接的被卡合部32c之隔开间隔地设有四处。各被卡合部32c分别具备:使下端与内侧筒体32的外表面一体连接,并且,在与该外表面之间隔开间隔向上方延伸的一对臂部32d、32d;以及横跨该一对臂部32d、32d的上端间的桥接部32e。

在图示的例中,贯通部32f为贯通内侧筒体32的内外的方形的孔,且分别形成于邻接的上述被卡合部32c、32c之间。

在图示的例中,卡合突起32g从内侧筒体32的外表面突出,且分别设于上述贯通部32f的正上方。

另一方面,在图示的例中,上述外侧部件40具备:使上端封闭,并且,使下端开放的短尺寸筒状部41;以及从该短尺寸筒状部41的下端向外侧伸出的凸缘部42(参照图12)。

短尺寸筒状部41具有上述上端、即顶部41a,而且在该顶部41a的中央具有圆形的第二贯通孔41b(参照图11)。该第二贯通孔41b经由排气口41c而与箱外连通,排气口41c呈管状,使管一端在外侧部件40的顶部41b的上面侧与该顶部41b的中央一体连接并沿横向延伸,并且,将管另一端作为向构成上述通气流路1的一部分的管体P的一端的连结部。

在外侧部件40的短尺寸筒状部41的下端形成有卡合部41d,卡合部41d包括:使上端与短尺寸筒状部41的下端一体连接并向下方突出的弹性片41e;以及形成于该弹性片41e的下端外侧的突起41f。在图示的例中,卡合部41d与上述被卡合部32c对应地在围绕外侧部件40的短尺寸筒状部41的筒轴的方向上在与邻接的卡合部41d之间隔开间隔地设于四个部位。

上述外侧筒体31和内侧筒体32如下组合,即、使内侧筒体32的下端在前而将内侧筒体32从外侧筒体31的上端侧插入外侧筒体31内,直至内侧筒体32的下端碰到外侧筒体31的底部31a。在该插入的过程中,各上述突片状部31d分别碰到位于贯通部32f的正上方的对应的卡合突起32g而向外弹性变形,而且在插入到内侧筒体32的位置弹性恢复并将上述卡合突起32g收容至窗孔31e而与之卡合,贯通部32f位于邻接的被卡合部32c、32c之间。

在这样组合的外侧筒体31与内侧筒体32之间,以围绕壳体30的筒轴的方式形成有间隙S。另外,外侧筒体31的上端部31f(上述突片状部31d的基部的水平)位于内侧筒体32的上端的下方且位于上述贯通部32f的上方。与此同时,上述间隙S和壳体30的外侧将外侧筒体31的上端部31f作为开放端而连通。

这样构成的壳体30和外侧部件40以在构成上述壳体30的内侧筒体32的顶部32a与形成有上述第二贯通孔41b的上述外侧部件40的顶部41a之间夹持筒状密封体7的一部分的方式组合,上述壳体30形成有上述第一贯通孔32b,上述筒状密封体7被嵌入上述第一贯通孔32b而使内部与上述第二贯通孔4b连通。

上述筒状密封体7与上述第一例同样地,由橡胶或具备橡胶状弹性的塑料构成。在图示的例中,该筒状密封体7在筒上端具有形成环绕状的外凸缘部7a(参照图12)。在该外凸缘部7a的上表面形成有环绕突条7b。外凸缘部7a的外径比上述第一贯通孔32b的孔径大。筒状密封体7的外周部在其上下方向大致中间的位置形成有环绕鼓出部7c(参照图13)。在该环绕鼓出部7c与上述外凸缘部7a之间形成有相当于构成上述壳体30的内侧筒体32的顶部32a的厚度的量的间隔(参照图11)。在环绕鼓出部7c与筒状密封体7的筒下端之间,形成有随着靠近该筒下端而筒状密封体7的外径缩小的环绕倾斜面7d。

在图示的例中,筒状密封体7使其筒下端侧在前而从上方嵌入第一贯通孔32b。在嵌入后的位置,筒状密封体7的外凸缘部7a与构成壳体30的内侧筒体32的顶部32a的外表面相接,上述环绕鼓出部7c与该内侧筒体32的顶部32a的内表面相接。

从这样地将筒状密封体7嵌入第一贯通孔32b的状态,当以向构成壳体30的侧筒体32的各被卡合部32c的内侧分别装入外侧部件40的卡合部41d的方式将内侧筒体32的上端侧从下方装入外侧部件40的短尺寸筒状部41内时,第二贯通孔41b位于筒状密封体7的上端的正上方,而且通过构成壳体30的内侧筒体32的顶部32a的外表面和外侧部件40的顶部41a的内表面的围绕上述第二贯通孔41b的部位夹持筒状密封体7的外凸缘部7a。即,在图示的例中,在上述壳体30与上述外侧部件40之间夹持的上述筒状密封体7的一部分构成上述外凸缘部7a。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上述卡合部41d卡合于上述被卡合部32c而维持该筒状密封体7的一部分的夹持状态、即、上述壳体30与外侧部件40的组合状态。当如上所述地向外侧部件40内装入壳体30时,上述突起41f碰到被卡合部32c的桥接部32e而弹性片41e及臂部32d弹性变形,允许该装入,然后,当该装入结束时,将突起41f装入桥接部32e下,并且,弹性片41e及臂部32d弹性恢复,突起41f挂住桥接部32e。由此,维持上述壳体30与外侧部件40的组合状态(参照图11)。

该第二例的浮阀2及弹簧6为与上述第一例的浮阀2及弹簧6实质上相同的结构,且如上述地在组合外侧筒体31和内侧筒体32前收纳到内侧筒体32内。该浮阀2及弹簧6的说明在示出第二例的附图中添加与在示出第一例的附图中对浮阀2及弹簧6所添加的符号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通过将这样地收纳有浮阀2及弹簧6的壳体30与外侧部件40组合,从而构成阀装置。在该阀装置中,从构成壳体30的内侧筒体32的顶部32a的内表面向下方突出的上述筒状密封体7的下端构成上述浮阀2的阀座7e。

在浮阀2处于使其下端与上述内侧筒体32的底部相接的下降位置时,箱内外能够通过上述间隙S的开放端(外侧筒体31的上端部31f)、内侧筒体32的贯通部32f、筒状密封体7、第二贯通孔41b、排气口41c而连通。上述开放端(外侧筒体31的上端部31f)位于内侧筒体32的贯通部32f的上方、内侧筒体32的贯通部32f位于内侧筒体32的侧部,因此,通过该开放端(外侧筒体31的上端部31f)、间隙S、贯通部32f的流路上下蜿蜒,尽可能地防止浮阀2向上述阀座7e落坐前的状态下的燃料向箱外的流出。当燃料通过上述外侧筒体31的底部31a的贯通孔31b而流入壳体30内时,浮阀2将在该壳体30内面对的上述筒状密封体7的筒下端作为阀座7e,上升至使配备于其上部的阀芯21落坐于该阀座7e的位置。由此,阻断箱内外的上述连通。当燃料从壳体3内流出时,浮阀2再次下降,箱内外经由阀装置而能够再次连通。

在本实施方式的阀装置中,能够通过上述筒状密封体7而将外侧部件40的顶部41a与筒状密封体7之间以及筒状密封体7与构成壳体30的内侧筒体32的顶部32a之间密封成气密状态。在图示的例中,通过上述夹持,将筒状密封体7的外凸缘部7a以弹性变形的状态与外侧部件40的顶部41a的第二贯通孔41b的孔缘部及构成壳体30的内侧筒体32的顶部32a的第一贯通孔32b的孔缘部压接,阀装置与箱外之间的通气仅通过筒状密封体7的内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阀装置中,上述筒状密封体7兼做上述浮阀2的阀座7e。由此,本实施方式的阀装置能够通过一个上述筒状密封体7来构成具备密封功能的构件,有助于这种阀装置的构成零件个数的最小化、还有助于低廉化。

此外,当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所说明的实施方式,而包括所有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实施方式。

符号说明

1—通气流路,2—浮阀,3—壳体,3a—顶部,3b—第一贯通孔,4—外侧部件,4a—顶部,4b—第二贯通孔,4g—安装部,7—筒状密封体,7e—阀座。

此外,在此引用于2014年5月9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4-097413号及于2015年1月15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5-006043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以及摘要的全部内容,且作为本发明的说明书的公开而并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