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84365发布日期:2020-07-14 17:10阅读:5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波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深冷绝热压力容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力容器中的防波板。



背景技术:

在运输过程中压力容器中的液体会发生波动,为了减缓液体波动在压力容器内部焊接有防波板,压力容器内壁上首先会焊接一个加强圈,防波板通过侧边与加强圈相焊接来固定于压力容器中,通常防波板分为如图1所示的简易型和如图2所示的整圈型,简易型防波板结构简单造价便宜,但是简易型防波板的四个角与加强圈的焊接处受力差,长时间使用后,四个角和加强圈的焊接处容易撕裂;整圈型防波板结构复杂,难加工,造价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便宜、使用寿命长的防波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波板,包括:板体,在板体的中心处开设有一个导流孔,其特征在于:板体呈圆锥形漏斗状,导流孔上设置有一圈翻边,在板体的上部中心处和下部中心处均设置有一个圆弧形缺口。

进一步的,前述的一种防波板,其中:两个圆弧形缺口的底部与对应侧的导流孔边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00mm。

进一步的,前述的一种防波板,其中:板体由一块板整体压制成型。

进一步的,前述的一种防波板,其中:两个圆弧形缺口关于导流孔上下对称布置。

进一步的,前述的一种防波板,其中:板体的投影面积占到板体外圈所在圆面积的65~75%。

进一步的,前述的一种防波板,其中:两个圆弧形缺口的圆心均位于板体外圈所在的圆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波板结构简单,造价便宜,整体强度高,受冲击能力强,对板体的四个角处进行了加强,使得四个角处不易被撕裂,从而使防波板的使用寿命增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简易型防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整圈型防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3、图4所示,一种防波板,包括:板体1,在板体1的中心处开设有一个导流孔2,板体1中心处开设导流孔2既能减缓液体运动时产生的波动,又能不妨碍压力容器装卸时液体的必要流动,从而能使压力容器中的液体更容易装卸;板体1呈圆锥形漏斗状,板体1这样设置是为了增强板体1的强度,从而能承受更强的液体波动;导流孔2上设置有一圈翻边21,设置翻边21一方面是为了增强导流孔2的强度,另一方面是为了改善液体的流动性;在板体1的上部中心处和下部中心处均设置有一个圆弧形缺口11,这样设置后能使板体1的四个角焊接处较简易型变长,使得板体1的四个角处能得到加强而受力变好,从而使板体1的四个角处不易撕裂,另外,圆弧形缺口11能使受力不会突变,应力不会集中,使得本实用新型所述防波板具备整圈型防波板周边受力均匀,能承受液体冲击能力强的特点。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圆弧形缺口11的底部与对应侧的导流孔2边沿之间的距离h不小于200mm。距离过小,会导致圆弧形缺口11和导流孔2之间板的强度变低,从而在液体波动时容易变形。

在本实施例中,板体1由一块板整体压制成型。这样设置后能使防波板的强度更好。两个圆弧形缺口11关于导流孔2上下对称布置,这样设置后能使板体1的受力更加均匀。板体1的投影面积占到板体1外圈所在圆面积的70%,这样是为了在更好地减缓液体波动的同时还能不影响液体的装卸。两个圆弧形缺口11的圆心均位于板体1外圈所在的圆上,这样设置能使防波板的受冲击能力更好。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波板,包括:板体,在板体的中心处开设有一个导流孔,其特征在于:板体呈圆锥形漏斗状,导流孔上设置有一圈翻边,在板体的上部中心处和下部中心处均设置有一个圆弧形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波板,其特征在于:两个圆弧形缺口的底部与对应侧的导流孔边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波板,其特征在于:板体由一块板整体压制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波板,其特征在于:两个圆弧形缺口关于导流孔上下对称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波板,其特征在于:板体的投影面积占到板体外圈所在圆面积的65~75%。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波板,其特征在于:两个圆弧形缺口的圆心均位于板体外圈所在的圆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波板,包括:板体,在板体的中心处开设有一个导流孔,板体呈圆锥形漏斗状,导流孔上设置有一圈翻边,在板体的上部中心处和下部中心处均设置有一个圆弧形缺口。上述的防波板结构简单,造价便宜,整体强度高,受冲击能力强,对板体的四个角处进行了加强,使得四个角处不易被撕裂,从而使防波板的使用寿命增长。

技术研发人员:范瑞祺;李怀兵;朱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家港富瑞深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31
技术公布日:2020.07.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