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联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17686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定位联接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联接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杆/管联接件用的定位联接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在钢管结构、塑料管结构、风车支撑杆、风车用各类杆件等大大小小的支撑结构、联接结构中,通常需要加工管件和杆件等,加工好的管体/杆体经常涉及到将多段短管体/杆体联接为一长管体、长杆体的问题。传统的定位方法通常是直接将两联接的管件和/或杆件直接对接,螺纹联接或插接后最终形成一长管、长杆。

但是在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例如联接时,联接位置不能精准控制,联接长度有长有短,联接强度、稳定性无法精准控制。另外联接在一起的风车支撑杆,在风力摇摆、摇晃作用下,螺纹联接处常会慢慢松脱。

有鉴于此,本案发明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较好控制联接位置的定位联接组件。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定位联接组件,包括第一联接件和第二联接件,所述第一联接件包括第一联接部,所述第二联接件包括第二联接部,所述第一联接部能联接所述第二联接部,所述第一联接部与所述第二联接部通过定位结构限定联接的位置。

所述定位结构包括承台或者紧定挡件,所述定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联接部或所述第二联接部上,且所述第二联接部或所述第一联接部开设有相适配的中空内腔或定位孔。

所述第一联接件还包括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一联接部,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一联接部的连接处缩进形成承台,所述第一联接部由所述第一本体持续缩进而成;所述第二联接部开设所述中空内腔,所述第一联接部伸入中空内腔后,所述第二联接部的端部能抵在所述承台上。

所述承台与所述第二联接部的拼接面分别为相适配的水平面、倾斜面或者曲面。

所述第二联接部套于所述第一联接部,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联接部在联接处的尺寸相同。

所述紧定挡件包括螺钉、销钉或插销,所述紧定挡件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联接部与所述第二联接部的联接处,以限定联接的位置。

所述紧定挡件包括螺钉、销钉或插销;所述第一联接件与所述第二联接件通过联接辅件联接在一起,所述联接辅件的两端部分别设有定位凹部或定位孔,一个所述紧定挡件穿过所述第一联接部并进入所述联接辅件的一端部的定位凹部或定位孔,另一个所述紧定挡件穿过所述第二联接部并进入所述联接辅件另一端部的定位凹部或定位孔。

所述第一联接件和/或所述第二联接件均采用截面为圆形、椭圆形、矩形或者不规则形状的杆件,管件,或者杆件与管件的结合件。

所述第一联接件上一体式或分体式设置所述第一联接部,所述第二联接件上一体式或分体式设置所述第二联接部。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定位联接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联接部与第二联接部通过定位结构限定联接的位置。定位结构为改进型的定位结构。安装时,第一联接件与第二联接件通过改进型的定位结构可拆联接在一起。联接位置、联接长度都能得到精准控制,从而提高联接强度、稳定性,装卸也很方便。而且本实用新型定位联接组件在风车支撑杆、风车用各类杆件中使用时,联接在一起的第一联接件与第二联接件,在风力摇摆、摇晃作用下,联接处也不易松脱。

进一步地,第一联接件与第二联接件通过相配合的定位孔与螺钉、销钉或插销锁接在一起,联接稳定。

不同结构与不同使用情况的相联接的第一、第二联接件所对应的定位结构不相同,在安装使用中具有选择性,安装效率高,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承台定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螺钉定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弹性扣件定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弹性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弹性扣件联接组件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弹性扣件嵌装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弹性扣件嵌装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凸粒联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分体式套接联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9a为本实用新型中分体式套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9b为本实用新型中复合型定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复合型定位结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复合型定位结构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中:

第一联接件-1; 第一联接部-11;

第一本体-12; 定位孔-13;

中空内腔-14; 定位孔-15;

第一导向槽-16; 限位台-17;

限位台18; 第二联接件-2;

第二联接部-21; 拼接面211

中空内腔-22; 定位孔-23;

第二导向槽-24; 第二本体-25;

承台-31; 联接面-311;

螺钉-32; 弹性扣件-33;

定位凸粒-331; 弹性钢片-332;

挂耳-333; 定位凸粒-34;

管管联接辅件-4a。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联接组件适用于一种杆/管联接件,杆/管联接件是指管与管联接的联接组件、杆与管联接的联接组件或者杆与杆联接的联接组件。下面对杆/管联接件及其定位联接组件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定位联接组件包括相联接的第一联接件和第二联接件,或者,包括可拆卸联接的联接辅件、第一联接件和第二联接件。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联接件和第二联接件采用管件、杆件或者杆件与管件的结合件。

一种定位联接组件,如图1所示,包括相联接的第一联接件1和第二联接件2。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联接件1和第二联接件2采用管件、杆件或者杆件与管件的结合件。

第一联接件1与第二联接件2通过改进型的定位结构可拆卸联接在一起。本优选方案中定位结构采用承台31。

第一联接件1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本体12和第一联接部11。第一联接部11设置于第一本体12的一端。第一本体12与第一联接部11的连接处缩进形成承台31。第一本体12以承台31为缩进起点,持续缩进形成第一联接部11。第二联接件2一体连接有第二联接部21,第二联接部21设置于第二联接件2的一端部。第二联接部21开设有与第一联接部11的形状和外径大小相适配的中空内腔22。第一联接部11与第二联接部21沿轴向方向的长度相等。第一本体12与第二联接部21在拼接处的外形尺寸相同。

联接时,第二联接部21套于第一联接部11外,即第一联接部11伸入中空内腔22后,第二联接部21的端部可抵靠在承台31上。承台31限制第二联接件2在第一联接件的轴向方向上持续下滑、下落,利用承台31的限制和定位作用,将第一联接件1与第二联接件2快速准确的联接在一起。联接后,第一联接件1与第二联接件2在拼接处平缓过渡,第一本体12与第二联接部21的外侧壁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安装后第一联接件1与第二联接件2接缝处没有突变、外表面相齐平。承台31的联接面311与第二联接部21的拼接面211分别为相适配的水平面,二者配合紧密,稳定性较好。在实际应用中,拼接面除了采用水平面外,还可以采用倾斜面或者曲面等配合紧密的结构面。

本实施例的又一优选方案:如图2所示,第一联接件1与第二联接件2通过改进型的定位结构可拆卸联接在一起。本优选方案中定位结构采用螺钉32。

第一联接件1包括一体式结构的第一本体和第一联接部11。第一联接部11设置于第一本体的一端。第一联接部11开设有定位孔13。第二联接件2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二本体和第二联接部21,第二联接部21设置于第二本体的一端部。第二联接部21开设有与第一联接部11的形状和外径大小相适配的中空内腔22,且第二联接部21上还开设有分别与螺钉32和定位孔13相适配的定位孔23。

联接时,将第二联接件2的定位孔23对准定位孔13,沿第二联接件2的轴向方向将第二联接部21套于第一联接部11上,即第一联接部11伸入中空内腔22,当第二联接部21上的定位孔23与第一联接部11上的定位孔13重叠时,锁上螺钉32,螺钉32依次穿过定位孔23和定位孔13。螺钉32限制第一联接件1与第二联接件2之间的相对移动或转动,并将二者稳定的联接在一起,且使用过程中稳定性强。

在风车支撑杆、风车用各类杆件等大大小小的支撑结构中,在两根杆件的联接处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承台31或者相配合的螺钉32、定位孔23和定位孔13,可有效地避免风车在风力摇摆、摇晃作用下,联接处的松脱。

本实施例的又一优选方案:如图3-5所示,第一联接件1与第二联接件2通过改进型的定位结构可拆卸联接在一起。本优选方案中定位结构采用弹性扣件33。弹性扣件33采用弹性钢片制成。

第一联接件1包括一体式连接的第一本体和第一联接部11。第一联接部11设置于第一本体的一端。第一联接部11形成有容置弹性扣件33的中空内腔14,第一联接部11的侧壁上相对开设有两个定位孔15。中空内腔14的腔壁设有具有导向作用的第一导向槽16。第一导向槽16从第一联接部11的端部边缘延伸至定位孔15处。第一导向槽16可分别对应两定位孔15设置,也可仅对应其中一个定位孔15设置。第二联接件2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二本体和第二联接部21,第二联接部21设置于第二本体的一端部。第二联接部21开设有与第一联接部11的形状和外径大小相适配的中空内腔22,且第二联接部21开设有两定位孔23,当第一联接部11与第二联接部21套接在一起时,第二联接部21上的两定位孔23与第一联接部11上的两个定位孔15恰好重叠在一起。中空内腔22的腔壁上设有具有导向作用的第二导向槽24,第二导向槽24从第二联接部21的端部边缘延伸至定位孔23处。第二导向槽24的槽底壁厚沿弹性扣件33进入方向逐渐变厚。此外,第二导向槽24的槽底壁厚沿弹性扣件33进入方向还可以逐渐变薄,或由薄变厚再由厚变薄,这样方便脱扣。

弹性扣件33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定位凸粒331和连接于定位凸粒331之间的弹性钢片332,弹性钢片332呈V型或U型分页状,定位凸粒331位于弹性钢片332的开口端,且定位凸粒331沿弹性钢片332所产生的弹力方向设置。弹性钢片332的开口为弹性钢片的伸缩提供活动空间。弹性钢片332之间的最大开口间距大于第一联接部11的内径。两个定位凸粒331端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联接部11的外径,这样,弹性扣件33塞进中空内腔14内,两个定位凸粒331可分别从两定位孔15中对应伸出。

联接时,先将弹性扣件33装入中空内腔14内,定位凸粒331在第一导向槽16的导向作用下,沿第一导向槽16的延伸方向滑动至定位孔15,且两个定位凸粒331分别从两定位孔15中对应伸出。此时,弹性扣件33与第一联接件1可拆卸连接在一起。将装配好弹性扣件33的第一联接件1伸进第二联接件2,凸出于第一联接部11壁外的定位凸粒331沿第二导向槽24的延伸方向滑动至定位孔23。在滑动过程中,弹性扣件33受到向内的挤压力而变形,产生弹力。由于第二导向槽24的槽底壁厚沿穿入方向渐渐变厚,所以挤压变形所产生的弹力也越来越大。定位凸粒331滑动至定位孔23时,两定位凸粒331不受挤压力,弹性扣件33的弹性钢片332在其自身的弹力作用下产生向外的弹性复位,使得两个定位凸粒331分别伸出相应的定位孔23。两个定位凸粒331能限制第一联接件1与第二联接件2之间的相对移动或转动,并将二者稳定的联接在一起。

本实施例的又一优选方案:如图9所示,第一联接件1与第二联接件2通过改进型的定位结构可拆卸联接在一起。本优选方案中定位结构采用分体式的联接部套接方式。

第一联接件1包括分体式套接在一起的第一本体12和第一联接部11。第二联接件包括分体式套接在一起的第二本体25和第二联接部21。以第一本体12和第二本体25的相对接的一端为联接端,第一本体12的连接端设有容置第一联接部11的中空内腔,第一联接部11设置在该中空内腔内,且第一联接部11的端部边缘与第一本体12的端部边缘相平齐。第一本体12与第一联接部11既可以紧配在一起也可以焊接、固定在一起。第二本体25的联接端设有容置部分第二联接部21的中空内腔,第二联接部21的一端伸入该中空内腔内,第二联接部21的另一端伸出该中空内腔外,第二联接部21与第二本体25既可以紧配在一起也可以焊接、固定在一起。第一联接部11设有容置部分第二联接部21的中空内腔,即第二联接部21位于上述中空内腔外的另一端部伸入第一联接部11的中空内腔内。第一联接部11与第二联接部21相紧配或相松配。松配时,可以方便第一联接部11与第二联接部21的安装与拆卸。

联接时,第一联接部11套接于第一本体12的中空内腔。套接后,第一联接部11与第一本体12在联接缝处相平齐,形成拼接面。第二联接部21的一端从第二本体25的联接端处套接于第二本体25的中空内腔内,套接后,第二联接部21的另一端凸出第二本体25的联接端的端部。第二联接部21与第二本体25之间形成承台31。最后将第二联接部21凸出第二本体25的联接端端部的部分完全套接于第一联接部11的中空内腔内。承台31的联接面与第一联接部11和第一本体12所形成的拼接面分别为相适配的水平面,第一联接部11和第一本体12的拼接面与承台31相抵靠。采用分体式套接的方式限制第一联接件1与第二联接件2之间的相对移动或转动,并将二者稳定的联接在一起,套接灵活。

如图9和图9a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联接部11的外壁与第一本体12相互套接,第一联接部11的内壁和第二联接部21的一部分相互套接,第二联接部21的另一部分与第二本体25相互套接,这三个套接处至少有一个是松配关系,其他两个套接处为紧配关系,这样便于从紧配位置将第一联接件1和第二联接件2安装、拆卸。当然本实施例可构成分体式连接的联接辅件,此时,第一联接部11相当于联接辅件的第一联接端,第二联接部21相当于联接辅件的第二联接端,二者套接后可形成管管联接辅件4a,此管管联接辅件4a可应用于管管联接组件的对接。

本实用新型中还可以在中空内腔14设置防止弹性扣件33持续掉落的限位台。如图6所示,弹性扣件33的开口两端部分别设有挂耳333,定位凸粒331设于挂耳333的下方。第一联接部11的中空内腔14的腔壁上设有供挂耳333抵靠的限位台17。或者如图7所示,第一联接部11的中空内腔14相对于弹性扣件33的下方设有防止弹性扣件33持续掉落的限位台18。

本实用新型中,紧定挡件除了采用螺钉32或者弹性扣件33外,还可以采用销钉或插销等锁紧结构。或者如图8所示,在第一联接部11与定位孔23相应的位置上设置具有弹塑性能的定位凸粒34,定位凸粒34沿第二导向槽24的延伸方向滑动至定位孔23。

上述实施例均采用单一的定位结构,本实施例的还有以下优选方案:如图9b所示,采用管管联接辅件4a与弹性扣件33相结合定位结构;如图10所示,采用承台31与螺钉32相结合定位结构;如图11所示,采用承台31与定位凸粒34相结合的定位结构。采用上述复合型的定位结构,使得第一联接件1与第二联接件2的联接更加稳定,在使用中的安全性更高。

本实用新型中,弹性扣件33还可以采用弹簧联接件或者塑性联接件等有弹性的联接件,任何有定位凸粒的弹性件均可实现相同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弹性扣件33具有的弹性凸粒的数量可以为复数个。各弹性凸粒之间等角分或等距离间隔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联接件1和第二联接件2的横截面为圆形。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联接件1和第二联接件2的横截面还可以为椭圆形、矩形或者其他规则甚至不规则图形。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定位联接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联接部11与第二联接部21通过定位结构限定联接的位置。定位结构为改进型的定位结构。安装时,第一联接件1与第二联接件通过改进型的定位结构可拆联接在一起。联接位置、联接长度都能得到精准控制,从而提高联接强度、稳定性,装卸也很方便。而且本实用新型定位联接组件在风车支撑杆、风车用各类杆件中使用时,联接在一起的第一联接件1与第二联接件2,在风力摇摆、摇晃作用下,联接处也不易松脱。不同结构与不同使用情况的相联接的第一联接件2、第二联接件2选择设置不同的定位结构,使用灵活性较好,安装效率高,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装卸方便,也方便运输。

本实用新型中,利用定位结构,将多段短管体/杆体联接为一长管体/长杆体。特别适用于风车支撑杆的联接和钢管结构的联接等。

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