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力装置、枢纽器与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3522发布日期:2019-05-11 00:50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阻力装置、枢纽器与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阻力装置、一种使用前述阻力装置的枢纽器与一种使用前述枢纽器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有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挠性显示件与彼此枢接的两板件,挠性显示件设置于此两板件的其中一面,此两板件与挠性显示件组合为可折式显示装置。不过,由于挠性显示件本身具有一定的厚度,当挠性显示件随着两板件展开为180度的平面状态或折叠为0度的折叠状态时,挠性显示件可能会被过度拉紧或被过度放松。例如,若在两板件展开为180度时,将挠性显示件设置为会适当地平贴于两板件上,在此设置下,当两板件折叠为0度时,挠性显示件会被此两板件过度拉紧,而可能造成损坏。若在两板件折叠为0度时,将挠性显示件设置为会适当地平贴于两板件上,则在此设置下,当两板件展开为180度时,挠性显示件会变得缺乏张力而过度松弛,使挠性显示件变得不平整,而可能造成影像呈现的效果不佳。

此外,两板件可通过一种现有的枢纽器彼此枢接,此种枢纽器具有两个以上的连接件,但这些连接件在两板件相对枢转时无法依序相对转动,如此可能在两板件枢转时造成挠性显示件过度扭曲而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出一种阻力装置、一种使用前述阻力装置的枢纽器与一种使用前述枢纽器的电子装置,以期当电子装置的两板件相对折叠与相对展开时,可让多个连接件依序相对转动且还可具有阻力与定位效果,并且附着于两板件上的挠性显示件也不会过度拉紧或过度松弛。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阻力装置包括第一阻力件、第二阻力件、第三阻力件、第四阻力件、第一阻力板、第二阻力板与连接板。第一阻力件包括第一转轴,第二阻力件包括第二转轴,第三阻力件包括第三转轴,第四阻力件包括第四转轴。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与第四转轴在轴向上彼此平行,第二转轴位于第一转轴与第三转轴之间,第三转轴位于第二转轴与第四转轴之间。第一阻力板包括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第一转轴枢设于第一轴孔,第二转轴枢设于第二轴孔。第二阻力板包括第三轴孔与第四轴孔,第三转轴枢设于第三轴孔,第四转轴枢设于第四轴孔。第二转轴与第三转轴分别卡合于连接板。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在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与第四转轴的轴向投影面上,第一轴孔的轮廓在至少二种旋转角上分别匹配第一转轴的轮廓,第二轴孔的轮廓在至少二种旋转角上分别匹配第二转轴的轮廓,第三轴孔的轮廓在至少二种旋转角上分别匹配第三转轴的轮廓,且第四轴孔的轮廓在至少二种旋转角上分别匹配第四转轴的轮廓。

进一步地,在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与第四转轴的轴向投影面上,第一轴孔、第二轴孔、第三轴孔与第四轴孔的轮廓分别为两个同轴且相差一个旋转角的矩形互相重叠而形成。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阻力件还包括第一阻力环组,第一阻力环组套设于第一转轴且抵接第一阻力板;第二阻力件还包括第二阻力环组,第二阻力环组套设于第二转轴且抵接第一阻力板;第三阻力件还包括第三阻力环组,第三阻力环组套设于第三转轴且抵接第二阻力板;以及,第四阻力件还包括第四阻力环组,第四阻力环组套设于第四转轴且抵接第二阻力板。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阻力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与第一转轴彼此卡合,第二固定板与第四转轴彼此卡合。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板包括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板包括第二固定孔,第一转轴与第四转轴分别卡合于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

进一步地,阻力装置还包括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并且,第一固定板包括第一滑槽,第二固定板包括第二滑槽,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分别穿设于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第一固定板与第一限位件通过第一滑槽而可相对移动,且第二固定板与第二限位件通过第二滑槽而可相对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枢纽器包括多个连接件、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第一轴件、第二轴件、第三轴件与前述的阻力装置。各连接件具有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第一侧的第一位置凸设有第一滑块,第二侧相对于第一位置凹设有第一弧面,第一侧的第二位置凹设有第二弧面,第二侧相对于第二位置凸设有第二滑块,其中第一滑块穿设有第一圆孔,第二滑块穿设有第一弧形孔。第一固定件具有第三侧,第三侧相对于第一位置凹设有与第一滑块对应的第三弧面,且相对于第二位置凸设有与第二弧面对应的第三滑块,其中第三滑块穿设有第二弧形孔。第二固定件具有第四侧,第四侧相对于第一位置凸设有与第一弧面对应的第四滑块,且相对于第二位置凹设有与第二滑块对应的第四弧面,其中第四滑块穿设有第二圆孔。第一轴件穿设第一固定件的第二弧形孔与对应的连接件的第一圆孔,第二轴件穿设第二固定件的第二圆孔与对应的连接件的第一弧形孔,第三轴件穿设相邻的两个连接件的第一圆孔与第一弧形孔。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分别连接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其中,第二弧形孔使第一固定件与对应的连接件相对转动时,第一固定件的第三侧的第三上缘与对应的连接件的第一侧的第一上缘抵接;第一弧形孔使第二固定件与对应的连接件相对转动时,第二固定件的第四侧的第四上缘与对应的连接件的第二侧的第二上缘抵接;第一弧形孔使相邻的两个连接件相对转动时,相邻的两个连接件的第一侧的第一上缘与第二侧的第二上缘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连接板还连接这些连接件的其中之一。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前述的枢纽器、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第一板件固接于第一固定件,且第二板件固接于第二固定件。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阻力装置、一种使用前述阻力装置的枢纽器与一种使用前述枢纽器的电子装置,当电子装置的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相对折叠与相对展开时,阻力装置可让枢纽器的各轴件与各连接件依序转动,且阻力装置具有阻力与定位效果,可让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在相对枢转时能够更平稳,且可在特定角度下更容易维持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的相对位置,并避免电子装置的挠性显示件过度扭曲而损坏。此外,枢纽器的连接件的内侧缘的长度始终维持不变,使得附着在第一板件、第二板件与连接件的内侧缘上的挠性显示件不会受到影响,例如因拉紧而损坏,或因放松而隆起以致影响显示效果。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权利要求及附图,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目的及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于180度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所示的电子装置的枢纽器于180度的爆炸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2所示的枢纽器于另一视角下的爆炸示意图。

图4所示为图1所示的电子装置的阻力装置于180度的示意图。

图5所示为图1所示的电子装置的阻力装置于180度的爆炸示意图。

图6所示为图5所示的阻力装置的第一阻力板的前视示意图。

图7所示为图1所示的电子装置的阻力装置于180度的前视示意图。

图8所示为图1所示电子装置于135度的示意图。

图9所示为图8所示的电子装置的阻力装置于135度的前视示意图。

图10所示为图1所示电子装置于90度的示意图。

图11所示为图10所示的电子装置的阻力装置于90度的前视示意图。

标号说明

20 电子装置

21 第一板件

22 第二板件

100 枢纽器

110 第一固定件

111 第三侧

1111 第三上缘

112 第三滑块

1121 第二弧形孔

113 第三弧面

120 第二固定件

121 第四侧

1211 第四上缘

122 第四滑块

1221 第二圆孔

123 第四弧面

130 连接件

131 第一侧

1311 第一上缘

132 第二侧

1321 第二上缘

133 第一滑块

1331 第一圆孔

134 第一弧面

135 第二滑块

1351 第一弧形孔

136 第二弧面

141 第一轴件

142 第二轴件

143 第三轴件

144 第四轴件

200 阻力装置

210 第一阻力件

211 第一转轴

212 第一阻力环组

220 第二阻力件

221 第二转轴

222 第二阻力环组

230 第三阻力件

231 第三转轴

232 第三阻力环组

240 第四阻力件

241 第四转轴

242 第四阻力环组

250 第一限位件

260 第二限位件

270 连接板

271 第一卡合孔

272 第二卡合孔

273 第三卡合孔

280 第一阻力板

281 第一轴孔

282 第二轴孔

290 第二阻力板

291 第三轴孔

292 第四轴孔

310 第一固定板

311 第一固定孔

312 第一滑槽

320 第二固定板

321 第二固定孔

322 第二滑槽

330 第一盖体

340 第二盖体

Ar 旋转角

Lh 水平线

Lr 旋转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与图10,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20于180度的示意图,图10所示为图1所示电子装置20于90度的示意图。电子装置20包括枢纽器100、第一板件21与第二板件22,枢纽器100位于第一板件21与第二板件22之间,第一板件21与第二板件22可通过枢纽器100由180度相对折叠至90度(如图10所示)并可进一步相对折叠至0度(图未示),或由0度相对展开至180度(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20为可折式显示装置,其可进一步设置有挠性显示件(图未示),此挠性显示件可附着于第一板件21、第二板件22与枢纽器100的内侧缘的一面(以图1来看为上侧面)上,并随着第一板件21与第二板件22相对折叠或相对展开。在本实施例中,枢纽器100的相对两侧(以图1来看为前侧与后侧)的结构为对称设置,后文主要针对其中一侧的结构说明,另一侧的结构同于所说明的这一侧的结构,因此不再赘述。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枢纽器100包括阻力装置200,阻力装置200具有阻力与定位效果,在第一板件21与第二板件22通过枢纽器100相对折叠或展开的过程中,阻力装置200可产生阻力,使第一板件21与第二板件2在相对枢转时能够更平稳,且可在特定角度下更容易维持第一板件21与第二板件22的相对位置。关于阻力装置200的结构与原理,后文会有详述。

请参照图2与图3,图2所示为图1所示的电子装置20的枢纽器100于180度的爆炸示意图,图3所示为图2所示的枢纽器100于另一视角下的爆炸示意图。在电子装置20于180度的状况下,枢纽器100也会相应地处于180度。在本实施例中,枢纽器100包括第一固定件110、第二固定件120、多个连接件130、第一轴件141、第二轴件142与第三轴件143。各连接件130具有相对的第一侧131与第二侧132,第一侧131的第一位置凸设有第一滑块133,第二侧132相对于第一位置凹设有第一弧面134,第一侧131的第二位置凹设有第二弧面136,第二侧132相对于第二位置凸设有第二滑块135,其中第一滑块133穿设有第一圆孔1331,第二滑块135穿设有第一弧形孔1351。第一固定件110具有第三侧111,第三侧111相对于第一位置凹设有与第一滑块133对应的第三弧面113,且相对于第二位置凸设有与第二弧面136对应的第三滑块112,其中第三滑块112穿设有第二弧形孔1121。第二固定件120具有第四侧121,第四侧121相对于第一位置凸设有与第一弧面134对应的第四滑块122,且相对于第二位置凹设有与第二滑块135对应的第四弧面123,其中第四滑块122穿设有第二圆孔1221。第一轴件141穿设第一固定件110的第二弧形孔1121与对应的连接件130的第一圆孔1331,第二轴件142穿设第二固定件120的第二圆孔1221与对应的连接件130的第一弧形孔1351,第三轴件143穿设相邻的两个连接件130的第一圆孔1331与第一弧形孔1351。其中,所述与第一固定件110对应的连接件130就是邻接第一固定件110的连接件130,而所述与第二固定件120对应的连接件130就是邻接第二固定件120的连接件130。

如图1与图2所示,第一板件21固接于第一固定件110,第二板件22固接于第二固定件120,当电子装置20相对折叠或相对展开,第一板件21会带动第一固定件110,而第二板件22会带动第二固定件120,使枢纽器100也会相应地折叠或展开。

第二弧形孔1121可以使第一固定件110与对应的连接件130相对转动时,第一固定件110的第三侧111的第三上缘1111与对应的连接件130的第一侧131的第一上缘1311抵接,且无论电子装置20展开至180度或折叠至0度,第三上缘1111与第一上缘1311皆保持彼此抵接的状态。换句话说,第一固定件110的第三侧111的第三上缘1111至第一固定件110的第二弧形孔1121的距离,是等于对应的连接件130的第一侧131的第一上缘1311至第一圆孔1331的距离,因此使得第三上缘1111与第一上缘1311皆保持彼此抵接的状态。同样地,第二固定件120的第四侧121的第四上缘1211至第二圆孔1221的距离,是等于对应的连接件的130的第二侧132的第二上缘1321至第一弧形孔1351的距离,因此第一弧形孔1351可以使第二固定件120与对应的连接件130相对转动时,第二固定件120的第四侧121的第四上缘1211与对应的连接件130的第二侧132的第二上缘1321抵接,且无论电子装置20展开至180度或折叠至0度,第四上缘1211与第二上缘1321皆保持彼此抵接的状态。此外,第一弧形孔1351可以使相邻的两个连接件130相对转动时,相邻的两个连接件130的第一侧131的第一上缘1311与第二侧132的第二上缘1321抵接,且无论电子装置20展开至180度或折叠至0度,第一上缘1311与第二上缘1321皆保持彼此抵接的状态。因此,当电子装置20展开至180度或折叠至0度的过程中,每一个连接件130的第一上缘1311与相邻的连接件的第二上缘1321之间都形成一个虚拟的轴线,并因此有许多个虚拟的轴线,而枢纽器100依这些虚拟的轴线进行弯曲。

第一固定件110的第三滑块112与第二弧面136可滑动地接触,对应的连接件130的第一滑块133与第三弧面113可滑动地接触。第二固定件120的第四滑块122与第一弧面134可滑动地接触,对应的连接件130的第二滑块135与第四弧面123可滑动地接触。相邻的两个连接件130的第一滑块133与对应的第一弧面134可滑动地接触,相邻的两个连接件130的第二滑块135与对应的第二弧面136可滑动地接触。

第一固定件110与对应的连接件130相对转动时,第一轴件141会沿着第二弧形孔1121形成的弧移动。第二固定件120与对应的连接件130相对转动时,第二轴件142会沿着对应的第一弧形孔1351形成的弧移动。相邻的两个连接件130相对转动时,第三轴件143会沿着对应的第一弧形孔1351形成的弧移动。换句话说,对应于第二固定件120的第一弧形孔1351形成的弧的圆心是位在对应的第二上缘1321与第四上缘1211形成的轴线上,所述轴线是第二上缘1321与第四上缘1211彼此保持抵接而共同形成的。对应于第一固定件110的第二弧形孔1121形成的弧的圆心位在第三上缘1111与对应的第一上缘1311形成的轴线上,所述轴线是第三上缘1111与第一上缘1311彼此保持抵接而共同形成的。相邻的两个连接件130的第一弧形孔1351形成的弧的圆心位在对应的第一上缘1311与第二上缘1321形成的轴线上,所述轴线是对应的第一上缘1311与第二上缘1321彼此保持抵接而共同形成的。

基于上述结构,当第一轴件141沿着第二弧形孔1121形成的弧移动时,相当于第一轴件141是绕着第三上缘1111与对应的第一上缘1311形成的轴线移动,而第一固定件110与对应的连接件130以第三上缘1111与对应的第一上缘1311形成的轴线为旋转轴相对转动,藉此可保持第三上缘1111与对应的第一上缘1311彼此为抵接的状态。当第二轴件142沿着对应的第一弧形孔1351形成的弧移动时,相当于第二轴件142是绕着第四上缘1211与对应的第二上缘1321形成的轴线移动,而第二固定件120与对应的连接件130以第四上缘1211与对应的第二上缘1321形成的轴线为旋转轴相对转动,藉此可保持第四上缘1211与对应的第二上缘1321彼此为抵接的状态。当第三轴件143沿着对应的第一弧形孔1351形成的弧移动时,相当于第三轴件143是绕着相邻的两个连接件130的第一上缘1311与第二上缘1321形成的轴线移动,而相邻的两个连接件130以第一上缘1311与第二上缘1321形成的轴线为旋转轴相对转动,藉此可保持相邻的第一上缘1311与第二上缘1321彼此为抵接的状态。

请参照图4与图5,图4所示为图1所示的电子装置20的阻力装置200于180度的示意图,图5所示为图1所示的电子装置20的阻力装置200于180度的爆炸示意图。阻力装置200是连接第一板件21与第二板件22,以便在第一板件21与第二板件22通过枢纽器100相对折叠或相对展开时,阻力装置200可相应地产生阻力。由于阻力装置200所产生的阻力,使得用户要扳动第一板件21与第二板件22时,需要施加相应的扭力以克服阻力装置200的阻力,才能使第一板件21与第二板件22相对折叠或相对展开。

如图4与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阻力装置200包括第一阻力件210、第二阻力件220、第三阻力件230、第四阻力件240、第一阻力板280、第二阻力板290与连接板270。第一阻力件210包括第一转轴211,第二阻力件220包括第二转轴221,第三阻力件230包括第三转轴231,第四阻力件240包括第四转轴241。第一转轴211、第二转轴221、第三转轴231与第四转轴241在轴向上彼此平行,第二转轴221位于第一转轴211与第三转轴231之间,第三转轴231位于第二转轴221与第四转轴241之间。第一阻力板280包括第一轴孔281与第二轴孔282,第一转轴211枢设于第一轴孔281,第二转轴221枢设于第二轴孔282。第二阻力板290包括第三轴孔291与第四轴孔292,第三转轴231枢设于第三轴孔291,第四转轴241枢设于第四轴孔292。此外,第二转轴221与第三转轴231还卡合于连接板270。举例来说,连接板270包括第一卡合孔271与第二卡合孔272,第二转轴221与第三转轴231分别卡合于第一卡合孔271与第二卡合孔27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阻力件210、第二阻力件220、第三阻力件230、第四阻力件240、第一阻力板280、第二阻力板290与连接板270是邻近第一固定件110、连接件130与第二固定件120的一侧,且第一转轴211会连接至第一固定件110,而第四转轴241会连接至第二固定件120,因此当第一板件21与第二板件22相对折叠或展开时,第一固定件110与第二固定件120会带动第一转轴211与第四转轴241,使第一转轴211、第二转轴221、第三转轴231与第四转轴241在第一轴孔281、第二轴孔282、第三轴孔291与第四轴孔292中枢转。

在本实施例中,阻力装置200还包括第一固定板310与第二固定板320,第一固定板310与第一转轴211彼此卡合,第二固定板320与第四转轴241彼此卡合。并且,第一固定板310固定于第一固定件110,而第二固定板320固定于第二固定件120。进一步地,第一固定板310包括第一固定孔311,第二固定板320包括第二固定孔321,第一转轴211与第四转轴241分别卡合于第一固定孔311与第二固定孔321。换句话说,当第一板件21与第二板件22相对折叠或展开时,第一固定板310与第二固定板320会相应地随着第一板件21与第二板件22相对折叠或展开,而第一固定板310与第二固定板320会分别带动第一转轴211与第四转轴241,从而使第一阻力件210、第二阻力件220、第三阻力件230、第四阻力件240、第一阻力板280、第二阻力板290与连接板270相对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阻力装置200还包括第一限位件250与第二限位件260,第一限位件250与第二限位件260分别连接第一固定件110与第二固定件120。第一固定板310包括第一滑槽312,第二固定板320包括第二滑槽322,第一限位件250与第二限位件260分别穿设于第一滑槽312与第二滑槽322,第一固定板310与第一限位件250通过第一滑槽312而可相对移动,且第二固定板320与第二限位件260通过第二滑槽322而可相对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槽312与第二滑槽322分别为长条形的槽,且第一限位件250与第二限位件260分别为柱体。第一限位件250是穿过第一滑槽312并固定于第一固定件110,而第二限位件260是穿过第二滑槽322并固定于第二固定件120。并且,第一限位件250有两个且彼此间隔设置,而第二限位件260有两个且彼此间隔设置。

由于第一固定板310与第二固定板320是分别与第一转轴211与第四转轴241彼此卡合,而第一转轴211与第四转轴241会受限于第一阻力板280、第二阻力板290与连接板270的连接关系,因此当第一板件21与第二板件22相对折叠或展开时,第一固定板310与第二固定板320会相应地随着第一板件21与第二板件22相对折叠或展开,但第一固定板310与第二固定板320会受到第一转轴211与第四转轴241的拉动或推动,而分别与第一板件21与第二板件22产生相对滑移。并且,通过第一限位件250与第一滑槽312彼此配合可限制第一板件21与第一固定板310是沿着直线方向相对滑移,而通过第二限位件260与第二滑槽322彼此配合可限制第二板件22与第二固定板320是沿着直线方向相对滑移。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阻力件210还包括第一阻力环组212,第一阻力环组212套设于第一转轴211且抵接第一阻力板280。第二阻力件220还包括第二阻力环组222,第二阻力环组222套设于第二转轴221且抵接第一阻力板280。第三阻力件230还包括第三阻力环组232,第三阻力环组232套设于第三转轴231且抵接第二阻力板290。第四阻力件240还包括第四阻力环组242,第四阻力环组242套设于第四转轴241且抵接第二阻力板290。第一阻力环组212、第二阻力环组222、第三阻力环组232与第四阻力环组242可分别采用现有的阻力环组,例如,所述阻力环组可包括多个弹性环片,这些弹性环片与所述阻力板彼此紧贴,当此阻力环组所套设的转轴枢转时,这些弹性环片彼此之间以及弹性环片与所述阻力板之间会相对旋转摩擦而产生摩擦力,而这些弹性环片所产生的摩擦力即可作为阻力环组所提供的阻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轴211、第二转轴221、第三转轴231与第四转轴241可设置为分别与第一轴孔281、第二轴孔282、第三轴孔291与第四轴孔292紧配合,因此,在第一转轴211、第二转轴221、第三转轴231与第四转轴241在第一轴孔281、第二轴孔282、第三轴孔291与第四轴孔292中枢转的过程中,彼此之间所产生的摩擦力可作为阻力装置200所产生的阻力。在此情况下,所述阻力件亦可不具有所述阻力环组。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阻力装置200还包括第一盖体330与第二盖体340。第一盖体330是罩住第一阻力件210与第二阻力件220的外侧,例如第一盖体330是罩在第一阻力环组212与第二阻力环组222之外。第二盖体340是罩住第三阻力件230与第四阻力件240的外侧,例如第二盖体340是罩在第三阻力环组232与第四阻力环组242之外。

如图2、图3与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枢纽器100还包括第四轴件144,而连接板270还包括第三卡合孔273,第四轴件144是卡合于第三卡合孔273中。第四轴件144是凸设于其中一个连接件130邻近连接板270的一侧,举例来说,第四轴件144是位在正中间的连接件130上,且位在此正中间的连接件130与第一固定件110之间的连接件130数量等于位在此正中间的连接件130与第二固定件120之间的连接件130数量。通过第四轴件144与第三卡合孔273,在第一板件21与第二板件22相对折叠或展开的过程中,连接板270与此正中间的连接件130的相对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如此有助于阻力装置200相对于连接件130的定位。

请参照图6与图7,图6所示为图5所示的阻力装置200的第一阻力板280的前视示意图,图7所示为图1所示的电子装置20的阻力装置200于180度的前视示意图。其中,图6与图7所示的图面可视为第一转轴211、第二转轴221、第三转轴231与第四转轴241的轴向投影面。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转轴211、第二转轴221、第三转轴231与第四转轴241的轴向投影面上,第一轴孔281的轮廓在至少二种旋转角上分别匹配第一转轴211的轮廓,第二轴孔282的轮廓在至少二种旋转角上分别匹配第二转轴221的轮廓。如图7所示,第一转轴211、第二转轴221、第三转轴231与第四转轴241在所述轴向投影面上的轮廓近似矩形,例如是类长方形轮廓。如图6与图7所示,在所述轴向投影面上,第一轴孔281与第二轴孔282的轮廓分别为两个同轴且相差一个旋转角Ar的矩形互相重叠而形成,举例来说,第一轴孔281与第二轴孔282的轮廓中的其中一个矩形是沿着水平线Lh延伸(例如其长轴平行于水平线Lh)的类长方形轮廓,而第一轴孔281与第二轴孔282的轮廓中的另一个矩形是沿着旋转线Lr延伸(例如其长轴平行于旋转线Lr)的类长方形轮廓,旋转线Lr与水平线Lh之间差了一个旋转角Ar。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阻力板290的结构同于第一阻力板280,第三轴孔291与第四轴孔292的轮廓也同于第一轴孔281与第二轴孔282。因此,同样地,在所述轴向投影面上,第三轴孔291与第四轴孔292的轮廓分别为两个同轴且相差一个旋转角Ar的矩形互相重叠而形成,且第三轴孔291的轮廓在至少二种旋转角上分别匹配第三转轴231的轮廓,且第四轴孔292的轮廓在至少二种旋转角上分别匹配第四转轴241的轮廓。

请参照图8与图9,图8所示为图1所示电子装置20于135度的示意图,图9所示为图8所示的电子装置20的阻力装置200于135度的前视示意图。若将图1的电子装置20平放在承载面(如桌面)上,并施力将第一板件21压在承载面上而同时扳动第二板件22,使第二板件22相对于第一板件21旋转45度,电子装置20即呈现图8与图9所示的状态。在此过程中,第二板件22会带动第二固定件120与第二固定板320一起旋转,而第二固定板320会带动第四转轴241一起旋转。由于第一板件21是压在承载面上,第一阻力板280与连接板270也会抵靠在所述承载面,因为需要更大的扭力才能带动第一阻力板280与连接板270相对于所述承载面旋转,在此情况下,仅有第二阻力板290会相对于所述承载面、第一阻力板280与连接板270旋转,从而仅第三转轴231与第四转轴241则会相对于第二阻力板290上的第三轴孔291与第四轴孔292枢转。由图9可以看出,第三转轴231与第四转轴241的矩形轮廓已稍微脱离第三轴孔291与第四轴孔292在如图6所示的水平线Lh上的矩形轮廓而朝向如图6所示的旋转线Lr旋转,不过第三转轴231与第四转轴241的矩形轮廓尚未匹配第三轴孔291与第四轴孔292在如图6所示的旋转线Lr上的矩形轮廓。

请参照图10与图11,图10所示为图1所示电子装置20于90度的示意图,图11所示为图10所示的电子装置20的阻力装置200于90度的前视示意图。若进一步扳动图8与图9的电子装置20的第二板件22,使第二板件22相对于第一板件21再继续旋转45度,电子装置20即呈现图10与图11所示的状态。同样地,在此过程中,第二板件22会继续带动第二固定件120与第二固定板320一起旋转,而第二固定板320会继续带动第四转轴241一起旋转,而第三转轴231与第四转轴241则会相对于第二阻力板290上的第三轴孔291与第四轴孔292继续枢转。由图11可以看出,第三转轴231与第四转轴241的矩形轮廓已旋转了如图6所示的旋转角Ar而匹配第三轴孔291与第四轴孔292在如图6所示的旋转线Lr上的矩形轮廓。电子装置20在图8与图9至图10与图11的旋转过程中,通过第三转轴231与第四转轴241的矩形轮廓匹配第三轴孔291与第四轴孔292在如图6所示的旋转线Lr上的矩形轮廓,可产生定位效果,使第一板件21与第二板件22定位在彼此相对夹角90度的状态。并且,电子装置20在图8与图9至图10与图11的旋转过程中,由于阻力装置200的前述作用,因此仅有第二固定件120、邻接第二固定件120的连接件130与相对靠近第二固定件120的连接件130彼此之间会相对旋转。

若用户进一步扳动图10与图11的电子装置20的第一板件21,第一转轴211与第二转轴221的矩形轮廓会脱离第一轴孔281与第二轴孔282在如图6所示的水平线Lh上的矩形轮廓,而相对于第一轴孔281与第二轴孔282旋转,最终会匹配第一轴孔281与第二轴孔282在如图6所示的旋转线Lr上的矩形轮廓,此时第一板件21与第二板件22会定位在彼此相对夹角0度的状态。并且,电子装置20在上述旋转过程中,由于阻力装置200的前述作用,因此仅有第一固定件110、邻接第一固定件110的连接件130与相对靠近第一固定件110的连接件130彼此之间会相对旋转。由前述可知,随着第一板件21与第二板件22的相对折叠或展开,第一固定件110、第二固定件120与多个连接件130可通过阻力装置200而依序彼此相对旋转,使枢纽器100在电子装置20折叠或展开时可更加稳定平顺地进行弯折,以避免挠性显示件过度扭曲。当电子装置20的第一板件21与第二板件22由0度至180度相对展开,则阻力装置200的各个组件的作动流程则以前述记载的逆向方式进行,于此不再赘述。

此外,如图1至图11所示,当第一板件21与第二板件22由180度至90度相对折叠或由90度至180度相对展开,枢纽器100会相应地由180度弯折至90度或由90度弯折至180度。在枢纽器100弯折的过程中,第一固定件110与对应的连接件130会彼此相对枢转,相邻的两个连接件130会彼此相对枢转,而第二固定件120与对应的连接件130也会彼此相对枢转。并且,第一轴件141会在第二弧形孔1121的两端之间沿着弧来回移动,第二轴件142会在对应的第一弧形孔1351的两端之间沿着弧来回移动,第三轴件143也会在对应的第一弧形孔1351的两端之间沿着弧来回移动。而相邻的第三上缘1111与第一上缘1311、相邻的第一上缘1311与第二上缘1321以及相邻的第二上缘1321与第四上缘1211,皆会在0度至180度之间保持彼此抵接(连接或接触)的状态,也就是说,枢纽器100的内侧缘(以图1至图4来看,即为上方边缘)会保持固定的长度。由于枢纽器100的内侧缘是保持固定的长度,而挠性显示件是附着在枢纽器100的内侧缘,如此一来,挠性显示件就不会受到电子装置20折叠或展开的影响而被拉紧或放松。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阻力装置、枢纽器与电子装置,当电子装置的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相对折叠与相对展开时,阻力装置可让枢纽器的各轴件与各连接件依序转动,且阻力装置具有阻力与定位效果,可让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在相对枢转时能够更平稳,且可在特定角度下更容易维持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的相对位置,并避免电子装置的挠性显示件过度扭曲而损坏。此外,枢纽器的连接件的内侧缘的长度始终维持不变,使得附着在第一板件、第二板件与连接件的内侧缘上的挠性显示件不会受到影响,例如因拉紧而损坏,或因放松而隆起以致影响显示效果。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已经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皆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