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支杆联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17719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支杆联接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杆联接结构,具体是指一种用于户外风车支撑用的支杆的联接结构。



背景技术:

风车是一款新颖时尚,美观大方的装饰品,其通过外界的风能可使风叶进行转动,趣味性和装饰性强,因此,风车已广泛应用于花园、公园、草地等室外场所。

众所周知,现有的风车,其主要由支杆和风叶组成,其中支杆包括用于连接风叶的连接杆和用于支撑固定风车的支撑杆,连接杆的底部设有连接套,支撑杆的顶部设有与连接套相适配的轴杆,轴杆的顶端与连接套的顶端接触,支撑杆的底部可拆卸地连接有一长度可调的支杆组件,支杆组件由一根或多根支杆组装而成,多根支杆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由此可知,为了方便风车的运输,用于支撑固定风车的支撑杆一般会设置有若干节,两节之间通过螺纹方式连接在一起。然而,支撑杆各节的螺纹连接方式使支撑杆整体安装时需一直螺旋操作,而螺纹距离略长,需较长时间的螺旋,拆装较为不方便,同时在使用过程中,风叶在转动时容易造成支撑杆的两节之间易进行相对旋转,使支撑杆整体不牢固,两节之间发生脱离,从而造成风叶掉落,产生安全隐患。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拆装方便,较为牢固,不易造成风叶掉落的改进型支杆联接结构。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改进型支杆联接结构,包括支杆本体,该支杆本体具有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可拆卸连接在一起,以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相连接的一端为连接端;上述第一杆体的连接端设有紧配合套入第二杆体的连接端内的套接部,上述第二杆体的连接端上开设有定位孔,上述套接部上设有可伸出定位孔内定位或收缩回第二杆体内的定位凸粒结构。

上述套接部与上述第一杆体一体成型。

上述套接部与上述第一杆体焊接在一起。

上述套接部与上述第一杆体套紧在一起。

上述套接部呈中空结构,上述套接部内嵌装有塑性连接件,上述塑性连接件具有相对设置的臂部,二臂部之间具有供两臂部相对靠拢的间距,上述套接部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与其一臂部相对设置的穿出孔,上述穿出孔与上述定位孔相对设置,上述臂部与穿出孔相对的一面上凸设有穿出穿出孔外至上述定位孔内的定位凸粒。上述塑性连接件、定位凸粒与上述穿出孔构成上述定位凸粒结构。

上述定位孔设置有二个,上述穿出孔与上述定位凸粒均相应设置有二个。

上述第二杆体的连接端内侧壁上凹设有供定位凸粒滑入于内的导向槽,上述导向槽连设于上述定位孔与上述第二杆体连接端端部之间。

上述塑性连接件呈V型结构。

上述定位凸粒与上述臂部的端部之间具有间距。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型支杆联接结构,安装时,先将第一杆体的套接部套入第二杆体内,再通过定位凸粒结构与定位孔的定位配合即可实现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的固定连接;拆卸时,控制定位凸粒结构收缩回第二杆体内即可解除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的定位配合,从而实现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的分离。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采用定位凸粒与定位孔的方式进行可拆连接,拆装时无需一直转动杆体,拆装较为方便,并省时省力,避免传统两杆体采用螺纹连接,拆装时需一直转动杆体而造成拆装麻烦,费时费力的问题,同时,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固定后利用定位凸粒结构与定位孔的配合可限制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相对旋转,安装牢固,不易受外界风的影响而发生脱离,避免传统两杆体采用螺纹连接而易受外界风的影响造成相对转动,使风叶掉落引起安全隐患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塑性连接件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

第一杆体 1 套接部 11

穿出孔 111 第二杆体 2

定位孔 21 导向槽 22

塑性连接件 3 臂部 31、32

定位凸粒 311、312 承台 1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型支杆联接结构,如图1、2、3所示,包括支杆本体,该支杆本体具有第一杆体1和第二杆体2,第一杆体1与第二杆体2可拆卸连接在一起,以第一杆体1与第二杆体2相连接的一端为连接端,第一杆体1的连接端处设有紧配合套入第二杆体2的连接端内的套接部11,第二杆体2的连接端上开设有定位孔21,套接部11上设有可伸出定位孔21内定位或收缩回第二杆体2内的定位凸粒结构。

优选方案是:该套接部11呈中空结构,套接部11内嵌装有塑性连接件3,塑性连接件3具有二个臂部31、32,臂部31与臂部32相对设置,且臂部31与臂部32之间具有供两臂部相对靠拢的间距,臂部31与臂部32之间的最大间距大于套接部11的内径,此塑性连接件3的最佳结构为V型结构,套接部11的侧壁上开设有相对设置的穿出孔111,两穿出孔111分别与两臂31、32一一相对应设置,臂部31与穿出孔111相对的对立面上凸设有其部分部位穿出穿出孔111至定位孔21内的定位凸粒311,臂部32与穿出孔111相对的对立面上相应凸设有其部分部位穿出穿出孔111至定位孔21内的定位凸粒312,即定位凸粒312与定位凸粒311之间的间距大于两定位孔21之间的间距,该定位凸粒311、312,塑性连接件3与穿出孔111构成所述的定位凸粒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型支杆联接结构,安装时先将塑性连接件3装入套接部11内,并推动塑性连接件3向穿出孔111方向移动,此时利用塑性变形特性,塑性连接件3的两臂部31、32受套接部11内壁的挤压而相对靠拢变形,使塑性连接件3能够顺畅地装入套接部11内,塑性连接件3的定位凸粒311、321与穿出孔111相对位时,塑性连接件3的定位凸粒311、321的部分部位可穿出穿出孔111外,实现塑性连接件3在套接部11内的固定安装,之后将套接部11套入第二杆体2的连接端内,此时套接部11的套入使两定位凸粒311、321受第二杆体2内的挤压而发生塑性变形,当定位凸粒311、321分别与两定位孔21相对位时,定位凸粒311、321不受第二杆体2内壁的挤压,被释放,塑性连接件3的两臂塑性复位,定位凸粒311与定位凸粒321向外复位,使定位凸粒311、321处于套接部11外的部位可刚好卡入第二杆体2的两定位孔21内,实现第一杆体1与第二杆体2的固定安装;拆卸时向内相对挤压两定位凸粒311、321使定位凸粒311、321与第二杆体2的两定位孔21相脱离,处于第二杆体2内,即可使第一杆体1与第二杆体2的拆分。与现有技术相比,安装时只需对塑性连接件3的安装和第二杆体2的套装即可,拆卸时相对捏紧两定位凸粒311、321即可,拆装操作较为简易,方便,并省时省力,避免传统两杆体采用螺纹连接,拆装时需一直转动杆体而造成拆装麻烦,费时费力的问题;同时,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固定后利用定位凸粒可限制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相对旋转,安装牢固,不易受外界风的影响而发生脱离,避免传统两杆体易受外界风的影响造成相对转动,使风叶掉落引起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该套接部11与第一杆体1可一体成型连接,该套接部11与第一杆体1的一体成型使第一杆体1的连接端与套接部11之间形成有一承台100,利用此承台100可对第二杆体2起到支撑、限位及定位作用,使第二杆体2的安装较为稳固。

本实用新型中,该套接部11也可采用单独加工而成的管体,且该管体与第一杆体1焊接在一起;该管体也可与第一杆体1套紧配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中,该第二杆体2的连接端内侧壁对应于两定位孔21处分别凹设有供定位凸粒311、321相应滑入于内的导向槽22,且导向槽22连设于定位孔与第二杆体2连接端端部之间,导向槽的一端与定位孔相承接,另一端通至第二杆体2的连接端端部处,这样,第二杆体2与套接部11套接配合时定位凸粒311、321可对位滑入两导向槽22内,对第二杆体2的套装起到导向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该定位凸粒311与臂部31的上端端部之间和定位凸粒321与臂部32的上端端部之间均具有间距,这样,利用两间距可方便夹子夹住塑性连接件3装入套接部11内,使塑性连接件3的安装操作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中,该塑性连接件3并非局限于V型结构,任何只要具有两个臂部的塑性件均可实现相同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该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也可分成若干节可拆卸连接的短杆体,且两节短杆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与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式相同。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