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泵车用高性能耐磨双层复合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0259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泵车用高性能耐磨双层复合弯管领域,特别是一种混凝土泵车用高性能耐磨双层复合弯管。



背景技术:

现在国内混凝土泵车(拖、地泵)输送弯管主要是以下几种:1.一般材质、单一材质,如采用无缝钢管经过二次加温退至的弯头再经过人工焊接生产成弯管,虽然有一点的强度和韧度,但是因其耐磨性较差,使用寿命较短,更换次数多,从而影响了工作效率、增加了过程成本,现已经基本淘汰。2.采用铸造高锰钢管件,以增加其耐磨性能,现在高锰钢弯管可以在第一种弯管的基础上提高输送混凝土量到1.5万至2万立方米,因价格与工作量都有所提高和人工更换次数的减少,得到了市场广泛的利用。3.引口国外弯管,外管是普通无缝钢管,内套为模具钢或高速钢材质内弯管,此方法耐磨性能较高,使用方便,更换快捷,但是由于国内没有生产商,进口价格较高,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混凝土泵车用高性能耐磨双层复合弯管。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混凝土泵车用高性能耐磨双层复合弯管,包括外弯管和弯头,所述外弯管内设有内弯管,所述外弯管与内弯管内设有减震材料,所述外弯管两端设有法兰,所述每个法兰上加工有多个圆形连接口,所述每个圆形连接口内加工有螺纹。

采用的材料是EVA、PE、CR、PU泡棉、PORON的一种。

所述圆形连接口数量为6个。

,所述弯头采用大于3mm的加厚处理。

所述内弯管由高铬合金添加其它合金元素铸造而成,主要含有28%金属铬铁、3.7%镍、2.5%钼、和1.6-2.3%的碳等其他稀有金属组成的。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混凝土泵车用高性能耐磨双层复合弯管,本装置具有高强度、抗冲击、高耐磨等特性,相比其它相似产品磨损周期增强3至5倍,从而达到了运行成本、材料、更换次数大大减低的作用,提高了使用寿命和生产效率,起到了节能环保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混凝土泵车用高性能耐磨双层复合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弯管;2、弯头;3、内弯管;4、减震材料;5、法兰;6、圆形连接口;7、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混凝土泵车用高性能耐磨双层复合弯管,包括外弯管(1)和弯头(2),所述外弯管(1)内设有内弯管(3),所述外弯管(1)与内弯管(3)内设有减震材料(4),所述外弯管(1)两端设有法兰(5),所述每个法兰(5)上加工有多个圆形连接口(6),所述每个圆形连接口(6)内加工有螺纹(7);所述减震材料(43)采用的材料是EVA、PE、CR、PU泡棉、PORON的一种;所述圆形连接口(6)数量为6个;所述弯头(2)采用大于3mm的加厚处理;所述内弯管(3)由高铬合金添加其它合金元素铸造而成,主要含有28%金属铬铁、3.7%镍、2.5%钼、和1.6-2.3%的碳等其他稀有金属组成的。

本实施方案的特点为,外弯管内的内弯管用来把混料图从车内传送出去,外弯管与内弯管内的减震材料用来防止强大的震动发生破坏,外弯管两端设有法兰,每个法兰上加工有多个圆形连接口,每个圆形连接口内加工有螺纹,本装置具有高强度、抗冲击、高耐磨等特性,相比其它相似产品磨损周期增强3至5倍,从而达到了运行成本、材料、更换次数大大减低的作用,提高了使用寿命和生产效率,起到了节能环保的作用。

在本实施方案中,外管套是由45号钢制作,具有以下优点:1.在材质方面选用最普通的材料,成本降低。2.外管套是由弯头推制设备一次成型,无需二次加工,与内弯管结合合理。3.外弯管和内弯管间无任何焊接,外弯管可以重复使用。内弯管是由高铬合金添加其它合金元素铸造而成,具有以下优点:1.材质选用的是经过调制、化验、检验得到的一种新型耐磨材料,此材质尤其是在输送混凝土、沙石和矿石等方面有超强的耐磨作用,是现有高锰钢材质的3至5倍。2.在对弯管输送过程中冲击、磨损位置的研究过程中,得到弯管外弯处内壁是最受冲击、最易磨损的位置。根据此结果,特意在设计内弯管时对内弯管外弯处内壁进行了加厚处理,从而达到“易磨位置最耐磨”的技术要求。3.内弯管是由精密数控设备开模,经过机器造型铸造而成,且在对最易磨损的弯头进行了大于3mm的加厚处理,并经过严格的检测设备检验,保障了内在材质、尺寸的合格。4.内弯管是根据外弯管的尺寸一对一设计制作的,当内弯管套入外管后尺寸完全吻合无缝隙。4.此双层管的成本价格仅比高锰钢弯管高15%,但是在应用方面却是高锰钢弯管的2至3倍,也就是说使用1件双层弯管就可以完成3至5件高锰钢弯管的工作量,因此双层弯管大大降低运行维护成本,达到了节省材料资源的目的。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