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水冷却轴承座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61807发布日期:2020-10-20 11:50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循环水冷却轴承座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座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水冷却轴承座的装置。



背景技术:

转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轴与轴承进行滑动摩擦,摩擦会产生热量并升温。温度过高将导致润滑油变质,从而影响轴承的正常旋转,导致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所以轴承的温度控制尤为重要。

通常情况下,工厂内所有需要冷却的设备建立一套循环水冷却系统,将一些不大于75kw的设备串联进系统,大大增加循环水系统的复杂程度和故障率。

通常情况下负荷侧的轴承温度高于非负荷侧的轴承温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循环水冷却轴承座的装置,为不大于75kw的设备提供一种独立的循环水冷却轴承座。降低整个工厂的循环水冷却系统的复杂程度,减小故障率,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循环水冷却轴承座的装置,包括轴承座和循环水箱,所述的轴承座连接有自循环管,所述的轴承座两端包括负荷侧输出轴和非负荷侧输入轴,所述的轴承座与循环水箱之间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连通,具体的,所述的轴承座上部靠近非负荷侧输入轴端设有循环水入口,所述的轴承座上部靠近负荷侧输出轴端设有循环水出口,所述的进水管连接于轴承座上部靠近非负荷侧输入轴端循环水入口,所述的出水管连接于轴承座上部靠近负荷侧输入轴端循环水出口。

所述的轴承座下部两端分别设有循环水接口,包括负荷侧下部循环水接口和非负荷侧下部循环水接口,所述的自循环管两端分别与轴承座负荷侧下部循环水接口和非负荷侧下部循环水接口相连通。

所述的循环水箱顶部设有加液孔,用于添加循环水。

所述的加液孔上方设有盲板,用于封堵加液孔,以保证循环水箱密封,所述的盲板与加液孔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的负荷侧输出轴为机械能输出端,与风机叶轮或其他设备连接;非负荷侧输入轴为轴承座的机械能输入端,与电机连接。

所述的出水管与循环水箱连接处设于循环水箱高度的1/2~2/3处,所述的进水管与循环水箱最低处连接。

所述的循环水箱内循环水位保证在2/3以上。

所述的冷却装置,当使用温度为0℃以下时,由防冻液替换水进行冷却。

所述的轴承座内腔设有润滑油箱,所述的循环水箱的大小与轴承座内腔润滑油箱大小相当。

所述的循环水箱的最低处高于轴承座的最高处。

所述的自循环管、进水管和出水管的管径与轴承座循环水接口口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循环水冷却轴承座的装置,主要原理是利用负荷侧的轴承温度比非负荷侧的轴承温度高,负荷侧循环水温度高膨胀,循环水流回循环水箱,非负荷侧循环水温度低,密度大,循环水流入轴承座形成循环。特别针对不大于75kw的设备提供一种独立的循环水冷却轴承座。降低整个工厂的循环水冷却系统的复杂程度,减小故障率,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尤其是设备距离全厂的循环水系统较远的时候,不需要特殊安装循环水系统,就可满足设备轴承降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循环介质冷却轴承座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图1的右视图,其中:

1-负荷侧输出轴,2-轴承座,3-循环水箱,4-自循环管,5-非负荷侧输入轴,6-盲板,7-加液孔,8-进水管,9-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下面参照图1至图2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循环水冷却轴承座的装置。

一种循环水冷却轴承座的装置,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右视图如图2所示,包括轴承座2和循环水箱3,所述的轴承座2连接有自循环管4,所述的轴承座2两端包括负荷侧输出轴1和非负荷侧输入轴5,所述的轴承座2与循环水箱3之间通过进水管8和出水管9连通,具体的,所述的轴承座2上部靠近非负荷侧输入轴5端设有循环水入口,所述的轴承座2上部靠近负荷侧输出轴1端设有循环水出口,所述的进水管8连接于轴承座2上部靠近非负荷侧输入轴5端循环水入口,所述的出水管9连接于轴承座2上部靠近负荷侧输入轴端循环水出口;

所述的轴承座2下部两端分别设有循环水接口,包括负荷侧下部循环水接口和非负荷侧下部循环水接口,所述的自循环管4两端分别与轴承座2负荷侧下部循环水接口和非负荷侧下部循环水接口相连通;

所述的循环水箱3顶部设有加液孔7,用于添加循环水;

所述的加液孔7上方设有盲板6,用于封堵加液孔7,以保证循环水箱3密封,所述的盲板6与加液孔7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的负荷侧输出轴1为机械能输出端,与风机叶轮或其他设备连接;非负荷侧输入轴5为轴承座2的机械能输入端,与电机连接;

所述的出水管9与循环水箱3连接处设于循环水箱3高度的1/2~2/3处,所述的进水管8与循环水箱3最低处连接;

所述的循环水箱3内循环水位保证在2/3以上;

所述的循环水冷却轴承座的装置,当使用温度为0℃以下时,由防冻液替换水进行冷却;

所述的轴承座2内腔设有润滑油箱,所述的循环水箱3的大小与轴承座2内腔润滑油箱大小相当;

所述的循环水箱3的最低处高于轴承座2的最高处;

所述的自循环管4、进水管8和出水管9的管径与轴承座2循环水接口口径相同。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循环水冷却轴承座的装置,主要原理是利用负荷侧的轴承温度比非负荷侧的轴承温度高,负荷侧循环水温度高膨胀,循环水流回循环水箱,非负荷侧循环水温度低,密度大,循环水流入轴承座形成循环。特别针对不大于75kw的设备提供一种独立的循环水冷却轴承座。降低整个工厂的循环水冷却系统的复杂程度,减小故障率,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尤其是设备距离全厂的循环水系统较远的时候,不需要特殊安装循环水系统,就可满足设备轴承降温。

尽管已经参照其示例性实施例具体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



技术特征:

1.一种循环水冷却轴承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座和循环水箱,所述的轴承座连接有自循环管,所述的轴承座两端包括负荷侧输出轴和非负荷侧输入轴,所述的轴承座与循环水箱之间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连通,具体的,所述的轴承座上部靠近非负荷侧输入轴端设有循环水入口,所述的轴承座上部靠近负荷侧输出轴端设有循环水出口,所述的进水管连接于轴承座上部靠近非负荷侧输入轴端循环水入口,所述的出水管连接于轴承座上部靠近负荷侧输入轴端循环水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冷却轴承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座下部两端分别设有循环水接口,包括负荷侧下部循环水接口和非负荷侧下部循环水接口,所述的自循环管两端分别与轴承座负荷侧下部循环水接口和非负荷侧下部循环水接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冷却轴承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水箱顶部设有加液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水冷却轴承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液孔上方设有盲板,所述的盲板与加液孔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实现循环水箱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冷却轴承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荷侧输出轴为机械能输出端,与风机叶轮连接;非负荷侧输入轴为轴承座的机械能输入端,与电机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冷却轴承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管与循环水箱连接处设于循环水箱高度的1/2~2/3处,所述的进水管与循环水箱最低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冷却轴承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水箱内循环水位保证在2/3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冷却轴承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水箱的最低处高于轴承座的最高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冷却轴承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循环管、进水管和出水管的管径与轴承座循环水接口口径相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循环水冷却轴承座的装置,包括轴承座和循环水箱,所述的轴承座连接有自循环管,所述的轴承座两端包括负荷侧输出轴和非负荷侧输入轴,轴承座与循环水箱之间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连通,具体的,轴承座上部靠近非负荷侧输入轴端设有循环水入口,轴承座上部靠近负荷侧输出轴端设有循环水出口,进水管连接于轴承座上部靠近非负荷侧输入轴端循环水入口,出水管连接于轴承座上部靠近负荷侧输入轴端循环水出口。该装置大幅降低整个工厂的循环水冷却系统的复杂程度,减小故障率,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尤其是设备距离全厂的循环水系统较远的时候,不需要特殊安装循环水系统,就可满足设备轴承降温。

技术研发人员:叶巍;张宇博;周生志;吕梦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能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1
技术公布日:2020.10.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