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带涨紧轮组件、皮带张紧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2805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皮带涨紧轮组件、皮带张紧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带涨紧轮组件、皮带张紧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城市环卫车辆,尤其是洗扫车和吸尘车的需求量逐年上升。环卫车辆中的压缩机、水泵和发电机等汽车轮系零件的动力均通过传动带进行传动,传动带张紧力的大小不仅影响轮系零件轴承的径向载荷和寿命,而且对轮系零件的噪声和振动也有较大影响。传动带经过长时间运转会因受到磨损而松弛,需要随时调节其张紧力。目前市场上洗扫车和吸尘车所用的皮带张紧装置均是靠手动调节涨紧轮的顶进位置,实现调节传动带张紧程度的目的。但现在车辆上面的外挂附件越来越复杂化、多样化,例如发电机、空调压缩机、水泵、助力泵、真空泵等,留给皮带张紧装置的安装角度十分有限,现有皮带涨紧轮组件安装角度不可调节,当安装角度狭小时适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安装角度的皮带涨紧轮组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皮带张紧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车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皮带涨紧轮组件的技术方案是:

技术方案1:皮带涨紧轮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套装有悬臂,所述悬臂上设有用于与施力机构连接的施力端,所述悬臂或转轴上固定连接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上转动连接有与转轴偏心设置的涨紧轮,所述悬臂上设有与转轴插装配合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和转轴的一个上设有凹槽,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凹槽适配的凸起,凹槽的数量至少有两个而供固定孔和转轴在装配时选择不同的周向相对位置。

通过调节悬臂和转轴中的一个上的凸起与另一个上的不同凹槽适配,达到调节悬臂与转轴的角度的目的,可在安装角度狭小时安装使用。

技术方案2,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凹槽设置在固定孔的内壁。凹槽设于固定孔内壁更便于设置。

技术方案3,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所述固定孔为一个正多边形孔或至少两个同心且周向错开的正多边形孔重叠形成的孔,正多边形孔的各个角所形成的凹部构成所述凹槽。正多边形孔便于悬臂与转轴多角度调节且正多边形孔便于加工。

技术方案4,在技术方案3的基础上:所述转轴的外周面形状为与构成固定孔的正多边形孔相同的正多边形。有利于转轴与悬臂插装配合。

技术方案5,在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所述正多边形为正四边形。正四边形便于设置以及加工。

技术方案6,在技术方案5的基础上:所述固定孔为两个同心且周向错开的正四边形孔重叠形成的孔,所述两个正四边形孔同心且周向错开45°。可实现悬臂与转轴的八向调节,增加了悬臂与转轴的调节角度。

技术方案7,在技术方案5的基础上:所述转轴包括轴芯以及套设在轴芯外侧且与轴芯止转配合的连接套,连接套与轴芯中的一个与悬臂连接,另一个与连接臂连接。连接套便于转轴与悬臂连接;并且连接套易于更换,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耐用性。

技术方案8,在技术方案7的基础上:所述连接套与悬臂连接,轴芯与连接臂连接。小角度转动悬臂可实现连接臂大角度转动,有利于增加悬臂对连接臂的调整角度。

技术方案9,在技术方案8的基础上:所述转轴还包括位于连接套与轴芯之间用于降低转轴周向振动的缓冲垫。有助于转轴产生的周向振动。

技术方案10,在技术方案9的基础上:所述轴芯与连接套的外周面形状均为正四边形,连接套与轴芯同心且周向错开45°。有利于防止轴芯与连接套发生相对转动。

技术方案11,在技术方案10的基础上:所述缓冲垫为4个且位于正四边形连接套的四角。正四边形连接套的四角可对缓冲垫进行限位,有利于防止缓冲垫发生轴向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皮带张紧装置的技术方案是:

技术方案1:皮带张紧装置包括皮带涨紧轮组件,皮带涨紧轮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套装有悬臂,所述悬臂上设有用于与施力机构连接的施力端,所述悬臂或转轴上固定连接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上转动连接有与转轴偏心设置的涨紧轮,所述悬臂上设有与转轴插装配合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和转轴的一个上设有凹槽,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凹槽适配的凸起,凹槽的数量至少有两个而供固定孔和转轴在装配时选择不同的周向相对位置。

当安装空间较小时,通过调节悬臂与转轴相对固定连接的角度,并通过悬臂上的固定孔定位,从而实现调节本实用新型的皮带涨紧轮组件的安装角度,当安装角度较小时时,相比于现有张紧装置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技术方案2,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凹槽设置在固定孔的内壁。凹槽设于固定孔内壁更便于设置。

技术方案3,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所述固定孔为一个正多边形孔或至少两个同心且周向错开的正多边形孔重叠形成的孔,正多边形孔的各个角所形成的凹部构成所述凹槽。正多边形孔便于悬臂与转轴多角度调节且正多边形孔便于加工。

技术方案4,在技术方案3的基础上:所述转轴的外周面形状为与构成固定孔的正多边形孔相同的正多边形。有利于转轴与悬臂插装配合。

技术方案5,在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所述正多边形为正四边形。正四边形便于设置以及加工。

技术方案6,在技术方案5的基础上:所述固定孔为两个同心且周向错开的正四边形孔重叠形成的孔,所述两个正四边形孔同心且周向错开45°。可实现悬臂与转轴的八向调节,增加了悬臂与转轴的调节角度。

技术方案7,在技术方案5的基础上:所述转轴包括轴芯以及套设在轴芯外侧且与轴芯止转配合的连接套,连接套与轴芯中的一个与悬臂连接,另一个与连接臂连接。连接套便于转轴与悬臂连接;并且连接套易于更换,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耐用性。

技术方案8,在技术方案7的基础上:所述连接套与悬臂连接,轴芯与连接臂连接。小角度转动悬臂可实现连接臂大角度转动,有利于增加悬臂对连接臂的调整角度。

技术方案9,在技术方案8的基础上:所述转轴还包括位于连接套与轴芯之间用于降低转轴周向振动的缓冲垫。有助于转轴产生的周向振动。

技术方案10,在技术方案9的基础上:所述轴芯与连接套的外周面形状均为正四边形,连接套与轴芯同心且周向错开45°。有利于防止轴芯与连接套发生相对转动。

技术方案11,在技术方案10的基础上:所述缓冲垫为4个且位于正四边形连接套的四角。正四边形连接套的四角可对缓冲垫进行限位,有利于防止缓冲垫发生轴向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技术方案是:

技术方案1:车辆包括皮带张紧装置,皮带张紧装置包括皮带涨紧轮组件,皮带涨紧轮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套装有悬臂,所述悬臂上设有用于与施力机构连接的施力端,所述悬臂或转轴上固定连接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上转动连接有与转轴偏心设置的涨紧轮,所述悬臂上设有与转轴插装配合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和转轴的一个上设有凹槽,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凹槽适配的凸起,凹槽的数量至少有两个而供固定孔和转轴在装配时选择不同的周向相对位置。

当安装空间较小时,通过调节悬臂与转轴相对固定连接的角度,并通过悬臂上的固定孔定位,从而实现调节本实用新型的皮带涨紧轮组件的安装角度,当安装角度较小时时,相比于现有张紧装置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技术方案2,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凹槽设置在固定孔的内壁。凹槽设于固定孔内壁更便于设置。

技术方案3,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所述固定孔为一个正多边形孔或至少两个同心且周向错开的正多边形孔重叠形成的孔,正多边形孔的各个角所形成的凹部构成所述凹槽。正多边形孔便于悬臂与转轴多角度调节且正多边形孔便于加工。

技术方案4,在技术方案3的基础上:所述转轴的外周面形状为与构成固定孔的正多边形孔相同的正多边形。有利于转轴与悬臂插装配合。

技术方案5,在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所述正多边形为正四边形。正四边形便于设置以及加工。

技术方案6,在技术方案5的基础上:所述固定孔为两个同心且周向错开的正四边形孔重叠形成的孔,所述两个正四边形孔同心且周向错开45°。可实现悬臂与转轴的八向调节,增加了悬臂与转轴的调节角度。

技术方案7,在技术方案5的基础上:所述转轴包括轴芯以及套设在轴芯外侧且与轴芯止转配合的连接套,连接套与轴芯中的一个与悬臂连接,另一个与连接臂连接。连接套便于转轴与悬臂连接;并且连接套易于更换,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耐用性。

技术方案8,在技术方案7的基础上:所述连接套与悬臂连接,轴芯与连接臂连接。小角度转动悬臂可实现连接臂大角度转动,有利于增加悬臂对连接臂的调整角度。

技术方案9,在技术方案8的基础上:所述转轴还包括位于连接套与轴芯之间用于降低转轴周向振动的缓冲垫。有助于转轴产生的周向振动。

技术方案10,在技术方案9的基础上:所述轴芯与连接套的外周面形状均为正四边形,连接套与轴芯同心且周向错开45°。有利于防止轴芯与连接套发生相对转动。

技术方案11,在技术方案10的基础上:所述缓冲垫为4个且位于正四边形连接套的四角。正四边形连接套的四角可对缓冲垫进行限位,有利于防止缓冲垫发生轴向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实施例1中的皮带涨紧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面剖视图;

附图中:1、底座;2、悬臂;3、转轴;31、连接套;32、缓冲垫;4、连接臂;5、涨紧轮;6、轴承;7、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车辆包括皮带张紧装置,皮带张紧装置包括皮带涨紧轮组件。皮带涨紧轮组件包括底座1和涨紧轮5,涨紧轮5通过连接臂4与悬臂2连接,连接臂4相对底座1形成摆臂,连接臂4的转轴3上具有径向延伸的悬臂2,悬臂2通过固定孔与转轴3固定。

本实施例中的底座1为前、后对称设置的底座1,底座1包括底板和支撑板,支撑板固定连接在底板中心,支撑板左、右两侧的底板上分别有与车架固定连接的安装螺孔。支撑板上部安装有转轴3,转轴3与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上方。两个支撑板之间的转轴3截面为正四边形。

本实施例中的转轴3包括轴芯以及位于轴芯外部的连接套31,连接套3的截面为稍大于轴芯截面的正四边形,为了减小轴芯与连接套31震动的相互传递,轴芯与连接套31之间安装有缓冲垫32,缓冲垫32为减振效果较好的橡胶垫。在其他实施例中转轴也只是一根轴芯。为了保证缓冲垫32与轴芯紧密固定,从而起到更好的减震缓冲作用,缓冲垫32与轴芯采用过盈配合。连接套31前后方向的中心处,安装有沿连接套31径向方向延伸的摆臂,摆臂位于连接套31前后方向的中心处有利于摆臂转动时,摆臂两边的连接套31所受力矩可抵消,避免连接套31轴向受力。摆臂套装在连接套31上,摆臂上具有两个相互交错的固定孔,在本实施例中悬臂2上的固定孔为由2个同心且周向交错错开的正四边形重叠形成的孔,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孔也可为1个正四边形孔或2个以上同心且周向交错错开的正四边形重叠形成的孔。

本实施例中的涨紧轮5通过连接臂4安装在底座1上,连接臂4焊接在转轴3两端,连接臂4的另一端安装有涨紧轮5,涨紧轮5通过连接轴7安装在连接臂4上,连接轴7与转轴3平行。连接轴7上具有轴承6,轴承6用于将涨紧轮5连接在连接轴7上,轴承6有两个且位于涨紧轮5的两端,两个轴承6可减小使用时皮带对涨紧轮5的压力并且可利于涨紧轮5在连接轴7上转动。连接臂4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与连接轴7固定连接,起到限制连接轴7转动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的涨紧轮组件使用时,当安装角度狭小时,顺时针转动悬臂2可使皮带涨紧轮组件的占用较小横向安装空间,逆时针转动悬臂2时可使皮带张紧轮组件占用较小的纵向安装空间。当转动到合适的位置时,悬臂2上的固定孔可使悬臂2与转轴3固定,悬臂2的端部与驱动装置连接。

当传动带张紧程度过于松弛时,驱动装置驱动悬臂2向下运动,悬臂2带动转轴3和连接臂4逆时针转动,涨紧轮5向传动带方向挤压靠近,从而达到张紧传动带的目的。

当传动带张紧程度过紧时,驱动装置驱动悬臂2向上运动,悬臂2带动转轴3和连接臂4顺时针转动,涨紧轮5向远离传动带方向运动,从而达到放松传动带张紧程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具体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的转轴、连接套的截面为正六边形,固定孔为正六边形孔,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孔也可是至少两个同心且周向错开的正六边形形成的孔。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具体实施例3,本实施例中的转轴的截面为圆形,转轴上具有凸起,悬臂上具有两个与凸起配合的凹槽,在其他实施例中凹槽的数目也可为3个以上的任意数。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中的转轴、连接套、固定孔可以是非正四边形的其他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皮带张紧装置与上述实施例中的车辆中的皮带张紧装置结构相同,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皮带涨紧轮组件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皮带张紧装置中的皮带涨紧轮组件结构相同,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