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结构及储热设备的保温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369562发布日期:2020-07-04 04:46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保温结构及储热设备的保温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保温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保温结构及储热设备的保温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用来储存热量的高温储热箱体,本身温度较高,热量损失严重,设备表面包含较多法兰,两端各有突出的进出水管,板换,及需要定期更换的电子元件(如加热元件,温度探头等),传统的保温方法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保温结构及储热设备的保温方法。保温结构及储热设备的保温方法能够满足现有高温储热箱体的保温需求,以及定期更换电子元件的需求。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保温结构,应用于储热设备。保温结构包括保温套底层和保温套本体。保温套底层形成有插槽,插槽用于与设于储热设备的设备底板的隔热块可拆卸地连接。保温套本体的底端与保温套底层可拆卸地连接。保温套底层和保温套本体共同构成容纳储热设备的保温空间。

上述方案中,提供了一种能够拆卸且满足保温需求的保温结构。该结构包括保温套底层和保温套本体。保温套底层和保温套本体具有保温隔热的效果,其能够避免储热设备的热能损耗,也能够使得安装了保温结构的储热设备,整体结构的外表面处于40℃~50℃,以达到人体所能承受的安全温度。保温套底层用于设于储热设备的底面,且可拆卸地与隔热块连接,以便于保温套底层和设备底板的方便分离。保温套本体用于设于储热设备的外表面,且可拆卸地与保温套底层连接,从而与保温套底层共同地将储热设备的各个面包裹,以使其保温。由于保温套底层和保温套本体之间是可拆卸地配合的,故能够方便的拆分,以满足定期更换电子元件的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保温套底层和保温套本体均为双层柔性隔热保温防护罩;

双层柔性隔热保温防护罩包括内层保温套和外层保温套,内层保温套和外层保温套由内至外依次设置。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内层保温套包括内层防护材料和内层保温材料,内层保温材料位于两个内层防护材料之间。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内层防护材料包括高硅氧布,内层保温材料包括陶瓷纤维毯。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外层保温套包括外层防护材料、外层保温材料以及保温隔热材料;外层保温材料位于两个外层防护材料之间,保温隔热材料连接于位于外侧的外层防护材料。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外层防护材料包括高硅氧布,外层保温材料包括相互连接的陶瓷纤维毯和气凝胶毡,保温隔热材料为长输低能耗热网抗高温对流层。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储热设备的保温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第一方面提供的保温结构和储热设备;

储热设备的表面整平,包括在储热设备表面的槽钢中塞入耐高温软质保温材料;

在储热设备的设备底板放置隔热块,且将隔热块插入于保温套底层的插槽中;

将保温套本体安装于储热设备;

对储热设备的外部零部件做保温处理。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保温套本体均包括内层保温套和外层保温套,所述内层保温套和所述外层保温套分别包括多层保温材料;

将保温套本体安装于储热设备的步骤包括:

安装内层保温套;

安装外层保温套;

其中,内层保温套和外层保温套中的每一层保温材料之间,以及内层保温套和外层保温套之间均为上下压缝错缝配合。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安装内层保温套的步骤包括:内层保温套由内至外依次设置高硅氧布、陶瓷纤维毯、陶瓷纤维毯和高硅氧布,在储热设备的出线孔位置预开孔,开孔处缝合完整不裸露,使用耐高温长输低能耗高温反射层缠绕包裹;

安装外层保温套的步骤包括:外层保温套由内至外依次设置高硅氧布、陶瓷纤维毯、气凝胶毡、高硅氧布以及长输低能耗热网抗高温对流层。所述储热设备的表面整平的步骤还包括:所述储热设备的侧面凸出部位使用耐高温软质保温材料在横向和纵向交叉布上两层,使用保温隔热材料缠绕包裹。

所述对储热设备的外部零部件做保温处理的步骤包括:

在储热设备的外部零部件位置使用耐高温软质保温材料进行保温处理,且对储热设备的孔隙中塞入保温材料,以封闭所述孔隙,通过固定件整体固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中保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双层柔性隔热保温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内层保温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外层保温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设备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保温结构;10a-储热设备;11-保温套底层;12-保温套本体;13-内层保温套;14-外层保温套;20-高硅氧布;21-30mm厚的陶瓷纤维毯;22-20mm厚的陶瓷纤维毯;23-10mm厚的气凝胶毡;24-长输低能耗热网抗高温对流层;120-保温套侧围;121-保温套顶层;

30-设备底板;31-角钢槽;32-隔热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保温结构10,其应用于储热设备的保温,能够满足现有高温储热箱体的保温需求,以及定期更换电子元件的需求。

请参见图1,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中保温结构10的具体结构。

保温结构10包括保温套底层11和保温套本体12。保温套底层11形成有插槽,插槽用于与设于储热设备10a的设备底板30的隔热块32可拆卸地连接。保温套本体12的底端与保温套底层11可拆卸地连接。保温套底层11和保温套本体12共同构成容纳储热设备的保温空间。在图中示出储热设备10a。

保温结构10包括保温套底层11和保温套本体12。保温套底层11和保温套本体12具有保温隔热的效果,其能够避免储热设备的热能损耗,也能够使得安装了保温结构10的储热设备,整体结构的外表面处于40℃~50℃(一般情况下,储热设备的表面温度为80~800℃),以达到人体所能承受的安全温度。保温套底层11用于设于储热设备的底面,且可拆卸地与隔热块连接,以便于保温套底层11和设备底板的方便分离。保温套本体12用于设于储热设备的外表面,且可拆卸地与保温套底层11连接,从而与保温套底层11共同地将储热设备的各个面包裹,以使其保温。由于保温套底层11和保温套本体12之间是可拆卸地配合的,故能够方便的拆分,以满足定期更换电子元件的需求。

保温套底层11和保温套本体12均为双层柔性隔热保温防护罩。

双层柔性隔热保温防护罩包括内层保温套13和外层保温套14,内层保温套13和外层保温套14由内至外依次设置。需要说明的是,由内至外的方向可以理解为,以储热设备为参照点,其外表面向外侧延伸的方向。

请参见图2、图3以及图4,图2示出了双层柔性隔热保温防护罩的具体结构,图3示出了内层保温套13的具体结构,图4示出了外层保温套14的具体结构。

内层保温套13包括内层防护材料和内层保温材料,内层保温材料位于两个内层防护材料之间。

本实施例中,内层防护材料为高硅氧布20,内层保温材料为陶瓷纤维毯。陶瓷纤维毯位于两个高硅氧布20之间,其中,两张高硅氧布20之间由内至外依次设有两层30mm厚的陶瓷纤维毯21和一层20mm厚的陶瓷纤维毯22。

外层保温套14包括外层防护材料、外层保温材料以及保温隔热材料;外层保温材料位于两个外层防护材料之间,保温隔热材料连接于位于外侧的外层防护材料。

外层防护材料包括高硅氧布20,外层保温材料包括相互连接的陶瓷纤维毯和气凝胶毡,保温隔热材料为长输低能耗热网抗高温对流层24。其中,两层20mm厚的陶瓷纤维毯22和三层10mm厚的气凝胶毡23相互连接,且陶瓷纤维毯和气凝胶毡位于两张高硅氧布20之间,长输低能耗热网抗高温对流层24连接位于外侧的高硅氧布20。

其中,在一种可能实现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保温套本体12包括用于设于储热设备侧壁的保温套侧围120和设于储热设备顶面的保温套顶层121,保温套侧围120的底端和保温套底层11可拆卸地连接,保温套侧围120的顶端和保温套顶层121可拆卸地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保温套侧围120与保温套顶层和保温套底层11可以采用搭接的方式,实现可拆卸地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用来储存热量的高温储热箱体,本身温度较高,热量损失严重,设备表面包含较多法兰,两端各有突出的进出水管,板换,及需要定期更换的电子元件(如加热棒,温度探头等),传统的保温方法无法满足这一需求。箱体实际运行温度500℃,设计温度600℃,为了降低热损失,提高能量使用率,需要在表面做能够可拆卸的保温方式。保温后外表面温度要求40℃~50℃左右。

为此,下文还提供了一种保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上文描述的保温结构10和储热设备;

储热设备的表面整平,其中,该步骤包括在储热设备表面的槽钢中塞入耐高温软质保温材料,例如,陶瓷纤维毯。储热设备的侧面凸出部位使用耐高温软质保温材料在横向和纵向交叉布上两层,使用保温隔热材料缠绕包裹,例如,储热设备的两侧铜管的输出部分使用陶瓷纤维毯棉条在横向和纵向交叉布上两层,使用耐高温长输低能耗高温反射层缠绕包裹。

在储热设备的设备底板放置隔热块,且将隔热块插入于保温套底层的插槽中。其中,如图5所示,设备底板有固定隔热块的角钢槽。隔热块一半插进角钢槽,一半插进保温套底层预设的插槽内。需要说明的是,在图5中示出了设备底板30和角钢槽31。

将保温套本体安装于储热设备,其中,保温套本体均包括内层保温套和外层保温套。将保温套本体安装于储热设备的步骤包括:安装内层保温套和安装外层保温套以及对裸露铜管的保温处理。安装内层保温套的步骤包括:内层保温套由内至外依次设置高硅氧布、两层30mm厚的陶瓷纤维毯、一层20mm厚的陶瓷纤维毯和高硅氧布,在储热设备的出线孔及螺栓位置预开孔,开孔处缝合完整不裸露,使用耐高温长输低能耗高温反射层缠绕包裹。安装外层保温套的步骤包括:外层保温套由内至外依次设置高硅氧布、两层20mm陶瓷纤维毯、三层10mm后的气凝胶毡、高硅氧布以及长输低能耗热网抗高温对流层。其中,气凝胶毡可以用刀轻划方便弯折,出线孔开孔处内外层要错开,线束预留线束通道。

对储热设备的外部零部件做保温处理,其步骤包括以下:

对储热设备的延伸出设备箱体外的零部件做保温处理,对储热设备的延伸出设备箱体外的零部件做保温处理的步骤包括:

在箱体外的零部件位置使用耐高温软质保温材料,且在对应零部件的位置开孔,耐高温软质保温材料套入于零部件,耐高温软质保温材料的侧边塞进保温套本体的下压缝中,例如:在储热设备的两侧铜管处使用两张陶瓷纤维毯,且在铜管处开孔,陶瓷纤维毯整块套入于铜管,陶瓷纤维毯的侧边塞进保温套本体的下压缝中(其中,内层保温套和安装外层保温套中,各种保温材料层压缝连接),然后横向纵向交叉塞入带高硅氧布包裹的气凝胶毡棉条,对储热设备的孔隙的内层塞入硅酸铝棉,外层塞气凝胶毡,以封闭孔隙,通过不锈钢带或铁丝固定。

对裸露零部件做保温处理,其步骤包括:通过耐高温软质保温材料包裹储热设备的裸露零部件,表面螺旋缠绕胶带,例如,通过硅酸铝陶瓷纤维毯包裹储热设备的裸露铜管,表面螺旋缠绕铝箔胶带。

对储热设备的裸露金属元件做保温处理,其步骤为,将耐高温软质保温材料套入于裸露金属元件,例如,将陶瓷纤维毯保温套套入于裸露金属元件。

需要说明的是,上文描述的保温方法,可以适应各种尺寸的储能箱体。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上文描述的内层保温套和外层保温套的厚度,可以根据现有的公式进行计算,由于是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不进行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内层保温套和外层保温套中的每一层保温材料之间,以及内层保温套和外层保温套之间均为上下压缝错缝配合,解决由于拼缝直通空气,造成的漏热问题,同时亦保证了加热元件、温度探头等的线缆孔,不会直通空气,保证了保温效果。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