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变液智能驻退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0182阅读:688来源:国知局
电流变液智能驻退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机械结构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对于电流变液进行控制的驻退机构。



背景技术:

某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产生一定规律的阻力消耗后坐能量,将后坐运动限制在规定的长度内,并控制后坐和复进运动的规律。

传统的设备反后坐力主要是利用驻退液从流液孔高速喷出产生的液压阻力。电流变液驻退机是利用电流变液体在电场作用下变粘稠,运动时与筒壁之间产生粘滞阻力,从而实现后坐阻力规律的要求。所以其驻退机构的内部结构不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参照现有驻退机的设计参数,在保证驻退距离、驻退力和驻退机结构空间、安装方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驻退机内部结构和阻尼液体,使驻退机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电流变液驻退机构。为确保驻退机构的外表面不带电,因此在驻退机构设计时对绝缘防护进行了充分考虑。铜环与驻退机身无接触,铜环安装后密封绝缘;在缸套和外套之间用绝缘板隔开。压盖和端盖之间有绝缘垫隔开;活塞的密封圈和端盖上的密封圈与导向环之间采用了绝缘材料。通过以上设计使驻退机构整体消除了带电隐患,在满足电流变液驻退机构正常工作的前提下,达到驻退机构安全工作的目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该电流变液驻退机构,针对电流变液的材料特性设计其机械结构,优化了传统的驻退机构的内部结构,使其实现了对某设备后坐阻力的智能控制,满足了某设备在不同角度和不同总体条件下对后坐阻力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驻退机的剖面图;

图2是驻退机左端图;(1、丝堵;2、螺母;3、顶丝;4、活塞杆;5、压盖1;6、螺钉;7、绝缘垫;8、内压环;9、密封圈;10、外压环;11、密封圈;12、密封圈;13、外套;14、节流杆;15、节流柱;16、丝堵;17、隔离环;18、密封圈;19、导向环;20、螺钉;21、弹性垫圈;22、活动盖;23、端盖1;24、止动垫圈;25、圆螺母)

图3是驻退机右端图;(26、绝缘套;27、铜环;28、密封圈;29、缸套;30、圆柱销;31、短外套;32、隔离环;33、密封圈;34、密封圈;35、密封圈;36、螺钉;37、压盖2;38、绝缘垫2;39、内压环2;40、外压环2;41、螺钉;42、垫圈;43、螺钉;44、垫圈;45、端盖2;46、密封圈;47、垫圈;48、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外套(13)和短外套(31)组合成一个外套。在外套和缸套(29)之间、缸套(29)和活塞杆(4)之间以及活塞杆(4)和节流杆(14)之间充满电流变液。

当某设备工作时,端盖2(45)和铜环(27)分别接通电压(电流)的正负极。由于端盖2(45)和缸套(29)螺纹连接,使缸套(29)带电,与铜环(27)产生电压差,这样就使缸套(29)与铜环(27)之间的电流变液变性成为半凝乳化状。

随着设备工作产生后坐,带动活塞杆(4)拉出。缸套的左端和右端分别有若干个小孔使缸套内外的液体联通。活塞杆(4)的拉出,使活塞左端的液体挤到缸套(29)外,活塞右端形成真空,使缸套(29)外的液体流向活塞右端。缸套(29)与铜环(27)之间的半固态液体不能自由流动,形成阻尼,制约了设备的后坐。阻尼力的大小可以通过电压和铜环(27)的宽度调整。

由于活塞杆(4)的拉出,在活塞杆(4)内形成真空,使活动盖(2)打开。节流杆(14)上加工若干沟槽,沟槽上开孔,与节流杆(14)左端的空腔相连,从而使液体能够自由地流入到活塞杆(4)内的左腔。

当活塞被拉到左端时,活塞将缸套(29)左端的小孔堵住,对驻退节制,直至驻退停止。

驻退结束后,复进机构发挥作用(另外的机构),推动活塞杆(4)回缩。活塞右边的液体被推入缸套(29)和外套之间,缸套(29)和外套之间的液体通过缸套左端的小孔被吸入到活塞的左边。节流杆(14)逐渐进入到活塞杆(4)内,其中的液体受到压力,从而使活动盖(2)压住节流柱(15),使活塞杆内的液体只能通过节流杆(14)上的沟槽流出,保证复进节制。当活塞盖住缸套上右端的小孔时液体不能再流出缸套,复进停止。

基于某设备工作的特性,驻退速度快,而复进速度慢,而且在复进结束时应有足够的缓冲,可以根据实验结果,复进时在铜环(27)和缸套(29)之间施加适当的电压,对复进加以节制。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用电流变液作为驻退机阻尼液体的驻退机构,参照现有某驻退机构的设计参数,在保证驻退距离、驻退力和驻退机结构空间、安装方式不变的情况下,优化驻退机内部结构,使驻退机结构简单,满足使用要求,便于加工。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该电流变液驻退机构,针对电流变液的材料特性设计其机械结构,优化了传统的驻退机构的内部结构,使其实现了对某设备后坐阻力的智能控制,满足了某设备在不同角度和不同总体条件下对后坐阻力的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于航;徐向兰;姜继春;孟凡军;姜合萍;苗立琴;王静;王若平;范悦;崔万瑞;张大舜;钱冬梅;胡东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春设备工艺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7.12.01
技术公布日:2018.03.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