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耕机的变速换向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3473发布日期:2019-03-05 20:42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耕机的变速换向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旋耕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旋耕机的变速换向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旋耕机通常用于实现犁耕等重载作业,现有的旋耕机变速器换挡机构与换挡操作均较为复杂,现有的旋耕机通常采用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其可以传递较大的负载功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拖拉机无级传动结构。但这种变速器不仅结构复杂、成本较高,而且在不同传动比和工况下具有不同的传动效率,考虑到旋耕机作业工况的复杂性,在设计过程中难以兼顾变速器传动比、传动效率与作业工况之间的匹配关系,特别是在犁耕作业时,需要经常实现转向变化,而现今旋耕机无法实现原地360°旋转换向。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旋耕机的变速换向传动机构的技术方案,其变速锁柄传动机构,具有三挡挡位,分别为前进挡位、空挡挡位和后退挡位,通过将整个换向传动组件进行位置调整,换向传动组件位置的调整势必导致换向传动组件内的履带控制变量泵连接座的位置变动,从而实现对变量泵内部的控制,实现旋耕机速度的改变;其换向传动机构,旋转量很小就可以实现对履带控制变量泵连接座位置的变化,从而实现差速变向。

所述的一种旋耕机的变速换向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换向传动机构和变速锁柄传动机构;所述的换向传动机构包括包括方向盘,方向盘下方配合设置转向管柱总成,转向管柱总成上配合设置正转换向套筒、反转换向套筒,转向管柱总成底部通过万向头与减速机的输入轴配合连接,减速机的减速机驱动轴与驱动板、第一转轴铰接转动配合,驱动板与第二转轴铰接转动配合,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分别与第一摆臂、第二摆臂铰接转动配合,第一摆臂与短联动杆铰接转动配合,短联动杆与短连接板铰接转动配合,短连接板与第一履带控制变量泵连接座固定连接;第二摆臂与长联动杆铰接转动配合,长联动杆与长连接板铰接转动配合,长连接板与第二履带控制变量泵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的变速锁柄传动机构,包括主变速杆,主变速杆底部与联动轴一端配合连接,联动轴另一端固定连接固定轴,固定轴与换向传动组件的底座固定连接,底座与固定板滑动配合。

所述的一种旋耕机的变速换向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减速机上设置扭簧座限位板,扭簧座限位板上设置限位槽,正转换向套筒上固定设置正转限位块,反转换向套筒上固定设置反转限位块,正转限位块、反转限位块与限位槽挡接配合。

所述的一种旋耕机的变速换向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固定板上设置两条滑轨,底座底部对应设置两条滑块,底座与固定板通过两条滑块、滑轨滑动配合。

上述一种旋耕机的变速换向传动机构,其变速锁柄传动机构,具有三挡挡位,分别为前进挡位、空挡挡位和后退挡位,通过将整个换向传动组件进行位置调整,换向传动组件位置的调整势必导致换向传动组件内的履带控制变量泵连接座的位置变动,从而实现对变量泵内部的控制,实现旋耕机速度的改变;其换向传动机构,旋转量很小就可以实现对履带控制变量泵连接座位置的变化,从而实现差速变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换向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换向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变速锁柄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变速锁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方向盘、2-正转换向套筒、3-反转换向套筒、4-万向头、5-减速机驱动轴、6-驱动板、7-第一转轴、8-第二转轴、9-第一摆臂、10-第二摆臂、11-第一履带控制变量泵连接座、12-短联动杆、13-短连接板、14-长联动杆、15-第二履带控制变量泵连接座、16-长连接板、17-减速机、18-限位槽、19-扭簧座限位板、20-正转限位块、21-反转限位块、22-底座、23-固定轴、24-联动轴、25-主变速杆、26-固定板、27-滑轨、28-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旋耕机的变速换向传动机构,包括换向传动机构和变速锁柄传动机构;所述的换向传动机构包括方向盘1,方向盘1下方配合设置转向管柱总成,转向管柱总成上配合设置正转换向套筒2、反转换向套筒3,转向管柱总成底部通过万向头4与减速机17的输入轴配合连接,减速机17的减速机驱动轴5与驱动板6、第一转轴7铰接转动配合,驱动板6与第二转轴8铰接转动配合,第一转轴7、第二转轴8分别与第一摆臂9、第二摆臂10铰接转动配合,第一摆臂9与短联动杆12铰接转动配合,短联动杆12与短连接板13铰接转动配合,短连接板13与第一履带控制变量泵连接座11固定连接;第二摆臂10与长联动杆14铰接转动配合,长联动杆14与长连接板16铰接转动配合,长连接板16与第二履带控制变量泵连接座15固定连接。减速机17上设置扭簧座限位板19,扭簧座限位板19上设置限位槽18,正转换向套筒2上固定设置正转限位块20,反转换向套筒3上固定设置反转限位块21,正转限位块20、反转限位块21与限位槽18挡接配合。该换向传动机构,其内部转轴、摆臂连接均采用铰接结构,其铰接结构采用关节轴承实现,其中连接板与联动杆同样呈铰接结构,实现连接板的摇摆,从而带动履带控制变量泵连接座发生位移,连接板与履带控制变量泵连接座为固定结构,履带控制变量泵连接座等同为一个履带控制变量泵的油量控制开关,通过方向盘1转动,从而分别带动正转换向套筒2或反转换向套筒3的转动,实现左右自动回位,其转动位移通过减速机17实现减速,便于减速机驱动轴5实现旋转,其旋转量很小就可以实现对履带控制变量泵连接座位置的变化,从而实现差速变向。

所述的所述的变速锁柄传动机构主变速杆25,主变速杆25底部与联动轴24一端配合连接,联动轴24另一端固定连接固定轴23,固定轴23与减速机17的底座22固定连接,底座22与固定板26滑动配合。固定板26上设置两条滑轨27,底座22底部对应设置两条滑块28,底座22与固定板26通过两条滑块28、滑轨27滑动配合。该变速锁柄传动机构具有三挡挡位,分别为前进挡位、空挡挡位和后退挡位;主变速杆25后拉,带动与其连接的联动轴24后移,联动轴24带动固定轴23后移,固定轴23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底座22沿着滑轨27后移,连接在底座22上的减速机17整体后移;反之,主变速杆25前拉,带动与其连接的联动轴24前移,联动轴24带动固定轴23前移,固定轴23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底座22沿着滑轨27前移,连接在底座22上的减速机17整体前移;从而实现将整个换向传动组件进行位置调整,换向传动组件位置的调整势必导致换向传动组件内的履带控制变量泵连接座的位置变动,从而实现对变量泵内部的控制,实现旋耕机速度的改变。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旋耕机的变速换向传动机构,属于旋耕机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换向传动机构和变速锁柄传动机构。上述一种旋耕机的变速换向传动机构,其变速锁柄传动机构,具有三挡挡位,分别为前进挡位、空挡挡位和后退挡位,通过将整个换向传动组件进行位置调整,换向传动组件位置的调整势必导致换向传动组件内的履带控制变量泵连接座的位置变动,从而实现对变量泵内部的控制,实现旋耕机速度的改变;其换向传动机构,旋转量很小就可以实现对履带控制变量泵连接座位置的变化,从而实现差速变向。

技术研发人员:肖科玲;陈培敏;连挺;朱儒峰;郭鹿;浦月东;何卫淼;冯基平;何维勇;陈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联重机浙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24
技术公布日:2019.03.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