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压块成型机自润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15664发布日期:2018-08-21 16:49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秸秆压块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秸秆压块成型机自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在秸秆压块加工过程中,轧轮会产生大量的热,普通油脂润滑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如果润滑不及时,对轴承造成很大的损伤,影响了产品的使用寿命。现有秸秆压块成型机的润滑系统中,自润滑装置主进油管是经过料仓腔与分油器联接,再由分油器给轧轮供油润滑。生产过程中,粉碎后的秸秆进入料仓腔内由于油管的缓冲可能会造成物料的堆积,影响物料均匀性,当物料堆积过多时,物料油管的很容易受外力引起管路的松动或接头的断裂,造成润滑系统的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润滑效果好的秸秆压块成型机自润滑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秸秆压块成型机自润滑装置,包括分油器总成、主轴和轧轮总成,所述的主轴为中空轴,其内腔中安装有输油管;所述的分油器总成安装在所述的主轴底端并与输油管连通;所述的主轴的顶端安装有油路块,所述的油路块通过分路油管连通润滑所述的轧轮总成。

所述的分油器总成的两侧通过主进油管与润滑油泵连通。

所述的主轴的上部安装有模具托盘,模具托盘的上方安装有料仓,料仓内腔下部的主轴上安装有轧轮托盘,轧轮托盘上方的主轴上安装有轧轮压板,所述的轧轮托盘和轧轮压板之间安装有轧轮总成。

所述的轧轮托盘和轧轮压板之间安装有1-4个轧轮总成。

所述的轧轮总成中配置有润滑油路,所述的润滑油路与所述的分路油管连通。

所述的轧轮总成安装在主轴外围,所述的轧轮总成外侧的模具托盘上安装有模具,所述的轧轮总成与所述的模具对应配合压制物料颗粒。

所述的轧轮压板安装在所述的分路油管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秸秆压块成型机自润滑装置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使用方便等特点,该装置将润滑油管从主轴底部通过,再联接主轴分油器,经过分油器分别给侧面压轮供油润滑,避免了油管在给料仓内与物料摩擦造成油管路的松动和物料的堆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秸秆压块成型机自润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分油器总成,2、主轴,3、轧轮托盘,4、轧轮总成,5、料仓,6、分路油管,7、轧轮压板,8、主进油管,9、油路块,10、输油管,11、润滑油路,12、模具托盘,13、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秸秆压块成型机自润滑装置,其结构包括分油器总成1、主轴2和轧轮总成4,所述的主轴2为中空轴,其内腔中安装有输油管10;所述的分油器总成1安装在所述的主轴2底端并与输油管10连通;所述的分油器总成1的两侧通过主进油管8与润滑油泵连通;所述的轧轮总成4中配置有润滑油路11,所述的主轴2的顶端安装有油路块9,所述的油路块9通过分路油管6连通所述的润滑油路11润滑所述的轧轮总成4。

所述的主轴2的上部安装有模具托盘12,模具托盘12的上方安装有料仓5,料仓5内腔下部的主轴2上安装有轧轮托盘3,轧轮托盘3上方的主轴2上安装有轧轮压板7,所述的轧轮压板7安装在所述的分路油管6的下方,所述的轧轮托盘3和轧轮压板7之间安装有1个或4个轧轮总成4;所述的轧轮总成4均匀安装在主轴2外围,所述的轧轮总成4外侧的模具托盘12上安装有模具13,所述的轧轮总成4与所述的模具13对应配合压制物料颗粒。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秸秆压块成型机自润滑装置,其结构包括分油器总成1、主轴2和轧轮总成4,所述的主轴2为中空轴,其内腔中安装有输油管10;所述的分油器总成1安装在所述的主轴2底端并与输油管10连通;所述的分油器总成1的两侧通过主进油管8与润滑油泵连通;所述的轧轮总成4中配置有润滑油路11,所述的主轴2的顶端安装有油路块9,所述的油路块9通过分路油管6连通所述的润滑油路11润滑所述的轧轮总成4。

所述的主轴2的上部安装有模具托盘12,模具托盘12的上方安装有料仓5,料仓5内腔下部的主轴2上安装有轧轮托盘3,轧轮托盘3上方的主轴2上安装有轧轮压板7,所述的轧轮压板7安装在所述的分路油管6的下方,所述的轧轮托盘3和轧轮压板7之间安装有2个或3个轧轮总成4;所述的轧轮总成4均匀安装在主轴2外围,所述的轧轮总成4外侧的模具托盘12上安装有模具13,所述的轧轮总成4与所述的模具13对应配合压制物料颗粒。

使用时,润滑油由润滑油泵经主进油管8压入分油器总成1,通过输油管10进入油路块9,然后由分路油管6进入轧轮总成4进行润滑,避免了油管在给料仓内与物料摩擦造成油管路的松动和物料的堆积。

通过上面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容易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的几种具体实施方式。在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任意组合不同的技术特征,从而实现不同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