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阀芯卡滞气阀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8575发布日期:2018-07-11 02:25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箱操作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阀芯卡滞气阀结构。



背景技术:

气阀安装于车辆变速箱内,用于控制工作缸的充排气,并提供动力。

现有的气阀如图1所示,包括阀体5、阀盖2和顶杆1,顶杆1位于阀盖2内,阀体5内设有阀芯6,阀芯6位于顶杆1的下方,且阀芯6的一端延伸至阀盖2内;阀盖2与阀芯6之间设有第一腔室3,阀体5与阀芯6之间设有第二腔室4,第一腔室3和第二腔室4连通;阀体5与阀盖2的交界处设有用于导向的中空的定位套7,定位套7的纵截面为倒置的L型形状,包括位于第一腔室3内的横向部分和位于第二腔室4内的竖向部分;横向部分的内侧与阀芯6相抵、顶部用于支撑阀盖2、外侧与阀盖2相抵、底部支撑在阀体5的顶部;竖向部分的内侧与阀芯6相抵、外侧与阀体5相抵;第二腔室4内还设有位于定位套7下方的O形密封圈8和用于支撑O形密封圈8的中空的隔套9,隔套9的材料多由弹性材料制作,如橡胶,且隔套9和阀芯6之间保留有一小段间隙。

现有技术中的气阀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1、在实际使用中,阀盖2往往会受到同一方向的偏心力,并通过现有的定位套7结构使得阀芯6定位导向零件也受此偏心力的作用,导致内部阀芯6运动,引发阀芯6卡滞,降低气阀的使用可靠性和寿命,尤其是在应用于中型、重型商用车辆的时候,阀芯6卡滞风险更大。2、隔套9的内侧面和顶部均为平面的结构设计,实际使用过程中,O形密封圈8很容易受力而挤压隔套9的顶部而挤到隔套9和阀芯6之间的间隙,导致O形密封圈8的密封功能失效,降低气阀的使用可靠性和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阀芯卡滞气阀结构,能有效防止阀芯卡滞和密封失效,提高气阀的使用可靠性和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如下:防阀芯卡滞气阀结构,包括阀芯、阀体和位于阀体顶部的阀盖,阀体内设有第一腔室,阀盖内设有与第一腔室连通的第二腔室,阀芯的一端位于第一腔室内,阀芯的另一端位于第二腔室内;第一腔室包括定位腔和位于定位腔下方的密封腔,定位腔的直径大于第二腔室的直径,且定位腔的直径大于密封腔的直径;定位腔内设有用于支撑阀盖的定位套,密封腔内设有位于定位套下方的密封圈和用于支撑密封圈的中空的隔套;定位套、密封圈和隔套均套设在阀芯外侧,隔套上设有用于防止密封圈卡入阀芯和隔套之间的缓冲空间。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与现有技术中阀盖受力会通过定位套传递给阀芯的气阀结构相比,本技术方案中的定位套位于阀体内的密封腔内,且由于定位腔的直径大于密封腔(即密封圈和隔套所在的腔室)和第二腔室(即阀盖内形成的腔室)的直径,所以定位套的底部能支撑在阀体上,而定位套的顶部可以支撑阀盖,定位导向效果好;同时定位套的侧面不会与阀盖相抵或者接触;使得在实际使用本气阀的过程中,即使阀盖受到横向的偏心力,也不会通过定位套作用到阀芯上,有效降低了阀芯卡滞的风险,提高了气阀的使用可靠性和寿命。

2、与现有技术中隔套内侧面为平整结构设计的气阀结构相比,本技术方案中的隔套上设有缓冲空间,这样在密封圈受力的过程中,即使挤压隔套的顶部,隔套也能在缓冲空间内发生形变,从而有效防止密封圈卡入阀芯和隔套之间,保证密封圈的正常状态,避免密封圈失效,提高了气阀的使用可靠性和寿命。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隔套的内侧设有凹槽。在隔套内侧上设置凹槽结构,不仅能让隔套在受到密封圈挤压时,隔套的顶部能通过凹槽得到缓冲,而且结构简单。

优选方案二,作为优选方案一的优选方案,隔套的顶部设有凸起,凸起自阀体向阀芯向上倾斜。密封圈向阀芯方向挤压隔套时,凸起会给予密封圈反向的作用力,进一步有效防止密封圈挤入阀芯和隔套之间的间隙。

优选方案三,作为优选方案二的优选方案,凹槽的纵截面为三角形。凹槽为三角形的隔套即使在受到密封圈较大的挤压力时,对密封圈的支撑效果也好。

优选方案四,作为优选方案二的优选方案,凹槽的纵截面为半圆弧形。凹槽为半圆弧形使得隔套在受到密封圈挤压时,形变性能更佳。

优选方案五,作为基础方案、优选方案一、优选方案二、优选方案三或优选方案四的优选方案,定位套的纵截面为方形,且定位套的四个角为圆弧形。方形的定位套定位导向效果更佳。

优选方案六,作为优选方案五的优选方案,第二腔室包括中心腔和位于中心腔下方的端面腔,端面腔的直径大于中心腔的直径。这样可以减少阀盖的底面与定位套顶面的接触面积,对防止阀盖推动定位套的效果更佳,防止阀芯运动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的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阀芯卡滞气阀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阀体1、第一腔室10、阀盖2、顶杆20、第二腔室21、中心腔22、端面腔23、阀芯3、定位腔4、定位套40、密封腔5、O形密封圈50、隔套6、凹槽60、凸起61。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2所示:防阀芯卡滞气阀结构,包括阀芯3、阀体1和位于阀体1顶部的阀盖2,阀体1内设有第一腔室10,阀盖2内设有顶杆20,阀盖2的下部和顶杆20的底部之间形成第二腔室21,第二腔室21与第一腔室10连通,阀芯3的底部位于第一腔室10内,阀芯3的顶部位于第二腔室21内,第二腔室21包括中心腔22和位于中心腔22下方的端面腔23,端面腔23的直径大于中心腔22的直径。

第一腔室10包括定位腔4和位于定位腔4下方的密封腔5,定位腔4的直径大于第二腔室21的直径,且定位腔4的直径大于密封腔5的直径。定位腔4内设有用于支撑阀盖2的定位套40,密封腔5内设有位于定位套40下方的O形密封圈50和用于支撑O形密封圈50的中空的隔套6;定位套40、O形密封圈50和隔套6均套设在阀芯3外侧。

如图3所示,隔套6的内侧设有凹槽60,凹槽60与阀芯3之间形成缓冲空间,凹槽60的纵截面为三角形或者半圆弧形,本实施例优选三角形;隔套6的顶部设有凸起61,凸起61自阀体1向阀芯3向上倾斜。这种结构的隔套6即使在受到O形密封圈50较大的挤压力时,也能有效防止O形密封圈50卡入阀芯3和隔套6之间,提高了气阀的使用可靠性和寿命。

定位套40的纵截面为方形,且定位套40的四个角均为倒角,即呈微型的圆弧形。由于定位腔4的直径大于密封腔5和第二腔室21的直径,所以定位套40的底部能支撑在阀体1上,而定位套40的顶部可以支撑阀盖2,定位导向效果好;同时定位套40的侧面不会与阀盖2相抵或者接触,从而实现在实际使用本气阀的过程中,即使阀盖2受到横向的偏心力,也不会通过定位套40作用到阀芯3上,有效降低了阀芯3卡滞的风险,提高了气阀的使用可靠性和寿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