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密封旋塞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50727阅读:6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密封旋塞阀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密封旋塞阀。



背景技术:

旋塞阀是关闭件或柱塞形的旋转阀,通过旋转90度使阀塞上的通道口与阀体上的通道口相通或分开,实现开启或关闭的一种阀门,如申请号为201310123433.1的中国专利。目前的软密封旋塞阀,主要是采用全衬氟的结构。阀体流道孔需要固定软密封衬套(PTFE),而阀体的流道孔都是采用铸造成型的,这对铸造的要求相对较高。大部分旋塞阀厂家都是采用成型的PTFE压进阀体流道孔,软密封材料压进阀体流道孔后,会出现贴合不理想的情况出现,衬套容易松动,导致衬套移位。PTFE本身具有一定的硬度,它的变形量有限,往往很难达到设计的要求。这会严重影响旋塞阀的使用寿命,导致衬套过早的损坏,对于开关较频繁的工况,这种情况尤其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软密封旋塞阀,可有效防止衬套移位。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软密封旋塞阀,包括阀体、旋塞和衬套;阀体中开有流道孔,旋塞安装在阀体中,用于打开和关闭流道孔;衬套固定在流道孔的孔壁上;衬套中开有衬套孔,旋塞压入衬套孔内,旋塞和衬套孔过盈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中开有上凹槽和下凹槽,衬套上固定设置有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上固定块镶嵌进上凹槽固定,下固定块镶嵌进下凹槽固定,上凹槽和上固定块配合、下凹槽和下固定块配合后在旋塞的轴向上约束衬套;流道孔的孔壁上固定有防转筋,防转筋与衬套配合,防转筋在旋塞的旋转方向上约束衬套;所述的流道孔为锥形孔。

本发明所述的流道孔的锥度为2°。

本发明所述的旋塞的中部开有中部空腔。

本发明所述的中部空腔的顶部和底部为弧面形,且其宽度由上到下逐渐减小。

本发明所述的塞体的侧部开有侧部空腔,侧部空腔位于中部空腔的左右两侧。

本发明所述的侧部空腔的朝外的侧面为弧面形,朝内的侧面为平面形。

本发明所述的防转筋为至少两条,上下设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旋塞由开到关的过程中,在不断的挤压刮擦衬套,衬套有旋转的趋势,防转筋可以有效的防止衬套移位,影响阀门的流通面积和密封性能。上凹槽和下凹槽可以有效的保证衬套的附着强度,防止衬套移位。通过凹槽和防转筋,大大提高了阀门的使用寿命,提高了阀门的品质。

2、旋塞中部和侧部开有空腔,形成采用镂空结构,保证旋塞承压壁厚,不影响旋塞的强度和使用,这样既可以满足使用要求,又可以减轻旋塞的重量,节约铸造和生产加工成本,同时在装配完成后,可以减轻旋塞阀的扭矩。承压壁厚按照设计标准选取,保证旋塞的使用强度不受影响。旋塞在阀体内做旋转运动时,可以大大减轻阀门的开启和关闭扭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正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侧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的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的D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的E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图7,本实施例包括阀体1、旋塞2和衬套3。

阀体1中开有流道孔,旋塞2安装在阀体1中,用于打开和关闭流道孔。

衬套3固定在流道孔的孔壁上。衬套3中开有衬套孔,旋塞2压入衬套孔内,旋塞2和衬套孔过盈配合,通过衬套3的弹性变形,保证旋塞2在关闭时,阀门可以实现密封。

阀体1中开有上凹槽4和下凹槽5,衬套3上固定设置有上固定块6和下固定块7,上固定块6镶嵌进上凹槽4固定,下固定块7镶嵌进下凹槽5固定,上凹槽4和上固定块6配合、下凹槽5和下固定块7配合后在旋塞2的轴向上约束衬套3,使得衬套3在旋塞2的轴向上不会移动,保证衬套3不容易松动。上凹槽4和下凹槽5上下设置。在压制衬套3之前,为了降低衬套3的硬度,对衬套3进行加热处理,通过整形压制的方式,把衬套压进凹槽内,等衬套3冷却后,取出整形工装,这样可以大大的提高衬套的附着强度,延长衬套的使用寿命。

流道孔的孔壁的两侧上固定有防转筋8,防转筋8与衬套3配合,防转筋8在旋塞2的旋转方向上约束衬套3,使得衬套3不能在旋塞2的旋转方向上移动,防止衬套3在旋塞2的旋转方向上移位,影响阀门的流通面积和密封性能。防转筋8为至少两条,上下设置,约束效果更好。

流道孔为锥形孔,其锥度为2°,这样可导向衬套3,保证衬套3顺利的压进到指定的位置。

旋塞2的中部开有中部空腔9。中部空腔9的顶部和底部为弧面形,且其宽度由上到下逐渐减小。

塞体1的侧部开有侧部空腔10,侧部空腔10位于中部空腔9的左右两侧。侧部空腔10的朝外的侧面为弧面形,朝内的侧面为平面形。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而且,本发明各部分所取的名称也可以不同,凡依本发明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