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转向机蜗杆轴承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46145发布日期:2021-03-30 19:30阅读:66来源:国知局
汽车转向机蜗杆轴承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特别是一种汽车转向机蜗杆轴承套。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转向机,主要包括电动助力和液压助力,其中电动助力自动化程度高、反应灵敏且易于与智能设备相结合,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在转向机电动助力过程中,其电机多采用蜗轮蜗杆减速机构来调整控制转动轴与下方转向拉杆间的角速度,该减速机构可谓转向机的核心部件,然而,在车辆高速运转的过程中,蜗杆在传动中随着设备震动和车辆的转向,容易发生震动和摇摆,导致与蜗杆连接的轴承与轴承座或机壳发生刚性碰撞,影响蜗轮蜗杆减速机构的使用寿命,还容易导致转向失灵,引发交通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保护蜗杆轴承的汽车转向机蜗杆轴承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汽车转向机蜗杆轴承套,它包括轴承套主体、主弹性体及次弹性体,所述轴承套主体包括与轴承配合的环体以及设置在环体上的承载结构,所述承载结构包括主耐压板及对称设置在环体两侧的次耐压板,所述主耐压板上设有支撑座,所述主弹性体包括与支撑座嵌合的主弹力块,嵌合后所述主弹力块的受压面高于支撑座的顶面;所述次耐压板上设有支撑槽,所述次弹性体包括次弹力块,所述次弹力块固定在支撑槽上,所述次弹力块的受力面高于支撑槽的槽沿,主耐压板两侧设有用于固定压片弹簧的卡钩。

为了使弹性体固定稳定,同时保证在碰撞过程中轴承与轴承套主体之间的配合稳定,主弹性体与次弹性体均包括连接柱和配合弧板,所述环体内壁设有安装槽,所述配合弧板与安装槽相嵌合;所述主弹性体的连接柱穿过轴承套主体并连接在主弹性块与配合弧板之间,所述次弹性体的连接柱穿过轴承套主体并连接在次弹性块与配合弧板之间。

为了提高耐冲击能力,所述主弹性体还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座上设有与支撑柱配合的盲孔,在主弹性体与支撑座嵌合后,所述支撑柱与盲孔底部抵接。

为了减轻轴承套的重量,所述轴承套主体上设有减重孔。

本实用新型得到的汽车转向机蜗杆轴承套,利用弹性体缓冲轴承受到的冲击载荷,能够有效保护蜗杆轴承,延长蜗杆轴承及转向机壳体的工作寿命,使车辆的转向系统更为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转向机蜗杆轴承套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实施例1安装压片弹簧后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汽车转向机蜗杆轴承套实施例2的立体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2去除主弹性体后的立体结构图。

图中:主弹性体1、次弹性体2、环体3、承载结构4、减重孔5、压片弹簧6、主弹力块10、连接柱11、配合弧板12、支撑柱13、次弹力块20、安装槽30、主耐压板40、次耐压板41、支撑座42、支撑槽43、卡钩44、受压面100、受力面200、盲孔4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描述的汽车转向机蜗杆轴承套,如图1、图2所示,它包括轴承套主体、主弹性体1及次弹性体2,所述轴承套主体包括与轴承配合的环体3以及设置在环体3上的承载结构4,所述承载结构4包括主耐压板40及对称设置在环体3两侧的次耐压板41,所述主耐压板40上设有支撑座42,所述主弹性体1包括与支撑座42嵌合的主弹力块10,嵌合后所述主弹力块10的受压面100高于支撑座42的顶面;所述次耐压板41上设有支撑槽43,所述次弹性体2包括次弹力块20,所述次弹力块20固定在支撑槽43上,所述次弹力块20的受力面200高于支撑槽43的槽沿,主耐压板40两侧设有用于固定压片弹簧6的卡钩44。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所述环体3套装在位于转向机壳体内的蜗杆轴承上,并通过卡钩44与压片弹簧6连接,当转向机运转导致蜗杆发生摆动时,轴承套与转向机壳体发生碰撞,所述主弹性体1及次弹性体2在碰撞中发生弹性变形,从而起到缓冲冲击的作用,在主弹性体1部分,由于支撑座42凸起,支撑座42部分也能起到支撑作用,所述压片弹簧6则起到使零部件在摆动后能回到原始位置的作用,从而保证蜗轮蜗杆减速机构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转向机蜗杆轴承套,利用弹性体缓冲轴承受到的冲击载荷,能够有效保护蜗杆轴承,延长蜗杆轴承及转向机壳体的工作寿命,使车辆的转向系统更为安全可靠。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描述的汽车转向机蜗杆轴承套,如图3、图4所示,除实施例1所述特征外,为了使弹性体固定稳定,同时保证在碰撞过程中轴承与轴承套主体之间的配合稳定,主弹性体1与次弹性体2均包括连接柱11和配合弧板12,所述环体3内壁设有安装槽30,所述配合弧板12与安装槽30相嵌合;所述主弹性体1的连接柱11穿过轴承套主体并连接在主弹性块与配合弧板12之间,所述次弹性体2的连接柱11穿过轴承套主体并连接在次弹性块与配合弧板12之间。

为了提高耐冲击能力,如图4所示,所述主弹性体1还包括支撑柱13,所述支撑座42上设有与支撑柱13配合的盲孔420,在主弹性体1与支撑座42嵌合后,所述支撑柱13与盲孔420底部抵接。

为了减轻轴承套的重量,如图4所示,所述轴承套主体上设有减重孔5。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转向机蜗杆轴承套,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所述的轴承套主体、主弹性体1及次弹性体2采用双色注塑方式生产,在轴承套上主弹性体1及次弹性体2进行缓冲时,所述配合弧板12能够减少环体3内壁与轴承外圈的挤压碰撞,起到保护轴承外圈的作用,同时主弹性体1与支撑座42之间设置的支撑柱13对主弹性体1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避免主弹性体1在多次碰撞中与支撑座42之间发生错位。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转向机蜗杆轴承套,它包括轴承套主体、主弹性体(1)及次弹性体(2),其特征是所述轴承套主体包括与轴承配合的环体(3)以及设置在环体(3)上的承载结构(4),所述承载结构(4)包括主耐压板(40)及对称设置在环体(3)两侧的次耐压板(41),所述主耐压板(40)上设有支撑座(42),所述主弹性体(1)包括与支撑座(42)嵌合的主弹力块(10),嵌合后所述主弹力块(10)的受压面(100)高于支撑座(42)的顶面;所述次耐压板(41)上设有支撑槽(43),所述次弹性体(2)包括次弹力块(20),所述次弹力块(20)固定在支撑槽(43)上,所述次弹力块(20)的受力面(200)高于支撑槽(43)的槽沿,主耐压板(40)两侧设有卡钩(4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机蜗杆轴承套,其特征是主弹性体(1)与次弹性体(2)均包括连接柱(11)和配合弧板(12),所述环体(3)内壁设有安装槽(30),所述配合弧板(12)与安装槽(30)相嵌合;所述主弹性体(1)的连接柱(11)穿过轴承套主体并连接在主弹性块与配合弧板(12)之间,所述次弹性体(2)的连接柱(11)穿过轴承套主体并连接在次弹性块与配合弧板(1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转向机蜗杆轴承套,其特征是所述主弹性体(1)还包括支撑柱(13),所述支撑座(42)上设有与支撑柱(13)配合的盲孔(420),在主弹性体(1)与支撑座(42)嵌合后,所述支撑柱(13)与盲孔(420)底部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转向机蜗杆轴承套,其特征是所述轴承套主体上设有减重孔(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转向机蜗杆轴承套,其特征是所述轴承套主体上设有减重孔(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转向机蜗杆轴承套,它包括轴承套主体、主弹性体及次弹性体,所述轴承套主体包括与轴承配合的环体以及设置在环体上的承载结构,所述承载结构包括主耐压板及对称设置在环体两侧的次耐压板,所述主耐压板上设有支撑座,所述主弹性体包括与支撑座嵌合的主弹力块,所述次耐压板上设有支撑槽,所述次弹性体包括次弹力块,所述次弹力块固定在支撑槽上,主耐压板两侧设有用于固定压片弹簧的卡钩。本实用新型得到的汽车转向机蜗杆轴承套,利用弹性体缓冲轴承受到的冲击载荷,能够有效保护蜗杆轴承,延长蜗杆轴承及转向机壳体的工作寿命,使车辆的转向系统更为安全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陈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易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06
技术公布日:2021.03.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