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外隔环及齿轮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41801阅读:683来源:国知局
轴承外隔环及齿轮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轴承外隔环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轴承外隔环及齿轮箱。



背景技术:

高铁齿轮箱由齿轮、箱体、轴承及润滑系统等组成,是高铁列车的动力传动装置,是高铁列车核心部件之一,列车在高速度下的大冲击载荷对箱体的性能及密封性要求很高,在齿轮传动箱两个轴承之间的结构设计中需要加入外隔环,用以调整轴承径向和轴向游隙,并且保证向轴承内进油充分均匀,使轴承的使用状态最佳。

目前在齿轮传动箱两个轴承之间的外隔环结构设计中主要有两种,第一种设计是一处扇形切口加定位销的不对称结构,轴承套进油口与外隔环扇形切口通过定位销保证对接;第二种设计是一种外隔环侧面均布排列的孔状结构,通过转动外隔环使侧面孔与轴承套进油孔对接。

然而,第一种设计中,当外隔环与配合零件轴承套进油口对接错位时,进油量会减少,从而烧坏轴承;而第二种设计中外隔环沿径向薄壁钻孔,工装需要独立设计,并且极易导致工件变形,此外圆孔直径受空间限制很小,进油量依然不充分,容易烧坏轴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轴承外隔环及齿轮箱,调整轴承径向和轴向游隙,保证轴承最佳使用状态,同时轴承进油及时、充分,提高了轴承使用的寿命和安全性,降低轴承烧坏的风险;从而提高齿轮箱传动的平稳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轴承外隔环及齿轮箱,本轴承外隔环包括:环体和至少 两个间隔设置在环体上的定位部,定位部均位于环体的同一侧,且沿环体的轴向凸出,定位部的位于环体径向最外侧的部分与环体的外缘之间具有间距。

进一步地,所有定位部的形状均相等。

进一步地,定位部的数量为至少三个,且相邻定位部之间的间隔均相等。

进一步地,定位部为柱体,且柱体的截面形状包括曲率相等的第一圆弧和第二圆弧,第一圆弧和第二圆弧之间的间距相等,第一圆弧的半径大于第二圆弧的半径。

进一步地,第二圆弧与环体的内缘重合。

进一步地,定位部的沿环体轴向凸出的高度均相等。

进一步地,环体的远离定位部的一侧为平面。

进一步地,环体的外缘位于同一圆柱面上。

进一步地,环体的尺寸与轴承外隔环所对应的轴承的外圈尺寸相匹配。

一种齿轮箱,包括至少两个相邻的轴承,相邻轴承之间具有轴承外隔环。

本发明提供的的轴承外隔环以齿轮箱,包括环体和环体上定位部,其中定位部的位于环体径向最外侧的部分与环体的外缘之间具有间距,位于两个轴承之间轴承外隔环的环体尺寸和轴承外圈尺寸相匹配,润滑油可以从定位环与环体外缘之间的环形通道进入轴承隔离环,然后再通过定位环之间的间隔进入轴承内。调整轴承径向和轴向游隙,保证轴承最佳使用状态,同时轴承进油及时、充分,提高了轴承使用的寿命和安全性,降低轴承烧坏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轴承外隔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轴承外隔环轴向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轴承外隔环及齿轮箱的径向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轴承外隔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轴承外隔环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环体1和环体上的定位部2,优选的,定位部2均位于环体的同一侧,且沿环体的轴向凸出,轴承外隔环另一侧为光滑面,实际中,外隔环安装于两轴承之间,轴承外隔环的定位部2和与之反向的光滑面分别与两个轴承的外环紧密相贴,其中设置定位部2的一面主要作为润滑油进入两轴承内部的通道,光滑面和轴承紧密接触,受力面积大,使得定位环安装更加稳定。为了增强进油效果,轴承外隔环也可两侧都设置定位部。定位部2的位于环体径向最外侧的部分与环体1的外缘之间具有间距,定位部2位于环体径向最外侧的部分与环体1形成一个环形缺口,从进油口进入的润滑油可以从环形缺口任意一个位置进入轴承内部。此设计可以使得轴承外隔环在安装时不需要确定和进油口之间的相对位置。

图2为本实施例轴承外隔环轴向剖面图,优选的,定位部2的形状相等,凸出高度相等,数量为多个且相邻间隔相同,此处以轴承外隔环具有6个定位部2为例进行说明。其中,定位部2轴向截面所占环体1的轴向截面面积比例越大,定位部2承力面面积越大,安装于两轴承之间的轴承外隔环整体结构越稳定,但相应的定位环之间间隔6的轴向截面面积越小,润滑油进油通道越小,进油效果越差,定位部的数量和轴向截面面积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定位部2凸出的高度相等,保证每个定位部2均与轴承外环紧密相贴,每个定位部2轴向受力均匀,使得轴承外隔环稳定安装在两轴承之间。定位部2凸出高度越小,润滑油进油通道越小,进油效果越差,但相应的定位部2刚度变大,不易损坏,轴承外隔环结构越稳定。

定位部2均匀分布,间隔6形状大小相同保证了每个间隔6进油能力相同,使得进油更加均匀,也可根据每个间隔6的进油需求和进油环境调整间隔6的大小以达到实际需求。

具体的,定位部2可以为柱体,柱体截面上包括曲率相等的第一圆弧3 和第二圆弧4,优选的,第一圆弧3和第二圆弧的间距相等,使得轴承外隔环外测边缘进油缺口成规则圆环缺口,有利于润滑油在整个规则圆环缺口内流动,第一圆弧3的半径大于第二圆弧4的半径。

可选的,第二圆弧4与环体1的内边缘重合,在不影响进油通道大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高了定位部2的轴向截面,增加轴向受力面积和径向刚度,使得轴承外隔环结构更加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定位部2的形状和结构仅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因而也可采用其它结构或作用机理相似的常用结构作为定位部,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的,环体外缘5可位于同一圆柱面上,确定了轴承外隔环环体1为一圆柱体,方便在轴承环内的安装。

图3为本发明轴承外隔环及齿轮箱的径向剖面示意图,其中轴承外隔环位于轴承7和轴承8之间,轴承外隔环一侧为光滑面,另一侧为定位部2的凸起面,轴承外隔环凸起面外侧边缘与轴承7形成环形通道9,具体地,润滑油从环形通道9进入轴承外隔环,再通过定位环2之间的间隔6进入轴承内。优选的环体1的尺寸和轴承7和轴承8的外圈71和81尺寸相匹配,环体1第二圆弧半径过小容易挡住轴承内环和外环之间的进油口,环体1第二圆弧半径过大影响轴承外隔环的质量。

本实施例中的轴承外隔环,包括环体和环体上的6个定位部,其中定位部的位于环体径向最外侧的部分与环体的外缘之间具有间距,定位部之间等距离分布,位于两个轴承之间轴承外隔环的环体尺寸和轴承外圈尺寸相匹配,润滑油可以从定位环与环体外缘之间的环形通道进入轴承隔离环,然后再通过定位环之间的间隔进入轴承内。调整轴承径向和轴向游隙,保证轴承最佳使用状态,同时轴承进油及时、充分,提高了轴承使用的寿命和安全性,降低轴承烧坏的风险。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