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油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42141发布日期:2021-05-25 12:22阅读:67来源:国知局
稀油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稀油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稀油站。



背景技术:

稀油站是稀油循环润滑系统的心脏,作用为将润滑油液强制地压送到机器摩擦部位,稀油站主要用于冶金、矿山、水泥等机械设备的动静压或滑履轴承的集中润滑系统中,在运行在冶金、矿山和水泥的机械设备中会有大量粉料进入到润滑油内,这些润滑油长时间在机械设备内循环,会将粉料带入到机械设备内部,长时间造成机械内部零部件的磨损,但是现有技术的稀油站存在润滑油温度较高,不能够进行控制润滑油的温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对于润滑油进行油温控制的一种稀油站。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稀油站,设置有油箱,在油箱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回油和供油的电机泵组,所述的电机泵组分为回油电机泵组和供油电机泵组,在所述的回油电机泵组上设置有回油管,所述的回油管和回油过滤器相互连接,用于过滤润滑油内杂质的回油过滤器内设置有若干层过滤层,所述的供油电机泵组上设置有用于供油的供油管,且所述的供油管和冷却系统相互导通,用于冷却润滑油的冷却系统采用风冷却器。

所述的油箱的顶部设置有箱盖,在箱盖上依靠法兰盘和电机泵组之间依靠螺栓进行连接,在所述的箱盖的外端面设置有空气过滤器。

所述的风冷却器上设置有油料出口,用于将润滑油出稀油站的油料出口为供油出口,且在供油出口的内壁上设置有适配油管的内螺纹。

所述的箱盖上设置有回油进口,所述的回油进口进入需要过滤杂质的润滑油,在回油进口上设置有与回油电机泵组接通的回油管路,回油管路将含有杂质的润滑油输送到回油电机泵组处。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时候可以依靠回油电机泵组进行润滑油的回油,在回油的时候依靠回油电机泵组将待处理的润滑油输送到回油过滤器内进行粉料杂质的过滤,使得润滑油再次供油的时候能够去除杂质,使得润滑油进入到机械设备内进行润滑的时候,不易磨损机械设备内部的零部件,依靠风冷却器可以对于润滑油进行油温控制,使得进入到机械设备内的润滑油的温度在合适的区间,让润滑油的润滑效果变得更加的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中:1为油箱,2为回油电机泵组,3为供油电机泵组,21为回油管,22为回油过滤器,23为回油管路,11为箱盖,12为空气过滤器,13为回油进口,31为供油管,32为风冷却器,33为油料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稀油站,设置有油箱1,在油箱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回油和供油的电机泵组,所述的电机泵组分为回油电机泵组2和供油电机泵组3,在所述的回油电机泵组2上设置有回油管21,所述的回油管21和回油过滤器22相互连接,用于过滤润滑油内杂质的回油过滤器22内设置有若干层过滤层,所述的供油电机泵组3上设置有用于供油的供油管31,且所述的供油管31和冷却系统相互导通,用于冷却润滑油的冷却系统采用风冷却器32。

油箱1的顶部设置有箱盖11,在箱盖11上依靠法兰盘和电机泵组之间依靠螺栓进行连接,在所述的箱盖11的外端面设置有空气过滤器12,稀油站内的空气压力需要得到有效的释放,否则稀油站内部的空气压力过大,会对于稀油站造成安全隐患,在进行空气排出的时候,防止空气杂质进入到稀油站内部,需要在空气排出的地方安装有空气过滤器12,可以在交换空气维持稀油站内空气压力平衡的同时也可以避免空气杂质进入到稀油站内。

在润滑油经过供油电机泵组输送出稀油站的时候,润滑油的油温过高,在将温度过高的润滑油输送到机械设备内,会对于机械设备的运行产生影响,现有技术内的稀油站不能够进行油温可控和降低,

本技术:
中在稀油站上增加风冷却器32,可以依靠风冷却器32对于润滑油的油温控制,使得进入到机械设备内的润滑油温度可控,让润滑油的润滑效果得到保障,风冷却器32上设置有油料出口33,用于将润滑油出稀油站的油料出口33为供油出口,且在供油出口的内壁上设置有适配油管的内螺纹。

箱盖11上设置有回油进口13,所述的回油进口13进入需要过滤杂质的润滑油,在回油进口13上设置有与回油电机泵组2接通的回油管路23,回油管路23将含有杂质的润滑油输送到回油电机泵组2处,润滑油内含有大量的杂质或者细小的粉尘,这些粉尘如果不及时过滤掉,会长时间经过润滑油的循环存在机械设备的零部件上,使得零部件的运行产生故障,也会造成机械设备的损坏,不能够保证机械零部件的安全稳定的运行,这时候依靠回油电机泵组2和回油过滤器22的相互配合,使得杂质经过回油过滤器22进行杂质的过滤,让稀油站内润滑油经过处理,杂质得到有效的排除。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稀油站,设置有油箱,在油箱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回油和供油的电机泵组,所述的电机泵组分为回油电机泵组和供油电机泵组,在所述的回油电机泵组上设置有回油管,所述的回油管和回油过滤器相互连接,用于过滤润滑油内杂质的回油过滤器内设置有若干层过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油电机泵组上设置有用于供油的供油管,且所述的供油管和冷却系统相互导通,用于冷却润滑油的冷却系统采用风冷却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油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箱的顶部设置有箱盖,在箱盖上依靠法兰盘和电机泵组之间依靠螺栓进行连接,在所述的箱盖的外端面设置有空气过滤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油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冷却器上设置有油料出口,用于将润滑油出稀油站的油料出口为供油出口,且在供油出口的内壁上设置有适配油管的内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稀油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盖上设置有回油进口,所述的回油进口进入需要过滤杂质的润滑油,在回油进口上设置有与回油电机泵组接通的回油管路,回油管路将含有杂质的润滑油输送到回油电机泵组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稀油站,设置有油箱,在油箱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回油和供油的电机泵组,所述的电机泵组分为回油电机泵组和供油电机泵组,在所述的回油电机泵组上设置有回油管,所述的回油管和回油过滤器相互连接,用于过滤润滑油内杂质的回油过滤器内设置有若干层过滤层,所述的供油电机泵组上设置有用于供油的供油管,使得润滑油进入到机械设备内进行润滑的时候,不易磨损机械设备内部的零部件,依靠风冷却器可以对于润滑油进行油温控制,使得进入到机械设备内的润滑油的温度在合适的区间,让润滑油的润滑效果变得更加的好。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盛鑫气动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9
技术公布日:2021.05.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