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密封的隔离流体流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3123阅读:6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机械密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械密封的隔离流体流程结构。



背景技术:

机械密封是指由至少一对垂直于旋转轴线的端面在流体压力和补偿机构弹力(或磁力)的作用下以及辅助密封的配合下保持贴合并相对滑动而构成的防止流体泄漏的装置。机械密封是一种旋转机械的轴封装置,比如离心泵、离心机、反应釜和压缩机等设备。由于传动轴贯穿在设备内外,这样,轴与设备之间存在一个圆周间隙,设备中的介质通过该间隙向外泄漏,如果设备内压力低于大气压,则空气向设备内泄漏,因此必须有一个阻止泄漏的轴封装置。通常的机械密封都是通过动环和静环之间相抵摩擦来实现密封,在轴的高速运转中,动环和静环之间摩擦产生的大量的热量,而且动环和静环之间的摩擦力也越来越大,对动环和静环造成的损伤很大。一般需要通过在机械密封中注入隔离流体对动环和静环实现降温和润滑,然而现有的机械密封降温和润滑的结构较为复杂,同时需要设置循环泵装置,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械密封的隔离流体流程结构,其结构简单合理,冷却效果好,使用方便快捷,降低了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械密封的隔离流体流程结构,包括轴套,轴套上依序设置有第一静环座、动环座、第二静环座,轴套外壁还设置有与轴套套接配合的壳体,第一静环座上设置有第一静环、动环座上设置有与第一静环相配合的第一动环,第二静环座上设置有第二静环,壳体上设置有与第二静环相配合的第二动环,第一静环和第一动环配合形成介质端摩擦副,第二静环和第二动环配合形成大气端摩擦副,第一静环座和第二静环座固定连接在轴套上,动环座固定连接在壳体上;

第二静环座、动环座、大气端摩擦副及壳体之间形成外密封腔,轴套与轴之间形成有环形通道,介质端摩擦副与轴套之间形成内密封腔,第一动环与轴套相抵处设置有与内密封腔连通的螺旋槽,轴套上设置有若干呈圆周分布且连通环形通道与外密封腔的第一通孔,轴套上还设置有若干呈圆周分布且连通环形通道与内密封腔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处轴套部位的外径不同。

进一步地,动环座和壳体上设置有贯穿动环座和壳体的出流口,出流口与螺旋槽连通。

进一步地,壳体上设置有与外密封腔连通的进流口。

进一步地,动环座上还设置有连通外密封腔和第一通孔的第三通孔。

进一步地,第一静环座与轴套之间、第二静环座与轴套之间、动环座与壳体之间均通过紧定螺钉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隔离流体流程结构仅设置了容器及冷却功能,未设置循环泵送装置,依靠轴套上圆周分布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处轴套部位的孔径差异,形成离心小叶轮效应,再通过在轴套与第一动环之间设置的螺旋槽,形成螺旋泵的效果,两次泵送效果的叠加,构成隔离流体的自行循环。结构简单合理,冷却效果好,使用方便快捷,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1中,1轴套、2第一静环座、3动环座、4第二静环座、5壳体、6介质端摩擦副、7大气端摩擦副、8外密封腔、9内密封腔、10紧定螺钉、11环形通道、12螺旋槽、13第一通孔、14第二通孔、31第三通孔、51出流口、52进流口、61第一静环、62第一动环、71第二静环、72第二动环。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释。

如图1所示的一种机械密封的隔离流体流程结构,包括轴套1,轴套1上依序设置有第一静环61座2、动环座3、第二静环71座4,轴套1外壁还设置有与轴套1套接配合的壳体5,第一静环61座2上设置有第一静环61、动环座3上设置有与第一静环61相配合的第一动环62,第二静环71座4上设置有第二静环71,壳体5上设置有与第二静环71相配合的第二动环72,第一静环61和第一动环62配合形成介质端摩擦副6,第二静环71和第二动环72配合形成大气端摩擦副7,第一静环61座2和第二静环71座4固定连接在轴套1上,动环座3固定连接在壳体5上;

第二静环71座4、动环座3、大气端摩擦副7及壳体5之间形成外密封腔8,轴套1与轴之间形成有环形通道11,介质端摩擦副6与轴套1之间形成内密封腔9,第一动环62与轴套1相抵处设置有与内密封腔9连通的螺旋槽12,轴套1上设置有若干呈圆周分布且连通环形通道11与外密封腔8的第一通孔13,轴套1上还设置有若干呈圆周分布且连通环形通道11与内密封腔9的第二通孔14,第一通孔13和第二通孔14所处轴套1部位的外径不同。

本发明的隔离流体流程结构仅设置了容器及冷却功能,未设置循环泵送装置,依靠轴套1上圆周分布的第一通孔13和第二通孔14所处轴套1部位的孔径差异,形成离心小叶轮效应,再通过在轴套1与第一动环62之间设置的螺旋槽12,形成螺旋泵的效果,两次泵送效果的叠加,构成隔离流体的自行循环。

隔离流体从外密封腔8流入,隔离流体通过第一通孔13从外密封腔8流入轴与轴套1间的环形通道11,从而使外密封腔8充满液体,保证了大气端摩擦副7的有效冷却和润滑。

从环形通道11流入的隔离流体,经由轴套1上的若干第二通孔14,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抛射向介质端摩擦副6内侧,强化了冷却与润滑效果。

动环座3和壳体5上设置有贯穿动环座3和壳体5的出流口51,出流口51与螺旋槽12连通,内密封腔9的隔离流体,从第三通孔31流出,带走了大量摩擦产生的热量,使密封腔的温度始终保持在适当的范围之内。

壳体5上设置有与外密封腔8连通的进流口52,通过进流口52方便加入隔离流体。

动环座3上还设置有连通外密封腔8和第一通孔13的第三通孔31,使结构更为整体。

第一静环61座2与轴套1之间、第二静环71座4与轴套1之间、动环座3与壳体5之间均通过紧定螺钉10固定连接,方便了各部件的安装和拆卸。

以上所述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