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器的缓冲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26728阅读:833来源:国知局
减震器的缓冲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汽车悬架的减震器的缓冲结构领域,具体设计一种减震器的缓冲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商用车大多采用钢板弹簧为主要弹性元件的非独立悬架结构,在路况较差或超载行驶的情况下,为防止冲击荷载引起钢板弹簧的过载、保持车轮和轮罩以及前桥横拉杆和发动机合理间隙,改善整车平顺性,通常在车桥和纵梁之间安装弹性芯柱。通过控制车辆上跳过程中弹性芯柱的刚度特性,起到悬架件与车身隔离,减小短时间内悬架件与车身冲击的效果。现有技术中的弹性芯柱大多为单一材料,在较小刚度特性转换到较大刚度时,不易达到较好的可靠、耐久性能,为满足较好的耐久性能,芯柱刚度在较小的平缓状态较难转化到较大刚度;在已有的聚胺脂芯柱上嵌入硬质材料,提升刚度曲线,因阻尼较小,难以达到衰减振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满足在换种过程中刚度特性的转换的减震器的缓冲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减震器的缓冲结构,其包括外套和芯柱,外套与芯柱上端相连,芯柱的下端自由状向下延伸至外套的下方,芯柱中部有上下贯通延伸且与外套中部的通孔连通构成连接孔。

上述方案中,减震器的缓冲结构筒体上跳时,首先与芯柱接触,芯柱吸能减震,减震器的缓冲结构筒体继续向上运动,这时芯柱与外套接触,一起起到减震、缓冲、吸能的作用,由于芯柱与外套一起满足了较小刚度到较大刚度的特性转换,效果可靠。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外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4为外套与芯柱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5,一种减震器的缓冲结构,包括外套10和芯柱20,外套10与芯柱20上端相连,芯柱20的下端自由状向下延伸至外套10的下方,芯柱20中部有上下贯通延伸且与外套10中部的通孔连通构成连接孔21。减震器的缓冲结构筒体上跳时,首先与芯柱20接触,芯柱20吸能减震,减震器的缓冲结构筒体继续向上运动,这时芯柱20与外套10接触,一起起到减震、缓冲、吸能的作用,芯柱20与外套10一起满足了较小刚度到较大刚度的特性转换,效果可靠。

进一步的,所述的外套10为桶口向下的桶状,芯柱20上段置于外套10的桶腔内,外套10的下段桶壁与芯柱20柱身之间为间隙配合。芯柱20的柱身与外套10的下端桶壁之间有空隙,这样在芯柱20开始受力压缩时,芯柱20的刚度低,芯柱20可以缩到外套10的腔内直至下端与外套10的下端平齐,这时芯柱20与外套共同被压缩,增强了刚度特性。

一般外套10和芯柱20均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这里优选橡胶材料,所述的芯柱20的上段与外套10为过盈配合,构成芯柱20的橡胶的弹性小于构成外套10的橡胶弹性。需要说明的是,芯柱20的上段与外套10的连接方式不限于过盈配合这一种,二者也可以通过硫化等方式固定。

为了方便外套10与车身连接,所述的外套10包括筒状本体11和顶部垫板12,外套10的上部内腔为圆柱形、下部内腔为喇叭形且两者的交界处有环形凸圈111,位于环形凸圈111下部的芯柱20的柱身为波纹状的回转面。顶部垫板12为金属材料制成,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强度、刚度,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异响,环形凸圈111的设置,既增加了外套10的上、下部连接处的强度,同时又能够保证芯柱20不从外套10的内腔脱落。

为了保证外套10和芯柱底座20受力均匀,所述的芯柱20呈筒状,芯柱20的轴芯与外套10的轴芯重合,且芯柱20与外套10内腔分离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环状的凹槽22。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减震吸能的作用,环状的凹槽22的设置,可以降低芯柱20的轴向刚度,使芯柱20能够快速变形,减震吸能。

优选的,外套10的的中部设置有环状垫片13,环状垫片13与外套10硫化为一体且环状垫片13与外套10轴心重合,外套10的下端面上向下设置有凸起14。环状垫片13能够增加外套10的轴向刚度,提高疲劳寿命。当芯柱20与外套10的凸起14一起与减震器的缓冲结构的筒体发生接触时,凸起14也将会发生形变开始减震吸能,从而进一步提高减震吸能性能。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凹槽22沿芯柱20的轴向设置有多个,各个凹槽22所处的平面相互平行且凹槽22所处的平面垂直于芯柱20的轴向。

凸起14在外套10的下端面上均与设置有多个。凸起14的形状有多种选择,可以是圆台状、方块状、锥体状或凸块加圆头状。

顶部垫板12的中部开设有通孔121,通孔121与连接孔21同轴设置,减震器的缓冲结构活塞杆a穿过连接孔21、通孔121并与车身连接,外套10外侧罩设有防尘罩30,防尘罩30上部设置的凸筋31与外套10外周面上设置的凹部15构成卡接配合。减震器的缓冲结构活塞杆a可以安装在车身的连接板上也可以直接与车身配合,防尘罩30防护减震器的缓冲结构筒体和缓缓从结构免受灰尘、雨水侵入。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满足在换种过程中刚度特性的转换的减震器的缓冲结构,其包括外套和芯柱,外套与芯柱上端相连,芯柱的下端自由状向下延伸至外套的下方,芯柱中部有上下贯通延伸且与外套中部的通孔连通构成连接孔。减震器的缓冲结构筒体上跳时,首先与芯柱接触,芯柱吸能减震,减震器的缓冲结构筒体继续向上运动,这时芯柱与外套接触,一起起到减震、缓冲、吸能的作用,由于芯柱与外套一起满足了较小刚度到较大刚度的特性转换,效果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左申傲;于世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08
技术公布日:2017.09.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