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系统油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76781阅读:16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润滑系统油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润滑系统油路。



背景技术:

目前当运行主油泵因故障停泵或其它原因造成润滑油压下降至联泵设定值时,备用主油泵自动启动以恢复润滑油正常工作油压,确保机组安全运行,原系统的润滑油母管上没有配置能储存和释放能量的辅助动力源—蓄能器,当系统流量发生较大变化时,主油泵不能及时补充流量,造成油压波动。经电厂现场观察,运行主油泵从停止到润滑油压降低到联泵设定值、联备用泵、恢复润滑油系统压力需要5-6秒时间,在此过程中如果没有其它辅助手段补充流量,润滑油压可能会继续下降至跳机值,引起跳机。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润滑系统油路,当泵因故障联泵、进行联泵试验时,蓄能器补充油液至润滑系统,弥补泵的流量不足及升压缓慢等泵自身特性问题,从而解决因联泵时间长的原因造成的油压下降,避免因润滑油压力低保护动作跳闸。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润滑系统油路,包括主油器,所述主油器连接有主油箱,所述主油箱设有第一油泵和第二油泵,所述第一油泵、第二油泵连接有第一冷油器,所述第一冷油器通过管道与电机轴承相连,所述电机轴承连接有回油管路,所述回油管路设有一活性炭过滤器,所述活性炭过滤器与所述主油箱相连,所述主油箱还连接有第一蓄能器和第二蓄能器,所述第一蓄能器、第二蓄能器通过第二冷油器与所述电机轴承相连相连,所述活性炭过滤器内部设有活性炭过滤层,所述活性炭过滤层位于所述活性炭过滤器的下半部分。

上述的油路,其中,所述第一蓄能器、第二蓄能器均设有一阀门和压力阀。

上述的油路,其中,所述第一蓄能器、第二蓄能器通过固定架相连。

上述的油路,其中,所述第一蓄能器、第二蓄能器位于所述固定架内并通过横杆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当泵因故障联泵、进行联泵试验时,蓄能器补充油液至润滑系统,弥补泵的流量不足及升压缓慢等泵自身特性问题,从而解决因联泵时间长的原因造成的油压下降,避免因润滑油压力低保护动作跳闸。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润滑系统油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活性炭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蓄能器、第二蓄能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蓄能器、第二蓄能器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步骤以及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润滑系统油路,包括主油器1,主油器1连接有主油箱2,主油箱2设有第一油泵3和第二油泵4,第一油泵3、第二油泵4连接有第一冷油器5,第一冷油器5通过管道与电机轴承6相连,电机轴承6连接有回油管路7,回油管路7设有一活性炭过滤器8,可以起到对回路中的润滑油进行过滤的作用,活性炭过滤器8与主油箱2相连,主油箱2还连接有第一蓄能器9和第二蓄能器,第一蓄能器9、第二蓄能器通过第二冷油器10与电机轴承6相连相连,活性炭过滤器8内部设有活性炭过滤层11,活性炭过滤层11位于所述活性炭过滤器8的下半部分。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当泵因故障联泵、进行联泵试验时,蓄能器补充油液至润滑系统,弥补泵的流量不足及升压缓慢等泵自身特性问题,从而解决因联泵时间长的原因造成的油压下降,避免因润滑油压力低保护动作跳闸。其中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蓄能器为陕西东方发电成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制造的。以及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其他部件均为现有的常规部件。

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但非限制的实施例中,第一蓄能器9、第二蓄能器均设有一阀门12和压力阀13。

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但非限制的实施例中,第一蓄能器9、第二蓄能器通过固定架14相连,可以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但非限制的实施例中,第一蓄能器9、第二蓄能器位于所述固定架14内并通过横杆进行固定。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