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部件的连结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29097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两个部件的连结构造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连结具有圆筒部的第一部件和具有圆柱部的第二部件的连结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在各种机械等中,存在如下部位:对于具有圆筒部的第一部件和具有圆柱部的第二部件,通过以将圆柱部嵌入圆筒部后的状态将上述圆筒部和圆柱部结合,由此来连结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车辆用的手动变速器,为了使作为该手动变速器的构成要素的换档选档轴(shift and select shaft)、和一端与操作部件连接的换档拉线(shift cable)协作,设置于换档拉线的另一端的缆线端部(cable end)(连结环(eye)部件)、和从换档选档轴的前端沿径向延伸突出的外侧杆(outer lever)被连结在一起。对于上述缆线端部和外侧杆,在将固定于外侧杆的圆柱部(外侧杆销(outer lever pin))嵌入缆线端部所具有的圆筒部的状态下,圆筒部和圆柱部结合,由此,上述缆线端部和外侧杆被连结。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04559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对于上述那样的连结具有圆筒部的第一部件和具有圆柱部的第二部件的连结构造,通常需要以不会脱开的方式连结,但另一方面,在因修理或维护等而需要将两个部件拆卸的情况下,期望能够容易地进行上述两个部件的拆装。本发明正是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在具有圆筒部的第一部件和具有圆柱部的第二部件的连结构造中,使上述两个部件可靠地连结,并且提高拆卸的作业性。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连结构造的特征在于,上述连结构造构成为包括:一对插槽,上述一对插槽分别以沿周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于上述圆筒部,且形成于相互隔着圆筒部的轴线对置的位置;圆周槽, 上述圆周槽形成于圆柱部的外周;以及结合件,在一对插槽和圆周槽的位置一致的状态下,结合件从一对插槽插入而自身的一部分嵌入圆周槽,由此使圆筒部和圆柱部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结合,上述结合件通过将一根线材弯曲而形成,具有:(A)一对卡合部,上述一对卡合部相互平行地延伸并分别与一对插槽卡合;(B)连接部,上述连接部是将一对卡合部中的一方的一端和一对卡合部中的另一方的一端连接的部分,从一对卡合部中的一方的一端起朝一对卡合部中的另一方的另一端延伸突出,并以包围一对卡合部中的另一方的方式将一对卡合部中的一方的一端和上述一对卡合部中的另一方的一端连接,其中,一对卡合部中的一方的一端和一对卡合部中的另一方的一端相互位于对角位置;以及(C)延伸突出部,上述延伸突出部从一对卡合部中的一方的另一端朝一对卡合部中的另一方的一端呈直线状地延伸突出,对于连结构造,通过使结合件弹性变形并相对于圆筒部旋转而形成为使得结合件与圆周槽不卡合的状态,由此能够拆卸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延伸突出部的长度形成为使得:即便在结合件相对于圆筒部过度旋转而自身与一对插槽中的一方卡合的情况下,自身的前端也不会进入圆周槽。

在为了脱开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连结而使结合件旋转的情况下,若该结合件形成为若相对于圆筒部过度旋转则延伸突出部的前端进入圆周槽那样的长度,则该结合件的延伸突出部的前端进入由圆筒部的内周面(未形成插槽的部分)和圆柱部的圆周槽形成的空间,成为很难脱开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连结的状态。本发明的连结构造的结合件形成为延伸突出部的前端不进入圆周槽的长度,因此不会产生上述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结构造的车辆用变速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将图1中的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结构造的周围放大示出的图。

图3是示出解除了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结构造的连结后的状态的图。

图4是将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结构造进一步放大示出的立体图。

图5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结构造的俯视剖视图。

图6是示出使图5所示的结合件旋转而能够拆卸两个部件的状态的俯视剖视图。

图7示出比较例的连结构造,(a)是立体图,(b)是俯视剖视图。

图8中,(a)是示出在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结构造中结合件过度旋转后的状态的俯视剖视图,(b)是示出在比较例的连结构造中结合件过度旋转后的状态的俯视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车辆用变速装置;12:驱动桥;14:选档部件〔操作部件〕;16:选档缆线;20:选档杆;26:选档轴〔输入轴〕;30:外侧杆〔第二部件〕;32:外侧杆销〔圆柱部〕;40:缆线端部〔第一部件〕;42:主体部;44:圆筒部;46:贯通孔;50:夹持件〔结合件〕;60、62:一对插槽;64:圆周槽;70:第一卡合部;72:第二卡合部;74:连接部;76:延伸突出部;80:第二卡合部侧连接部;82:第一卡合部侧连接部;84:中间部〔突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以下,作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下述实施例,能够以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而施加了各种变更、改进后的各种方式实施。

图1中示出采用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结构造的车辆用变速装置10。该车辆用变速装置10是所谓的自动变速箱,构成为包括:包括自动变速器的驱动桥12;为了切换车辆的行驶状态而由驾驶员操作的作为操作部件的选档部件14;以及用于使上述驱动桥12和选档部件14协作的选档缆线16。

对于选档部件14,通过驾驶员的操作,使选档杆20位于P(驻车档)、R(倒车档)、N(空档)、D(前进档)中的任一个档位(range)。而且,根据该选档杆20的档位位置(range position),经由选档缆线16,机械式地切换驱动桥12的自动变速器中的驱动力的输入至输出的状态。虽省略详细的说明以及图示,但驱动桥12通过使能够旋转地保持于壳体24的作为输入轴的选档轴26旋转,形成为自动变速器的输出轴(驱动侧)被机械固定的状态(P档)、以使车辆后退的方式连接输入轴和输出轴的状态(R档)、根本不在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传递力的状态(N档)、以及自动变速功能工作的状态(D档)中任一个状态。

而且,在连接选档缆线16和选档轴26的位置,采用本实施例的连结构造。首先,如图2以及图3所示,选档轴26以一端侧向壳体24的外部延伸突出的状态能够旋转地保持于壳体24。在该选档轴26的一端,以沿与该选档轴26正交的方向延伸突出的方式固定有外侧杆30。并且,在该外侧杆30、且在前端侧,立起设置有外侧杆销32。

另一方面,在从选档部件14延伸的选档缆线16的前端固定有缆线端部40。该缆线端部40大体上具有圆环状的主体部42、和从该主体部42向上方突出的圆筒部44。该圆筒部44的外径比主体部42的外径小,并形成为台阶状。并且,利用圆筒部44以及主体部42而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贯通孔46。

而且,在外侧杆销32插入于缆线端部40的贯通孔46后的状态下,外侧杆销32和缆线端部40的圆筒部44借助将在下文中详细说明的作为结合件的夹持件50而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结合。也就是说,外侧杆30和缆线端部40被连结。若驾驶员操作选档部件14,则因选档杆20的动作而选档缆线16被拉拽或按压。因该选档缆线16的动作,使外侧杆销32与缆线端部40一起动作。也就是说,使外侧杆30转动,选档轴26绕轴线旋转。而且,如在上文中已说明了的那样,根据该选档轴26的旋转位置,切换自动变速器内的状态。

本发明的连结构造通过将缆线端部40的圆筒部44和设置于外侧杆30的作为圆柱部的外侧杆销32结合,而将作为第一部件的缆线端部40和作为第二部件的外侧杆30连结。参照图4的立体图以及图5的俯视剖视图,对本连结构造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在图4以及图5中示出利 用本发明的连结构造将缆线端部40和外侧杆30牢固地连结后的状态。

首先,在缆线端部40的圆筒部44形成有一对插槽60、62。上述一对插槽60、62分别以沿周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于圆筒部44,且形成于相互隔着圆筒部44的轴线对置的位置。另一方面,在外侧杆销32,形成有绕其外周一圈的圆周槽64。而且,在将缆线端部40与外侧杆销32嵌合后的状态下,一对插槽60、62和圆周槽64的高度一致。而且,夹持件50从一对插槽60、62插入并嵌入圆周槽64,由此,圆筒部44和外侧杆销32被结合在一起而不会脱开。

夹持件50通过将一根线材弯曲而形成。该夹持件50形成为具有如下部分的形状:相互平行地延伸而分别卡合于一对插槽60、62的一对卡合部70、72;连接上述一对卡合部70、72的连接部74;以及从第二卡合部72的端部延伸突出的延伸突出部76。此外,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一对卡合部70、72称作“第一卡合部70”、“第二卡合部72”。

夹持件50的连接部74是连接相互位于对角位置的第一卡合部70的一端(图5中的下端)和第二卡合部72的一端(图5中的上端)的部分,从第二卡合部72的一端起朝第一卡合部70侧大致成直角地延伸突出,并以围绕第一卡合部70的方式延伸至第一卡合部70的一端。具体而言,夹持件50的连接部74形成为具有如下部分的形状:第二卡合部侧连接部80,从第二卡合部72的一端起朝第一卡合部70的另一端(图5中的上端)延伸,并且超过该第一卡合部70的另一端而延伸突出;第一卡合部侧连接部82,从第一卡合部70的一端起以与第二卡合部侧连接部80平行的方式延伸突出;以及中间部84,连接上述第二卡合部侧连接部80的前端和第一卡合部侧连接部82的前端。此外,该中间部84如图4所示形成为朝上方、详细而言为沿圆筒部44的轴线方向突出的形状,作为突出部发挥功能。并且,延伸突出部76从第二卡合部72的另一端(图5中的下端)起朝第一卡合部70的一端延伸,并且形成为延伸突出至第一卡合部连接部82的前端为止的长度。

也就是说,对于形成为上述形状的夹持件50,第一卡合部70进入插槽60而与圆周槽64卡合,并且第二卡合部72进入插槽62而与圆周槽64卡合。因此,外侧杆销32和圆筒部44的沿轴线方向的相对移动被禁止,并且允许二者相对旋转。也就是说,外侧杆销32和圆筒部44 借助夹持件50而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结合。因而,本连结构造包括形成于圆筒部44的一对插槽60、62、形成于外侧杆销32的圆周槽64、以及夹持件50,将作为第一部件的缆线端部40和作为第二部件的外侧杆30连结。

接下来,对本连结构造的连结的解除、也就是缆线端部40和外侧杆30的拆卸进行说明。在拆卸缆线端部40和外侧杆30的情况下,一边使夹持件50弹性变形,一边使夹持件50朝圆筒部44的周方向的任一方向旋转。图6中示出使之向图4以及图5所示的箭头方向旋转后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夹持件50的一对卡合部70、72分别搭在圆筒部44的外周面上,从圆周槽64脱出,形成为不与圆周槽64卡合的状态。也就是说,外侧杆销32和圆筒部44成为能够沿轴线方向相对移动的状态,通过将缆线端部40和夹持件50一起从外侧杆30抬起,能够拆卸缆线端部40。

图7中示出用于与本连结构造进行比较的连结构造。对于该比较例的连结构造,夹持件100的形状与本实施例的连结构造的夹持件50不同。该夹持件100是与夹持件50类似的形状,形成为具有一对卡合部102、104、连接部106、以及延伸突出部108的形状。然而,夹持件100并未在连接部106形成突出部,而是通过将一根线材在一个平面上折弯而形成。并且,夹持件100的延伸突出部108的长度比本实施例的连结构造所具有的夹持件50的延伸突出部76短。

在该比较例的连结构造中,在拆卸缆线端部40和外侧杆30的情况下,以使一对卡合部102、104的间隔扩大的方式使夹持件100塑性变形,将夹持件100从圆筒部44拆卸。因此,夹持件100无法再利用,在将缆线端部40和外侧杆30再次连结时,需要更换新的夹持件100。

对于本实施例的连结构造,如上所述,使夹持件50相对于圆筒部44旋转,使该夹持件50成为不与圆周槽64卡合的状态,由此能够拆卸缆线端部40和外侧杆30。在上述的比较例的连结构造中,考虑与本实施例的连结构造同样进行使夹持件相对于圆筒部44旋转而拆卸缆线端部40和外侧杆30的方法的情况。对于比较例的连结构造,如在上文中已说明了的那样,夹持件100是通过将一根线材在一个平面上折弯而形成的,因此没有供作业者按压或抓捏的位置,比较难以使夹持件100旋 转至不与圆周槽64卡合的状态。

并且,即便夹持件100旋转,也存在超过不与圆周槽64卡合的状态而过度旋转的担忧。例如,在夹持件100相对于圆筒部44过度旋转的情况下,存在如图8的(b)所示成为如下状态的情况:延伸突出部108的前端进入由圆筒部44的内周面(未形成有插槽60、62的部分)和外侧杆销32的圆周槽64形成的空间。若成为这样的状态,则成为不管是使夹持件100朝返回原状的方向旋转、还是使之塑性变形而进行拆卸都难以进行的状况。

相对于此,对于本实施例的连结构造,由于夹持件50具有突出部(中间部84),因此作业者能够按压该突出部而使夹持件50旋转,能够形成为能够容易地拆卸缆线端部40和外侧杆30的状态。并且,对于夹持件50,因该突出部的存在,连接部74的刚性变低。详细而言,如图6所示,夹持件50的中间部84以扭曲的方式弹性变形,一对卡合部70、72的间隔扩大,因此作业者能够容易地使夹持件50旋转。

更进一步而言,对于本实施例的连结构造,即便在夹持件50相对于圆筒部44过度旋转的情况下,也如图8的(a)所示,延伸突出部76与插槽60卡合(若反转则与插槽62卡合),延伸突出部76的前端不会进入圆周槽64。因而,对于本实施例的连结构造,在夹持件50相对于圆筒部44过度旋转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使该夹持件50朝相反方向旋转,而能够使夹持件50返回至不与圆周槽64卡合的状态。

此外,由于将缆线端部40和外侧杆30连结的位置位于发动机室内,因此在周围存在各种设备等。因此,不仅在进行本车辆用变速装置10的修理时,在进行存在于其周围的设备的修理时,有时也不得不拆卸缆线端部40和外侧杆30。而且,由于将缆线端部40和外侧杆30连结的部位处于这样的位置,因此将缆线端部40和外侧杆30拆卸的作业成为比较难以进行的作业。然而,根据本实施例的连结构造,能够提高拆卸缆线端部40和外侧杆30的作业的作业性。

而且,在将车辆用的自动变速器和从选档部件14延伸的选档缆线16连结的部位采用了本实施例的连结构造,但例如在将手动变速器和从该手动变速器的操作杆(换档杆)延伸的换档缆线以及选档缆线连结的 部位也能够采用本实施例的连结构造。更进一步而言,并不限定于车辆,能够在各种作业机械等中采用本实施例的连结构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