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套的固定结构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955619发布日期:2020-06-02 20:23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套的固定结构及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互感器浇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螺套的固定结构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目前带有螺套结构的互感器在浇注时,现有的螺套固定形式,进树脂与难卸的情况比较常见,其中螺套丝扣中进树脂的问题,一直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主要原因在于芯模丝扣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产生磨损量,此时与螺套配合的间隙过大,树脂在浇注时充满缝隙,造成了固化后模具难卸、螺套丝扣中树脂难清的现象。这增加了相关工序操作者的工作量及工作力度,生产效率也随之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螺套内进树脂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螺套的固定结构及其方法,以解决带有螺套结构的互感器在浇注时,螺套内易进树脂,固化后模具难卸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螺套的固定结构,包括芯模、螺套及o型密封圈,其中螺套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芯模为圆柱形光轴,所述螺套套设于芯模上,且所述螺套通过套设于所述芯模上的一个或多个o型密封圈固定和密封。

所述o型密封圈嵌设于所述芯模上设有的环形凹槽内、且所述o型密封圈的直径大于所述环形凹槽的深度。

所述o型密封圈采用硅橡胶制成。

所述螺套通过所述o型密封圈固定在所述芯模的轴肩处。

所述o型密封圈的外径大于所述螺套的内螺纹的内径。

一种螺套的固定方法,将螺套套设于芯模上、且推入芯模上带有o型密封圈的部位时,由于挤压所述o型密封圈发生弹性形变所产生的接触压力使所述o型密封圈与所述螺套的内螺纹紧密贴合,从而达到所述螺套的密封固定效果。

所述o型密封圈嵌设于所述芯模上设有的环形凹槽内、且所述o型密封圈的直径大于所述环形凹槽的深度。

所述o型密封圈采用硅橡胶制成。

所述螺套通过所述o型密封圈固定在所述芯模的轴肩处。

所述o型密封圈的外径大于所述螺套的内螺纹的内径。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及优点:

1.结构紧凑、制作方便:本发明是在原芯模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在不影响结构的同时,利用自制的o型密封圈嵌入沟槽中,达到结构紧凑密封牢靠稳固的目的,而且制作简单快捷,生产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2.耐高温、抗老化、耐油性、耐磨性强:本发明中的o型密封圈采用三元乙丙硅橡胶,其硅橡胶本身是一种新型的耐热性高分子弹性材料,而且具有优异的耐老化性能和耐磨性能,保证与螺套接触时更加稳定可靠。

3.隔离、密封:本发明充分的体现在,当螺套推入o型密封圈部位时,硅橡胶o型密封圈会起到充分的密封作用,弥补缝隙所产生的灌树脂现象,减少相关工序操作者的工作量及工作力度,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芯模,2为螺套,3为o型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螺套的固定结构,包括芯模1、螺套2及o型密封圈3,其中螺套2的内壁设有内螺纹,芯模1为圆柱形光轴,螺套2套设于芯模1上,且螺套2通过套设于芯模1上的一个或多个o型密封圈3固定和密封。

进一步地,o型密封圈3嵌设于芯模1上设有的环形凹槽内、且o型密封圈3的直径大于环形凹槽的深度。

o型密封圈3采用硅橡胶制成,螺套2通过o型密封圈3固定在芯模1的轴肩处。

o型密封圈3采用具有抗老化、耐磨性高、耐油性强、耐高温、制作方便、密封可靠的硅橡胶密封技术,此技术是根据实际工况所产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改进。

o型密封圈3的外径稍大于螺套2的内螺纹的内径,将螺套2推入o型密封圈3部位时,由于挤压o型密封圈3发生弹性形变所产生的接触压力使o型密封圈3与螺套2的内螺纹紧密贴合,从而达到密封固定效果。

一种螺套的固定方法,将螺套2套设于芯模1上、且推入芯模1上带有o型密封圈3的部位时,由于挤压o型密封圈3发生弹性形变所产生的接触压力使o型密封圈3与螺套2的内螺纹紧密贴合,从而达到螺套2的密封固定效果。

o型密封圈3采用硅橡胶制成,o型密封圈3的外径大于螺套2的内螺纹的内径。o型密封圈3嵌设于芯模1上设有的环形凹槽内、且o型密封圈3的直径大于环形凹槽的深度。螺套2通过o型密封圈3固定在芯模1的轴肩处。

本发明是根据硅橡胶的特性,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有效的解决了螺套螺纹内渗进树脂清理、卸模困难的难题,是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应用,发明出的一套非常实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螺套的固定结构及其方法,在互感器浇注领域,螺套内进树脂方面的革新技术,是由o型密封圈通过与螺套挤压时,发生的弹性形变所产生的接触压力将螺套2固定在芯模1上,弥补传统螺纹与螺套固定间隙所带来的灌树脂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扩展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螺套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芯模(1)、螺套(2)及o型密封圈(3),其中螺套(2)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芯模(1)为圆柱形光轴,所述螺套(2)套设于芯模(1)上,且所述螺套(2)通过套设于所述芯模(1)上的一个或多个o型密封圈(3)固定和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套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o型密封圈(3)嵌设于所述芯模(1)上设有的环形凹槽内、且所述o型密封圈(3)的直径大于所述环形凹槽的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套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o型密封圈(3)采用硅橡胶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套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套(2)通过所述o型密封圈(3)固定在所述芯模(1)的轴肩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套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o型密封圈(3)的外径大于所述螺套(2)的内螺纹的内径。

6.一种螺套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螺套(2)套设于芯模(1)上、且推入芯模(1)上带有o型密封圈(3)的部位时,由于挤压所述o型密封圈(3)发生弹性形变所产生的接触压力使所述o型密封圈(3)与所述螺套(2)的内螺纹紧密贴合,从而达到所述螺套(2)的密封固定效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螺套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o型密封圈(3)嵌设于所述芯模(1)上设有的环形凹槽内、且所述o型密封圈(3)的直径大于所述环形凹槽的深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螺套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o型密封圈(3)采用硅橡胶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螺套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套(2)通过所述o型密封圈(3)固定在所述芯模(1)的轴肩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螺套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o型密封圈(3)的外径大于所述螺套(2)的内螺纹的内径。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互感器浇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螺套的固定结构及其方法。包括芯模、螺套及密封圈,其中螺套的内壁设有内螺纹,芯模为圆柱形光轴,螺套套设于芯模上,且螺套通过套设于芯模上的一个或多个密封圈固定和密封。本发明是在原芯模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在不影响结构的同时,利用自制的O型密封圈嵌入沟槽中,达到结构紧凑密封牢靠稳固的目的,而且制作简单快捷,生产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李涛昌;王仁焘;金忠超;管永秋;张义斌;王成恩;刘立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北方互感器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23
技术公布日:2020.06.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