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牙活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47734发布日期:2020-08-21 15:42阅读:1011来源:国知局
内牙活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牙活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管道施工铺设的过程中,需要将各个一定长度的管子连接起来形成管道网络,各根管子之间通过管道连接结构进行连接。

现有的管道连接结构大多数是螺纹连接结构,现有的螺纹连接结构通过普通连接接头对各根管子进行连接,在对其中一个接头进行拆卸时,管子上的其余零部件也会由于接头的转动而发生转动,从而给操作带来极大的不便,不便于对管道网络的单一零部件进行更换及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方便管道之间的安装与拆卸、便于对管道网络的单一零部件进行更换及维护的内牙活接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内牙活接结构,包括内牙活接头、外牙活接头、中空连接管,所述中空连接管的前端从内牙活接头的后端插入,再从内牙活接头的前端穿出后插设于外牙活接头,内牙活接头套设在中空连接管的后端上,中空连接管与外牙活接头间隙配合,中空连接管的外周向表面开设有内环形凹槽,外牙活接头的内周向表面开设有外环形凹槽,内环形凹槽与外环形凹槽之间围合形成环形通道,环形通道内滚动连接有止推球,内牙活接头的外周向表面开设有与环形通道相连通的装球口,装球口卡设有封堵物。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中空连接管后端处的外周向表面向外突出成型有紧固部,内牙活接头前端处的内周向表面向内突出成型有被紧固部,紧固部抵紧被紧固部。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外牙活接头前、后两端位置处的内周向表面分别与中空连接管夹设有密封圈。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内牙活接头的内周向表面设有内螺纹,外牙活接头前端的外周向表面设有外螺纹。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止推球有多个,装球口有多个。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装球口的直径大于止推球的直径。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内牙活接头的外部为多棱体结构,外牙活接头的后端外部为多棱体结构。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封堵物为封堵球。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牙活接结构,包括内牙活接头、外牙活接头、中空连接管,所述中空连接管的前端从内牙活接头的后端插入,再从内牙活接头的前端穿出后插设于外牙活接头,内牙活接头套设在中空连接管的后端上,中空连接管与外牙活接头间隙配合,中空连接管的外周向表面开设有内环形凹槽,外牙活接头的内周向表面开设有外环形凹槽,内环形凹槽与外环形凹槽之间围合形成环形通道,环形通道内滚动连接有止推球,内牙活接头的外周向表面开设有与环形通道相连通的装球口,装球口卡设有封堵物;本实用新型的外牙活接头和中空连接管可以相互自由转动,内牙活接头不会因对外牙活接头进行旋紧或旋松而跟着转动,外牙活接头也不会因对内牙活接头进行旋紧或旋松而跟着转动,可单独对内牙活接头或外牙活接头进行转动安装或拆卸,从而便于管道之间的安装与拆卸,极大地方便了对管道网络的单一零部件进行更换及维护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内牙活接头1、被紧固部11、外牙活接头2、外环形凹槽21、中空连接管3、紧固部31、内环形凹槽32、环形通道4、止推球5、装球口6、封堵球7、密封圈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内牙活接头1、外牙活接头2、中空连接管3,所述中空连接管3的前端从内牙活接头1的后端插入,再从内牙活接头1的前端穿出后插设于外牙活接头2,内牙活接头1套设在中空连接管3的后端上,中空连接管3后端处的外周向表面向外突出成型有紧固部31,内牙活接头1前端处的内周向表面向内突出成型有被紧固部11,紧固部31抵紧被紧固部11,中空连接管3的外周向表面开设有内环形凹槽32,外牙活接头2的内周向表面开设有外环形凹槽21,内环形凹槽32与外环形凹槽21之间围合形成环形通道4,环形通道4内滚动连接有止推球5,止推球5分别抵住内环形凹槽32与外环形凹槽21,止推球5限制了外牙活接头2在中空连接管3上沿其自身轴向方向的自由度,使外牙活接头2与中空连接管3不会在轴向方向发生相对滑动,并限制了内牙活接头1沿其自身轴向方向的自由度,中空连接管3与外牙活接头2间隙配合,通过止推球5的滚动,外牙活接头2与中空连接管3可以相互自由转动,而不会带动内牙活接头1发生转动,同理,内牙活接头1的转动不会带动外牙活接头2发生转动,内牙活接头1的外周向表面开设有与环形通道4相连通的装球口6,装球口6的直径大于止推球5的直径,装球口6卡设有封堵球7,外牙活接头2前、后两端位置处的内周向表面分别与中空连接管3夹设有密封圈8,增加中空连接管3与外牙活接头2连接的密封性,防止液体外漏,内牙活接头1的内周向表面设有用于连接其它管道零部件的内螺纹,外牙活接头2前端的外周向表面设有用于连接其它管道零部件的外螺纹,内牙活接头1的外部为多棱体结构,外牙活接头2的后端外部为多棱体结构,便于对内牙活接头1、外牙活接头2进行旋紧或旋松;本实用新型的外牙活接头2和中空连接管3可以相互自由转动,内牙活接头1不会因对外牙活接头2进行旋紧或旋松而跟着转动,外牙活接头2也不会因对内牙活接头1进行旋紧或旋松而跟着转动,可单独对内牙活接头1或外牙活接头2进行转动安装或拆卸,从而便于管道之间的安装与拆卸,极大地方便了对管道网络的单一零部件进行更换及维护的工作。

工作原理:

将中空连接管3的前端从内牙活接头1的后端插入,再从内牙活接头1的前端穿出后插设于外牙活接头2,内牙活接头1套设在中空连接管3的后端上,将止推球5从装球口6装入到中空连接管3与外牙活接头2配合形成的环形管道中,将封堵球7堵住装球口6,将内牙活接头1与其它管道零部件进行旋紧连接,将外牙活接头2与其它管道零部件进行旋紧连接,内牙活接头1在与其它管道零部件进行旋紧连接或旋松拆卸时均不会带动外牙活接头2发生转动,从而不会带动与外牙活接头2相接的其它管道零部件发生转动,同理,外牙活接头2在与其它管道零部件进行旋紧连接或旋松拆卸时均不会带动内牙活接头1发生转动,从而不会带动与内牙活接头1相接的其它管道零部件发生转动,所以可单独对与内牙活接头1相接的管道零部件或与外牙活接头2相接的管道零部件进行旋紧连接、旋松拆卸,从而便于管道之间的安装与拆卸,极大地方便了对管道网络的单一零部件进行更换及维护的工作。

当然,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技术特征:

1.内牙活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牙活接头(1)、外牙活接头(2)、中空连接管(3),所述中空连接管(3)的前端从内牙活接头(1)的后端插入,再从内牙活接头(1)的前端穿出后插设于外牙活接头(2),内牙活接头(1)套设在中空连接管(3)的后端上,中空连接管(3)与外牙活接头(2)间隙配合,中空连接管(3)的外周向表面开设有内环形凹槽(32),外牙活接头(2)的内周向表面开设有外环形凹槽(21),内环形凹槽(32)与外环形凹槽(21)之间围合形成环形通道(4),环形通道(4)内滚动连接有止推球(5),内牙活接头(1)的外周向表面开设有与环形通道(4)相连通的装球口(6),装球口(6)卡设有封堵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牙活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连接管(3)后端处的外周向表面向外突出成型有紧固部(31),内牙活接头(1)前端处的内周向表面向内突出成型有被紧固部(11),紧固部(31)抵紧被紧固部(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牙活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牙活接头(2)前、后两端位置处的内周向表面分别与中空连接管(3)夹设有密封圈(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牙活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牙活接头(1)的内周向表面设有内螺纹,外牙活接头(2)前端的外周向表面设有外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牙活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推球(5)有多个,装球口(6)有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牙活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球口(6)的直径大于止推球(5)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牙活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牙活接头(1)的外部为多棱体结构,外牙活接头(2)的后端外部为多棱体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牙活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物为封堵球(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牙活接结构,包括内牙活接头、外牙活接头、中空连接管,所述中空连接管的前端从内牙活接头的后端插入,再从内牙活接头的前端穿出后插设于外牙活接头,内牙活接头套设在中空连接管的后端上,中空连接管与外牙活接头间隙配合,中空连接管的外周向表面开设有内环形凹槽,外牙活接头的内周向表面开设有外环形凹槽,内环形凹槽与外环形凹槽之间围合形成环形通道,环形通道内滚动连接有止推球,内牙活接头的外周向表面开设有与环形通道相连通的装球口,装球口卡设有封堵物;本实用新型能够便于管道之间的安装与拆卸,极大地方便了对管道网络的单一零部件进行更换及维护的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庄远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悦奇宁流体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5
技术公布日:2020.08.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