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动轴承磨损自动补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3001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滑动轴承磨损自动补偿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动轴承磨损自动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回转轴采用的滑动轴承多为间隙配合。在其频繁作业一段时间后,当滑动轴承使用一段时间后,轴承衬套与轴承套的磨损严重,重力等因素致使回转轴的轴心会自动往下偏移一段微小位移,在转动时会有跳跃现象,震动加剧,损害设备寿命,噪音大,影响正常作业。其滑动轴承的内部磨损程度严重,大大降低了部件间的同轴度,回转轴在转动时不稳定,震动剧烈,严重时冲击载荷会导致轴承衬套的损坏,大大降低了滑动轴承的使用寿命。而且频繁更换滑动轴承会提高企业的成本,浪费人力物力,影响机械产品的正常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动轴承磨损自动补偿装置,该装置能够自动补偿滑动轴承的磨损,降低了成本,并且拆卸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滑动轴承磨损自动补偿装置,包括套装在回转轴上且带有滑动轴承衬套的滑动轴承、设置在滑动轴承衬套上的自锁式夹紧机构以及设置在回转轴端部的自动调节机构;自动调节结构包括连杆装置,所述连杆装置包括第一连杆以及设置在第一连杆上的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连杆头,另一端设置有连杆球头,第二连接杆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连杆头;第一连杆头铰接在轴承支座的端面上,且连杆球头与回转轴伸出部分球面接触,第二连杆头设置在自锁式夹紧机构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滑动轴承设置在轴承支座上,在轴承支座内壁上周向均匀开设有4个弹簧槽,弹簧槽内放有弹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弹簧槽包括水平方向的第一弹簧槽和第三弹簧槽,以及竖直方向的第二弹簧槽和第四弹簧槽;其中,第一弹簧槽和第三弹簧槽内放有z型弹簧,第二弹簧槽和第四弹簧槽内放有硬质弹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自锁式夹紧机构包括套装在轴承衬套上的内圈以及套装在内圈上的外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内圈外壁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内圈与外圈通过螺纹连接,且螺纹螺旋升角小于摩擦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二连杆头通过螺栓铰接在第一螺纹孔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轴承支座的外部端面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一连杆头通过螺栓铰接在第二螺纹孔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使用新型通过将自锁式夹紧机构设置在滑动轴承衬套上,通过自动调节机构带动自锁式夹紧机构转动进而调节滑动轴承轴承衬套与轴承支座的距离,自动补偿滑动轴承的磨损,降低了成本,并且拆卸方便。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水平方向采用弹簧保证回转轴的轴心处于水平中间位置,在竖直方向由于承受回转轴的重力弹簧已不能有效保证回转轴的轴心处于中心位置,采用自动磨损补偿装置可以利用回转轴的重力使其恢复到中心位置,保证回转轴的同轴度,有效地降低了机械产品使用过程中的由回转轴与滑动轴承间产生的震动问题,延长滑动轴承的使用寿命,减少其更换次数,节约成本,保证机械产品的正常作业。

进一步的,内圈与外圈通过螺纹连接,该螺纹螺旋升角小于摩擦角,具有能自锁能力,自锁螺纹可以有效的防止外圈与内圈承受径向力在螺纹斜面的分力,通过自动调节机构带动内圈转动时,上紧内圈与外圈,增大其径向方向的尺寸,进而调节滑动轴承与轴承支座间的间隙,补偿滑动轴承的磨损量。

进一步的,第一弹簧槽和第三弹簧槽内放入z型弹簧,使回转轴在水平面处于中心位置,减小以及防止回转轴的左右震动;第二弹簧槽和第四弹簧槽内放入硬质弹簧,阻止外圈随内圈的进一步转动,并在滑动轴承再次磨损时释放压缩量进行再次补偿。

进一步的,由于连杆球头与回转轴伸出部分球面接触,在回转轴的轴心因滑动轴承磨损而往下位移时,触动连杆球头,从而带动第二连杆以第一连杆头为转轴往下转动,第一连杆通过螺栓拉动自锁式夹紧机构的内圈上紧,增大自锁式夹紧机构的径向尺寸,补偿滑动轴承的磨损量。

附图说明

图1为自锁式夹紧机构示意图。

图2为自动调节机构连杆位置示意图。

图3为自动调节机构弹簧位置示意图。

图4为连杆装置示意图。

图5为内圈与外圈位置关系放大图。

其中,1为第一螺纹孔,2为内圈,3为外圈,4为回转轴,5为弹簧槽,5-1为第一弹簧槽,5-2为第二弹簧槽,5-3为第三弹簧槽,5-4为第四弹簧槽,6为轴承支座,7为第一连杆,8为第二连杆,9为第一连杆头,10为连杆球头,11为第二连杆头,12为回转轴伸出部分,13为轴承衬套,14为第二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3和图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滑动轴承磨损自动补偿装置,包括套装在回转轴4上且带有滑动轴承衬套13的滑动轴承、设置在滑动轴承衬套13上的自锁式夹紧机构以及设置在回转轴4端部的自动调节机构。自锁式夹紧机构包括套装在轴承衬套13上的内圈2以及套装在内圈上的外圈3;内圈2外壁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内圈2与外圈3通过螺纹连接,该螺纹螺旋升角小于摩擦角,具有能自锁能力,自锁螺纹可以有效的防止外圈3与内圈2承受径向力在螺纹斜面的分力,通过自动调节机构带动内圈2转动时,上紧内圈2与外圈3,增大其径向方向的尺寸,进而调节滑动轴承与轴承支座6间的间隙,补偿滑动轴承的磨损量。

参见图3,滑动轴承设置在轴承支座6上,在与外圈3相接触的轴承支座6内壁上周向均匀开设有4个弹簧槽5,弹簧槽5内放有弹簧。具体的,弹簧槽5包括水平方向的第一弹簧槽5-1以及第三弹簧槽5-3,以及竖直方向的第二弹簧槽5-2和第四弹簧槽5-4;其中,第一弹簧槽5-1和第三弹簧槽5-3内放入z型弹簧,使回转轴4在水平面处于中心位置,减小以及防止回转轴的左右震动;第二弹簧槽5-2和第四弹簧槽5-4内放入硬质弹簧,阻止外圈3随内圈2的进一步转动,并在滑动轴承再次磨损时释放压缩量进行再次补偿。

同时由于夹紧装置的上紧也有利于回转轴在水平方向处于中心位置。

参见图2和图4,自动调节结构包括连杆装置,所述连杆装置包括第一连杆7以及设置在第一连杆7上的第二连杆8,第一连杆7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杆头9,另一端设置有连杆球头10,第二连接杆8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连杆头11。

第一连杆头9铰接在轴承支座6的端面上,且连杆球头10与回转轴伸出部分12球面接触,球面要求耐磨,可有效降低摩擦损耗。连杆球头10可检测回转轴4的位移。连杆装置可以以第一连杆头9为基点上下轻微转动。第二连杆头11用螺栓连接在自锁式夹紧机构的内圈2上的第一螺纹孔1处,将连杆装置与内圈2连接起来,并带动内圈2转动。在轴承支座6的外部端面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14,第一连杆头9通过螺栓铰接在第二螺纹孔14处。

在回转轴的轴心因滑动轴承磨损而往下位移时,触动连杆球头10,从而带动第二连杆7以第一连杆头9为转轴往下转动,第一连杆通过螺栓拉动自锁式夹紧机构的内圈2上紧,增大自锁式夹紧机构的径向尺寸,补偿滑动轴承的磨损量。

自锁式夹紧机构的内圈在被拉动上紧的同时,外圈与内圈自锁螺纹连接,会导致外圈同步转动,在外圈与轴承支座间开第二弹簧槽5-2和第四弹簧槽5-4,第二弹簧槽5-2,第四弹簧槽5-4内加一硬质弹簧。该弹簧在被压缩一定位移会阻止外圈3的进一步转动,上紧夹紧装置,由于自锁式夹紧机构的径向尺寸增大,阻止了压缩了的弹簧恢复到正常水平。

在回转轴上紧到正常的工作位置时,连杆球头10距离回转轴4有一定的距离。当滑动轴承磨损进一步加剧时,轴承衬套13与轴承支座6间的径向距离会增大,此时第二弹簧槽5-2以及第四弹簧槽5-4内的弹簧的弹力释放推动外圈3反向转动,由于外圈3与内圈2之间的螺纹具有自锁能力,外圈带动内圈反向转动将连杆的球头拉上来,恢复到与回转轴接近的状态,进行下一次循环。

安装时手动调节连杆球头10与回转轴4之间的距离,将此距离在不影响回转轴4转动情况下尽可能减小。

调节连杆球头10与回转轴4之间的距离时,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给弹簧处加垫片,维持其正常工作。弹簧的失效系数要适当,防止冲击载荷致使其丧失弹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