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压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0301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压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调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压阀。



背景技术:

减压阀是通过调节,将进口压力减至某一需要的出口压力,并依靠介质本身的能量,使出口压力自动保持稳定的阀门。减压阀是一个局部阻力可以变化的节流元件,即通过改变节流面积,使流速及流体的动能改变,造成不同的压力损失,从而达到减压的目的。

为有效储存大量气体,一般将气体压缩之后存入储气罐中,故储气罐内气体压力较高,但气体使用设备所需气体压力却较小,这样就存在输气装置和用气设备气体压力差异较大的问题,故需要对气体压力进行有效调节,实现安全用气,减压阀用于对气压进行调节。

现有技术上,储气罐刚连接减压阀时,气体从储气罐输入到减压阀的过程中气压较集中较大,若气流集中驱动膜片组件移动时,气压容易使膜片位移过大,导致膜片破裂,造成减压阀无法调节减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减压阀,活塞杆呈中空设置,活塞杆的壁上设有与中部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出气阀中部封堵配合,活塞杆的左端与膜片组件插接配合且膜片组件的中部设有与活塞杆中部连通的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与第一腔室连通,端盖上设有与第一腔室连通的排气孔,保证了上腔室内的气压正常,防止第一膜片破裂造成减压阀无法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减压阀,包括第一阀体,第一阀体内成型有进气口、出气口以及连通进气口与出气口的阀口,第一阀体内装设有阀杆,阀杆上端伸设于第一阀体外部,阀杆下端固定连接有与阀口启闭配合的活塞,第一阀体下端连接有弹簧座,弹簧座内装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抵设于活塞与弹簧座之间,第一阀体上端连接有上盖,上盖与第一阀体之间形成有膜腔,膜腔内装设有将膜腔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的第一膜片以及固定第一膜片的膜片座,第一膜片的中部夹设于膜片座内,第一膜片的外周夹设于上盖与第一阀体之间,膜片座的上端插入上盖的导向槽内,膜片座的下端与阀杆的上端活动连接,下腔室与出气口导通,上盖的上端连接有调压阀;

调压阀包括第二阀体、第二弹簧、阀芯、阀座、出气阀、导向组件、第三弹簧、活塞杆、膜片组件、第四弹簧、弹簧套、调节杆、端盖和调节帽,第二阀体上设有与进气口连通的进气孔以及与上腔室连通的出气孔,第二弹簧、阀芯、阀座、出气阀、导向组件、第三弹簧及膜片组件从右至左依序串设于第二阀体内,活塞杆从左至右依序穿过膜片组件、第三弹簧、导向组件、出气阀和阀座后与阀芯相抵,端盖固定于第二阀体的左端且将膜片组件固定,阀座、导向组件均与第二阀体的内壁固定,调节杆部分插设于端盖内,调节帽与调节杆的外端固定连接,弹簧套与调节杆的里端螺纹连接,弹簧套沿端盖横向位移,第四弹簧抵设于膜片组件与弹簧套之间;活塞杆呈中空设置,活塞杆的壁上设有与中部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出气阀中部封堵配合,活塞杆的左端与膜片组件插接配合且膜片组件的中部设有与活塞杆中部连通的第三通孔,阀座的中部设有供活塞杆穿过的第二通孔,阀座的第二通孔与阀芯封堵配合,端盖与膜片组件形成之间形成有第一腔室,膜片组件、导向组件与第二阀体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二腔室,导向组件、阀座与第二阀体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三腔室,阀座与第二阀体内壁之间形成有第四腔室,端盖上设有与第一腔室连通的排气孔,第二腔室通过第二通道与出气孔连通,第三腔室通过第三通道与出气孔连通,第四腔室与进气孔连通,活塞杆中部的左端通过第三通道与第一腔室连通,当上腔室内气压平衡时,活塞杆上的第一通孔与出气阀中部封堵配合;

通过操作调节帽,压缩第四弹簧使膜片组件带动活塞杆向右移动,第二弹簧被阀芯压缩,阀芯与第二通孔脱离封堵配合,进气口进气,气体依次通过进气孔、第四腔室、第二通孔、第三腔室、第三通道、出气孔进入上腔室,使第一膜片带动阀杆下移,活塞通过第一弹簧被压缩与阀口脱离封堵配合,使进气口与出气口连通;当上腔室内气压过大时,气体通过第二通道向左推动膜片组件,膜片组件带动活塞杆左移,第一通孔与出气阀中部脱离封堵配合,上腔室内的气体从第三通道进入第三腔室,再从第一通孔、第三通孔及活塞杆的中空部位进入第一腔室,最后从第一腔室至排气孔排出。

进一步地,膜片组件包括导向管、第二膜片、压片、扣环和固定件,压片和第二膜片从左至右依次套设于导向管上,压片的左端与第四弹簧相抵,第二膜片的内周夹置于压片和导向管右端之间,扣环的外周和第二膜片的外周依次夹置于端盖与阀体之间,扣环的内周与压片的外周限位配合,固定件左端卡设于导向管的内周,固定件的右端与活塞杆的左端插接配合。

进一步地,上盖设有连通将出气孔与上腔室的出气通道。

进一步地,第一阀体设有与进气口连通的斜孔,上盖设有连通斜孔与进气孔的进气通道。

进一步地,进气通道上设有穿过第一膜片的导气管。

进一步地,调压阀与上盖通过销钉固定连接。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中的活塞杆呈中空设置,活塞杆的壁上设有与中部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出气阀中部封堵配合,活塞杆的左端与膜片组件插接配合且膜片组件的中部设有与活塞杆中部连通的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与第一腔室连通,端盖上设有与第一腔室连通的排气孔;当上腔室内气压平衡时,活塞杆上的第一通孔与出气阀中部封堵配合,当上腔室内气压过大时,气体通过第二通道向左推动膜片组件,膜片组件带动活塞杆左移,第一通孔与出气阀中部脱离封堵配合,上腔室内的气体从第三通道进入第三腔室,再从第一通孔、第三通孔及活塞杆的中空部位进入第一腔室,最后从第一腔室至排气孔排出;气流集中通过出气孔进入上腔室时,上腔室内气压驱动第一膜片下移,若上腔室内气压过大,气流能从第一通孔、第三通孔及排气孔排出,第一通孔的连续放气能够保证上腔室内的气压正常,防止第一膜片破裂造成减压阀无法使用。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操作调节帽,压缩第四弹簧使膜片组件带动活塞杆向右移动,第二弹簧被阀芯压缩,阀芯与第二通孔脱离封堵配合,进气口进气,气体依次通过进气孔、第四腔室、第二通孔、第三腔室、第三通道、出气孔进入上腔室,使第一膜片带动阀杆下移,活塞通过第一弹簧被压缩与阀口脱离封堵配合,使进气口与出气口连通。本发明结构设置合理,能够防止阀体内气压过大造成膜片破裂所造成减压阀无法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活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气口;2、出气口;3、第一阀体;4、阀口;5、阀杆;6、活塞;7、弹簧座;8、第一弹簧;9、上盖;11、第一膜片;12、进气孔;13、出气孔;15、第二阀体;16、第二弹簧;17、阀芯;18、阀座;19、出气阀;20、导向组件;21、第三弹簧;22、活塞杆;25、第四弹簧;26、弹簧套;27、调节杆;28、端盖;29、调节帽;30、上腔室;31、下腔室;32、膜片座;33、导向槽;34、第一通孔;35、第二通孔;36、第三通孔;37、第一腔室;38、第二腔室;39、第三腔室;40、第四腔室;41、排气孔;42、第二通道;43、第三通道;44、导向管;45、第二膜片;46、压片;47、扣环;48、固定件;49、出气通道;50、进气通道;51、斜孔;52、导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减压阀,包括第一阀体3,第一阀体3内成型有进气口1、出气口2以及连通进气口1与出气口2的阀口4,上盖9的上端连接有调压阀,调压阀与上盖9通过销钉固定连接。

第一阀体3内装设有阀杆5,阀杆5上端伸设于第一阀体3外部,阀杆5下端固定连接有与阀口4启闭配合的活塞6,第一阀体3下端连接有弹簧座7,弹簧座7内装设有第一弹簧8,第一弹簧8抵设于活塞6与弹簧座7之间,活塞6可在弹簧座7内上下位移;第一阀体3上端连接有上盖9,上盖9与第一阀体3之间形成有膜腔,膜腔内装设有将膜腔分隔成上腔室30和下腔室31的第一膜片11以及固定第一膜片11的膜片座32,第一膜片11的中部夹设于膜片座32内,第一膜片11的外周夹设于上盖9与第一阀体3之间,膜片座32的上端插入上盖9的导向槽33内,膜片座32的下端与阀杆5的上端活动连接,下腔室31与出气口2导通;第一弹簧8将活塞6及阀杆5向上顶起,活塞6将阀口4堵住,使得阀口4处于关闭状态,同时阀杆5将第一膜片11向上顶起,使得具有弹性的第一膜片11向上凹陷。

调压阀包括第二阀体15、第二弹簧16、阀芯17、阀座18、出气阀19、导向组件20、第三弹簧21、活塞杆22、膜片组件、第四弹簧25、弹簧套26、调节杆27、端盖28和调节帽29,第二阀体15上设有与进气口1连通的进气孔12以及与上腔室30连通的出气孔13,第二弹簧16、阀芯17、阀座18、出气阀19、导向组件20、第三弹簧21及膜片组件从右至左依序串设于第二阀体15内,活塞杆22从左至右依序穿过膜片组件、第三弹簧21、导向组件20、出气阀19和阀座18后与阀芯17相抵,端盖28固定于第二阀体15的左端且将膜片组件固定,阀座18、导向组件20均与第二阀体15的内壁固定,调节杆27部分插设于端盖28内,调节帽29与调节杆27的外端固定连接,弹簧套26与调节杆27的里端螺纹连接,弹簧套26沿端盖28横向位移,第四弹簧25抵设于膜片组件与弹簧套26之间;当调节杆27转动可以驱动弹簧套26沿着调节杆27的方向在端盖28内向左位移,此时弹簧套26右移压缩第四弹簧25,使得第四弹簧25的弹性力作用在膜片组件上,由膜片组件23带动活塞杆22向右移动,活塞杆22右端与阀芯17相抵,阀针22右端与阀芯17相抵,活塞杆22右移动将阀芯17向右顶开,进气孔12与出气孔13之间通过阀座18中部的第二通孔35。

活塞杆22呈中空设置,活塞杆22的壁上设有与中部连通的第一通孔34,第一通孔34与出气阀19中部封堵配合,活塞杆22的左端与膜片组件插接配合且膜片组件的中部设有与活塞杆22中部连通的第三通孔36,阀座18的中部设有供活塞杆22穿过的第二通孔35,阀芯17在第二弹簧16的弹性力作用下与阀座18的第二通孔35封堵配合,使得阀体15的进气孔12与出气孔13处于阻断状态。

端盖28与膜片组件形成之间形成有第一腔室37,膜片组件、导向组件20与第二阀体15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二腔室38,导向组件20、阀座18与第二阀体15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三腔室39,阀座18与第二阀体15内壁之间形成有第四腔室40,端盖28上设有与第一腔室37连通的排气孔41,第二腔室38通过第二通道42与出气孔13连通,第三腔室39通过第三通道43与出气孔13连通,第四腔室40与进气孔12连通,活塞杆22中部的左端通过第三通道43与第一腔室37连通。

上盖9设有连通将出气孔13与上腔室30的出气通道49;第一阀体3设有与进气口1连通的斜孔51,上盖9设有连通斜孔51与进气孔12的进气通道50;进气通道50上设有穿过第一膜片11的导气管52。

膜片组件包括导向管44、第二膜片45、压片46、扣环47和固定件48,压片46和第二膜片45从左至右依次套设于导向管44上,压片46的左端与第四弹簧25相抵,第二膜片45的内周夹置于压片46和导向管44右端之间,扣环47的外周和第二膜片45的外周依次夹置于端盖28与第二阀体15之间,扣环47的内周与压片46的外周限位配合,固定件48左端卡设于导向管44的内周,固定件48的右端与活塞杆22的左端插接配合。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操作调节帽29,压缩第四弹簧25使膜片组件带动活塞杆22向右移动,第二弹簧16被阀芯17压缩,阀芯17与第二通孔35脱离封堵配合,进气口1进气,气体依次通过斜孔51、导气管52、进气通道50、进气孔12、第四腔室40、第二通孔35、第三腔室39、第三通道43、出气孔13、出气通道49进入上腔室30,使第一膜片11带动阀杆5下移,活塞6通过第一弹簧8被压缩与阀口4脱离封堵配合,使进气口1与出气口2连通;当上腔室30内气压平衡时,活塞杆22上的第一通孔34与出气阀19中部封堵配合,当上腔室30内气压过大时,气体通过第二通道42向左推动膜片组件,膜片组件带动活塞杆22左移,第一通孔34与出气阀19中部脱离封堵配合,上腔室30内的气体从第三通道43进入第三腔室39,再从第一通孔34、第三通孔43及活塞杆22的中空部位进入第一腔室37,最后从第一腔室37至排气孔41排出;气流集中通过出气孔13进入上腔室30时,上腔室30内气压驱动第一膜片11下移,若上腔室30内气压过大,气流能从第一通孔34、第三通孔43及排气孔41排出,第一通孔34的连续放气能够保证上腔室30内的气压正常,防止第一膜片11破裂造成减压阀无法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