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固件及部件安装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1912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紧固件及部件安装构造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部件安装至被安装部件的紧固件、以及由部件和紧固件构成的部件安装构造。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将汽车的装饰部件安装至车体的固定构造。装饰部件具有从背面伸出的凸台部件,使用对凸台部件进行夹持的夹具而安装于车体。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夹具具有:u字状的主体;凸缘,其形成于主体的开口侧的基端;以及一对弹性锁止腿部,它们从基端侧伸出。一对弹性锁止腿部的肩部与安装孔的缘部卡合,防止夹具从安装孔脱落。公开了凸台部件具有多个种类,一对弹性锁止腿部抵接的部位的凸台部件的厚度不同。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7300089号说明书

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中,通过使用相同夹具而改变凸台部件的厚度,从而改变将安装状态的夹具从安装孔拔出的拔出力。然而,由于安装孔的大小的制约、确保凸台部件的刚性等,难以将拔出力的下限值与上限值之差变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这样的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相同紧固件而降低将紧固件从安装孔拔出的拔出力的下限值的技术。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紧固件,其用于将部件安装至被安装部件,该紧固件具有:相对的一对腿部;以及连结部,其将一对腿部的前端侧连结。一对腿部具有一对卡合部,这一对卡合部从基端侧向前端侧伸出,在夹着部件的第1安装部的状态下与被安装部件的安装孔的缘部卡合。一对卡合部在夹着第1安装部的状态下前端彼此能够交叉。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部件安装构造。该部件安装构造具有:部件;以及紧固件,其用于将部件安装至被安装部件。紧固件具有:相对的一对腿部;以及连结部,其将一对腿部的前端侧连结。部件具有:第1安装部,其由一对腿部夹着;以及缺口部,其是以在第1安装部的前端侧进行切除的方式而形成的。一对腿部具有一对卡合部,这一对卡合部从基端侧向前端侧伸出,在夹着部件的第1安装部的状态下与被安装部件的安装孔的缘部卡合。一对卡合部在夹着第1安装部的状态下前端彼此能够进入至缺口部而相交叉。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降低将紧固件从安装孔拔出的拔出力的下限值的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由部件和紧固件构成的部件安装构造的图。

图2是紧固件的斜视图。

图3(a)是紧固件的侧视图,图3(b)是紧固件的主视图,图3(c)是紧固件的仰视图。

图4是用于说明部件的第1安装部的图。

图5(a)是部件的第1安装部的主视图,图5(b)是部件的第1安装部的侧视图,图5(c)是部件的第1安装部的仰视图。

图6是用于说明部件的第2安装部的斜视图。

图7(a)是部件的第2安装部的主视图,图7(b)是部件的第2安装部的仰视图。

图8是表示紧固件卡止于第2安装部的状态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第1安装部及紧固件向被安装部件的安装孔的安装动作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第2安装部及紧固件向被安装部件的安装孔的安装动作的图。

标号的说明

10部件安装构造,12被安装部件,12a安装孔,20紧固件,22部件,24腿部,26连结部,28凸缘部,30卡合部,30a基端部,32支撑部,34插入孔,40卡止部,42卡合面,44弯曲面,46切片,48凹部,49第1安装部,50壁部,50a前端部,52侧壁部,54卡止孔,56主体部,58缺口部,60第2安装部,62壁部,64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由部件22和紧固件20构成的部件安装构造10的图。图1(a)是对紧固件20的基端侧俯视观察到的图,图1(b)是从紧固件20的前端侧仰视观察到的图。

部件安装构造10用于将部件22安装至被安装部件。部件22具有主体部56、第1安装部49以及第2安装部(未图示)。图1(a)及(b)的主体部56仅示出了局部,例如可以为座位的扶手的罩部、设置有对窗户进行开闭的开关元件等的操作板等。

第1安装部49在部件22处设置有多个,是以从主体部56的背面下垂的方式而形成的。另外,在部件22处,在第1安装部49的基础上,还设置后面叙述的第2安装部。形成为1个部件的第1安装部49及第2安装部均被相同的紧固件20安装于在被安装部件形成的多个安装孔。

紧固件20夹着第1安装部49而卡止,与第1安装部49形成为一体。如果将第1安装部49及紧固件20插入至安装孔,则紧固件20卡合于安装孔的缘部而防止脱落。参照新的附图对紧固件20及部件22进行详细说明。

图2是紧固件20的斜视图。另外,图3(a)是紧固件20的侧视图,图3(b)是紧固件20的主视图,图3(c)是紧固件20的仰视图。

紧固件20具有:一对腿部24;连结部26,其将一对腿部24连结;以及一对凸缘部28,它们卡挂于安装孔的外侧的缘部。连结部26将一对腿部24的前端侧连结,一对凸缘部28从一对腿部24的基端侧沿相对方向向外侧伸出。在变形例中,凸缘部28可以设置于一对腿部24中的任一者。

此外,紧固件20的前端称为向安装孔的插入方向的前端。另外,将一对腿部24各自相面对的方向称为相对方向,将腿部24从基端朝向前端的方向称为伸出方向或者下垂方向,将与相对方向及伸出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为宽度方向。伸出方向沿着向安装孔的插入方向,且沿着第1安装部49从主体部56的背面下垂的方向。

一对腿部24分别为相同形状。腿部24具有卡合部30和一对支撑部32。如图3(b)所示,一对支撑部32沿宽度方向而分离,平行地形成为柱状。一对支撑部32的基端与凸缘部28连接设置,前端与连结部26连接设置。

在一对支撑部32的内面,分别形成向内侧凸出的卡止部40。卡止部40形成于支撑部32的大致中央的位置,卡止于部件22的第1安装部49,将紧固件20组装于部件22。

卡合部30形成于一对支撑部32之间。卡合部30从基端侧的凸缘部28向前端伸出,具有自由端。如图2所示,卡合部30的基端部30a位于与支撑部32的基端部相比的相对方向外侧。卡合部30在插入至安装孔时沿相对方向进行挠曲。卡合部30具有卡合面42、弯曲面44、切片46以及凹部48。

卡合面42以沿相对方向向外侧伸出的方式而向前端倾斜,与安装孔的内侧缘部卡合。卡合面42与支撑部32相比沿相对方向向外侧伸出。弯曲面44从卡合面42的前端侧的端部沿相对方向向内侧弯曲。另外,卡合部30的内面沿着弯曲面44的弯曲而沿相对方向向内侧弯曲。

凹部48是以对卡合部30的前端部进行切除的方式凹入地形成的。凹部48是以将卡合部30的宽度方向长度的大致一半进行切除的方式形成的。切片46是在卡合部30的前端处通过形成凹部48而形成的。

如图3(b)及图3(c)所示,在一对卡合部30处,切片46和凹部48交替地配置,是以切片46彼此不相对的方式配置的。由此,在一对卡合部30接近时,切片46彼此不会发生干涉,在一个卡合部30形成的切片46进入至在另一个卡合部30形成的凹部48,切片46能够彼此相交叉。因此,能够使一对卡合部30的相对方向的张开量变小,使卡合面42相对于被安装部件的背面的倾斜角变大,能够降低将紧固件20从安装孔拔出的拔出力的下限值。

图4是用于说明部件22的第1安装部49的图。另外,图5(a)是部件22的第1安装部49的主视图,图5(b)是部件22的第1安装部49的侧视图,图5(c)是部件22的第1安装部49的仰视图。

第1安装部49从主体部56下垂,如图5(c)所示,剖面形成为h字状。第1安装部49具有壁部50、一对侧壁部52、一对卡止孔54以及缺口部58。一对侧壁部52相面对的方向沿着紧固件20的宽度方向,壁部50的表面垂直方向沿着紧固件20的相对方向。

壁部50形成为平板状,垂直设置于主体部56的背面。一对侧壁部52分别与壁部50的两侧部连接设置,从主体部56形成至壁部50的前端。紧固件20落在一对侧壁部52之间,从而一对侧壁部52能够对卡止于壁部50的紧固件20进行保护,以使得在运送等时紧固件20不会脱离、不会损伤。

如图5(a)所示,一对卡止孔54沿宽度方向而分离,在壁部50的中途形成。在卡止孔54中,插入紧固件20的卡止部40而进行卡止。

缺口部58是以对壁部50的前端部50a进行切除的方式而形成的,位于与卡止孔54相比的前端侧。缺口部58是在壁部50的前端部50a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以在基端侧凹入成矩形形状的方式而形成的。紧固件20的卡合部30的前端能够进入至缺口部58。壁部50的前端部50a在向安装孔插入时限制紧固件20向基端侧移动。

图6是用于说明部件22的第2安装部60的斜视图。另外,图7(a)是部件22的第2安装部60的主视图,图7(b)是部件22的第2安装部60的仰视图。

第2安装部60与图4所示的第1安装部49相比,不同点在于在前端未形成缺口部58和形成有凸部64。第2安装部60通过紧固件20而防止从被安装部件的安装孔脱离。

第2安装部60具有壁部62、一对侧壁部52、一对卡止孔54以及多个凸部64。壁部62形成为平板状,垂直设置于主体部56的背面。在壁部62的前端侧未形成有缺口部。由此,限制紧固件20的一对卡合部30的接近。

多个凸部64是在壁部62的两面凸出而形成的,沿伸出方向而形成为肋状。如图7(a)所示,多个凸部64形成于一对卡止孔54之间。多个凸部64的表面是从基端侧起至前端侧平坦地形成的。由此,紧固件20的卡合部30变得容易在凸部64上进行滑动。

图8表示紧固件20卡止于第2安装部60的状态。在一对卡合部30夹着第2安装部60的状态下,卡合部30的前端即切片46与凸部64抵接。另一方面,凹部48不与凸部64抵接。

一对卡合部30在沿相对方向张开的状态下,处于对使得互相接近的挠曲进行限制的状态。由此,能够构成为,在试图将紧固件20及第2安装部60从被安装部件的安装孔拔出的情况下的拔出力,比在试图将紧固件20及第1安装部49从安装孔拔出的情况下更大。

另外,通过将在相同部件22设置的第1安装部49及第2安装部60利用相同紧固件20安装至被安装部件,从而能够使第1安装部49的拔出力相对地变小,使第2安装部60的拔出力相对地变大。另外,通过在第1安装部49形成缺口部58、以及在第2安装部60形成凸部64,从而能够使一对卡合部30的相对方向的张开量之差变大,使第1安装部49与第2安装部60的拔出力之差变大。

例如,在长条状的扶手罩部为部件22的情况下,在扶手罩部的背面沿长边方向配置多个安装部。在用户把持着扶手罩部的一端而试图将其从安装孔拔出的情况下,如果中央侧的安装部的拔出力牢固,则有时扶手罩部会大幅地反弹而造成损伤。在扶手罩部的两端侧形成第2安装部60,在扶手罩部的中央侧形成第1安装部49。由此,能够将扶手罩部的两端侧安装得牢固。并且,在因为开关的故障等而将扶手罩部卸下时,如果用户将两端侧的第2安装部60拔出,则能够以低的拔出力而容易地将中央侧的第1安装部49拔出,能够容易地将扶手罩部卸下而不会损伤扶手罩部。

另外,由于能够利用1种紧固件20而防止在相同部件22设置的第1安装部49及第2安装部60从安装孔脱离,因此能够使紧固件20向部件22的组装作业变得容易,能够将紧固件20共通化而抑制制造成本。

在使用相同紧固件20安装了第1安装部49及第2安装部60的情况下,如果能够使将紧固件20从安装孔拔出的拔出力的上限值及下限值之差充分地变大,则通过对例如卡合面42的倾斜角进行变更,从而能够一边维持该拔出力之差,一边使上限值及下限值整体地提升而提高拔出力。因此,即便降低紧固件20的拔出力的下限值,也能够对卡合面42的倾斜角进行变更,确保希望的拔出力。

图9是用于说明第1安装部49及紧固件20向被安装部件12的安装孔12a的安装动作的图。安装孔12a为矩形形状。

如图9(a)所示,作业者通过向被安装部件12按压部件22,从而将第1安装部49及紧固件20从前端插入至安装孔12a。将紧固件20向安装孔12a进行插入,如图9(b)所示,卡合部30的弯曲面44与安装孔12a的外侧的孔的缘部抵接,以一对卡合部30互相接近的方式挠曲。

如果进一步地按压,则如图9(c)所示,一对卡合部30进一步地接近,切片46彼此沿相对方向相交叉。如果弯曲面44的上端超过安装孔12a,则一对卡合部30因为恢复力而张开,如图9(d)所示,卡合面42与安装孔12a的内侧缘部卡合。这样,一对卡合部30在夹着部件22的第1安装部49的状态下从前端侧插入至安装孔12a,与安装孔12a的内侧缘部卡合,安装作业完成。

一对卡合部30的切片46彼此在夹着第1安装部49的状态下进入至在第1安装部49的前端侧形成的缺口部58而相交叉。由此,能够使一对卡合部30进一步地接近,能够使用于将第1安装部49及紧固件20从安装孔12a拔出的拔出力变小。

在一对卡合部30接近而一对切片46相交叉的状态下,一个卡合部30的凹部48与另一个卡合部30抵接,限制一对卡合部30的接近。通过限制卡合部30彼此的接近,虽然会使拔出力变小,但能够确保希望的拔出力而维持卡合状态。

另外,在一对卡合部30接近时,卡合部30的内面不与第1安装部49即缺口部58的上侧缘部抵接,使一个凹部48与另一个卡合部30抵接而限制接近。由此,卡合部30的接近不被第1安装部49所限制,能够将卡合部30的挠曲部分确保得较长,因此能够将卡合部30构成为容易挠曲。

图10是用于说明第2安装部60及紧固件20向被安装部件12的安装孔12a的安装动作的图。第2安装部60的安装孔12a与第1安装部49相同。

如图10(a)所示,作业者通过向被安装部件12按压部件22,从而将第2安装部60及紧固件20从前端插入至安装孔12a。将紧固件20向安装孔12a进行插入,如图10(b)所示,卡合部30的弯曲面44与安装孔12a的表面侧的孔的缘部抵接,以一对卡合部30互相接近的方式而试图挠曲,但紧固件20的前端与第2安装部60的壁部62的凸部64抵接而限制接近,限制前端彼此的交叉。

如图10(c)所示,如果进一步地按压,则以卡合部30沿插入方向伸出的方式,卡合部30的前端移动至第2安装部60的前端侧,卡合部30变形为弯曲面44沿着插入方向。如果弯曲面44的上端超过安装孔12a,则一对卡合部30因为恢复力而张开,如图10(d)所示,卡合面42与安装孔12a的内侧缘部卡合。

在这里,将图9(c)所示的卡合部30与图10(c)所示的卡合部30进行对比。关于弯曲面44相对于向安装孔12a的插入方向的倾斜角,其在图10(c)所示的安装于第2安装部60的情况下,比安装于图9(c)所示的第1安装部49的情况更小。弯曲面44相对于向安装孔12a的插入方向的倾斜角越小,则越容易进行插入。即,如果仅考虑弯曲面44相对于向安装孔12a的插入方向的倾斜角这一观点,则在安装于第2安装部60的情况下能够使插入力相对地变小。

另一方面,图9(c)所示的一对卡合部30互相接近直至前端相交叉,图10(c)所示的一对卡合部30没有以前端互相接近的方式而挠曲,因此图9(c)所示的一对卡合部30能够沿相对方向进一步地接近,如果仅考虑相对方向的张开量这一观点,则在安装于第1安装部49的情况下能够使插入力相对地变小。这样,在向安装孔12a插入时,第1安装部49的紧固件20构成为使卡合部30的前端彼此相交叉,第2安装部60的紧固件20构成为以卡合部30伸长的方式而变形,从而能够使插入力基本相同。例如,如果在第1安装部49和第2安装部60处插入力不同,则作业者对于插入完成的感觉不同,因此从感觉上难以掌握是否完成了插入。通过将第1安装部49及第2安装部60的插入力设为相同程度,从而能够抑制作业者在安装孔12a的插入时由于插入力的不同而带来的不适感。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各实施例,也能够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而对各实施例施加各种设计变更等变形,施加了这种变形的实施例也可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实施例中,示出了缺口部58是以对壁部50的前端进行切除的方式形成的这样的技术方案,但不限于该技术方案。例如,缺口部可以在壁部50的前端侧形成为孔状。即,在壁部50的缺口部的前端侧形成桥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