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板式长方形垫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2779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板式长方形垫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装配辅助零配件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板式长方形垫块,适用于多种机械连接定位装配部件中,耐磨、耐腐蚀、耐高温,韧性强、寿命长。



背景技术:

垫块或垫圈指垫在被连接件与螺母之间的零件,一般为扁平形的金属环结构或正方形金属结构,用来保护被连接件的表面不受螺母擦伤,分散螺母对被连接件的压力。

垫圈按结构和适用场合的不同分为:平垫圈-C级、大垫圈-A和C级、特大垫圈-C级、小垫圈-A级、平垫圈-A级、平垫圈-倒角型-A级、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球面垫圈、锥面垫圈、工字钢用方斜垫圈、槽钢用方斜垫圈、标准型弹簧垫圈、轻型弹簧垫圈、重型弹簧垫圈、内齿锁紧垫圈、内锯齿锁紧垫圈、外齿锁紧垫圈、外锯齿锁紧垫圈、单耳止动垫圈、双耳止动垫圈、外舌止动垫圈和圆螺母用止动垫圈等,而垫块按结构和适用场合的不同分为:分为正方形或长方形或其它异形结构。

垫块或垫圈也叫作平垫,主要是用铁板冲压出来的,形状一般为正方形或圆形或梯形或月牙形或长方形板式等结构,中间有一个或多个孔,用于减少摩擦、防止泄漏、隔离、防止松脱或分散压力,其设计结构的合理性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是相当重要的。

当前,市面上传统结构的长方形板式垫块,其设计不合理结构复杂、安装拆卸使用不便捷,其长期使用后因韧性差易出现断裂及变形等现象,导致使用寿命短需定期停机检修,影响装配其设备的工作效率及安全性,同时耐磨、耐腐蚀、耐高温等性能也较差,定期更换维护检修也提高使用者生产经济成本,所以现有结构的长方形板式垫块已不能满足现有机械装配辅助零配件的高标准使用需求,而这是当前所亟待解决的。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板式长方形垫块。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板式长方形垫块,其设计结构合理、合金不锈钢一体成型结构,具有耐磨、耐腐蚀、耐高温,韧性强、寿命长的特性,使用中且无需经常停机检修保证正常的工作效率,同时组装使用便捷、适用范围广。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板式长方形垫块,包括长方形板式本体,及对称设置在长方形板式本体内部两端的第一圆形定位孔,及设置在长方形板式本体内且位于第一圆形定位孔中间的第二圆形定位孔;所述长方形板式本体、第一圆形定位孔和第二圆形定位孔为一体成型制得的合金不锈钢结构;所述长方形板式本体的长度L为8mm-20mm,宽度的长度W为10mm-18mm。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长方形板式本体整体设置为弯曲形结构;所述第一圆形定位孔的直径分别小于第二圆形定位孔。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长方形板式本体的长度L为10mm-19mm,宽度的长度W为10.5mm-17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板式长方形垫块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结构合理、合金不锈钢一体成型弯曲形板式长方形结构,具有耐磨、耐腐蚀、耐高温,韧性强、寿命长的特性,使用中且无需经常停机检修保证正常的工作效率,同时组装使用便捷、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板式长方形垫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板式长方形垫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序号标注如下:1-长方形板式本体、2-第一圆形定位孔、3-第二圆形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新型板式长方形垫块,包括长方形板式本体1,及对称设置在长方形板式本体1内部两端的第一圆形定位孔2,及设置在长方形板式本体1内且位于第一圆形定位孔2中间的第二圆形定位孔3;长方形板式本体1、第一圆形定位孔2和第二圆形定位孔3为一体成型制得的合金不锈钢结构;长方形板式本体1的长度L为8mm-20mm,宽度的长度W为10mm-18mm。

进一步优选的,长方形板式本体1整体设置为弯曲形结构;所述第一圆形定位孔2的直径分别小于第二圆形定位孔3,采用上述尺寸结构的弯曲形板式垫块,其整体结构的耐磨损性强及韧性强,提高了装配后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装配设备工作的安全性、稳定性。

实施例二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新型板式长方形垫块,包括长方形板式本体1,及对称设置在长方形板式本体1内部两端的第一圆形定位孔2,及设置在长方形板式本体1内且位于第一圆形定位孔2中间的第二圆形定位孔3;长方形板式本体1、第一圆形定位孔2和第二圆形定位孔3为一体成型制得的合金不锈钢结构;长方形板式本体1的长度L为10mm-19mm,宽度的长度W为10.5mm-17mm。

进一步优选的,长方形板式本体1整体设置为弯曲形结构;所述第一圆形定位孔2的直径分别小于第二圆形定位孔3,采用上述尺寸结构的弯曲形板式垫块,其整体结构的耐磨损性强及韧性强,提高了装配后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装配设备工作的安全性、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