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弹簧导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64522发布日期:2020-04-21 17:33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弹簧导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弹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弹簧导座装置。



背景技术:

弹簧是摩托车前减震撑起摩托车和吸收冲击保证摩托车平稳性的关键,在现有的弹簧减震技术中,随着摩托车的车载重量变化,且能够达到更好的减震效果,减震弹簧都采用两段刚度,第二段刚度为了支撑摩托车满载情况下刚度远大于第一段刚度,在减震长度较短的减震过程中,为了保证弹簧的力值与强度,在现有的技术中采用的是减少弹簧的行程。从而导致减震的行程相应的减少,而减震行程减少,导致减震的舒适性越差,对于这种情况,有待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改善减震的舒适性的双弹簧导座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弹簧导座装置,包括工作缸以及设置在工作缸上的调节器,所述工作缸靠近调节器一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工作缸一端设置有吊环,所述调节器靠近吊环一端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调节器一端设置有弹簧导座,所述弹簧导座远离第一弹簧一端连接有第二弹簧。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为弹簧钢丝。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外壁套设有缓冲层。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穿插于弹簧导座内,所述连接杆外壁靠近弹簧导座一端设置有并紧螺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弹簧总长相同的情况下,由于第一弹簧为弹簧钢丝,使得减震器的行程更长,从而有效的改善了减震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缸,2-调节器,3-连接杆,4-吊环,5-第一弹簧,51-弹簧导座,52-第二弹簧,6-缓冲层,7-并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双弹簧导座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有工作缸1,在工作缸1内设置有空腔,空腔内储存有减震油,在工作缸1上安装有调节器2,在调节器2上设置有档位调节,从而能够调节减震器的减震力值,在工作缸1上还设置有连接杆3,且连接杆3上设置有吊环4,吊环4在远离调节器2一端,且吊环4与车身相连接,在调节器2靠近吊环4一端连接有第一弹簧5,在第一弹簧5远离调节器2一端设置有弹簧导座51,在弹簧导座51远离第一弹簧5一端连接有第二弹簧52,工作缸1可以让连接杆3做往复运动。

其中,第一弹簧5为弹簧钢丝,在保证减震弹簧强度的情况下,将第一弹簧5用弹簧钢丝直径更小的弹簧替代,可以达到节省材料的目的,同时,在保证减震弹簧力值与强度的情况下,加大了弹簧的行程,从而保证减震的行程更长,有效的改善了减震的舒适性。

其次,在连接杆3外壁套设有缓冲层6,缓冲层6为橡胶材质,当连接杆3做往复运动时,能够减少在连接杆3在运动到行程末段产生刚性撞击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3穿插于弹簧导座51内,在连接杆3的外壁设置有并紧螺母7,且并紧螺母7靠近弹簧导座51一端,使得连接杆3与弹簧导座51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紧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第一弹簧5采用采用直径更小的弹簧钢丝,在第一弹簧5总长相同的情况下可以使第一弹簧5的行程更长,从而保证减震器的行程更长,有效的改善了减震的舒适性。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弹簧导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缸以及设置在工作缸上的调节器,所述工作缸靠近调节器一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工作缸一端设置有吊环,所述调节器靠近吊环一端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调节器一端设置有弹簧导座,所述弹簧导座远离第一弹簧一端连接有第二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弹簧导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为弹簧钢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弹簧导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外壁套设有缓冲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弹簧导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穿插于弹簧导座内,所述连接杆外壁靠近弹簧导座一端设置有并紧螺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弹簧导座装置,包括工作缸以及设置在工作缸上的调节器,工作缸靠近调节器一端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远离工作缸一端设置有吊环,调节器靠近吊环一端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远离调节器一端设置有弹簧导座,弹簧导座远离第一弹簧一端连接有第二弹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能够明显改善减震的舒适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国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门星火减震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0
技术公布日:2020.0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