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转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67743发布日期:2019-08-17 02:49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枢转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枢转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带有用电部可转动的用电器如电风扇、电暖器和台灯用电器,其用电部与机身的结构一般通过螺栓和螺母的结构连接,当需要用电部转动时,需要拧松螺母,调整到合适的角度后在拧紧螺母。采用这种结构用户调整用电部时需要来回的拧螺母,操作起来很不方便,以此影响了用户体验。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枢转连接结构,目的在于解现有的用电器的用电部在转动时操作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枢转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该第一连接件用于连接有方向性能的用电单元,还包括第一固定件,在第一固定件上设置压紧连接面,第一连接件的一侧对应压紧连接面设置有第一压紧面;

在第一连接件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压紧面,第一固定件靠近压紧连接面凸设有连接柱,连接柱穿过第一连接件的安装通孔,并与固定组件在安装通孔的轴向上固定第一连接件,以使第一连接件相对连接柱可枢转连接;

在第一压紧面与压紧连接面之间设置有第一阻尼件;和/或在第二压紧面和固定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二阻尼件。

可选地,固定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紧固件,紧固件为螺钉,螺钉包括一体成型的螺钉柱和螺钉帽,螺钉帽的下侧形成有与第二压紧面配合的螺钉压紧面,螺钉压紧面与第二压紧面之间设置有第二阻尼件。

可选地,固定组件包括一个紧固件与一个定位件;定位件包括形成有与第二压紧面配合的第三压紧面,第三压紧面与第二压紧面之间设置有第二阻尼件;定位件还设置有定位安装通孔,连接柱穿过定位安装通孔,紧固件为螺钉,螺钉柱伸入连接柱上的螺钉孔,以在拧紧螺钉时螺钉帽压紧与固定定位件。

可选地,的第一连接件还包括让位过线部,以及与让位过线部连通的走线通道,走线通道设置有与安装通孔垂直的第一壁,且在第一壁的两端垂直延申有第二壁和第三壁,第一壁、第二壁及第三壁共同围成走线通道。

可选地,第二壁和/或第三壁分别向第一壁位置的中心处弯折,且第二壁和第三壁弯折的自由端之间形成过线开口;或者第二壁弯折的自由端与第三壁之间形成过线开口;或者第三壁弯折的自由端与第二壁之间形成过线开口;以使得电连接线经过走线开口进入走线通道。

可选地,枢转结构还包括插销件,插销件插入走线通道中并与第二壁和第三壁的内壁面紧密接触,以使得第二壁和第三壁产生外扩的弹性形变。

可选地,第一壁、第二壁和第三壁中的至少一个向用电单元一侧延申并在自由端形成有卡勾,卡勾的壁面宽度小于卡勾位于走线通道处的壁面宽度。

可选地,压紧连接面为环状压紧连接面,在环状压紧连接面中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凸设于环状压紧连接面,且在连接柱于环状压紧连接面的内侧立面之间设置有放射状的加强筋。

可选地,的第一固定件形成有上限位部和下限位部,以及位于上限位部和下限位部之间的开口,第一连接件的走线通道部分位于开口以外,且卡勾位于开口以外。第一连接件向上枢转,直至第一连接件抵接至上限位部;第一连接件向下枢转,直至第一连接件抵接至下限位部。

可选地,靠近连接柱且且远离用电单元的一侧还设置有固定柱,该固定柱与第二固定件上对应的连接结构配合,用于固定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设有用于抵接的配合面,且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连接后,形成有适宜从过线管中穿过的直通段,以及与该直通段连通的弯头部,连接柱、压紧连接面均设置于弯头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过线装置,包括走线管、贯穿走线管的壳体的通孔和发光体,该走线管形成有用于引入线的第一端,该引入线的第一端用于引入电连接线,该电连接线用于给发光体供电,发光体朝向该通孔,该走线管的通孔侧为不透光材料。通过在走线管内安装发光体,其发出的光通过过线装置的表面的通孔透出,使得整个过线装置的整体外观不受影响,又同时实现了发光显示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设置有枢转连接结构的用电器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针对枢转连接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枢转连接结构分解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用电器的结构图;

图6是图5中a-a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8是图3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过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一个方向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11是图9中另一个方向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

走线管10;插入组件20;底座30;usb连接线50;第一连接件60;用电单元80;弯头部13;

透光通孔11;固定柱101;第一插入端固定柱106;第一弯曲部108;固定柱112;第一固定件120,压紧连接面121;连接柱122;键形部123;上限位部124;下限位部125;

固定头201;第二插入端固定柱204;第二弯曲部211;固定头212;第二固定件220;

pcb板300;发光体301;

第一压紧面601;第二压紧面602;轴套部603;安装通孔604;让位过线部605;第一壁606;第二壁607;第三壁608;过线开口609;第三壁弯折部610;第二壁弯折部611;第二壁卡勾612;第三壁卡勾613;

第一阻尼件710;第二阻尼件720;固定组件730;定位件731;定位安装通孔7311;紧固件732;插销件740;第一插销弯折面741;第二插销弯折面7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提出一种枢转连接结构,如图1至图8所示,在以实施例中,该枢转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60,该第一连接件60用于连接有方向性能的用电单元80,还包括第一固定件120,在该第一固定件120上设置压紧连接面121,所述第一连接件60的一侧对应所述压紧连接面121设置有第一压紧面601;

在所述第一连接件60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压紧面602,第一固定件120靠近所述压紧连接面121凸设有连接柱122,该连接柱122穿过第一连接件60的安装通孔604,并于固定组件730在通孔轴向方向上固定所述第一连接件60,且使得第一连接件60相对连接柱122可枢转连接。

在所述第一压紧面601与压紧连接面121之间设置有第一阻尼件710;和/或在所述第二压紧面602和固定组件730之间设置有第二阻尼件720。

这里的有方向性能的用电单元80,指的是当用电单元80由于枢转连接结构的转动发生方向转动时,其作用的方向和范围也发生改变的用电单元80。以风扇为例,其为有方向性能的用电单元80,当风扇的角度发生转动时,其送风的方向,以及送风的范围也会发生转动;以台灯为例,其为有方向性能的用电单元80,当台灯的角度发生转动时,其照明的方向,以及照明的范围也会发生转动。在上述图中,用电单元80为风扇头,该风扇头内部主要由风扇电机和扇叶组成。

具体的,在图4中,所述压紧连接面121为环状压紧连接面121,在该环状压紧连接面121中设置有连接柱122,该连接柱122凸设于环状压紧连接面121,且在所述连接柱122于所述环状压紧连接面121的内侧立面之间设置有放射状的加强筋。因为整个用电单元80通过第一连接件60连接于连接柱122上,因此连接柱122是否能承受大的重量的压力非常重要,通过上述的加强筋结构,使得牢固的将连接柱122垂直设置于环状压紧连接面121中,可以使得连接柱122承受极大的压力不会相对环状压紧连接面121变形。从而保证了用电单元80以至整个用电器的工作可靠性。

具体的,第一连接件60包括设置上述安装通孔604的轴套部603,第一压紧面601和第二压紧面602分别为所述轴套部603的两个侧面,用电单元80连接于第一连接件60的相对轴套部603的另一端。

上述的第一阻尼件710和第二阻尼件720可以是环状或者半环状的片状结构,在上述图中,均为环状结构中间有安装通孔604可以穿过连接柱122以进行安装。

在安装上述枢转连接结构时,具体的,以同时包括第一阻尼件710和第二阻尼件720为例,先将第一阻尼件710穿过连接柱122,再将第一连接件60的安装通孔604穿过连接柱122,接着将第二阻尼件720穿过该连接柱122,最后将固定组件730与连接柱122进行固定,以此将第一阻尼件710、第一连接件60和第二阻尼件720互相紧密接触,也即压紧连接面121与第一阻尼件710、第一阻尼件710与第一压紧面601,第二压紧面602与第二阻尼件720分别紧密接触,以此实现了上述这些部件的安装。

通过第一阻尼件710和第二阻尼件720,使得第一连接件60在连接用电单元80上下方向枢转时,用电单元80能在转动停止的情况下靠着这些阻尼件对第一连接件60的阻尼作用,对第一连接件60进行固定进而使得用电单元80固定于当前位置。上述的阻尼件为耐磨的软性材料如橡胶、硅胶或者注塑件等材料构成,优选为硅胶材料,以此使得用户转动在上下方向转动用电单元80时不用大力,采用合适的力即可。因而在用户转动省力的同时又实现了第一连接件60将用电单元80悬停在当前位置。

采用上述的枢转结构,相对现有的用电单元的枢转结构通常采用螺杆螺母的拧紧固定实现悬停的方案,本发明的方案实现了结构简单化的同时,用户实现用电单元80悬停的操作简单,仅需将推动用电单元80即可,无需现有技术中的还需要进一步拧紧螺栓动作,因此操作更为简单而且省力,以此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发明的枢转连接结构的另一实施例中,具体的如图1至8所示,上述的固定组件730包括至少一个紧固件732,该紧固件732为螺钉,该螺钉包括一体成型的螺钉柱和螺钉帽,在该螺钉帽的下侧形成有与第二压紧面602配合的螺钉压紧面,螺钉压紧面与第二压紧面602之间设置有第二阻尼件720。此时连接件的自由端设置有螺钉孔,以此使得螺钉柱拧紧在连接柱122中,并通过螺钉帽的压紧面与第二阻尼件720的紧密接触,通过螺钉的拧紧,压紧连接面121与第一阻尼件710、第一阻尼件710与第一压紧面601,第二压紧面602与第二阻尼件720相互紧密接触,以此实现了这几个部件的可靠安装。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8所示,所述固定组件730包括一个紧固件732与一个定位件731。该定位件731包括形成有与第二压紧面602配合的第三压紧面,第三压紧面与第二压紧面602之间设置有第二阻尼件720。该定位件731还设置有定位安装通孔7311,前述的连接柱122穿过该定位安装通孔7311,所述紧固件732为螺钉,其螺钉柱伸入所述连接柱122上的螺钉孔,拧紧该螺钉时,螺钉帽压紧与固定所述定位件731。通过增加定位件731,使得第一连接件60在转动时,定位件731将第二阻尼件720和螺钉帽之间隔离并实现固定不动,以此避免了第二阻尼件720在随着第一连接件60转动而转动时,不会带动螺钉帽转动,进而使得螺钉随之转动而松动,从而避免了整个枢转结构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以此提升了枢转结构的工作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122与所述定位件731配合的面为不能转动的面,可以是相互配合的键形,或者一侧为圆形一侧为平面,使得定位件731与连接柱122的连接面不能发生转动的相对位移。如图1至8所示,连接柱122的一端的端面具有至少一条直边,以此形成键形结构的键形部123,定位件731中间的定位安装通孔7311设置为与该端面配合的形状,在定位件731安装到连接柱122的该一端时,其键形和定位安装通孔7311相互配合二者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转动,以此通过定位件731和连接件的配合实现了定位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定位件731在安装时是在上述枢转连接结构的安装步骤中,在最后安装固定组件730也即螺钉之前,将定位件731安装于连接柱122的键形部123,最后安装螺钉并拧紧以此实现了整个枢转结构的安装。

在本发明的枢转连接结构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的第一连接件60还包括让位过线部605,以及与该让位过线部605连通的走线通道,该走线通道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安装通孔604垂直的第一壁606,且在该第一壁606的两端垂直延申有第二壁607和第三壁608,所述第一壁606,第二壁607及第三壁608共同围成所述走线通道。

在该实施例中,让位过线部605具体设置于轴套部603的下端,第一壁606、第二壁607和第三壁608围成中空的腔体即走线通道,该腔体的前后两端开口,左端连通让位过线部605,右端为电连接线(图中未示出)的伸出端。

通过设置走线通道,方便电连接线穿过枢转连接结构,为用电单元80如风扇头的工作供电。从而使得走线通道对电连接线进行保护,使得连接用电单元80的枢转连接结构在上下转动过程中,电连接线由于被拉动可在宽松的走线通道移动,如果不是设置该走线通道,则电连接线极有可能在拉动过程中与其他部件相对挨近,以此与其他部件产生接触的摩擦导致电连接线的外皮产生破损,使得用电单元80不能正常工作并产生漏电的风险。因而通过上述的过线部和走线通道使得保证了对用电单元80进行供电的电连接线的工作可靠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所述第二壁607和/或第三壁608分别向第一壁606位置的中心处弯折,且弯折的自由端并不接触,形成有可使电连接线通过的过线通道。具体的,在图8中,第二壁607和第三壁608分别向内弯折形成第二壁弯折部611和第三壁弯折部610,第二壁弯折部611和第三壁弯折部610之间不接触,以此形成过线开口609。通过进一步设置第二壁弯折部611和第三壁弯折部610并形成过线开口609,方便电连接线从外部通过过线开口609之间放入走线通道中。该过线开口609的大小与电连接线的直径相适配,如电连接线一般为2mm时,该过线开口609可设置为电连接线的1-2倍大小即4-8mm,以此在方便电连接线穿过走线开口的同时又使其不易从走线通道中脱出。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也可以第二壁607或第三壁608其中一个向第一壁606位置的中心处弯折,分别形成第二壁弯折部611或第三壁弯折部610。此时第二壁弯折部611和第三壁608之间形成上的过线开口609;或者第三壁弯折部610和第二壁607之间形成上的过线开口609。

通过上述的走线通道结构,方便电连接线从过线开口609安装到走线通道中,从而方便生成包含上述枢转连接结构的用电器的电连接线的组装,提升生产效率。而且也方便在后期用电器由于维修需要拆装时电连接线的拆装,从而方便维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壁606、第二壁、第三壁中的至少一个向用电单元80一侧延申并在自由端形成有卡勾,该卡勾处的壁面宽度小于作为走线通道处的壁面宽度。具体的如图1至图8所示,第二壁和第三壁位于走线通道的出线的一端即自由端分别形成有第二壁卡勾612和第三壁卡勾613,该第二壁卡勾612和第三壁卡勾613通过卡扣的形式连接用电单元80,使得枢转连接结构与用电单元80方便连接。而且通过设置第二壁卡勾612和第三壁卡勾613的壁面宽度小于走线通道处的壁面宽度,使得这些卡勾处更易形成弹性形变,以此更方便与用电单元80的安装。

在本发明的枢转连接结构的一实施例中,基于上一实施例,如图3至图4所示,枢转连接结构还包括插销件740,所述插销件740插入所述走线通道中并与所述第二壁607和所述第三壁608的内壁面紧密接触,以使得所述第二壁607和所述第三壁608产生外扩的弹性形变。

在连接件通过卡扣的方式与用电单元80连接时,通过插销件740插入到连接件的走线通道中,使得第二壁607和第三壁608被插销件740所抵接,不会产生向内的形变使得第二壁卡勾612和第三壁卡勾613与用电单元80脱落。因为用电单元80如风扇头的体积和重量相对连接件要大和重很多,因此通过进一步设置插销件740,使得连接件与用电单元80扣合连接更加牢固。

进一步的,插销部沿走线通道的走线方向的截面为弯折面,并形成超内弯折的第一插销弯折面741和第二插销弯折面742,该第一插销弯折面741和第二插销弯折面742与第三壁面608、第二壁面弯折部611和第三壁面弯折部610共同围成上述的走线通道。

在本发明的枢转连接结构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和图9至图11所示,所述的第一固定件120形成有上限位部124和下限位部125,以及位于所述上限位部124和所述下限位部125之间的开口,所述第一连接件60的走线通道部分位于所述开口以外,且卡勾位于所述开口以外。所述第一连接件60向上枢转,直至所述第一连接件60抵接至所述上限位部124;所述第一连接件60向下枢转,直至所述第一连接件60抵接至所述下限位部125。

通过在第一固定件120设置上限位部124和下限位部125,使得连接件连接用电单元80上下转动时分别止挡上限位部124和下限位部125以形成定位,使得用电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上下转动。

进一步的,如图10所示,靠近所述连接柱122且远离用电单元80的一侧还设置有固定柱112,该固定柱112与第二固定件220上对应的连接结构配合,用于固定连接第二固定件220和第一固定件120;所述第一固定件120和所述第二固定件220设有用于抵接的配合面,且第一固定件120与第二固定件220连接后,形成有适宜从走线管10中穿过的直通段,以及与该直通段连通的弯头部13,所述连接柱122、压紧连接面121均设置于所述弯头部13。

具体的,上述的第一固定件120、第二固定件220为过线装置的一部分,该过线装置包括走线管10和插入组件20,该插入组件20用以插入到该走线管10中。在上述图中,该插入组件2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插入件100和第二插入件200,在图1至图3、图10和图11中,该第一插入件100和第二插入件200的截面为半圆形,以此相互连接后至少包括形成圆管形状以与圆形的走线管10配合以插入走线管10中。也即插入组件20包括插入端以及功能端,该插入端用于与底座30连接,其功能端用于连接用电单元,在本实施例中,该插入组件的功能端为弯头形状。通过过线装置的一端连接底座30,另一端通过上述的枢转连接结构连接用电单元80,以此构成用电器,如在上图中,用电器为便携式的电风扇,该底座30内部安装了可充电电池如镍氢或者锂电池,该电风扇可通过连接与底座30的usb连接线50进行供电或者充电。以此实现在无线连接的情况下有可充电电池对用电单元80的工作进行供电,实现了便携性。

上述的过线装置包括走线管10所在部分的直通段和弯头部13,弯头部13即为功能端,用以连接用电单元实现整个电器的基本功能。在上述图中,该弯头部具体由第一插入件100和第二插入件200露出走线管10的一端弯曲形成。在图9至图11中,第一插入件100的第一弯曲部108和第二插入件200的第二弯曲部211连接以此形成弯头组件的弯头部13。其中第一固定件120和第二固定件220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弯曲部108和第二弯曲部211中;在第一弯曲部108内还设置上述的固定柱112,而在第二弯曲部211内设置有与该固定柱112配合的固定头212,具体的,该固定柱112为母头,固定头212为公头,以此相互配合连接。

过线装置的走线管10部分还设置有贯穿走线管10的壳体的透光通孔11和发光体301,该走线管10形成有用于引入线的第一端,该引入线的第一端用于引入电连接线,电连接线用于给发光体301供电,发光体301朝向该透光通孔11,该走线管10的透光通孔11侧为不透光材料。以此使得发光体301发光时通过走线管10的透光通孔11处射出,由于走线管10的通孔侧为不透光材料,使得发光体的光线仅从该透光通孔11处透出,成为有透光功能的过线装置。

具体的,发光体301设置于pcb板300上,该发光体301如led灯,该led灯为led管或者贴片式led灯。插入组件20包括定位pcb板300的第一定位部,在一面上设置由发光体301的pcb板被定位而朝向上述透光通孔11,当发光体被点亮时,发光体的部分光线穿过壳体上的通孔,从而被过线装置以外的观察者看到。

进一步的,在过线装置与底座30连接的另一侧设置有底座30的连接结构。具体包括设置于第一插入件100一端的第一插入端固定柱106和设置于第二插入件200一端的第二插入端固定柱204。通过连接件如拧紧螺钉将底座的上盖与第一插入件100和第二插入件200组装在于一起形成的插入组件20的连接。在第一插入件100和第二插入件200的走线管10对应的部分的内部还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连接结构,具体包括设置于第二插入件200的内壁面的中空的固定头201,以及设置于第一插入件100的内壁面的固定柱101。通过连接件如螺钉穿过固定头201拧紧在固定柱101中,以此实现了第一插入件100和第二插入件200的稳固安装。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方法、装置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方法、装置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