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无残留洗手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32336发布日期:2019-06-15 01:00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无残留洗手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洗手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无残留洗手阀。



背景技术:

洗手阀又称水龙头,现有市场上多采用按压式以及旋转式对阀门的进出水进行控制,但旋转式阀门在洗手后,仍然需要对阀门进行转动,在此过程中会出现手部再次沾附上残留在阀门上的物质,同时按压式阀门存在出水量为定值,会存在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同时结构稳定性差,因此不利于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能无残留洗手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智能无残留洗手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端一侧安装有连接架,所述阀体通过连接架与连通管相连接,所述连通管的下端安装有贯穿连通管的圆管,所述圆管内侧滑动设置有通水管,且通水管的下端贯穿阀体并延伸至阀体的下方,所述通水管的底部均匀开设有多个贯穿通水管的漏水孔,所述通水管与圆管内侧间隙配合,所述通水管上端与圆管内侧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阀体内部一侧竖直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一侧上端与阀体内部一侧之间还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将挡板与阀体内部一侧之间分为两个空间,所述连接板下方的阀体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适配器以及红外感应器,且红外感应器位于适配器的下方,所述阀体上端一侧固定安装有微型电磁阀,且微型电磁阀位于连接板的上方,所述微型电磁阀的输出轴贯穿阀体并延伸至阀体的内侧上端,所述挡板的上端安装有贯穿挡板的进气管,且进气管位于连接板的上方,所述挡板一侧与阀体内部一侧之间设置有导向机构,且导向机构与通水管相互连接,所述通水管的外侧中部与阀体内侧下端之间设置有伸缩机构。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开设在圆管上端中部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两侧下端均开设有输水槽,且输水槽的另一端与圆管的内部两侧下端相互连通,所述输水槽位于圆管的内部,所述圆管内部滑动设置有隔水块,且隔水块的位置与输水槽的一端相互匹配,所述隔水块的下端两侧均安装有支柱,且隔水块通过支柱与圆管上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安装在阀体内部一侧上端以及挡板一侧上端的滑轨,所述通水管外侧的安装有隔板,且隔板的尺寸与阀体内侧的尺寸相互匹配,所述隔板两侧中部均开设有方形槽,且滑轨位于方形槽内侧,所述方形槽与滑轨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安装在通水管外侧中部的直板,所述直板与阀体内侧下端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位于通水管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通水管的外侧上端复合粘接有密封垫圈,且密封垫圈的外侧与圆管的内表面相互接触。

优选的,所述阀体的下端一侧开设有贯穿阀体的圆孔,且圆孔位于红外感应器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通水管的材料为抗菌纳米管。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能无残留洗手阀,有益效果在于:该智能无残留洗手阀能够避免洗手后的手部避免再次沾附上残留在阀门上的物质,同时该阀门结构稳定,感应灵敏,对水资源有很好的保护效果,同时提高了阀门使用的卫生情况,因此有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能无残留洗手阀的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能无残留洗手阀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能无残留洗手阀的a部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连通管1、圆管2、密封垫圈3、调节机构4、通孔41、输水槽42、隔水块43、支柱44、通水管5、进气管6、限位块7、滑轨8、隔板9、复位弹簧10、直板11、挡板12、漏水孔13、圆孔14、红外感应器15、适配器16、连接架17、微型电磁阀18、方形槽19、阀体20、连接板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智能无残留洗手阀,包括阀体20,阀体20上端一侧安装有连接架17,阀体20通过连接架17与连通管1相连接,连通管1的下端安装有贯穿连通管1的圆管2,圆管2内侧滑动设置有通水管5,且通水管5的下端贯穿阀体20并延伸至阀体20的下方,通水管5的底部均匀开设有多个贯穿通水管5的漏水孔13,通水管5与圆管2内侧间隙配合,通水管5上端与圆管2内侧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4,调节机构4包括开设在圆管2上端中部的通孔41,通孔41的两侧下端均开设有输水槽42,且输水槽42的另一端与圆管2的内部两侧下端相互连通,输水槽42位于圆管2的内部,圆管2内部滑动设置有隔水块43,且隔水块43的位置与输水槽42的一端相互匹配,隔水块43的下端两侧均安装有支柱44,且隔水块43通过支柱44与圆管2上端相连接,通过隔板9上端的气压变化,从而对隔水块43的位置高度具有调节的功能,当隔水块43的位置与输水槽42的一端相互不重合,从而能够使得连通管1内部的水流通过通孔41流入两个输水槽42,再由输水槽42流入通水管5的内部,从而能够由漏水孔13流出,当阀体20内侧上方的气压降低时,隔水块43的位置高度下降至与输水槽42一端重合的位置,从而能够对输水槽42内部的水流进行限流,该结构对水流的控制效果好,同时结构稳定,有效的节约了水资源,同时在使用者洗完手后不需要对阀门进行关闭的再次操作,有效的避免了再次污染的情况,提高了卫生状况以及洗手的效果。

阀体20内部一侧竖直安装有挡板12,挡板12一侧上端与阀体20内部一侧之间还安装有连接板21,连接板21将挡板12与阀体20内部一侧之间分为两个空间,连接板21下方的阀体20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适配器16以及红外感应器15,且红外感应器15位于适配器16的下方,阀体20上端一侧固定安装有微型电磁阀18,且微型电磁阀18位于连接板21的上方,微型电磁阀18的输出轴贯穿阀体20并延伸至阀体20的内侧上端,挡板12的上端安装有贯穿挡板12的进气管6,且进气管6位于连接板21的上方,红外感应器15的调节范围在0-300mm之间,同时适配器16的型号为do18-24v,同时红外感应器15与微型电磁阀18之间为信号连接,适配器16与红外感应器15之间为导线连接,同时红外感应器15、适配器16以及微型电磁阀18均通过导线与供电装置相连接,同时红外感应器15内部安装有控制开关,当使用者的手部靠近红外感应器15时,会触发红外感应器15内部的控制开关,从而使得红外感应器15将信号传递至微型电磁阀18内,使得微型电磁阀18对阀体20内部进行压缩空气,使得阀体20内部的气压发生变化,从而能够对水流进行控制,同时当使用者的手部离开红外感应器15后,微型电磁阀18停止对空气的压缩,从而使得阀体20内部的气压回归正常,使得隔水块43能够回到初始的位置状态,对输水槽42进行封堵,对水流进行限流,从而有效的实现了对水流的快速控制,手部停留的时间将会直接决定使用者洗手用的水量,相比于现有市场上的感应阀门,具备了反应灵敏,结构稳定以及输水均匀的特点。

挡板12一侧与阀体20内部一侧之间设置有导向机构,且导向机构与通水管5相互连接,导向机构包括安装在阀体20内部一侧上端以及挡板12一侧上端的滑轨8,通水管5外侧的安装有隔板9,且隔板9的尺寸与阀体20内侧的尺寸相互匹配,隔板9两侧中部均开设有方形槽19,且滑轨8位于方形槽19内侧,方形槽19与滑轨8间隙配合,通过方形槽19与滑轨8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使得通水管5在进行位置高度调节时能够有效的提高隔板9位置的稳定,同时隔板9能够使得阀体20分割成两个相互密闭的空间,从而使得气压的变化对隔板9高度的变化调节明显,提高了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通水管5的外侧中部与阀体20内侧下端之间设置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包括安装在通水管5外侧中部的直板11,直板11与阀体20内侧下端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0,且复位弹簧10位于通水管5的外侧,复位弹簧10与直板11之间相互配合,能够使得通水管5在进行排水后,能够恢复到初始的位置,避免发生漏水的情况。

通水管5的外侧上端复合粘接有密封垫圈3,且密封垫圈3的外侧与圆管2的内表面相互接触,密封垫圈3能够有效的提高装置的密封性,避免出现漏水的情况,保护了水资源。

阀体20的下端一侧开设有贯穿阀体20的圆孔14,且圆孔14位于红外感应器15的下方,通水管5的材料为抗菌纳米管,圆孔14能够提高红外感应器15的灵敏度,同时提高了红外感应器15的散热效果,通水管5的材料为抗菌纳米管,从而使得通水管5具备抗菌的效果,能够应用于制药业以及卫生要求更高的行业中,从而有效的避免手部残留的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