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载性能强的直线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55219发布日期:2021-03-16 22:11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承载性能强的直线轴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承载性能强的直线轴承。



背景技术:

直线轴承是一种直线往复运动的轴承,广泛应用于各类机械设备、医疗设备、仪器仪表等用于传递直线运动、传递动力和完成各类机械动作。以往使用的普通直线轴承,其承载负荷的能力和运行寿命都不是很高的,因此在一些工作负荷大、工作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就显得不太适应,寿命达不到工作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负载能力较强的直线轴承。

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一种承载性能强的直线轴承,包括外圈套筒、保持架和钢珠,保持架设置有若干间隔的循环滚道,钢珠设置于循环滚道中,循环滚道的其中一条沿轴向的滚道设置有裂槽,且裂槽的宽度小于钢球的直径,外圈套筒开设有数量和位置与裂槽一一对应的负载板,负载板朝向裂槽的一面设置有沿轴向设置的负载面,负载面的截面呈圆弧凹陷状,且负载面的曲率大于等于钢球的球面曲率。

进一步优化为:外圈套筒开设有与负载板配合的安装槽,安装槽与负载板之间设置有卡接结构。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设置于负载板两侧面沿轴向方向开设的卡接槽,在安装槽的相对两面设置有与卡接槽配合的卡接块。

进一步优化为:负载板背离负载面的外侧面设置有定位调心弧块,定位调心弧块的弧面与外圈套筒的外壁面处于同一曲面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通过负载板的设置,实现了外圈套筒的分体式设置,这里可以将负载板的负载面曲率做小,并且曲率接近钢球,从而提高钢球与负载面之间的受力面积,根据p=f/s,可以了解,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而轴承的负载承受能力与受到的压强大小呈反比,从而得出负载能力与受力面积成正比,既受力面积越大,负载能力越大。接着根据直线轴承寿命的计算公式:式中:c表示额定负荷,p表示受力的大小,l表示寿命。从公式中可以看出,轴承寿命l与额定负荷的三次方成正比,也即,如果受力面积提高3被,寿命将提高27被。本方案中,将钢球与负载板之间的受力面积提升,大幅度的提高了轴承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外圈套筒与钢球的配合受力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的直线轴承整体轴测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的负载板与直线轴承的分开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的直线轴承剖面视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的保持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中的负载板与钢球的配合受力示意图。

图中,1、外圈套筒;11、安装槽;111、卡块;2、负载板;21、负载面;22、卡接槽;23、定位调心弧块;3、钢球;4、保持架;41、滚道;42、裂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首先参见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直线轴承与钢球3的受力配合图,钢球3r1的尺寸为2.778mm,与之接触的外圈部位r3为24.763mm,尺寸相差较大,当钢球3受到载荷p之后,钢球3与外圈套筒1之间的接触部位将出现形变,此时的受力面积s1极小,几乎为点接触,因此承受负荷和寿命都不会很高,对一些承载负荷大、传动精度较高、工作环境较差的情况下,就很难满足使用要求了。

接着本实施例中的直线轴承,参见附图2-6,包括外圈套筒1和内圈保持架4,在保持架4上设置有6组滚道41,滚道41内具有钢球3。滚道41其中一条沿轴向的通道具有裂槽42,裂槽42的宽度小于钢球3的直径,从而该排的钢球3在工作中将直接接触导柱,这部分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再此不做过多的赘述。本方案中的改进点,主要在外圈套筒1部位,在外圈套筒1设置了6块负载板2,每一负载板2均与滚道41的裂槽42一侧位置对应,并且负载板2设置有负载面21,也即,工作状态时,承受载荷的钢球3将直接顶压在负载面21和导柱之间。为了保证钢球3与负载面21的配合,负载面21的曲率稍稍大于钢球3的球面曲率,这里负载面21的截面半径为2.917mm。

为了实现负载板2的安装,在外圈套筒1的筒壁设置有安装槽11,安装槽11的宽度略大于负载板2的宽度,同时在负载板2两侧面沿轴向方向开设的卡接槽22,在安装槽11的相对两面设置有与卡接槽22配合的卡接块。通过此卡接结构,将实现负载板2于外圈套筒1上的基本安装,并且通过硬敲打的方式进行装入,此时无法实现负载板2的精确定位,负载板2将在外圈套筒1上出现浮动,可能出现负载面21与钢球3不对应的情况。为了实现负载板2的精确定位,在负载板2的外表面设置有定位调心弧块23,定位调心弧块23的弧面与外圈套筒1的外壁面处于同一曲面中。从而当直线轴承安装入轴承座之后,定位调心弧块23也将与轴承座的内表面贴合,定位调心弧块23将被自动定位,此时负载面21将与钢球3实现精确位置定位。

参见附图6,此为钢球3与负载板2的受力配合图,负载面21的曲率由于与钢球3的球面曲率极为接近,故而,在受到载荷p的作用时,钢球3与负载面21挤压形成的受力面积s2较大,为现有技术中s1的3倍以上,通过直线轴承的寿命公式可知,寿命l将提升27倍以上,大幅度的提升了直线轴承的使用寿命。通过负载板2的设计,将原先处于外圈套筒1内部的顶压曲面分离出来加工,实现了负载面21加工工艺的可实现性。负载板2与外圈套筒1的浮动安装,并且最后通过轴承座与定位调心弧块23的精确定位,即实现了安装时的简易操作特点,由实现了当安装直线轴承之后,负载板2的自动定位特点,非常适合实际的生产和安装工艺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承载性能强的直线轴承,包括外圈套筒(1)、保持架(4)和钢珠,保持架(4)设置有若干间隔的循环滚道(41),钢珠设置于循环滚道(41)中,循环滚道(41)的其中一条沿轴向的滚道(41)设置有裂槽(42),且裂槽(42)的宽度小于钢球(3)的直径,其特征在于,外圈套筒(1)开设有数量和位置与裂槽(42)一一对应的负载板(2),负载板(2)朝向裂槽(42)的一面设置有沿轴向设置的负载面(21),负载面(21)的截面呈圆弧凹陷状,且负载面(21)的曲率大于等于钢球(3)的球面曲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性能强的直线轴承,其特征在于,外圈套筒(1)开设有与负载板(2)配合的安装槽(11),安装槽(11)与负载板(2)之间设置有卡接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载性能强的直线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设置于负载板(2)两侧面沿轴向方向开设的卡接槽(22),在安装槽(11)的相对两面设置有与卡接槽(22)配合的卡接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性能强的直线轴承,其特征在于,负载板(2)背离负载面(21)的外侧面设置有定位调心弧块(23),定位调心弧块(23)的弧面与外圈套筒(1)的外壁面处于同一曲面中。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承载性能强的直线轴承,包括外圈套筒、保持架和钢珠,保持架设置有若干间隔的循环滚道,钢珠设置于循环滚道中,循环滚道的其中一条沿轴向的滚道设置有裂槽,且裂槽的宽度小于钢球的直径,外圈套筒开设有数量和位置与裂槽一一对应的负载板,负载板朝向裂槽的一面设置有沿轴向设置的负载面,负载面的截面呈圆弧凹陷状,且负载面的曲率大于等于钢球的球面曲率。将钢球与负载板之间的受力面积提升,大幅度的提高了轴承的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王民豪;张淑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美亚特精密传动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07
技术公布日:2021.03.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